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罗斯福个人资料简介,罗斯福人物事迹,罗斯福历史评价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29日 阅读:108 评论:0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1945),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1882 年1月30 日, 罗斯福出生于美国纽约的海德公园。其父詹姆斯·罗斯福是外交界和商业界的活跃人物, 其母萨拉·德拉诺是出身上层社会且受过国外教育的漂亮女性。詹姆斯比萨拉大26 岁。经过母亲实施的启蒙教育之后, 罗斯福随家庭教师学习拉丁语、法语、德语、书法、算术和欧洲历史。1896 年, 罗斯福被送入以培养政界人物为目标的格罗顿学校, 开始适应新的环境。1900年, 罗斯福进入哈佛大学, 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大学时代的罗斯福热衷于社会活动, 学习成绩并不突出, 数次去欧洲旅行, 喜欢球类活动。1904年, 罗斯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1905 年3月, 罗斯福与埃莉诺(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侄女)结婚。1907 年, 罗斯福从法学院毕业, 进入律师事务所任律师。
 1901 年, 罗斯福以民主党人的身份竞选纽约州参议员获胜, 开始涉足政界。1913 年, 罗斯福出任海军部助理部长, 主张建设“强大而有作战能力的海军”。1919 年, 罗斯福为威尔逊的国际联盟计划奔走游说, 结果导致1920 年竞选副总统失败。此后, 罗斯福出任马里兰信用与储蓄公司的副董事长, 同时又重操律师业。此外, 罗斯福还从事各种商业冒险活动。
 1921年8月,在加拿大度假的罗斯福,因参加森林灭火后即下海游泳而得了脊髓灰质炎,造成下肢瘫痪的终身遗憾。在康复期间, 罗斯福大量阅读书籍, 其中有不少传记和历史著作,却几乎没有经济学或哲学著作。
 1928 年, 在罗斯福夫人的理解与支持下, 罗斯福重返政界, 参加州长竞选而险胜, 于1929 年出任纽约州州长(1930 年再次当选州长)。纽约可以说是培养罗斯福进行政治活动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的实验场所。
 1932 年总统竞选是在严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主张实行“新政”, 依靠政府的力量调节和改革经济, 从而当选美国总统。
 1933 年3月,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宣称: “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提出了旨在实现国家复兴和对外睦邻友好的施政方针。为了推行新政, 罗斯福将一批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律师、专家与学者组成智囊团, 征询方针政策问题; 通过“炉边谈话” 方式, 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与反对新政的最高法院进行坚决的斗争并成功地改组最高法院。
 1933年3月9 日至6月16 日, 美国国会应罗斯福总统之请召开特别会议。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各种咨文,督促和指导国会的立法工作。国会则以惊人的速度先后通过《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等一系列立法。
 1933 年至1934 年的新政着重“复兴”, 主要措施有: 维持银行信用, 实行美元贬值, 刺激对外贸易, 限制农业生产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避免农场主破产; 规定协定价格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竞争,制止企业倒闭。1935 年至1939 年的新政则着重“救济”和“改革”, 主要措施有:更为有力地运用行政干预, 实行缓慢的通货膨胀, 广泛开展公共工程建设和紧急救济, 实施社会保险, 以扩大就业机会和提高社会购买力; 进行税制改革, 根据纳税能力纳税, 分级征收公司所得税等。罗斯福新政, 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信心, 强化了联邦政府机构。因此,罗斯福在1936年再次当选总统, 也就不足为怪了。
 1933 年, 罗斯福政府承认苏联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34 年, 美国国会废除干涉古巴主权的普拉特修正案, 美军撤出海地和尼加拉瓜, 美国允许菲律宾独立。当然, 罗斯福在推行睦邻政策的同时, 对拉丁美洲国家也有过粗暴的干涉。


 

罗斯福与丘吉尔举行大西洋会晤


 30年代中期, 德意日法西斯在欧洲和亚洲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然而, 此时的美国盛行孤立主义。1935 年, 美国国会通过旨在使美国保持中立的皮特曼决议案。该决议案规定: 战争时期禁止美国输出武器装备, 美国船只为交战国运输武器或将武器运往交战国均属非法。1937年4月,国会通过永久性中立法,其禁运条款授权总统禁止向交战国输出武器装备和信贷,而有效期为两年的“现购自运” 条款则授权总统要求在美国购买非军事物资的交战国付现金并用本国船只装运。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孤立主义和中立法无异于对侵略扩张的默许和纵容。为了引导美国及其公众做好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加强美国防务力量, 罗斯福与孤立主义展开了坚决而富有艺术性的斗争。
 1937 年10月, 罗斯福在芝加哥参加新建大桥的落成典礼时发表演说, 指出“当某种传染性疾病开始蔓延的时候, 为了保护居民的健康, 防止病疫流行, 社会许可并且共同对患者实行隔离”, “战争都会蔓延。战争可以席卷远离原来战场的国家和人民。我们决心置身于战争之外, 然而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不受战争灾难的影响和避免卷入战争的危险”。“隔离演说” 遭到猛烈抨击。乃至罗斯福事后不无后怕地说: “你想领个头, 但回头一看, 身后一个人也没有,这种情况多么可怕啊!” 但是, “隔离演说” 毕竟向美国公众指出了战争恐怖的存在。
 1938 年1月, 罗斯福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中敦促立即增加20%的海军建设费。国会经过激烈辩论而于5月通过文森扩充海军法, 准许以10 亿美元发展海军。这一事实表明, 大多数认真思考问题的美国人, 已经看到战争的威胁并因此而同意加强防务。1938年12月, 在罗斯福的倡议下, 泛美会议通过《利马宣言》, 反映了美洲国家反法西斯的决心。1938 年3月,德军进入布拉格之后, 美国副国务卿代表总统发表谴责德国“肆无忌惮的不法行为” 和“横行霸道” 的讲话。
 1939 年9月, 德波战争爆发之后, 罗斯福不得不发表正式中立声明并实施中立法。在9月21 日国会召开的特别会议上, 罗斯福企图用禁运政策曾给美国带来的灾难——1814 年国会大厦部分被焚来说服国会废除禁运条款, 同时声称“当然, 向诸位回顾这一点只不过是复述历史罢了”。经过国会内外的激烈辩论, 国会通过中立法修正案, 取消禁运条款, 实行现购自运原则。罗斯福随即予以签署。
 1940年5月, 英法联军经德军打击而溃败。罗斯福要求国会追加国防拨款, 加强战备。为了获得共和党人的支持, 罗斯福任命亨利·史汀生为陆军部长, 弗兰克·诺克斯为海军部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历任陆军部长为哈里·伍德林(1937 年至1940年6月)、亨利·史汀生(1940年6月到1945年9月)。历任海军部长为克劳德·斯旺森(任至1939年)、查尔斯·爱迪生(1940年任职)、弗兰克·诺克斯(1940年6月至1944年)、詹姆斯·福雷斯特尔(1944年继任)。在英国面临危亡的时刻, 罗斯福开始向英国提供武器装备。
 1940 年总统竞选初期, 罗斯福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扩军备战方面。在罗斯福的影响下, 国会批准陆海军的扩充, 伯克—沃兹沃思选征兵役法得到通过。9月2 日, 罗斯福与英国签署协定, 将50 艘驱逐舰转让给英国, 英国则将部分海空军基地租借给美国。此项协定意味着正式中立的结束,标志着美国有限参战的开始。然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却大肆发难,宣称“选举罗斯福就意味着把他们的儿子、兄弟和情人送进坟墓”。罗斯福被迫改变策略, 向选民保证他是主张和平的, 甚至为此而不惜许下诺言: “你们的孩子不会被送去参加任何外国的战争……我们防御的目的就是防御。” 结果, 罗斯福打破美国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惯例而第三次当选总统。1940 年12月, 正在加勒比海地区巡视的罗斯福收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特急信件, 内称为对付德国军事力量, 英国需要大量武器装备, 但英国财政不能为美国武器装备交付现金之日即将来临。于是, 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不提由美国贷款给英国或给英国军用物资的建议, 却谈及平常的比方—— “我” 把花园浇水管借给家宅起火的邻居, 以帮助邻居扑灭火灾,而灭火之后邻居是归还水管还是赔偿水管,都好商量;继而在“炉边谈话”中宣称,“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我要求我们的人民绝对相信我们的共同事业将取得巨大成功”。美国公众对此持赞成态度。
 1941 年1月, 罗斯福提请国会“授权并拨给充分的款项, 去制造更多的军火和多种军用物资,以供移交现在同侵略国家进行实际战斗的国家”。1941年3月,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总统有权将武器装备租借给与美国安全有关的国家) 经总统签署而生效。战争期间, 美国据此向外国提供了价值高达500 亿美元的租借物资(60%供给英国, 32%供给苏联)。租借法案的通过, 使美国处于非交战状态, 是美国积极干预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里程碑。
 1941年6月, 苏德战争爆发之后, 罗斯福严厉谴责德国的侵略, 宣布美国将援助苏联。8月, 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举行会谈并发表“大西洋宪章”。该宪章宣称美国和英国不追求领土扩张, 也不愿有违背有关民族意愿的领土变更, 尊重各民族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 罗斯福总统对日本和德国宣战


 1941 年12月7 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国宣战。美国则向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赢得战争, 罗斯福下令实施战争动员和改组军队指挥机构。战争结束前, 美国武装部队员额达到1514 万余人, 其中陆军1042 万人, 陆军航空队230 万人(飞机7 万余架), 海军388 万余人(舰船4500 艘), 海军陆战队59万余人, 海岸警备队24 万余人。1941年6月成立的科学研究与发展局主管国防科技研究, 主要成就有: 雷达和电子设备的发展, 实战用火箭、炸弹、导弹等的无线电引信, 原子弹等。生产管理局于1941 年春夏使美国逐渐完成向战时经济的转变。此后, 供应品优先分配委员会、战时生产委员会、经济稳定委员会、战时动员委员会(机构职能或交叉或承继)负责战争物资的生产与分配,保证了美国及其盟国的战争需要。新闻检查局和战时新闻局则负责美国的新闻与宣传工作。自1939 年起, 罗斯福就对年迈体弱的将军实行强制退役, 提拔富有作战指挥能力的人员进入最高指挥阶层。1942年, 罗斯福下令在原陆海军联合委员会的基础上, 组建参谋长联席会议(由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阿诺德及总统参谋长威廉·李海组成), 对武装部队实施统一指挥。
 为了共同研究军事形势和制定联合作战计划, 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阿卡迪亚”会议(1941 年12 月), 达成的主要协议有: 1942 年和1943 年美国的生产目标; 成立“军需品分配委员会”, 统筹分配军需品; 成立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 协调盟军的联合作战; 在太平洋地区成立美英荷澳盟军司令部; 组建中国战区(同时组建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部); 重申盟国战略为“欧洲第一” 即首先战胜纳粹德国; 拟定《联合国家宣言》。
 1942 年元旦, 在罗斯福的倡导下, 美、英、苏、中等26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942 年上半年, 北非英军屡遭失败, 盟国面临的军事形势极为不利。为了摆脱军事困境和作为盟军不能于1942 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补偿, 罗斯福不顾马歇尔的反对, 和丘吉尔一道决定盟军实施北非登陆计划。北非作战消灭了该区的德意军队。
 1943 年初, 罗斯福和丘吉尔率领有关指挥与参谋人员赴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 举行军事会议。会议决定: 1943 年进攻西西里, 进攻法国的作战延至1944 年。在会议结束后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 罗斯福宣称: 法西斯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 “这不是说要消灭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所有居民, 但的确是要消灭这些国家里的基于征服和奴役其他人民的哲学思想”。
 从1943 年起, 同盟国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为了协同盟国的作战行动和探讨盟国的战后政策, 罗斯福先后与盟国首脑举行了一系列重要会议。
 1943 年3月, 罗斯福即与艾登谈及战后成立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的问题。在罗斯福的努力下, 国会同意美国参加此种国际组织。
 5月, 罗斯福、丘吉尔及有关指挥与参谋人员在华盛顿举行“三叉戟” 会议, 决定: 夺取亚速尔群岛以提供新的海空军事基地; 加强对德国的空袭; 训令艾森豪威尔在占领西西里之后即着手准备进攻意大利本土; 次年5月1 日为实施“霸王” 计划的日期; 制定详细计划, 在太平洋地区发动新的攻势。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意大利政府垮台之后,罗斯福和丘吉尔于8月在魁北克召开“象限”会议,决定与新政府谈判停战。但是, 盟军仍在为争夺意大利而与德军作战。
 11月, 罗斯福与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举行开罗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国和缅甸的军事形势并决定实施“安纳吉姆” 计划, 签署了三国“开罗宣言”。宣言规定, 三国旨在剥夺日本自“一战” 以来在太平洋地区所得的一切岛屿, 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使朝鲜获得自由与独立。
 开罗会议之后, 罗斯福、丘吉尔一行即前往伊朗与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举行德黑兰会议。会议讨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意大利地区的军事行动和太平洋的进攻作战、德国投降后苏联的对日作战、波兰边界、战后德国的处置以及建立战后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等问题。会议重申盟军将于1944 年5月实施“霸王” 计划。罗斯福为了让马歇尔留在华盛顿, 决定任命艾森豪威尔为实施“霸王” 计划的盟军最高司令。


 

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年6月5 日(因气候原因而由5月1 日延迟),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实施“霸王”作战计划,欧洲第二战场形成。在1944年总统竞选中,罗斯福以其能力和威望,第四次当选总统。罗斯福四次当选美国总统, 除了战争因素, 究竟有无竞选成功的秘诀呢? 答案是肯定的。罗斯福的权威传记作家詹姆斯伯恩斯,经过大量研究而得出以下结论:抓住公众舆论;善于选择时机;关心政治细节; 注意内部的派别之争; 把反对派的领袖和一般成员区别开来; 在自己的战场上进行斗争; 个人的魅力和政治上的技巧。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 对于美国政治制度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945 年2月, 罗斯福和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举行雅尔塔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战后德国的处置、波兰与东欧政府、联合国、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会议重申纳粹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
 繁重的政治与战争事务, 损害了罗斯福的健康。1945 年4月12 日, 罗斯福在乔治亚州的温泉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其遗体安葬在海德公园。按照罗斯福的遗愿, 美国设立罗斯福图书馆保存罗斯福的公私文件, 供后人研究。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 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 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 是相当美好的。” 这不正是对罗斯福的恰当评价吗?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1363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