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Charles Andre Joseph M arie De Gaulle, 1890— 1970),法国军人、作家、著名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自由法国运动” 的领袖。1959 年至1969 年为共和国总统。
1890年11月22 日,戴高乐出生于法国北方里尔市一个世代殷实的市民和下层贵族家庭。笃信天主教但思想又比较开明的家庭氛围铸就了戴高乐的性格。少年时期的戴高乐就坚信不疑报效祖国的最好途径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在他14岁的时候, 戴高乐就郑重其事地对家人说: “我打定主意了, 我准备考圣西尔, 我要当个军人。”
1909 年8月, 戴高乐考进圣西尔军校, 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他以维克托·雨果的“风格简洁,思想精确,遇事果断”作为座右铭,性格却多少有些落落寡合,冷淡孤傲。1912年10月,戴高乐从圣西尔毕业, 以少尉军衔服务于贝当麾下。1913 年10月, 戴高乐晋升中尉。
1914 年8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戴高乐在凡尔登作战, 三度负伤, 三次在战报中受到表彰。1916 年3月, 他因大腿被子弹击中而被俘, 在俘虏营中被囚禁了将近3 年。其间曾数次逃跑, 均未成功。1918 年11月11 日, 停战使他重获自由。1919 年5月, 戴高乐作为法国志愿人员赴波兰参与对俄国红军的作战。1921 年4月, 戴高乐与伊冯娜·旺德鲁成婚。
1921年10月,戴高乐调圣西尔军校任战争史讲师。1922年至1924年,入法国军事学院深造,倾向于快速机动的运动战思想。毕业后赴总参谋部运输供给局任职。1925 年10月, 法国陆军总监贝当元帅委任他为参谋。1927 年至1929 年, 戴高乐在莱茵区的驻防部队任少校。1929 年底至1931 年底, 戴高乐在中东服役两年。此后晋升中校,在国防委员会担任秘书达四年之久。
戴高乐一直致力于军事理论的研究。30年代法国政局动荡不安, 世界战争的威胁日益增长。戴高乐与法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努力唤起法国公众舆论的警惕, 竭力主张建立一支由职业军人组成的、配备坦克、飞机和机械牵引的新型大炮等先进武器装备的机械化部队, 以抵御可能来自莱茵河彼岸的进攻。1934 年5月,戴高乐出版《建立职业军》一书。1936 年, 德国进军莱茵之际, 戴高乐主张法国“应该迅猛而突然地采取行动”。1937年底,戴高乐晋升上校,担任驻梅斯的第507坦克团团长,“他大搞坦克战和快速出击演习, 并终于有机会在实际中去检验他的理论”。1938 年, 戴高乐出版《法国及其军队》。1939 年11月初, 戴高乐上书总参谋部, 阐述他建立机械化部队的主张。1940 年1月, 戴高乐又写成备忘录“机械化部队的产生”。戴高乐提出: “任何守军如果只局限于使用旧式武装进行静止防御, 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使用机械化部队对付机械化部队,……用大规模的空中和地面部队进行反击……(才)是现代防御战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戴高乐在伦敦向法国人民发表六一八抵抗演说
1940 年5月10 日, 德国军队侵入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11 日, 戴高乐受命指挥第4 装甲师在拉昂、阿布维尔一带进行阻击。17日,戴高乐调集3个坦克营投入战斗,打死德军数百名,俘虏130名。25 日, 晋升为准将。27 日, 戴高乐的第4 装甲师在1 个步兵师的增援下, 在10英里宽的战线上对阿布维尔展开激烈进攻, 迫使敌军后退大约9 公里, 俘虏500 人, 并缴获大量战利品。6月初, 雷诺总理任命戴高乐为国防部副部长。上任伊始, 戴高乐立即飞往伦敦,向英国丘吉尔政府陈述雷诺政府的“抗战决心”, 为谋求英法的“永久联盟” 作努力。但法国政府中的失败主义情绪使戴高乐孤掌难鸣。6月14 日, 巴黎沦陷。6月16 日, 雷诺辞职, 贝当组阁, 法国停战求和。在国内继续作战无望的情况下, 戴高乐毅然于17 日飞往英国。
6月18 日, 戴高乐通过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向法国人民发表首次广播演说, 宣称“无论发生什么情况, 法兰西抵抗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 也决不会熄灭”。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它标志着法国抵抗运动的新开端, 戴高乐率先举起了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抗击法西斯德国的旗帜。从那以后, 特别是在法国, 戴高乐一直被称为“六一八英雄”。
6月22 日, 法德停战协定签字。戴高乐立即在伦敦发表广播声明, 正式宣布发起“自由法国运动”, 发誓要“把自由还给世界, 把荣誉归还祖国”。戴高乐加紧为自己建立一支战斗队伍。当时, 戴高乐惟一的资本就是正义、意志和品格。在6月18 日的呼吁广播以后的一星期之内,也只有几百人集合到“自由法国”的洛林双十字旗帜之下。但由于他的坚韧毅力和才干,到1940 年7月下旬, 首批自由法国的飞行员就参加了对鲁尔区的轰炸; 到7月底, 大约7000名愿拿起武器为戴高乐和自由法国战斗的人们编成1个师。8月7日,丘吉尔—戴高乐协议达成,英国承认戴高乐为自由法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9月, 自由法国全国委员会成立。10月, 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帝国防务委员会成立,行使政府职权,宣布“要把战争一直打到解放为止”。11月, 自由法国武装力量扩展到3 万多人。1941 年1月, 自由法国开始出版自己的官方公报。
但困难、挫折和打击仍然接踵而来。1940 年9月, 戴高乐为了争取法国的非洲属地, 在英国的援助下拟在达喀尔登陆, 因走漏消息而被维希法国的舰队捷足先登, 经过一场战斗, 戴高乐只得宣布撤离, 达喀尔计划流产; 1941 年6月, 英国和自由法国的联合远征军, 打着盟国的旗帜进抵叙利亚, 结果遭到了维希法国守军的抵抗。法国国内的抵抗运动, 由于残酷的斗争条件而处于极为分散的状态, 与国外的抗德力量也没有联系。而在整个1941 年, 戴高乐和他的英国盟友之间以及和英国的盟友美国之间, 发生了一场又一场风波; “自由法国运动” 在盟国之间的地位不高, 英美都不太情愿自由法国在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行使独立主权, 故而戴高乐常为外交上的孤立而感到焦虑。
戴高乐与罗斯福、丘吉尔、吉罗会谈
1941年6月22 日,希特勒军队入侵苏联,结果使苏联和英国、自由法国结为盟友。9月底,苏联政府承认戴高乐将军为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则决定给英美施加压力, 以便尽快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2 年初, 戴高乐派穆兰去法国南部联络国内抵抗力量, 力图建立统一抵抗组织, 并使其从属于自由法国。在此之前, 戴高乐通过自由法国的情报与军事行动总局, 使法国北部的“解放北方” 等5 个组织实现合并, 同时承认自由法国。1943 年5月, 以穆兰为主席的“民族抵抗委员会” 成立, 戴高乐被确认为法国抵抗运动的惟一领袖, 从而实现了法国内外抗德运动的合流。不久, 戴高乐把自由法国更名为“战斗法国”, 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军事上进一步统一了国内外抗德运动。
戴高乐还勇敢地迎接来自美英(特别是美国) 对法国主权以及他的领导地位的严重挑战。美国为插足北非, 决定让军衔高于戴高乐的吉罗将军出面主持北非局面, 配合盟军在北非登陆。戴高乐被完全撇在一边, 甚至对盟军登陆北非的“火炬” 计划都毫无所知。而当盟军登陆受到维希部队抵抗时, 美国又同维希政府的实权人物达尔朗海军上将达成协议, 临时改由达尔朗掌握北非权力。戴高乐和“自由法国运动” 的地位岌岌可危。在这关键时刻, 戴高乐坚持抵抗德国和维护独立主权的原则, 依靠国内抵抗运动的支持, 采取打击达尔朗、争取吉罗的正确方针。在达尔朗遇刺之后, 戴高乐拒绝英美的调停, 迫使吉罗邀请他于1943 年5月底把“战斗法国” 的最高领导机构从伦敦迁到阿尔及尔。6月,由7 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成立,并宣布它是“法国的中央政权。它将领导各地的法国作战力量, 并行使法国主权”。戴高乐和吉罗同任该委员会主席。10月,戴高乐成为该委员会的惟一主席,吉罗出任法国武装部队总司令。1944年6月,戴高乐将“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声明盟军必须尊重法国主权,决不同意任何其他政府在法国存在, 坚决抵制盟军在法国建立占领区军政府和强制发行货币的企图。
战斗中的自由法国军战士
1944 年6月6 日, 法国解放战役打响。戴高乐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 “对于法兰西的儿女们来说,无论他们在哪里,也无论他们是谁,他们惟一的神圣职责是用一切方法打击敌人。……在我们的血和泪所凝成的乌云后面, 现在正在重新出现象征着我们伟大的太阳!” 经过四年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努力,戴高乐所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开始收获胜利的果实。6月13日,戴高乐返回法国。8月19 日, 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 准备解放首都。戴高乐亲自同艾森豪威尔交涉, 使法国勒克莱尔部队在巴黎人民起义的关键时刻, 赶来参战, 拔除了德军的最后据点。8月25 日, 戴高乐在群众的欢呼声中进入阔别四年的首都。9月, 戴高乐改组临时政府,自任总理兼国防部长, 并广泛吸收各种政治倾向的人士参加, 共产党人也被吸收参加政府。法国共产党参加政府, 这在法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10月23 日, 美、英、苏分别承认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至此, 戴高乐创建的“自由法国运动” 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戴高乐也完成了从鲜为人知的军人变为声誉卓著的政治家的过程, 正式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次执政。
战争的灾难基本结束了。为了拯救和恢复法国经济, 戴高乐推行国有化, 对全国经济进行某种程度的计划管理, 并采取了某些社会改革措施。戴高乐在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在企业成立有职工代表参加的企业委员会; 改革租佃制度, 保证佃户的长期租佃权和优先购买权, 以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村人口。在外交和国际事务上, 戴高乐自命为法兰西的化身, 发誓要让法国重新跻身于大国行列。戴高乐曾于1944 年11月(当时法国全境尚未解放) 出访苏联, 并与斯大林签订法苏友好条约, 从而扩大了法国在国际上的回旋余地,终于争取到了战后参加盟国的对德管制, 并被邀请参加伦敦的四国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和约的基础。这是戴高乐的重大外交成就。1946 年1 月20 日, 戴高乐由于不满于排他性的党派制度无法贯彻他的政策而突然辞职。1955 年至1958 年, 戴高乐在家乡埋头撰写《战争回忆录》。
第四共和国的政局长期动荡不定,政府频频更迭。到1958 年,阿尔及利亚危机继续发展,5月,阿尔及尔爆发起义, 大有引起内战的危险。时势要求戴高乐再度出山。1958 年6月1 日, 戴高乐出任总理, 组成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最后一届政府。当政之后,戴高乐即提出加强总统权力的新宪法草案, 经1958 年9月公民投票通过, 于10月生效。至此,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为戴高乐创建的第五共和国所代替,多党议会制变为实际上的总统制。1959年1月,戴高乐就任第五共和国总统。
戴高乐回到解放了的巴黎
正当法国在戴高乐领导下向世界最发达国家迈进的时候, 1968 年5月, 突然爆发学生和工人运动, 这使他极度震惊。5月24 日和30 日, 戴高乐两次向全国发表广播演说。在随后的选举中, 戴高乐派获得重大胜利, 但他的个人地位无疑受到群众运动的影响。1969年4月,举行公民投票表决, 结果戴高乐失败了。于是戴高乐再度引退, 从此脱离法国政坛, 回到家乡科龙贝继续写他的《希望回忆录》。
1970 年11月19 日, 戴高乐因心脏病于科龙贝猝然去世, 终年70岁。戴高乐坚韧不拔,为法兰西民族的事业奋斗终生, 拯救了法国的荣誉, 领导法国走向解放和胜利, “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为纪念戴高乐, 巴黎市议会将拥有凯旋门的星形广场改名为夏尔·戴高乐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