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王播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王播历史评价_王播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9日 阅读:145 评论:0


 王播,字明敭(扬),太原(今属山西)人。他是唐穆宗、文宗两朝宰相,又长期担任盐铁转运使。早期以文辞自立,居官以强济著称; 后来随势沉浮,奸邪进取,为士君子所耻。
 


 王播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官,但官位都不高。父亲王恕的最后官职是从七品下的扬州仓曹参军。王播的幼年、少年、青年时期是在扬州(今属江苏)度过的。
 王播的父亲死得很早,母亲无力抚养他们兄弟三人,于是王播便寄居在扬州普照寺木兰院中读书,与僧人共斋。天长日久,僧人对王播产生了厌倦,过去,每在开饭之前,都要敲钟,而到后来,僧人用完斋饭以后,方才敲响钟声,待王播到来,已是饭尽釜空,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30年后,王播身居高位,出任淮南节度使(治扬州)。一次重游此寺,不胜感慨。寺内有许多名人题诗,都用碧纱罩盖。王播也即兴赋诗云: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僧;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王播在饥寒交迫中,奋发读书,终于在贞元十年(794)进士及第。同年又登贤良方正制举。他的两个弟弟王起、王炎也都勤奋好学,分别于贞元十四年和十五年考中了进士。一家三进士,颇为时人所荣。之后,兄弟三人除王播身居相位外,王炎官至太常博士,早卒; 王起历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河中晋绛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等内外要职,并四典贡举,为一代儒师; 他们的后代,王播之子王式历任晋州刺史、安南都护、浙东观察使、武宁节度使等地方大员; 王起之子王龟历任兵部郎中知制诰、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等职; 王炎之子王铎,是懿宗朝宰相; 王氏一门,很是显赫。
 


 王播进士及第后,被朝廷授予正九品上的癗厔(今陕西周至)县尉。这也是当时进士及第后普遍授予的官职。县尉是县令的属官,其职责主要是追捕盗贼,维护社会治安。王播在任县尉期间,因善于治狱,被御史中丞李汶看中,推荐到御史台供职,授予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监察御史的职责,是掌管州县官吏的监察。王播上任不久,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件: 云阳县丞源咸季因贿赂罪被免官,却又通过贿赂打通关系,易地做官。王播对这种腐败行为十分愤慨,他奋力弹劾,终于使源咸季免官流放。而受此案牵连,刑部尚书被罢官,门下省给事中被罚一季俸禄,其他被处理的官员有十几个。从此,王播的名声响了起来。
 贞元十九年(803),德宗宠臣李实出任京兆尹。李实恃恩跋扈,横行霸道,文武百官都对他惧怕几分。一次,李实在路上碰到了王播,当时王播已迁任从六品的侍御史。根据唐朝惯例,府尹遇见御史,要下马回避,作揖请御史先行。但李实倚仗权势,根本不把王播放在眼里,不肯回避。事后,王播传文对李实进行诋毁,言词激烈。李实恼羞成怒,奏授王播为三原(今陕西富平西)县令。三原为京兆府的属县,三原县令为正六品下的官职。从表面上看,王播的官位由从六品升到了正六品,然而李实的本意,无疑是要将王播置于自己的部下,然后找茬对他进行报复。王播也深知李实的意图,但他从容不迫,受命之日,到京兆府去致谢,尽府县礼仪,李实无衅可寻,只好认输。王播上任后,激浊扬清,抑制豪强,安抚百姓,待年终考绩,为京兆府之最。李实以其有才,尽充前嫌,屡次向德宗推荐。德宗正要提拔,恰巧王播母亲去逝,遂去职守孝。
 永贞元年(805),王播守孝期满,时顺宗即位,授王播驾部员外郎,后改长安县令。长安县在长安城内,居户中有许多豪贵之家,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家就在这里。于頔桀骜不驯,凌上威下,就连皇帝都要让他三分。王播上任前,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于頔的奴客与另外一个人盗窃马匹,长吏逮捕了另外那个人,却不敢逮捕于頔的奴客。王播上任后,不避权势,立即抓获了于頔的奴客,与另一个同样治罪。
 王播出任长安县令不足一年,又被调回到御史台供职,升任工部郎中、知台杂。所谓“知台杂”,就是由一个资历较久的御史处理御史台的日常事务,大事报告中丞或大夫,小事自行处理。唐朝后期,为提高知台杂的地位,往往由尚书省郎官兼任此职,王播便是以从五品的工部郎中的头衔知台杂的。当时正值关中饥荒,外地藩镇往往囤积居奇,停止向关中地区粜粮。王播向朝廷揭发了这一情况,朝廷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了都城长安一带的粮食供应。
 元和五年(810),王播又升任正四品下的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本来是御史大夫的副贰,但唐朝后期,以御史大夫望重秩崇,经常不设,中丞实际上成为御史台的最高长官。这样,王播在御史台供职,从最初的监察御史,一直做到了实际上的最高长官御史中丞。他长于吏术,思辩敏捷,且又勤劳,每看到案牍堆积,别人不堪其苦,王播却反以为乐。他向朝廷奏事,从不写在笏上,即使是数十件事情,都一一记在心里,直接口述,其记忆力十分惊人。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国家的衰落,唐朝的社会秩序混乱,官场腐败严重,各种刑事案件层出不穷。国家先后颁布了许多律、令、格、式,繁杂混乱。为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办案,王播将朝廷先后颁发的各种法规全部放置在座右,随时翻阅,所以对前后科条了如指掌,每遇案件,商酌轻重,剖决如流。一些狡吏企图诋毁或欺瞒,无不败露。这些都令僚属叹服不已。
 元和五年十月, 王播出任京兆尹, 这时他已是三品大员,又颇受宪宗的宠信,他的一言一行在朝廷内外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神策军外镇布列于京兆府各县,军人出入带枪佩剑。一些不法之徒便冒充军人,持兵器行盗抢劫,致使府吏难以辨认,盗贼往往乘机逃遁。王播奏请以后畿内军镇将士出入不得携带兵器,宪宗批准其奏。从此,盗贼不能隐藏,都离境出走。长安城内的诸王驸马及豪权之家,往往在近郊驰马射猎,百姓深受其害,王播也奏请禁止,得到百姓的拥护。
 从贞元十年(794)至元和六年(811)二月的17年间,是王播为官比较清正廉明的时期。在这期间,他无论是在中央御史台做官,还是在地方府县任职,都能以封建道德、法律约束自己。特别是他不避豪强,不阿权贵,为维护社会治安和治理官场腐败所做出的努力,受到人们的普遍好评。
 


 元和六年(811)三月,王播出任盐铁转运使,这是他官场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盐铁转运使是唐朝后期一个至为重要的职位。安史之乱发生后,国家的赋税收入锐减,为了支付巨额的战争费用,解决财政危机,唐朝廷在第五琦的建议下,实行了食盐专卖法,并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安史之乱后,国家赋税收入的一半来自盐利。盐铁转运使便是管理盐务的最高长官。第五琦和著名理财家刘晏以及李巽等人都曾担任此职。他们分别对安史之乱的平定,乱后国家税收的恢复和宪宗元和初年西川、夏绥、镇海等藩镇的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播出任盐铁转运使后的第三年,即元和九年(814),唐朝廷开始征讨淮西镇。当时朝廷对藩镇用兵,除动用一部分神策军外,主要是抽调效忠于朝廷的藩镇去平定叛镇。这些藩镇兵一出本境,便不再动用自己的粮饷,而要向朝廷索取“出界粮”。所以战争的费用支出十分庞大。唐朝廷从建中元年(780)实行两税法以后,赋税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国库有了一定的积蓄,所以对付一般的战争,财政并不感到十分困难。但讨伐淮西镇的战争则不然,这是宪宗平定藩镇以来所打的最艰巨的一场战争,淮西镇以申、光、蔡三州之地,抵挡朝廷数十万大军的进攻达三、四年之久。随着战争的长期化,朝廷国库贮备用尽,前方军需吃紧。一些大臣甚至以师老财乏要求罢兵,宪宗也陷入犹豫不决之中。宰相裴度坚决不同意罢兵,请求亲自上前线督战。盐铁使王播则在财赋上做出了保证,他速令盐铁转运副使程异到江淮一带筹集资粮。程异到达江淮地区后,想方设法聚敛财赋,最后得供军钱185万贯,从而保证了战争的继续进行,并最终平定了淮西。王播也因此受到了宪宗的嘉奖。
 元和十三年(818),王播因宰相皇甫镈的嫉妒而被挤出朝廷,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治今四川成都)。皇甫镈本来是由王播的推荐而被宪宗重用,现在却反过来排挤自己的恩人。元和十五年(820)一月,宪宗被宦官杀死,穆宗即位,皇甫镈被贬。王播屡上表要求还京。为了达到目的,他向穆宗大举贡奉,又贿赂宦官,终于如愿以偿,长庆元年(821)二月,穆宗下令征还王播,拜为刑部尚书兼盐铁转运使。同年十月,兼中书门下平章事,位至宰相。然而王播虽长于吏术,但宰相并非其所任,居相位数月,只是迎奉而已,对于军国大事,一无建树,再加上他的相位来路不正,朝野颇有微词。长庆二年(822)二月,旧相裴度入朝,百官都说裴度不宜外任。三月,穆宗留裴度居相位,以王播为检校右仆射,代裴度出任淮南节度使兼盐铁转运使,于是有普照寺题诗一事。王播赴任淮南时,要求携带盐铁使印,穆宗答应,便在京师上都院重新刻了一方印。唐代盐铁使印遂有了两块,一在京师长安,一在淮南节度使治所扬州。
 王播再掌盐利后,一改过去守正不阿的风格,而专以刻剥百姓,聚敛财富,交结权贵为事。长庆元年(821),他从西川回京师不久,就奏请将官府卖给商人的盐价,每斗从原来的150文钱加至200文。朝廷当时对茶叶也实行专卖制度,王播又奏请约计榷茶额,每百钱加税50文。当然,商人最终把增加的盐价茶税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国家从中获得了巨额利益,而百姓则因盐茶价格的上涨叫苦不迭,甚至无钱买盐而淡食。长庆二年(822),他上任淮南节度使时,正值淮南遭受多年不遇的大旱,许多地方颗粒无收,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百姓无钱纳税,王播便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搜刮,丝毫不予减少,遭到百姓的责骂。长庆四年(824)正月,敬宗即位,免去了王播盐铁转运使的职务。王播对失掉这一肥缺十分恼火,也决不甘心。他知道当时大宦官王守澄在朝中专权,便广求珍奇异物,并出钱10万缗,令心腹携带去贿赂王守澄,求为内助。王守澄得了王播的好处,就向敬宗启奏,说王播有理财之才,不宜免去其盐铁转运使的职务。谏议大夫独孤郎、起居郎孔敏行、补阙韦仁实、拾遗李景让等10多人都说王播奸邪不法,交结宠幸,不可再用。但敬宗本是一个傀儡皇帝,又年少无知,一切听任王守澄的摆布,于是到次年(825)正月,又恢复了王播盐铁转运使的职务。通过这次波折,王播进一步懂得,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讨好皇帝,贿赂宦官。于是他变本加厉地进行搜刮,在盐铁税内,巧立名目,每月向皇帝进贡一笔钱物,一年下来多达100余万缗,名为“羡余”,说这是正税以外的余额。其实不过是把国家的赋税收入送进了皇帝的私囊而已。
 当时扬州城内有一条河叫官河,是漕运的通道,河水较浅,遇旱即不能通航。王播从城南阊门西部的七里港开河向东,屈曲取禅智寺桥通到官河,于是河水加深,漕运不再受阻,后世颇赖其利。这是王播担任五年淮南节度使期间少有的一项善政。
 文宗即位后,大(太)和元年(827)五月,王播自淮南入觐,进献大小银 3400只,玉带13根,绫绢40万匹,得到了文宗的欢心。同年六月,文宗任命王播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并继续兼领盐铁转运使的职务。这样, 王播二次入相。王播再度做相3年有余, 仍无所建树,只是备位而已。大(太)和四年(830)正月,患喉肿病暴卒,年72岁。
 王播从贞元十年(794)入仕,为官36载,出府县,入宪台,二居相位,三掌盐利,虽然对大政方针无所建树,但无论是出任府县长官,还是在御史台供职,都勤于职事,特别是他长期担任盐铁转运使,为唐朝搜敛了无数的财赋,宪宗平淮西,文宗大和元年平沧景,战争费用的开支,都得力于他,皇帝的奢侈消费也离不开他。所以,尽管王播后来以奸邪进取,为士君子所耻,而文宗却给予极高的荣誉。在他在世时,文宗封他为太原公,太清宫使; 当他去世后,文宗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又派鼓手乐队为其送葬,赠以太尉。王播死后被谥为“敬”。根据唐朝谥法,令善典法曰敬,广直勤正曰敬,陈善避邪曰敬。王播最后能得到这样一个谥号,也算是善终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1289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