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张濬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张濬历史评价_张濬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9日 阅读:103 评论:0


 


 河间(今属河北),地处黄河与永定河之间,故名。河间有户张氏,门第不高,到张仲素这代,官至中书舍人。张仲素之子张镣,仅做过小吏。张镣的儿子张濬,则仕宦贵显,位至宰相。
 张濬,字禹川,生性落拓不羁,不拘小节。泛知书史,浅尝辄止,又好高谈阔论,所言不着边际,青年文士中往往鄙薄其为人而不愿与他交往。张濬因不得志,于是常着农民樵夫的服装,隐居于金凤山,学鬼谷子(战国时苏秦、张仪的老师,纵横家的鼻祖)的纵横术,希图以纵横捭阖之术博取功名富贵。乾符(唐僖宗李儇的第一个年号,874—879)中,宦官枢密使杨復恭与张濬相遇,很欣赏他的辩才,以处士(无科名的文人)荐为太常博士,其后逐步升迁为度支员外郎。
 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逼进潼关,张濬称病告假,侍奉母亲,携带亲族,避乱于商山(在陕西商县东南,地形险阻,景色幽胜),黄巢军将入长安,僖宗仓惶奔逃,途中军粮供应无人筹办,禁卫军断炊,不得食。汉阳县令李康献粮数百驮,僖宗很诧异,召见李康问道: “卿为县令,怎么能操心到如此地步?”李康回答说: “臣微末小吏,岂能懂得这些?是张濬员外郎教臣的。”僖宗立即召见张濬于行在,拜兵部郎中,再进谏议大夫。
 这年冬天,宰相王铎到滑台(今河南滑县),兼任天下行营都统,奏请以张濬为都统判官。当时,朝廷正向各藩镇征兵勤王,诸道兵皆会集关中对付黄巢义军。王敬武在平卢(治所在营州,今辽宁朝阳,辖境相当于今河北滦河下游以东,辽宁大凌河以西地区),军事力量颇为强盛,但屡次征召,王敬武独不肯赴援,王铎派张濬前往劝说。此时王敬武已向黄巢称臣纳款,又自恃兵力强盛,对朝廷的诏使很傲慢。张濬与王敬武见面后,斥责王敬武说: “公为天子镇守藩屏,今使者持天子诏书前来宣谕,不北面俯伏迎拜而敢侮慢,既然你连君臣之分都不懂,又何以能统御军民呢?”王敬武自知理亏,忙惶恐谢罪。张濬宣读了诏书后,见军士默然不动,张濬又召集将佐到球场耐心规劝说: “人生在世,当效忠仗义。首先应该分清何者为顺,何者为逆,从而权衡利害得失。黄巢原是一个贩盐的匹夫而已,公等舍弃天子而臣属于一个贩盐匹夫,有何利可图呢?今诸侯勤王,天下响应,你们却独据一州,坐观成败,贼平之后,你们有何面目见天下之人呢?假若在这关键时刻,能为天子排忧解难,整顿军旅,共同讨贼,功名富贵,指掌可得。我实在为你们舍安而蹈危感到十分惋惜啊!”诸将士听张濬的一番话后,立即有所醒悟,对王敬武说: “谏议大夫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王敬武看将士都转变了态度,也只好同意即时出兵,随从张濬入援京师。黄巢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张濬因有功而升迁为户部侍郎兼度支。
 


 当初张濬的发迹是得力于杨復恭的推荐,后杨復恭失势,张濬另投门户,依傍田令孜。张濬地位日高,更轻薄杨復恭,因而杨復恭对张濬衔恨颇深。
 光启元年,田令孜企图用武力压服王重荣,夺取安邑(治所在今山西运城东北安邑城)、解县(今运城西南解州)出产池盐的盐税权。笼络了邠宁(治邠州,今陕西彬县)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公诺以后给以好处。并派出部分神策军,合力围攻王重荣。王重荣求救于李克用。李克用兵至,田令孜自知不是对手,主动与李克用讲和。李克用要求僖宗以杀死田令孜为和谈条件。双方开战后,朱玫、李昌符大败,李克用兵临长安城下。十二月二十五日,田令孜再次保护僖宗出走,逃到凤翔。李克用、王重荣派人请僖宗回宫,但仍要求杀掉田令孜。田令孜建议再次“幸蜀”,僖宗表示反对。田令孜心里很害怕,又不愿放弃对僖宗的控制,于光启二年(886)正月初八夜,率兵劫持僖宗前往宝鸡。僖宗两次出逃都没有告诉朝廷百官。邠宁节度使朱玫,胁迫原宰相肃遘等官员拥立在出逃时因病掉队的皇室后裔李煴为帝。这时的僖宗,不仅没有号召天下的威信和地位,而且朝廷已是徒有虚名,既无财产,也没有军队,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而僖宗对田令孜的不满已溢于言表。于是,田令孜主动将大权交给杨復恭,自己则投奔尚有地盘和军队的哥哥陈敬瑄。文德元年(888)二月初,僖宗生病,命车驾急速回京。后僖宗的病情日渐严重,杨復恭主持拥立僖宗的七弟寿王李晔为皇太弟,暂执朝政。三月,僖宗驾崩,李晔即位,是为昭宗。
 昭宗还在藩邸时,就深恶宦官弄权,及其即位,杨復恭自恃援立之功,更加骄纵不法。昭宗很不满意,政事多谋于宰相。孔伟、张濬力劝昭宗抑制宦官之权。昭宗知道张濬与杨復恭有矛盾,因此对张濬更加亲近、倚重。朝中一帮迎合皇帝心愿的人,常在昭宗面前说张濬有谋略,是谋划国家大计之才。于是昭宗起用张濬为宰相,判度支。
 张濬也颇自命不凡,往往以谢安、裴度自拟。当初,李克用参加讨伐黄巢,屯兵于河中时,张濬为都统判官,李克用鄙薄张濬的为人,后来听说他竟然被擢居相位,便私下与朝廷诏使谈论道: “张公好空谈而无实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是倾家覆国的材料,皇上欣赏其虚名而加以重用,将来导致天下大乱的,必然是此人。”张濬听说此话后,非常愤恨。这也是后来他勾结朱全忠讨伐李克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濬为相后,昭宗问张濬,治理国家应以何事为当务之急。张濬回答说: “没有比强兵更重要的了,兵强而天下服。”昭宗认为极有道理,因此在京师募兵达10万之众,并加强了军事装备和训练,欲以武力巩固政权。后昭宗于延英门召对,与张濬畅谈古今治乱之源。张濬说:“陛下很年轻,正值春秋鼎盛时期,又天资英睿。可是内偪于阉宦,而外迫于强藩,所以不得安宁。臣每念及此,无不痛心疾首而泣血痛哭啊!”
 此时,朱全忠威震关东,而安居寿杀李克恭,以潞州投降朱全忠。朱全忠与幽州李匡威、幽州赫连铎上疏,请出兵讨伐太原李克用。昭宗诏四品以上朝官共同商议,大多数人都认为政局尚未平稳,不宜生事,即使攻下太原,也非国家所有。张濬欲倚仗朱全忠等强藩的势力以排挤杨復恭,同时也发泄李克用诽谤自己的怨愤,因而力争道: “先帝屡次播迁,王室不宁,推原致乱的根本,是由于朱全忠与李克用之间的矛盾。请皇上乘其弱而讨之,可以断两雄之势。”杨復恭反对说: “先朝屡次播迁,虽然是由于藩镇跋扈,但也由于朝中大臣的措置不当。现在宗庙才得以稍安,不宜轻启兵端。”昭宗认为:“平定黄巢,李克用功劳最大,今乘其危而攻之,天下又将怎样评论我呢?”张濬则反复论述用兵之利,以为是千载一时的良机,失此良机,将后悔无及。昭宗还是很犹豫。宰相孔纬趁机说: “张濬所陈述的,实乃万世之利; 陛下所惜,只是目前一时之利。以臣所料,王师渡过黄河,贼必自破,估计军中转运的粮饷犒赏之费,一两年间必无匮乏。只要陛下下定决心,便可行动。”见张濬与孔纬相唱和,昭宗只好勉强同意说:“此事今交付二卿,望不要让朕丢脸。”
 大顺元年(890)五月,昭宗下诏削夺了李克用官爵,以张骙为河东行营都招讨宣慰使,以京兆尹孙揆为副使,仍授权孙揆昭义节度使,华州韩健为供军使,朱全忠为太原西南面招讨使,李匡威、赫连铎为太原东北面招讨使。枢密使骆湮为行营都监。张濬奏给事中牛徽为行营判官,牛徽说: “国家正处于长期丧乱之余,欲为炫耀武力的妄举,无端向强敌挑衅,必然会使诸侯离心。我将亲眼看见你们被挫败困顿的结局。”便以衰病为理由,固辞不就职。朱全忠以汴州军三千人为张濬帐下牙军(警卫军)。
 六月,张濬率领52军兼邠州、宁州、鄜州、夏州及杂虏五万人骑,自京师出发。昭宗亲临安喜楼为张濬饯行。张濬酒酣,屏左右对昭宗说: “待臣先除外忧,然后除内患。”此话被杨復恭窃听,很是气愤。中尉内使饯行于长乐坡,杨復恭举卮酒敬张濬,张濬推辞说: “圣人赐酒已醉矣。”杨復恭戏言道: “相公掌握禁军,拥大旂,独当一面,就不领我的敬意给点面子吗?”张濬笑而答道: “贼平之后,才见面子。”杨復恭由是更加忌恨张濬。
 当时,汴州(今河南开封)、华州(今陕西华县)、邠州(今陕西彬县)、岐州(今陕西凤翔)军渡河与张濬会合于晋州。汴将朱崇义权知潞州事,太原李克用命李存孝攻潞州(今山西长治)。张濬顾虑待打败李克用之后,汴军会占领昭义(唐方镇名,又名泽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辖境有变动,长期领有泽、潞、磁、邢、洺五州),于是命令孙揆分兵赴潞州镇守,中使韩归范送旌节至孙揆军。八月,孙揆与韩归范同赴潞州。
 从晋州东至潞州,有385里,李存孝得知孙揆赴潞州的情报后,以300骑埋伏于潞州西南45里的长子(汉县)西谷中,孙揆毫无戒备,一路上前建牙旗,杖所持节,衣大袖博裾,打着清凉伞拥众而行。李存孝突然杀出,生擒孙揆、韩归范送往太原。李克用派人劝降,想任孙揆为河东副使,孙揆说: “我是天子大臣,兵败而死,是为臣的本分,岂能俯拜效命于一个镇使!”李克用大怒,命用锯将孙揆处死。行刑时,锯不能入,孙揆骂道: “死狗奴,锯人当用板夹,你连这都不知道吗?”于是用板夹再锯,孙揆至死,骂声不绝。
 九月,汴将葛从周放弃潞州。十月,张濬的部队抵达阴地关,邠、岐、华三镇之师驻营阳平。李存孝进攻张濬军,张濬军大败,丢兵弃杖,狼狈溃散。张濬搜集残兵连夜逃奔,到天明,损失大半。李存孝乘胜追击,攻克晋、绛、慈、隰等州。张濬绕道由含山翻越王屋山出河清,拆民房缚成木筏渡河,部下散失略尽。
 这次战役,朝廷本想倚仗朱全忠及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三镇的兵力共同战胜李克用。及至张濬的部队已到达晋州,朱全忠才进兵徐、郓二州。虽然也遣将攻泽州(今山西晋城),自己却稳坐不动。张濬行营只得求兵粮于镇(今河北正定)、魏(今河北大名东北)二州,而镇、魏又倚仗河东为扦蔽,都不出兵。只有华、邠、凤翔、鄄、夏之兵来会合。两军还未正式交锋而孙揆被擒,使士气受挫,幽州李匡威、云州赫连铎又很快溃败,加之杨復恭从中干扰,所以张濬军望风自溃。
 


 李克用击溃了张濬的讨伐后,上疏请罪,由所俘的中使韩归范奏闻,其辞侮慢,使朝廷震恐。昭宗即日下诏,罢孔纬为荆南节度使,罢张濬为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杨復恭派人在长乐坡劫孔纬,斩其旌节,资财全部掳尽,孔纬仅以身免。李克用又上表称: “张濬以陛下万代之业,邀自己一时之功。他知道臣与朱全忠有深仇,私相连结。臣今身无官爵,名是罪人,不敢归陛下的藩方,且欲在河中寄寓,进退行止,都听从陛下调遣。”昭宗只好下诏再贬孔纬为均州刺史,张濬为连州刺史,诏恢复李克用官爵,使归晋阳。
 大顺二年(891)加李克用守中书令,再贬张濬绣州司户参军。张濬到兰田,逃奔华州依附韩健,与孔纬秘密求救于朱全忠。朱全忠上表为孔纬、张濬讼冤。朝廷不得已,让孔、张二人自便。孔纬到商州折回,也寓于华州。
 乾宁二年(895),李茂贞、王行瑜、韩健率领数千人入朝,杀宰相韦昭度。京师大恐,昭宗召回孔纬,打算重新起用,又欲以张濬为兵部尚书,并领天下租庸使。正准备复用,李克用上疏: “若早上以张濬为相,傍晚我就率兵相见于京城。”昭宗只好罢休。
 乾宁二年(896),昭宗迫于李茂贞、王行瑜、韩健的压力幸华州,罢张濬使务,保留尚书右仆射。张漕上书请告老还乡,昭宗授其左仆射职准其返乡,张濬回洛阳后居于长水县。张濬虽告老退居山野,但朝廷政务得失,必驰奏章上言。后朱全忠图谋篡国,惟恐张濬号召四方以对抗,又不敢公开杀他,于是暗中授意张全义,令其设法除掉张濬。张全义令牙将杨麟率领健卒50人,扮为劫贼,前去杀害张濬。长水县吏叶彦,张濬素来待他很好,杨麟到后,叶彦已知其意图,特告诉张濬第二子张格说:“相公之祸不可避免,你最好赶快逃走。”张濬知道后,二人束手无策,号啕痛哭。张濬对张格说: “你留下来只有同归于尽,逃走则可能免于难,你当设法逃避, 不必挂念我的安危, 希望能保存我家后嗣。”张格含泪拜辞而去。叶彦率领义士三十余人,护送其渡过汉江而还。天復三年(903)除夕之夜,杨麟率人包围张濬住所,将其杀死。张格后进入蜀郡。王建称帝于蜀,用为宰相。前蜀亡后,张格还乡,为感激叶彦救命之恩,四处查访,后得知叶彦已死,则厚报其家。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1289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