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生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赵鼎4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从此,年幼的赵鼎便由母亲樊氏独自哺育。樊氏颇通诗书,每日亲自教赵鼎读书习字。在樊氏的殷切指导下,聪明而懂事的赵鼎只用几年的功夫就遍通经史百家的书籍。崇宁五年(1106),年仅21岁的赵鼎登进士第,其后,累官至河南洛阳令。当时的宰相吴敏察其才能,再擢升至开封士曹。
北宋王朝自真宗以来,便频受外族侵扰。至徽宗时,国力日弱,而北方的西夏、金、辽等少数民族则日益壮大,不断侵扰中原。崇宁二年(1103),在蔡京的建议下,宋徽宗发动了几次对西夏的哉争,攻占了一些地盘,逼的西夏反过来向宋王朝奉表谢罪。这一胜利,使宋徽宗信心大增,决心借此威风,再从辽军手中“光复燕云”。宣和二年(1120)秋,宋金商妥夹攻辽军。四年(1122),金兵接连攻下辽军控制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南)和西京(今山西大同),宋徽宗也趁机发兵,收复燕京。
在宋金军队的夹攻下,辽国灭亡了。但是北方地区对大宋王朝的威胁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加剧了。金人从与宋朝的来往接触中,已把宋朝的腐朽和无能看得一清二楚。宣和五年(1123)冬,金兵开始大举南下,至十二月,已攻下河北、山西大片土地,并派使者至汴京,要宋朝“割地称臣”。此时的大宋,满朝上下,束手无策。到十二月二十二日,金兵已越过中山府(今河北定县)南下,估计离汴京仅有十天的路程。宋徽宗眼看抵敌不住,慌忙于二十四日禅位给太子赵桓,自己逃命去了。
钦宗赵桓即位后,改元靖康,取其靖四方、康兆民之意。但是,从一开始他就寄希望于金人的议和上。而金人却借战胜之威,提出了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苛刻条件。一时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多数人主张尽快答应金人的条件,范宗尹甚至伏在地上痛哭流涕,建议“弃地以纾祸”。在这一片割地求和声中,赵鼎力排众议,坚决反对割让三镇,他说:“祖宗之地不可以白白送人,这还用议论吗?”
然而,就在宋朝君臣还未拿定主意的时候,金军却于十一月二十一日紧紧包围了汴京城。不久,城被攻破。靖康二年(1127)二月,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灭亡。
金人消灭北宋后,于三月七日扶立张邦昌当了伪楚皇帝,一些没有气节的宋臣为保富贵,也受命伪朝。赵鼎得知情况后,与胡寅、张浚一起逃入太学中,拒绝伪命,坚决不与张邦昌合作,表现出一种坚贞的气节。
二
在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后,高宗赵构于五月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元建炎,南宋政权在这充满忧患与挫折之中正式建立。赵鼎得知后,毅然南下,先除权户部员外郎,后经知枢密院事张浚推荐,除司勋郎官。
建炎年间,正是南宋草创之初,万事待理,而金人亦不曾有一刻不想吞并整个中国。三年(1129),高宗巡幸建康,以示守江抗敌之意,并下诏要侍臣们条具防秋事宜。赵鼎建议“宜以六宫所止为行宫,车驾所止为行在,择精兵以备仪卫,其余兵将分布于江淮两地,以使敌人猜测不透巡幸之处。”
至六月,刚刚平定苗、刘兵变复登帝位的高宗,又遇上久雨不停的天气,一时江南水泛成灾,这对本已举步维艰的南宋政权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高宗为此召郎官上言阙政,并采纳赵鼎的建议,罢除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廷。
赵鼎亲历北宋末年由衰败至灭亡的这一痛苦过程,作为大宋的臣民,他也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但是,他像当时许多人一样把宋朝政治混乱衰败的原因归咎于王安石的变法,并认为要想巩固朝政,就必须彻底消除王安石的影响。他在奏疏中说: “自从熙宁年间任用王安石,改变祖宗之法,人民便开始受害; 实施开疆拓土的政策,却致边患频生; 提倡理财之政,致使民力穷困; 设立虚无之学,败坏国家人才。到崇宁初年,蔡京再次效法安石之政。由此看来,大宋朝的一切祸患都是始于安石而成于蔡京。目前,安石还配享庙廷,蔡京党羽未除,这可说是国朝政事中最大的失误。”
赵鼎的观点虽不尽正确,但却代表了当时一大批人的想法。对他的论述,高宗也很赞许,其后便擢其为右司谏,并再迁殿中侍御史。
赵鼎通过建议罢除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廷,以期理顺南宋政治后,又开始在朝中整肃纪纲。南宋自建立后,一直纲纪不整,虽然朝廷设立了许多的谏官御史,但多不起多大作用。有些很受高宗重用的官员,在敌人面前,或弃城而逃,或畏缩不前而贻误战机,致使国家在危难之时,却常常政令不畅。而内部的一些纷争,也大大地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赵鼎通过对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部将,韩世忠又愤而带兵夺下建康守府事件的严肃处理,使诸将肃然而知国法。高宗心中高兴,说道: “朕得卿,无愧昔人。”更使高宗心喜的是赵鼎于任上极称职,所言40件事,施行的已有36件。
赵鼎任侍御史后,在兴国抗敌的大计上更是常常出谋划策。建炎三年(1129)冬,金兵南侵,赵鼎陈战、守、避三策,再拜御史中丞。之后又上疏陈述了自己收复中原的战略设想:“欲经营中原,当从关中开始; 欲经营关中,当从蜀地开始;而想要幸蜀,则当自荆、襄开始。吴、越地处一角,不能作为进取中原的基地; 荆、襄则左控川、陕,右控湖、湘,下瞰京、洛,这是当年三国必争之地。有鉴于此,陛下应以公安(今湖北公安)为行阙,屯重兵于襄阳,并运送江浙的粮食来资助川、陕的军队,就目前形势来看,这是复兴中国的最好的办法。”
建炎四年(1130)春,金人怕在南方迁延过久对自己不利,引军北去。宰相吕颐浩即请高宗巡幸浙西,下诏亲征。赵鼎认为金兵虽然北撤,但兵力无大损失,宋军目前只宜守,而不可轻进,更不能让皇帝亲征而冒险。吕颐浩性情暴躁,又好独断专行,对赵鼎提出的反对意见很是不满,遂将赵鼎改任翰林学士。赵鼎也是性格耿直的人,对这一新职坚辞不受。再改吏部尚书,赵鼎还是不受,并指责吕颐浩说: “陛下有听言纳谏的诚意,而宰相却陈拒谏之说; 陛下有眷待台臣的心意,而宰相却横施打击言官的威风。”并就此杜门在家,上疏千言,陈述吕颐浩的过失。直至吕颐浩罢相,诏复中丞。再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四年(1134)三月拜参知政事,八月知枢密院事,未几改命都督川、陕、荆诸军事。
赵鼎不是军旅出身,但在军事上却有相当精辟的见解。对于金人,他始终主张积极防范,他认为“不能只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而应依靠自己有所准备。如果三省能为退敌而常向陛下推荐人才,修治政事; 枢密院为防敌至而替陛下申军律,治甲兵,我们还怕什么呢?”
绍兴四年九月,赵鼎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十月,金人与窃据中原的刘豫合兵南侵。赵鼎采纳张浚进攻敌军的建议,并与高宗定策亲征,希望以此来鼓舞宋军士气,并向敌人显示朝廷的抗战决心。行前,他对高宗说: “以前年年遇敌则退,使敌人日益骄横。现在,圣上决定亲自率军征讨,一定会大获全胜。”遂命张浚以军支援淮东、刘光世移军建康、韩世忠率部进抵扬州。很快,韩世忠便在大仪镇大破金军。初战告捷,赵鼎决心继续用兵,他对高宗说:“陛下养兵十年,今天正是用兵之时,如果少有退缩,便会招致人心涣散,长江之险也就难以再做凭靠了。”然而,随着前线不断传来胜利的捷报,高宗竟要亲自渡江决战,讨伐逆贼刘豫。在胜利面前,赵鼎始终保持头脑的冷静,他很清楚此时宋军的实力并不很强,一旦金兵大批赶来,宋军绝难抵御。因此,他劝谏道: “敌人远道而来,最好是速战速决,如果想在短时间内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怕不是长久之策。况且刘豫此次只是派他的儿子率军前来,怎好让圣上去与他决战呢?”赵鼎的一番话,打消了原本气就不壮,只是一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高宗的想法。果然,事隔不久,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自江北回来禀报,金军已大批赶来。至此,朝臣们都感叹赵鼎确有先见之明。
赵鼎自任宰相后,即调动全部力量抗击敌人,朝廷上下的其他事宜全都从简,即便禁内之事,也不例外。一次,赵鼎看见有人往禁内移栽竹木,便立刻召来内侍黄彦节严厉训斥,并命令立即撤掉。事后,高宗也只好对他说: “是我偶见禁内有空地而让人栽些竹子的,并不是想要修建苑圃。你能如此防微杜渐,可谓是尽忠了。以后若再有类似的事情,一定要及时提醒我。”
三
赵鼎身为南宋宰相,不仅一直主张全力抗敌,而且还多次举荐贤能,共图复兴,并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怀。
张浚是当时一位抗金名将,金兵闻其名,常常不战而退,但由于吕颐浩和朱胜非的排挤,多年来一直废居福州。赵鼎任相后,便极力向高宗推荐,称其可担大任,绍兴四年十月,张浚复为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十一月,复命知枢密院事。
张浚复出后,赵鼎与之密切合作。当时,金兀朮正拥兵十万于扬州,并约宋军渡江决战。及探知张浚复视事且已在军中,金兀朮不敢恋战,便打算悄悄撤军。赵鼎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命诸将向金军发起一系列攻势,金军败走。事后,有人问赵鼎: “金人出动全国的力量来进攻我们,大家都很恐惧,只有你说不用害怕,这是为什么呢?”赵鼎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敌人虽然人多势众,但此次是应刘豫的要求而来,并非是他们的本意,战斗时肯定不会尽力,所以说他们是不足畏惧的。”高宗对赵鼎任相以来工作非常满意,一次,他对张浚说: “赵鼎是真正的宰相之材,这是上天派他来辅佐朕以实现中兴的,此可谓国家之幸事。”
绍兴五年(1135)二月,高宗自平江返回临安,命赵鼎守左仆射兼知枢密院事,张浚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各路军马。二人共同为相,赵鼎主政,张浚主军,配合默契,然而,时间不久,却由于张浚部下吕祉作梗而使他们之间产生了隔阂。
吕祉是张浚的一个部下,张浚在江上,常派他入朝奏事,吕祉奏事时常好夸大其辞,屡遭赵鼎制止,吕祉怀恨在心,便刻意挑拨张浚与赵鼎的关系。高宗曾要赵鼎注意吕祉,并说: “日后如果张浚与你不和,一定是吕祉从中作梗。”果然,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中,张浚常常表现出对赵鼎的一些不满,矛盾也随之而来。为了大局的利益,赵鼎只好惋惜地提出了辞职的请求: “我当初与张浚情同兄弟,只因吕祉的离间才产生了矛盾,在这情况下,只有留下张浚,以便让他为国家施展出自己全部的才能。”于是赵鼎离开朝廷,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绍兴府。
绍兴七年(1137),已为兵部尚书的吕祉因为没能处理好王德与郦琼的矛盾而被郦琼一气之下挟持并带走所部军队投降了伪齐。吕祉是由张浚推荐任职的,事件发生后,张浚只得引咎辞职。高宗再诏赵鼎复职视事。
赵鼎复相后,并不计较个人恩怨。但是,高宗却对张浚的失职非常恼火,定要将其流放岭南。赵鼎惜其才,因而对高宗极力劝说: “张浚家有老母,且当年还有勤王之功。”高宗坚持道: “功是功,过是过,两者不能相互掩饰。”赵鼎见劝说不下,第二天一早,便约同列大臣共同恳求。赵鼎恳切地向高宗晓以利害。他说: “张浚的罪过充其量只是失策罢了。但凡人们考虑问题,没有不希望万全的,假若因一点失误,便被置之死地,后人即使再有奇谋秘计,也没有敢说的。此事关系到朝廷的以后,而不只是如何处置张浚的问题。”至此,高宗也为赵鼎不计个人恩怨而为社稷着想的态度所动,遂撤消了流放张浚的决定。
四
赵鼎初任宰相时,整个中国的南北之势已见端倪,宋金相互对峙,就实力而论,谁也不占上风。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南宋政权,最好的办法是先将自己内部的事情办好,养精蓄锐,以待时机。所以,赵鼎治国,专以固本为先,而不急于北图。他认为,根本固而敌可图,仇可报。及其再相后,仍旧基本遵循这一原则,有人就此指责他为政无所作为。赵鼎听后,以人有病为喻,形象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 “现在的情况,就象一个人初得小病,只需安静地调养一下。如果不根据情况猛加治疗,必定会伤元气。”
绍兴七年(1137)十一月,局势开始朝稍有利于南宋的方向发展,金人也因伪齐屡次侵宋频遭失败而将刘豫废黜。赵鼎趁机派人招降河南宋将,以壮大南宋的力量。以前许多迫于形势附于伪齐的将军往往举城或率所部归附南宋,很短的时间内便得精兵万余,马匹数千。看到这些不费吹灰之力而得到的精壮人马,高宗高兴地说: “朕常忧虑江、淮数百里间防御空虚,今得此人马,可以无患了。”
金人废掉刘豫后,便遣使来与南宋议和,当时,朝中许多主战派认为金人的议和不可信。主战派的反对,使一心想议和的高宗很生气。对赵鼎来说,议和一直是遭其反对的,但就此次来看,机会或可利用。因此,他给高宗出谋道: “陛下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今屈己请和,不过是为了迎还先帝的梓宫和母后罢了。大臣们的那些愤懑之辞,也是出于爱君之心,不能怪罪他们。陛下可以这样向他们解释: ‘讲和不是我的本意,只是因为亲人的缘故不得已而为之。只要使先帝梓宫和母后回来,即便将来敌人撕毁盟约,我也没有什么遗憾。’”经过这样一番解释,朝中议论渐趋平息。
对于这次与金人的议和,最积极的首先是高宗,其次莫过于大奸臣秦桧了。绍兴八年(1138)三月,为尽快取得议和成果,高宗将最受金人信赖的秦桧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就赵鼎来说,议和一直是他所反对的,这次之所以同意,也只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而已。因此,秦桧一伙不顾一切屈己求和,完全答应金人苛刻的议和条件的做法,很自然地遭到了赵鼎的激烈反对。赵鼎的反对,使高宗很不满意。秦桧更是怀恨在心。及至后来赵鼎因为其他一些事情忤逆高宗,秦桧便趁机排挤赵鼎。一次,朝议过后,秦桧独自留下对高宗说: “臣僚们多是畏首畏尾,不足以成大事,和议问题,请陛下与臣一人商议就行了,其他人就不要干预了。”这样,赵鼎首先在议和问题上失去了发言权。稍后,秦桧又指使侍御使萧振弹劾反对议和的参知政事刘大中,并将其罢免。赵鼎清楚,秦桧是在项庄舞剑,他说: “萧振之意不在大中。”萧振也很坦白地对人说: “赵丞相不待论,他应当自己作出辞职的决定。”随即,赵鼎便再被诬告勾结台谏及诸将。面对秦桧如此咄咄逼人,赵鼎清楚以自己目前在高宗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法与炙手可热的秦桧来抗衡的。因此,他只好明智地以身体有病为由请求罢免宰相,而以忠武节度使出知绍兴府。临行那天,秦桧假惺惺地奏请备礼宴为赵鼎饯行,并在渡口排列告别宴席,秦桧也等在一旁。赵鼎来到渡口,只拱手示别,便要离岸上船。秦桧冷冷地说: “已得旨为你饯行,为何不稍微停留一会?”赵鼎干脆地回答: “你我间所持不同,哪有稍留的道理。”随后上船,命篙师撑船离岸。
秦桧将赵鼎挤出朝廷后,并不罢休,不久,再将赵鼎贬官,潮州安置。赵鼎心知,阴险毒辣的秦桧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他在潮州的五年中,杜门谢客,闭口不谈时事,遇上有人问起过去朝中的情况,也只是责备自己而已。但是,即便如此,赵鼎仍不免再受秦桧迫害而移至吉阳(今广东崖县东北藤桥)。行前,赵鼎给高宗上谢表道: “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 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后,恨恨地说: “这老头还像以前一样倔强。”
赵鼎来到吉阳后,一天在街上闲逛,忽然遇到原金明县道士。这位道士自称白云片鹤,早年间游汴京时,遇见赵鼎大呼说: “中兴名相。”过了一天再遇赵鼎时又说: “吉阳相逢。”几十年后的今天果然在吉阳相逢,赵鼎不由的感慨万千,回想人生往事,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他叹息不已地对白云片鹤说: “还记得你以前说的话吗?”自此,赵鼎深居简出,时人也多不敢与之来往。三年间,只有广西帅张宗元时常派人给他送些醪米。绍兴十七年(1147),赵鼎感到危险已近眼前,便对他的儿子赵汾说: “秦桧必定要来杀我。如果我先死去的话,你们就不会有什么事,不然,将会祸及全家。”然后,赵鼎为自己书写了墓碑,记下自己的乡里及除拜官职的年月,再书铭旌云: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随后绝食而死,享年62岁。
赵鼎一生爱君忧国,虽处在生死祸变之际,却仍不改其平生志向。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全国为之悲伤。第二年,赵鼎得旨归葬。孝宗即位后,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
赵鼎为文,浑然天成。高宗时,凡是处理重要军国事宜的文书,多由他来草拟。他的诗歌苍凉悲壮,透着一股浓浓的时代气息。现录两首:
雨夜不寐
西风吹雨夜潇潇,冷灯残香共寂寥。
要作秋江篷底睡,正宜窗外有芭蕉。
趋三衢别故人时车驾幸杭州
伧父何由习楚风,家山俱在古河东。
相逢憔悴干戈后,追数悲欢梦寐中。
掺袂又成千里别,放歌空念一尊同。
他年偿有加餐字,试问渔舟鹤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