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隋·唐·五代·悟空(730~812)》人物资料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23 评论:0

俗姓车,名奉朝,唐代高僧。祖上为鲜卑拓跋氏贵族,北魏时迁居京兆郡云阳县 (今泾阳县西北部)。早年从军,为唐朝管羊的小吏。玄宗天宝十年(751),奉旨随中使张光韬等40人出使□宾 (西域国名,约在今阿富汗喀尔河中下游一带)。完成出使任务返途中,突患重病,不能随使团回国,便留居健陀罗国 (今阿富汗喀布尔至印度白沙瓦一带) 。独在异乡,举目无亲,又患重病,遂发愿说: “如果病能痊愈,情愿落发为僧。”经过数年疗养病愈后,为实观誓言,于肃宗二年(757)在健陀罗国拜三藏法师舍利越魔为师,剃发为僧,皈依佛门,取法号 “达摩驮都”(意为法界或佛舍利)。因其聪明、虔诚,苦修佛经,长进很快,深得师傅器重。此后,达摩驮都东渡信都河(即印度河) ,乾元二年(759),受命赴迦温弥罗国(在今克什米尔南部)考察学习,继续学习佛法。不久,又南下游历了北天竺、中天竺(今印度北部和中部) ,在今印度北部一带访师求道,巡礼佛迹。在此期间,他一面钻研佛法,一面学习梵文,对佛教经典有了深刻理解。学习梵文达四年之久,对印度的佛教文化、社会风情,作了调查研究。数年之后,返还健陀罗国。由于多年在外,萦思祖国家乡,萌起 “思恋圣朝,本生父母,内外亲属,焚灼其心” ,提出归国要求。临别之际,师父送给他三部梵文佛经和一枚佛舍利子。他取来时的道路,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疏勒(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短暂停留后北上,到达龟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应当地莲华寺僧人之请,与勿提犀鱼一道翻译了《十力经》1卷。嗣后,沿着 “丝绸之路” 北道东归,途中受到佛教信徒的优厚待遇,留其传经授徒。悟空在北庭滞留15年,翻译佛经。至德宗贞元六年(790)二月抵达长安,德宗以他西游留学考察带回佛经之功,赐给 “悟空” 法号,敕他入住长安章敬寺,此时已年过六旬。悟空西行取经历时整40年,其间经过安史之乱和吐蕃的多次寇掠,回到云阳县省亲时,父母家人早已亡故。宪宗元和七年(812)正月二十三日,悟空圆寂于长安护法寺,遵照遗嘱,门人将其归葬于故乡的嵯峨山二台之顶,并建振锡寺以为纪念。贞元十六年(800),长安高僧圆照将他所译佛经全部收入,并附记了他的生平事迹。奉敕编成《贞元释教录》,其卷下《入藏录》 中新收的6部39卷经典中,就有悟空参与翻译的《十力经》1卷(署勿提犀鱼译)及《回向轮经》1卷、《十地经》9卷(上二部均署尸罗达摩译)。悟空与其前辈玄奘等人一样,历尽千辛万苦,西行学佛译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编纂《贞元释教录》过程中,圆照还特地对他作了详细采访,就他游历印度及来往于西域各地的活动,写成至今尚存的《悟空入竺记》一书,具体记述了他在印度及西域诸蕃国遇到的自然界和人为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坚强的毅力和超人的才智,排除万难,完成学经、取经、译经、传经,发展佛教文化的光辉业绩。这本书同《大唐西域记》一样,为研究当时印度和西域诸藩国佛教文化及与唐朝的关系,提供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古典名著《西游记》,以他为模特,塑造出神化了的孙悟空,代代流传。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1414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