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浑瑊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浑瑊历史评价_浑瑊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7日 阅读:189 评论:0


 浑瑊与李晟、马燧三人号称唐德宗时期的三大名将。他们三人中,唯有浑瑊是一位出身于少数民族的“蕃将”,而且他又年龄最轻,享年也最短。从三人一生的生命流程来看,虽然各呈异彩,但又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曾是在戎马倥偬中成长起来的,在唐德宗时期平定藩镇叛乱的斗争中,都建有奇功,而且有时又是携手作战。此外,他们还都出将入相,成为当时政治中的重要人物。
 


 浑瑊,本名日进,后因官位稍显改为浑瑊。他出身于铁勒九姓部落中浑部,称皋兰州(侨寄鸣沙县,位今宁夏青铜峡南)人,从唐贞观(627—649)以来,浑瑊祖上即任皋兰都督府(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都督。其父浑释之,智勇双全,自入朔方军(治今宁夏灵武),屡立战功,官升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宁朔郡王。
 浑瑊自幼得父祖教诲,勤练武艺,马上步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特别是善于马上射箭,他那飞马劲射的俊功夫令其父十分得意。还在浑瑊只有11岁的时候,就随着父亲从朔方军防秋。当时的朔方节度使张齐丘见他一个毛孩子,居然全身披挂,一股凛然英气,不禁又惊又喜,一时开玩笑地说:“喂! 你这娃儿,是跟着你奶娘一起来的吗?”意思是说,浑瑊不过是个吃奶的孩子。哪知道,就在这一年,浑瑊就立了“跳荡功”。在唐代,凡两军对阵尚未开战之前,若能陷坚突众,使敌人遭突然袭击而溃败者,就称立“跳荡功”。刚刚11岁的浑瑊能够在战前突袭破敌,其智勇、胆略可见一斑了。两年后,他又随从朔方军破贺鲁部,攻陷吐蕃占据的石堡城(今青海西宁西南)与龙白驹岛(位今青海湖内),唐军在攻占石堡城时战死数万人,损失极大,但浑瑊已勇冠三军。后得授任折冲果毅。真可谓英雄出少年!
 到安思顺任朔方节度使期间,曾派浑瑊率偏师深入葛禄部,他越过茫茫沙碛,翻山越岭大破阿布思部,并于沿途设置边防基地,因功升中郎将。少年时代,浑瑊与父亲浑释之出塞征战,不辞劳苦,颇立战功,而且在边地威名远扬。早在天宝十一年(752)时,著名诗人高适还特地为其父子写过一首送别诗—— 《送浑将军出塞》,诗中既表达了对浑氏父子的关切与挂怀,也表达出对他们飒爽英姿的歌颂与赞美。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三镇(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陷洛阳、攻长安,气焰极为嚣张,为了从后方牵制叛军的攻势,朔方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的率领下出兵河北,与安禄山大将史思明等较量,浑瑊身为朔方军的一员骁将,曾在河北战场力斩叛军骁勇异常的大将李立节,当时情形很有点像关公斩华雄的气慨,大挫敌军锐气。尔后,浑瑊跟随郭子仪收复两京、讨平安史余孽,大小数十战,战功卓著。浑瑊也在战火的洗礼中更加成熟。
 唐代宗广德年间(763—764),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反,浑瑊毅然率本部归郭子仪,拒不执行仆固怀恩的命令。时值父亲浑释之在灵武(今属宁夏)与吐蕃交战时为国捐躯,浑瑊守丧后特起复为朔方军行营左厢兵马使,在郭子仪率领下征讨吐蕃,因战功得屡屡升迁,加太子宾客,驻守奉天(今陕西乾县)。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反叛后,浑瑊又奉郭子仪命令率步骑万人攻下同州(今陕西大荔),平定周智光后,浑瑊依旧奉命驻守在那州宜禄县(今陕西长武)防秋。一年之后,浑瑊得加兼宪衔御史大夫。
 大历七年(772),吐蕃再次向唐朝边境发动进攻,浑瑊与泾原节度使马璘合兵抵御,浑瑊率众占据险要,设置防御工事以防吐蕃骑兵的突袭,严阵以待。朔方旧将史抗对浑瑊的作法很不以为然,内心有些看不起他,就率一些人马奔出防御工事向吐蕃军队冲去,但在史抗收兵返回时,被吐蕃兵马咬住不放,致使防御工事失去屏障,吃了败仗,唐军损失惨重。事后,郭子仪召集众将官议论,他说: “我朔方军兵精闻于天下,今天却败在敌人手上,众将认为该怎么办?”浑瑊道: “末将请求再与吐蕃兵斗上一斗,以决雌雄。”郭子仪准其请战要求,浑瑊遂向吐蕃发起主动攻击,在盐州(今陕西定边)刺史李国臣的协助下,大破吐蕃入侵兵马,缴获大量的牛马而还。浑瑊的勇猛善战,深得郭子仪的赏识。此后,浑瑊每年都率朔方军驻扎在长武城(今陕西长武西北)防秋。到大历十一年(776),浑瑊任邠州(今陕西彬县)刺史,吐蕃数番入寇,都被浑瑊击退。
 大历十二年(777),郭子仪被征入朝,浑瑊暂管邠(今陕西彬县)、宁(今陕西宁县)、庆(今陕西庆阳)三州军事,任三州兵马留后,肩负重任。大历十三年(778),回纥突然向河东太原(今属山西)方面发动进攻,使河东方面遭到极大损失,并使唐朝深感边防压力重重。为此,浑瑊被任命为都知兵马使,节制石岭关(今山西阳曲北)以南诸军同河东本镇兵马成犄角之势反击,回纥兵退往北境。到第二年(779),郭子仪被征拜太尉,加号“尚父”,原来朔方节度使所率诸州、军、镇被一分为三,浑瑊被任命为振武军节度使(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兼领单于大都护府都护及东受降城、镇北大都护府和绥(今陕西绥德)、银(今陕西榆林南)、麟(今陕西神木)、胜(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诸州节度副使。时过不久,浑瑊被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兼京城左街使。浑瑊被解除兵权是与朔方军被一分为三有直接关系,这是唐朝廷推行的削弱朔方军的一个政策。
 


 唐建中年间(780—783),河北、河南藩镇连兵叛乱,使东部地区局势紧张。建中四年(783)时,淮西李希烈派间谍仿照浑瑊的笔迹写了一封与李希烈来往勾结的信,企图用反间计除去浑瑊。浑瑊得知后,主动向唐德宗讲明情况。在这件事上,唐德宗还算清楚,他没有中计,看出是叛镇李希烈耍的把戏,对浑瑊丝毫不疑,并赐以俊马一匹和全副鞍辔及200匹锦彩。不久,浑瑊以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充中军都虞侯,随从荆襄等道兵马元帅普王征讨李希烈。
 不久,因“泾师之变”,唐德宗仓惶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随行文臣武将廖廖可数。但在三天之后,浑瑊就率家人子弟奔赴奉天,以示与朝廷同命运、共存亡。唐德宗即任命他为行在都虞侯、检校兵部尚书、京畿渭北节度观察使。浑瑊在这一时期成为挽救危局的决定性人物。在京城叛乱的泾原镇兵拥立朱泚为大秦皇帝,朱泚遂派兵围攻奉天。城内守兵寡弱,形势极为危急。当邠宁节度使(治今陕西彬县)韩游与庆州(今陕西庆阳)刺史论惟明所率3000援兵赶到奉天城东时,被朱泚的叛军打败,叛军欲乘机入城,唐军据守城门抵御,一直从清晨打到中午,损失惨重。正好门内有数辆草车,浑瑊下令用草车堵塞城门,然后点燃草车,乘借火势力战,才把叛军击退。但是,朱泚已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攻城器械,他们拆毁了附近的民房、佛寺来修造云梯,将奉天围困,昼夜不停地发动攻击,矢石不绝,极为猖狂。有一次,一支流矢就落在了唐德宗的脚下。面对危局,浑瑊沉着冷静,随机应变,顽强地坚守着奉天城。
 这年十一月时,唐灵武节度使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合兵6000人勤王,浑瑊建议援军绕乾陵所在梁山(位今陕西乾县)北沿柏城而进,然后在奉天城东北扎营与城内成犄角相呼应,以分叛军攻势。但奸相卢杞借口军过乾陵有惊陵寝,坚持要援军从险隘的漠谷口入援,结果被朱泚居高临下打得大败而归。失去了援军,奉天形势更加危急。朱泚亲临战场,指挥攻城。敌人箭发如雨,昼夜不息,城中损失极重。
 重围之下,外无援军,城中的粮食都已用完,浑瑊只得派人乘敌人攻城的间隙到城外樵采一些野果、蔬菜,唐德宗也只能吃些蔓菁和粗米,士兵更是困饿不堪。这时,朱泚又与叛将们集合在梁山之上俯瞰城内,他身着黄衣,打着翟扇,前后左右都是投降了的宦官、朝臣,他们在山上指指划划,出言不逊,认为奉天城破于须臾之间,要城内的公卿百姓立即出降。唐德宗面对浑瑊相泣无语。这时候,唐德宗已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浑瑊身上。
 不久,朱泚修造了云桥。敌军在云桥之下搬运土石填塞城外壕堑,城上唐朝官军根本无法对付他们。唐德宗急忙召见浑瑊,命他带上自御史大夫、实封500户以下的空名告身(空白委任状)1000多份,声募军中战士组成敢死队以作抵抗,同时唐德宗又赐给浑瑊一支御笔,许其在两军阵前论战功大小题署告身,并拍抚着浑瑊的后背道: “朕与卿相别,不必再来请示奏对,若遇军机诸事,只管自作主张,只令中使马承倩代卿附奏即可! 朝廷安危,已系于一发之间了!”浑瑊闻言,俯伏在地,呜咽不止。
 此时,唐朝守城的战士因饥疲不堪,在寒风中难以支持,加上他们又缺少必要的武器装备,城中公卿大夫对城防已失去了信心,不少人都暗暗祷告上苍,祈求佑助。浑瑊在城头紧急动员,激励饥弱不堪的将士力战应敌。在敌人攻城时,浑瑊被流矢射中,他为了不影响士气,忍痛将箭拔去,鲜血染红了战袍,他全然不顾,仍旧指挥作战。
 由于浑瑊的坚守,为河北地区唐朝援军的到来赢得了宝贵时间。奉命勤王的朔方军节度使李怀光和神策军节度使李晟相继赶到,朱泚只得解围而去,奉天(今陕西乾县)城暂告安定。
 兴元元年(784)正月,浑瑊被任命为行在都知兵马使,二月,赐实封500户。
 


 天有不测风云。
 救驾有功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突然谋叛,暗中与长安叛军朱泚勾结,唐德宗只得再次从奉天(今陕西乾县)向梁州(今陕西汉中)方面转移。
 为了保证唐德宗安全转移,浑瑊对行在周围的唐军进行了周密安排。在唐德宗一行刚刚行至谷口(今陕西礼泉东北)时,李怀光的骑兵追来,浑瑊从容命令大将率后军迎敌,击败了追兵。兴元元年(784)三月,浑瑊得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兼灵州都督、灵(今宁夏灵武西)、盐(今陕西定边)、丰(今内蒙古五原南)、夏(今陕西靖边白城子)诸州及定远(今宁夏贺兰北)、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五原西北)、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等节度使,仍旧充任朔方、邠宁、振武道及永平军、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唐德宗临轩授之节钺,沿用了汉高祖刘邦筑台拜韩信为将的旧仪,十分隆重。当月,浑瑊率军奔赴京畿,先在武功, (今属陕西)大败来战的叛军,斩首万余级。很快,他又奔赴奉天,从京城西面接应已从东渭桥向京师发动猛攻的李晟大军。在李晟收复京城那天,浑瑊也率军收复咸阳(今属陕西),并很快进屯京城宫苑西门——延秋门。当京师叛军元凶朱泚、姚令言奔逃后,浑瑊又选3000精兵劲骑急追,敌将于穷途之中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反戈,将朱泚杀死,并将其人头献上。
 在兴元元年(784)六月,擢升浑瑊为门下侍中,又因收复京城有功,加实封800户。七月,唐德宗自梁州(今陕西汉中)返京,又使浑瑊以本官兼充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尹、河中、绛、慈、隰节度使并河中、同、陕、虢节度及管内诸军行营兵马副元帅,同时,又将楼烦郡王的爵号改为咸宁郡王。九月,特赐予京师大宁里甲第1所、女乐5人,浑瑊入居新第之日,宰相大臣及在京的各路将帅亲往祝贺,与李晟入第之礼仪相当。
 由于叛乱的原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仍旧盘距在河中(今山西永济),浑瑊再次奉命以朔方行营兵马副元帅之职配合河东节度使马燧讨伐,贞元元年(785)八月,平定李怀光叛乱后,浑瑊以功加检校司空,一子得五品正员官。这年冬,唐德宗郊祭昊天上帝时,浑瑊入朝陪祀,礼毕,他又奉命出镇河中(今山西永济)。
 贞元三年(787),吐蕃进犯,攻陷唐盐(今陕西定边)、夏(今陕西靖边白城子)二州,驻兵防守,又欲进犯京师。因畏惧朝廷有浑瑊、李晟、马燧三人,吐蕃尚结赞假意向唐朝请求和盟,欲用离间计除去三人。结果,在马燧的主张下,唐德宗答应了吐蕃请和的要求,并任命浑瑊为会盟使,于五月前往平凉与吐蕃结盟,兵部尚书崔汉衡为副使,司勋郎中郑叔矩为判官。
 会盟这天,浑瑊所率2万兵马及华州节度使骆元光的队伍都没能进入会盟地。浑瑊所带60余人的游军骑兵在到达盟坛时也被吐蕃兵缴了械,在浑瑊及其随员被吐蕃宰相尚结赞引入帐蓬后,忽听三通鼓响,早已埋伏好的吐蕃精兵冲将过来,企图将浑瑊等人一网打尽。浑瑊见事发突变,急忙从帐蓬后面冲出。天无绝人之路,浑瑊得一匹战马,他跨上飞驰而奔,身后敌军紧紧追赶,喊声震耳,流矢如雨集,但浑瑊并未受伤,在跑到北面一个高坡时,浑瑊得到数百人接应,方得幸免。浑瑊随从中有人战死,崔汉衡及宦官俱文珍等约60余人被俘。尚结赞到达原州(今宁夏固原)后,将俘获的唐朝将吏带到帐内,大发脾气,他怒气冲冲地说: “此次会盟,本打算将浑瑊生擒活捉,我已经为他备下了金枷,打算把他献给我国赞普(吐蕃称国君为赞普)。既然让浑瑊逃脱,留你们在此又有何用?”结果将他们送归了。
 七月,浑瑊自奉天(今陕西乾县)入朝,他深感有辱使命,在朝堂外素服待罪,请求发落。唐德宗特使诏免其过失并令朝堂觐见。不久,因吐蕃再次入犯,遂令浑瑊镇奉天御敌。吐蕃兵后退,浑瑊仍旧还河中(今山西永济)本镇。
 贞元四年(788), 吐蕃再次入犯, 兵临泾(今甘肃泾川北)、邠(今陕西彬县),浑瑊又被加授邠、宁(今陕西宁县)、庆(今陕西庆阳)副元帅。
 贞元十二年(796)二月,浑瑊任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当然这一职务是“奉朔中书令”,即每月入朝一次,其他使职、副元帅等仍如故。
 贞元十五年(799)十二月二日,浑瑊在河中死去,终年64岁。噩耗传来,唐德宗废朝五日,并令群臣在延英殿设奠祭祀,赐绢布4000匹、粟米3000石以供丧葬,其余丧事所需费用,均由朝廷支付,京兆府尹奉命监护丧仪。当浑瑊的丧车将要返回京城时,唐德宗特地再次废朝以志哀悼。安葬之日,又另赐浑瑊家中绢500匹。
 浑瑊死后,得赠太师,加谥号忠武。浑瑊一生忠勤谨慎,虽功勋卓绝,但从不妄自尊大,在坐镇地方期间,按时贡赋,并且要亲自阅视检验贡奉的物品,每奉皇帝颁赐,虽处远地边隅,也是恭恭敬敬地拜受,如同在朝廷中一样。他位极人臣,身居将相,无忘谦抑,所以深得唐德宗的信任,特别在他坐镇河中(今山西永济)的近16年中,虽握重兵,仍始终得唐德宗的信任,从来没有对他产生过猜忌之心,吐蕃会盟一事,也没有中其反间计而将浑瑊罢职,这在唐德宗时期,特别是其晚年是极为少见的。所以,用“忠武”来作盖棺定论,是比较能反映出唐廷对浑瑊一生的评价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1180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