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吉甫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李吉甫历史评价_李吉甫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7日 阅读:222 评论:0


 


 唐代第十二位皇帝宪宗李纯是中唐以后最有作为的君主。在他君临天下的15年间,中衰的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宪宗的辉煌是由几位贤臣烘托的,李吉甫便是其中之一。
 李吉甫,字弘宽,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父亲李栖筠乃代宗朝的御史大夫。李吉甫出身豪门,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本人也聪明好学,对古诗文有浓厚的兴趣,年纪不大,便以文章著称,就连京师那些大文豪也对他不乏赞许。刚刚20岁出头,就因出身尊贵而被举荐当了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27岁那年被任命为太常博士。他博学多闻,精通国史,是人们公认的才子之一,以至于迁升屯田员外郎的时候仍兼任太常博士,随后转任驾部员外郎。
 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的正常秩序均被打乱,礼仪沦丧,经过二三十年的整顿也无法恢复原貌。贞元二年(786)十一月,昭德皇后王氏病故,李吉甫主持安排的丧礼典雅体面,受到德宗皇帝的夸奖。宰相李泌和窦参等人也非常器重他的才华,对他格外厚爱。等到陆贽当了宰相之后,怀疑他跟窦参结党谋私,遂把他贬为明州(今浙江宁波)员外长史,后来赶上朝廷大赦,又被提升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
 有道是冤家路窄。谁能想到陆贽仅当了两年宰相也遭贬逐,而且恰恰被发配到了忠州,落到了李吉甫的手心里。人们以为这下子可有好戏看了,猜测李吉甫必定借机报复。不料李吉甫不记前仇,与陆贽相处得很好,丝毫没有隔阂,显露出政治家的胸怀。李吉甫在忠州任职六年,患病辞官。康复后改任郴州(今湖南郴州)刺史,随后又调到饶州(今江西波阳)担任刺史。饶州地处江南道,比较偏僻,州城经常遭受四方少数民族的抢掠,荒废已久,还说城内频频闹鬼,没人敢去居住。李吉甫到任后打开城门,派人铲除城内野草荆榛,率先定居,秘密发兵捣毁强盗老窝,揭穿闹鬼的假象,人们又陆续返回州城生活。
 唐宪宗继位后,下令征召李吉甫回朝廷任考功郎中,掌管起草诏令之事。李吉甫火速起程进京就职,还没正式上任又被改任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当时中书省有位名叫滑涣的小官十分猖狂,与知枢密中使刘光琦串通一气想窃取朝廷大权,李吉甫看不惯这一套,奏请皇上及时罢免了他们,并建议: “州刺史不得擅自拜访本道节度使,废除各道借巡察之际勒索地方的恶习,让有关部门推选县令,军国大事改用金粉宝书代替墨迹。”宪宗听罢连连点头。
 永贞元年(805)八月,唐宪宗上台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大事,就是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刘辟反叛朝廷。唐宪宗初步打算采取强硬措施派兵镇压,广泛征求臣下意见,多数人提出反驳,李吉甫则私下赞同这一计策,建议征调江淮一带的兵将,从三峡开赴蜀地,瓦解他们的实力,定能大获全胜。李吉甫的建议得到了全盘采纳,宪宗皇帝认为他是有韬略之人,经常让他参议机要。镇海军节度使李锜在浙西道(今浙江杭州)贿赂朝廷要员,企图兼任掌管经济大权的盐铁使,并请求管辖宣州(今安徽宣城)和歙州(今安徽歙县)。唐宪宗主动征求李吉甫的意见,李吉甫回答说: “过去韦皋在地方肆意搜刮民财,有独立的经济实力,所以他死后刘辟才敢反叛朝廷。现在李锜心怀叵测,身居要职,又请求管理盐铁等税收,显然是谋反的前兆,如果皇上不尽早限制他,那么将来后悔晚矣。”宪宗越听越觉得有道理,立即任命李巽为盐铁使,断绝了李锜的奢望。
 元和元年(806)五月,高祟文带兵讨伐刘辟,在汉州(今四川广汉)鹿头关遭到敌人阻击,山南西道(今陕西汉中)节度使严砺请求朝廷派并州(今山西太原)劲旅前来声援。李吉甫认为这样做恐怕不行,他说: “汉代讨伐公孙述,晋朝讨伐李势,刘宋讨伐谯纵,南梁讨伐刘季连和萧纪,五次攻蜀有四次都是从长江水路开进去的。依小臣之见,皇上根本就没有从并州(今山西太原)调兵的必要,何必舍近求远呢?况且宣州(今安徽宣城)、洪州(今江西南昌)、蕲州(今湖北蕲春)和鄂州(今湖北武昌)一带兵强马壮,号称天下精兵,完全可以调去抢占三峡的空虚险要地带,分解敌兵。高崇文害怕援兵抢功,必定拚死杀敌,灭掉刘辟。”唐宪宗再次采纳了他的主张,平叛斗争进展非常顺利。严砺请求朝廷,派大臣担任节度使镇守新收复的地区。李吉甫反驳这种观点,他劝谏宪宗: “高崇文大功告成,正等着朝廷封赏,如果皇上现在派别人接管那里,势必灰心丧气,从哪方面讲都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就让高崇文镇守西川(今四川成都),严砺统辖东川(今四川三台),让他们互相制约,互相竞争就可以大功告成。”事情果然不出李吉甫所料,可以说平定刘辟叛乱有他的一份功劳。此后每逢处理国家大政,唐宪宗总是事先征求他的意见。武宁军节度使张愔接管徐州(今属江苏)后,宪宗又打算把濠州(今安徽凤阳)和泗州(今江苏泗洪)托附于他。这件事经李吉甫反复论证是不可行的,遂以东都(今河南洛阳)留守王绍代任武宁军节度使,徐州一带日趋太平。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民族关系比较复杂,少数民族政权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惧怕唐王朝了,经常骚掠边境。吐蕃族也趁火打劫,抢占了边陲的一些领域,然后派使臣前来结盟。李吉甫说: “德宗朝南诏政权不服从朝廷管辖,为了稳定西南边陲的局势才与吐蕃联盟。现在南诏首领异牟寻归国,吐蕃有了后顾之忧,根本不敢再来犯边,如果我们同吐蕃结盟,南诏势必不满,产生矛盾,得此失彼。”于是唐宪宗婉言回绝了吐蕃使臣。不久,吐蕃又请求敬献数千里屏障,唐宪宗又按李吉甫的意图下诏公开谢绝。
 李吉甫的政治主张不管能否经得起历史的验证,但他却深深地根植于唐宪宗的心底,从而为他的仕途铺平了道路。
 


 李吉甫的政治才能赢得了唐宪宗的赏识和信任。元和二年(807)正月,宰相杜黄裳被免职为河中晋州(今山西临汾)节度使,李吉甫和武元衡同时被提升为宰相。李吉甫的具体官职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感动得涕泪纵横,表示要为朝廷尽忠效力。
 李吉甫在地方任职十多年,了解百姓的疾苦,痛恨藩镇割剧的危害。当上宰相之后,他把如何平息藩镇作乱看成是自己的首要任务,昼思夜想,出台了一些新的措施。他从容地告诉宪宗: “如果能改变藩镇节度使垄断军权、政权和财权的局面,把政权归还郡守和州刺史,那么地方自然可以风平浪静。”唐宪宗认为他言之有理,便从中央选派十多人到地方担任州刺史,以削弱节度使的权限。李吉甫还利用手中之权有效地清理官僚阶层,把王叔文提拔的那些强硬派清扫出去。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他断言浙西节度使李锜必反,劝宪宗加倍防范。宪宗三次派使者征召李锜入朝,李锜均称病推诿,并用重金买通权贵为之说情。李吉甫果断地讲: “李锜纯属庸才,他手下那伙人都是些乌合之众,势力小人,根本没有什么斗志,只要朝廷发兵征讨就肯定获胜。”他见宪宗已有此心,进一步提议: “过去徐州地区发生暴乱,曾经打败吴(今江苏)兵,江南一带忍气吞声都很害怕,现在以朝廷名义调遣江南兵北上,汴州(今河南开封)兵东进,就可以把李锜逼上死路。”宰相武元衡也赞同这项主张。宪宗根据他的意图下诏公开讨伐,仅用一个月就大功告成,李锜在长安被腰斩伏法。为了嘉奖宰相李吉甫,宪宗封他为赞皇县侯,又迁为赵国公。
 自从唐德宗对藩镇采取姑息迁就的政策以来,有些藩镇的节度使终身在一个地方任职,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势力,抗拒朝廷。李吉甫当宰相刚刚一年多的时间,就更易了36个藩镇的首领,振兴了朝纲,其功绩是令人瞩目的。
 


 有句古训叫做树大招风。李吉甫飞黄腾达引起了敌对势力的强烈不安。元和三年(808)四月,荆南(今湖北江陵)节度使裴均被宦官举荐升任尚书右仆射、判度支。裴均自鸣得意,结交党徒,企图当宰相,于是设法构陷李吉甫。他们绷紧每一根神经搜集李吉甫的纰漏之处,甚至与他无关的也强加在他身上。唐宪宗曾经策试极言进谏的人才,应试的皇甫湜等人强烈抨击时政,带有讥讽的味道,唐宪宗听得心烦。裴均认为有机可乘,遂派亲信讨好宪宗说: “这都是宰相李吉甫叫他们故意这样做的,污辱皇上的圣明。”幸亏谏官李约、右拾遗独孤郁和李正辞等人原原本本地向皇上讲明了真相,才还李吉甫以清白。
 李吉甫有几位得意的门生,如窦群、羊士谔和吕温等人。他推荐窦群当了御史中丞,窦群又奏请羊士谔当了侍御史,吕温知杂事。李吉甫非常生气,埋怨窦群事先不跟自己商量而擅作主张,败坏了他的声誉,从而疏远了窦群等人。从此,窦群与他反目为仇。不久李吉甫身患重病,请来治病的医生陈克明晚上就住在李吉甫家里。窦群侦察到这件事以后立即派人秘密逮捕了陈克明,向唐宪宗做了汇报,说李吉甫结交术士,图谋不轨。唐宪宗大为惊骇,亲自审问,结果发现窦群所告纯系胡扯,完全是诬告之辞,遂罢免了窦群的官职。李吉甫受了一场惊吓,他在感激皇上英明的同时,又请求辞去现有官职到地方藩镇任职,并建议宪宗以翰林学士裴垍接替自己的相位。裴垍也是宪宗的宠幸之臣,宪宗遂批准了李吉甫的辞呈,于当年(808)九月正式拜他为检校兵部尚书,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淮南(今江苏扬州)节度使。他虽然还挂着宰相的头衔,但实际上已经卸去了宰相的职权。临行前,唐宪宗亲自到通化门楼阁为他设宴饯行,赐给他宫廷里益寿延年的保健秘方,对他关怀倍至。
 李吉甫此次在淮南任职3年,专心政务,体恤百姓。根据灾害的不同程度共计奏请朝廷减免租税数百万贯。江淮遭受旱灾的时候,浙东(今浙江绍兴)和浙西(今浙江杭州)二道更加严重,有关部门为标榜政绩隐瞒灾情,不如实上报。李吉甫直接禀报皇上,使灾区百姓得到了及时赈济,稳定了社会秩序。他还组织民众修筑了富人和固本两大水塘,灌田上万顷。主政3年,他在当地颇受爱戴。
 李吉甫虽然身在地方,但仍能放眼全国。每当他发现朝政得失、军国利害,总是详细地陈说自己的见解。元和五年(810)冬天,宰相裴垍因病罢官。第二年正月,李吉甫被重新召回朝廷秉政,领有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吏、上柱国、赵国公等一大串官衔。李吉甫刚到京城,唐宪宗就在延英殿接见他,君臣二人足足谈了一个多钟头。李吉甫认为目前危害统治的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官府机构庞大,闲散官员太多,超过了隋朝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既降低了行政效率,又加重了国家负担。他针对这个问题上奏宪宗: “现在官品杂乱,设置官吏不够精干,有许多吃闲饭的官员,他们白白拿国家的俸禄,没事找事,无事生非,危害很大。自从玄宗天宝年间以来,国家养常规兵80万,扣除商人、僧尼道士和闲杂人员,大致有70% 的人属于坐衣待食之辈,真正参加生产的才占总人口的30% ,创造的财富日益减少,所需要的费用不断膨涨。这种局面如不及时改变是相当危险的。西汉初年全国仅有60个郡,机构简洁,现在设州300多个,县1400多个,失去了章法,显得非常混乱。我希望皇上下诏让有关部门讨论这项事务,可以合并的州县尽量合并,可以裁减的官员尽量裁减。按照国初的规定,一品官每月俸禄3000缗,职分田和禄米加一起每年也不超过1000石。可是到代宗大历年间,权臣每月的俸禄高达9000缗,大大小小的州刺史也都上千缗,朝廷应该参照旧制重新确定一个标准,然后贯彻执行,既能节省国库开支,又能平息民怨。”唐宪宗赞同这一观点,下诏命给事中段平仲、中书舍人韦贯之、兵部侍郎许孟容和户部侍郎李绛等组成专门班子负责该项事务,共裁减冗官800余人,小吏1400多员,并分别制定了朝廷内外官员的俸禄,在当时看比较合理。
 李吉甫不畏权贵,敢于整顿不法行为。他曾经奏请宪宗没收了京城附近佛堂的田产,并且建议正常收缴僧人的碾硙租,以减轻百姓负担。
 李吉甫的伦理观念极强,对皇帝毕恭毕敬,甚至带着浓郁的献媚的色彩。他劝唐宪宗说: “天下已经太平了,皇上应该好好享乐一番。”还告诫李绛: “做臣下的不能不顾情面把话说得那么直接了当,多讲些好听的,君臣都很高兴岂不妙哉?”心是这样想的,话也是这样说的,但做为宰相遇到大事时能不谈谈主张吗?如果只会袖手旁观,那么就坐不住相位。因此,李吉甫的政见照旧出台,且有好多被皇帝采纳。
 元和七年(812)初,永昌公主不幸病故。京兆尹元义方起奏为她修筑祠堂。给公主修祠堂在历史上没有惯例,只是德宗时曾为义阳和义章两位心爱的公主破例修筑祠堂各120间,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影响不良。唐宪宗接到元义方的奏折后下令按照义阳公主一半的规格修建。李吉甫认为不可,他说“永昌公主不幸夭折,举国悲痛,皇上的思念之情更不难理解。可是皇上下令按照义阳公主一半的规格修建祠堂,意图是想告示天下人节俭从事,可是这也超越了古今。臣以为礼典上根本没有给公主建祠堂的条文,只是德宗皇帝出于个人的恩宠破例做的规定,当时人们就议论纷纷。过去汉章帝曾经打算给光武帝的原陵和明帝的显节陵修建村舍护陵,被东平王刘苍劝止,说明古代帝王在对待超出礼仪的举动时态度是慎重的。东平王是光武帝的爱子、明帝的爱弟,他绝不是吝惜修建村舍的费用,而是怕破坏了礼节。依小臣之见,为公主筑祠堂还不如适当设置一些墓户常年守奉,也同样可以体现出皇上的爱心。”第二天,唐宪宗对李吉甫说: “爱卿昨天奏请的罢祠堂之事,甚合朕意。朕害怕花费太多才下令减半的,不知道这样也属于过格之举。朕不想破费20户百姓专门去守坟,只派去几家官户就行啦。”李吉甫再三跪拜,连声称赞: “我主圣明,我主圣明!”宪宗说: “爱卿也很明智,今后凡是遇到这类不利于国家大政的事情,尽管放心说来,朕不会怪罪的”。李吉甫得到宪宗的褒奖,进谏的胆子有所壮大。当时,公主们的婚事多由宦官掌握,选择女媚和男方竞选驸马都得行贿。李吉甫非常看中门第,他建议宪宗为驸马规定一个标准,必须出身尊贵,只有门阀子弟才具备这个资格。
 七月,唐宪宗在延英殿问李吉甫: “朕这段时间不曾打猎游玩,染上了喜欢看书的毛病。昨天朕流览《代宗实录》,发现代宗朝的许多事情都不合章法,对我们有启发作用。朕还看到了令尊大人的一些事迹,颇受感动。”李吉甫立即跪拜,叩头致谢,他说: “小臣先父敬奉代宗皇帝尽力效力,理应如此,可惜没等到国家昌盛就过世了。现在陛下饱览文史,知道先父忠于朝廷,并被写进了实录,特加赞扬,我想先父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动流泪的”。
 八月,魏博(今河北大名)节度使田季安病入膏肓,李吉甫奏请以左龙武大将军薛平为义成军节度使,用重兵把守邢州(今河北邢台)和洺州(今河北邯郸),防止发生意外情况。他还特意敬献一份河北地图,标明险要地区的位置所在,以便统筹治理。唐宪宗把它悬挂在浴堂门的墙壁上。每当对河北地区的大政进行决策时,宪宗总是亲切赞扬李吉甫提供了方便。
 李吉甫虽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敲开仕途之门的,但他的文才得到人们的公认。从元和六年(811)开始,他就以宰相的身份监修国史。八年十月的一天,唐宪宗在延英殿询问李吉甫国史当中都记了些什么内容,李吉甫说: “主要是宰相把皇帝的行动提供给史官撰写实录。过去的老规矩是左史记录天子的言行,现在的起居舍人就相当于这个角色; 右史记载大政要事,类似于起居郎。高宗永徽年间,宰相姚监修国史,建议宰相听政时直接记事,以‘政记’的形式交给史官整理,编入史书。”宪宗又问: “那为什么有的时候‘政记’中断了呢?”李吉甫回答说: “皇帝临时做的那些决定在实施之前都属于机密,不能写给史官。臣下的建议也不能自己交给史官,而那些皇帝正式下诏颁布实施的大事,天下人都很清楚,史官直接就可以编撰,用不着再依赖‘政记’。只要史书能真实地记载历史,不夸大功绩,不掩盖丑恶,那就达到了治史的目的。”
 早在唐太宗在位期间,民族关系达到了空前团结的程度,从此,西北的回纥政权一直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往来,几乎每一任可汗都要经过唐朝的册封。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曾两次派兵帮助唐朝平定了叛乱,唐朝每年给回纥2万匹绢以示酬谢,边境贸易也比较频繁,两国关系一直很好。元和八年(813)十月,回纥发兵入侵吐蕃,外面传言回纥的真正目的是侵犯唐朝。西城(今陕西安康)防御使周怀义把这个消息报告朝廷之后,举国惊慌,唯独李吉甫比较镇静,他起奏宪宗: “回纥要想侵略我们,总该有点前兆,至少也会同我们断绝友好关系,否则绝不会无缘无故地犯边,我们只需加强防范即可,不必兴师动众。”他请求从夏州(今陕西靖边)到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重建11所驿馆,又请求从夏州调用骑兵500人屯驻在经略故城(今内蒙古毛乌素沙漠),监护党项。后来证明了李吉甫的判断是正确的。
 李吉甫在对待藩镇的问题上态度是比较强硬的,他一贯主张用兵征讨。淮西(今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少阳死了以后,其子吴元济请求继袭父位,实际上他已经宣布就职了。朝廷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模棱两可,宪宗皇帝倾向于武力讨伐。李吉甫认为淮西地处内陆,四方无援,国家常年养着几十万兵力,现在应该派上用场了。他又请求先亲自去规劝吴元济悬崖勒马,如不服从则宣布圣旨进行镇压。唐宪宗没有批准他的请求,李吉甫再三申请,直到老泪纵横,宪宗只好多方劝慰和鼓励。
 元和九年(814)十月,李吉甫因暴病身亡,终年57岁。唐宪宗非常悲痛,派使臣前去吊唁。除了正常的赠送之外,还特意从内库拿出500匹绢以安慰其家,并追赠他为司空。有关部门提议给他上谥号为敬宪,含义不难理解,就是说李吉甫敬仰宪宗,迎合皇上,结果被度支郎中张仲方挖苦了一番。宪宗皇帝非常恼怒,当即贬了张仲方的官职,亲赐谥号为忠懿。
 李吉甫谢世之后,他的政治风范得到了后世的肯定。他爱才如子,求贤若渴,极力保护忠臣的后代。当初他和武元衡同时荣登相位,后来武元衡出任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李吉甫经常称赞武元衡的才干,建议宪宗又把武元衡召回朝廷继续任相,包括罢免李藩,提升裴垍为相都是他的主张。他和李正辞本来关系比较密切,可是到晚年却分道扬镳了,等到李正辞和萧俛同时被召为翰林学士之后,李吉甫重用萧俛却罢免了李正辞,当时人们对他敬畏有余,所以他执掌权柄那段时间,官吏各尽其职,国家大政基本上能顺畅实施。但是,什么事情都怕走向极端。唐宪宗担心他高度专权会招来不测,遂重用李绛来牵制他。由此,李吉甫和李绛之间产生矛盾,在重大问题的政治观点上也针锋相对,而宪宗皇帝通常采纳李绛的观点,不过李吉甫并没有甘拜下风,照常坚持自己的政见。一次,左拾遗杨归厚执意拜见皇上,指责宦官许遂振的恶迹并辱骂几位宰相,非常狂妄,唐宪宗大怒,要把杨归厚贬到边远地区,李绛为其求情不成,李吉甫则婉转地讲: “此人是个人才,但用非所长,可以给他换个职位。”宪宗有所醒悟,改封杨归厚为国子监主簿分理东都洛阳(今属河南)。
 李吉甫还是一个不信邪的人。一次宰相们在政事堂聚宴欢饮,都感到堂内那张大床非常碍事,可是谁也不敢挪动它。相传挪动此床者必定倒楣,宰相就将被罢免。李吉甫听了大笑着说: “这些世俗禁忌有什么可怕的,何必疑神疑鬼呢?”遂亲自动手把它撤走了。李吉甫的府宅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安邑里,人称“安邑李丞相”。他有时也很矛盾,大概人在失意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心态吧。在他临死的前一年,火星遮掩太微星,按迷信说法这是宰相罹难的前兆,他说“天要灭我,听天由命吧! ”所以请求辞职,但未获批准,不到一年,元和九年(814)十月果然暴病而死,享年57岁。
 李吉甫一生著述繁多,最有影响的是流传至今的《元和郡县志》40卷,记述了诸郡县户口、物产、山川古迹、地理沿革等内容,原先各镇篇首都有地图,可惜到宋代已经佚失,遂成现在这个模样; 另有《六代略》30卷、《国计簿》10卷、《百司举要》1卷。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1180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