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杨素人物生平传记_杨素历史评价_杨素是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6日 阅读:176 评论:0


 


 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出身于将宦之家,祖父杨暄曾任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 父亲杨敷曾任北周汾州刺史。杨素自幼胸怀大志,不拘小节,深为其叔祖北魏尚书仆射杨宽所看重,夸他是一位逸群绝伦的非常之器。杨素勤奋好学,对古代典籍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并能写一手好文章。他还爱好书法,草书、隶书尤精。
 成人后,杨素长得相貌堂堂,颇有英杰之相,他的才学被北周权臣宇文护看中,引为中外记室,后来转入礼曹任职,加大都督。杨素初露头角是在北周武帝亲政之后。
 天和六年(571),杨素的父亲杨敷在与北齐的一场恶战中战死疆场,死后朝廷未予赠谥。杨敷官为刺史,按官职是可给可不给赠谥的,但他在战争中为朝廷守忠节而死,按理是应该赠谥的。建德元年(572),周武帝亲政,杨素上表要求朝廷给他父亲赠谥,不料却遭到周武帝的断然拒绝。杨素不甘心,又再三上表,惹得周武帝勃然大怒,下令把他推出斩首。在生死攸关之际,杨素大声呼喊: “臣事无道天子,死其分也。”周武帝一听,觉得杨素颇有胆量,不但赦他无罪,而且还赠他父亲为大将军,谥号忠壮,并提拔他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从此,杨素开始受到周武帝的重视。有一次,周武帝让杨素替自己起草诏书。杨素走笔如流,很快就写出一篇词义兼美的诏书。周武帝见了十分欣赏,对他说: “你好好干下去,不用担心你将来不富贵。”杨素却应声回答: “我本来不贪图高官厚禄,怕的是别人把高官厚禄强加给我。”周武帝听了很高兴,认为杨素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再加上他才华横溢,机敏过人,是个少有的英杰,对他更加器重了。
 建德四年(575),周武帝亲征北齐,以齐王宇文宪为前锋。杨素请求周武帝让他率领父亲的旧部充当伐齐的先锋。周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在出征前赐给他一根马鞭。马鞭本来是用来驱赶马匹的,周武帝赐杨素马鞭,表示将要重用他。杨素果然没有辜负周武帝的厚望,他率部会同齐王宇文宪率领的大军,在河阴(今河南孟津北)击败北齐军队,立下战功,被封为清河县子,封邑500户。
 建德五年(576),周武帝再次亲征北齐,仍以齐王宇文宪为前锋,让杨素率部出征。宇文宪率领大军攻占晋州(今山西绛县),分兵万人向北进入鸡栖原(今山西霍县北),同北齐的大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宇文宪率兵前救失利。宇文宪被迫率军仓惶撤退,北齐军队乘胜追击。北周军被冲散,被北齐军杀死、踩死的不计其数,宇文宪的处境十分危急。杨素与其他十多位北周的骁将率军与北齐军拼死苦战,才使宇文宪顺利退过汾水,免为北齐军抓获。
 后来,在周武帝攻灭北齐,统一北方的战争中,杨素又屡建功勋。建德六年(577),周武帝灭北齐后,杨素因功晋爵为成安县公,封邑1500户,还受赐大量的粟帛、奴婢、杂畜。
 在周武帝灭北齐的过程中,南方的陈朝乘机出兵,派大将吴明彻率军渡过淮水,占领了原属北齐的淮水以北的大片土地。北齐灭亡后,周武帝即派兵进入淮北,与陈朝争夺淮北之地。陈朝大将吴明彻击败北周军队,于宣政元年(578)围彭城(今江苏徐州)。杨素奉命随大将王轨率军驰援,在彭城东南吕梁大败陈军,俘虏了吴明彻。接着,杨素又率军南下,在泗口(今江苏淮阴)击败陈将樊毅,夷平了樊毅修筑的军事工事,为北周进入淮水以南创造了条件。
 恰在这一年,立志于灭陈统一全国大业的周武帝病死,他的儿子周宣帝即位。大象二年(580),周宣帝病死,8岁的周静帝即位,朝中大权落在外戚杨坚手中。
 杨坚为丞相时,杨素追随结纳他。杨坚十分器重杨素。杨坚专权引起了许多大官僚的强烈不满,尉迟迥于相州(今河南安阳)起兵讨伐杨坚。尉迟迥是北周的老臣,德高望重。他的起兵得到洛阳以东地区大多数州县官吏和守将的积极响应。杨坚与尉迟迥双方爆发了一场尖锐的斗争,杨素坚决站在杨坚一边。杨坚封杨素为汴州刺史镇守河南地区的重镇汴州(今河南开封)。杨素赴任至洛阳时,镇守荥州(今河南荥阳西北)的宇文胄起兵反对杨坚。前往汴州的道路被隔断了,杨素只好停留在洛阳。不久,杨坚任命杨素为大将军,让他率兵讨伐宇文胄。杨素迅速率军进攻荥州。经过激战,斩杀了宇文胄,这对尉迟迥是个沉重打击。不久,尉迟迥的反叛被镇压。杨素因功被升为徐州(今江苏徐州)总管,进位柱国,封爵清河郡公,封邑二千户。
 


 开皇元年(581),杨坚迫使周静帝把皇位“禅让”给他,改国号为隋,杨坚就是隋文帝。杨素以佐命之功,进位上柱国,开皇四年(584),又晋升为御史大夫。
 隋朝建立后,北方蒙古大草原有强盛的突厥汗国,长江以南有控制三峡以东的陈朝。隋文帝一方面致力于巩固北部边防,阻止突厥的南下; 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准备,以灭陈统一全国。开皇五年(585),突厥因遭隋的打击早已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沙钵略可汗遣使与隋朝修好,为隋朝伐陈解除了后顾之忧。
 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以后,杨素倍受重用,在实现统一全国的长期战争中,杨素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才华,成为隋代著名的军事将领。
 杨素向朝廷“数进取陈之计”,受到隋文帝的高度重视。开皇五年(585)十月,隋文帝命杨素为信州(今四川奉节)总管,作灭陈准备工作。杨素奉命进驻永安(即信州治所,位于今四川奉节东)。陈朝以长江为天然屏障,陈军中的南方士卒又善水战,隋朝要想渡江灭陈,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和大批的战船。杨素一面加紧训练水师,一面调集大批工匠,制造舰船。建造的五牙大船,起楼5层,高百余尺,可容纳士卒8百人,船上布满旗帜,船的左右前后还安置了6个巨大的拍竿,高50尺,可以用来拍打敌船,是战斗力很强又极为壮观的战舰。此外,还有容百人的黄龙船,以及平乘、舴艋等各种型号的战船。经过两年的努力,建造了数千艘战船,并训练出一支战斗力颇强的水上作战队伍。
 开皇八年(588)十月,隋文帝鉴于灭陈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开始部署南进事宜,遂任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帅,调集行军总管90人、水陆军51. 8万人,兵分八路,从长江上、下游分两路进攻陈朝。十二月末,攻陈战役首先从长江上游发起。杨素亲率大批舟师自永安顺流东进,直趋长江三峡,在年底顺利地冲过瞿塘峡、巫峡,迅速进抵西陵峡的流头滩(今湖北宜昌西北)。陈将戚欣见隋军来势迅猛,便以数千兵力和百余艘青龙战船,扼守狼尾滩,企图阻遏隋军东进。狼尾滩地形险峭,易守难攻,不少隋军将士感到束手无策,产生畏难情绪。杨素深知“胜负大计,在此一举”,极力鼓励诸将要知难而进,奋勇杀敌。鉴于白天行动易被陈军窥察虚实,杨素决定利用夜暗袭击陈军。入夜,杨素派遣开府仪同三司王长袭率步兵从南岸攻戚欣的营寨,大将军刘仁恩率骑兵从北岸直趋白沙,而杨素自率黄龙战船数千艘,沿长江悄悄地顺流而下。戚欣没有料到杨素竟敢在这样险要的形势下发动夜袭,毫无戒备,结果被打个措手不及。拂晓时分,隋军水陆并进,迅猛进攻,一举袭占狼尾滩。戚欣兵败而逃,陈军数千守兵全部被俘。为了进一步分化瓦解陈军,杨素采取优待俘虏的政策,将所俘人员加以安抚,并全部释放。杨素还严明军纪,做到“秋毫不犯”,从而收到“陈人大悦”的效果。隋军乘胜东进,几千艘船舰布满大江,旌旗林立,盔甲鲜明。杨素在一艘大船上,坐镇指挥,威风凛凛,两岸的陈朝士卒见了大惊失色,都说: “清河公即江神也!”
 开皇九年(589)正月,杨素率领大军抵达岐亭(今湖北宜昌南津关)。岐亭在西陵峡口,越过岐亭就是开阔的江汉平原,江水开始平缓。如果岐亭一失,陈朝西境就无险可守,西部防线就将全部崩溃。陈朝急忙派遣吕仲肃集结大军据守岐亭,并在北岸开凿江边岩石,连缀三条粗大铁制索链横置于江面上,企图拦截东进的隋军战船。杨素与刘仁恩率领部分士卒登陆,配合水军进攻北岸的陈军,前后四十余战。吕仲肃据险顽抗,给隋军造成很大伤亡,损失5干余人。但是陈军士卒没有乘胜反击,为了求功邀赏,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去割隋朝战死士卒的鼻子,军阵顿时大乱。杨素抓住战机,回军再战,转败为胜。吕仲肃兵败弃栅逃命。杨素命人拆毁江上横索,隋军大队舰船继续乘流东下。吕仲肃复聚军来战,杨素派遣擅长水战的士卒数千人,乘坐四艘五牙大舰,用拍竿击碎了十几艘敌船,大破陈军,俘获士卒2千余人,吕仲肃只身脱逃。隋军于是顺利通过西陵峡。屯守安蜀城(今湖北宜昌西北的长江南岸)的陈朝信州刺史顾觉弃城逃走。驻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的陈朝荆州刺史陈慧纪见势不妙,连忙烧毁驻地的储备物资,率所部3万人及千余艘楼船,仓皇东撤,企图入援建康。不久,杨素在收降陈朝湘州刺史、岳阳王陈叔慎(陈后主叔宝的第十六弟)所部后,率军疾速东下至汉口(今湖北汉口),与从汉水而下、已先期抵达汉口的行军元帅杨俊所部会师,切断了长江上游陈军东撤入援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之路,使长江下游以行军元帅杨广为指挥的东部战线的隋军顺利渡江。东部战线两路先锋军将领贺若弼、韩擒虎,攻占了建康,活捉了陈朝皇帝陈后主。不久,陈朝所属州县相继投降,陈朝灭亡,隋朝的统一宣告完成。
 战后,隋文帝以杨素战功卓著,任命他为荆州总管,晋爵为越国公,封邑三千户,实封千户,赐绢万段,粟万石,还有金玉等物; 又赐陈后主妹为妾,女妓14人。同年六月,隋文帝又提升他为纳言。开皇十年(590),再迁内史令,杨素一跃而居宰相之位。到大业二年(606)杨素病死,居宰相之位达17年之久。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江南大地主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害,存在强烈的不满情绪。开皇十年(590)底,朝廷大军撤离江南后,他们造谣惑众,散布隋文帝要把江南百庶迁徙到关中的谎言,搞得人心惶惶。长江以南地区原陈朝一些残存的豪强大族势力,在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苏州(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等地,相继发生反隋的武装叛乱,“大者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他们的首领或称天子,或称大都督,署设百官。叛军互相煽惑,攻州陷县,执杀隋官,严重影响了隋朝对江南地区的统治。刚刚获得的统一局面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维护统一,隋文帝诏令以内史令、越国公杨素为行军总管,率领大军南下进讨镇压。
 开皇十年(590)十一月,杨素率大军出征。为了顺利渡江作战,杨素先派仪同三司麦铁杖乘夜潜渡长江查明敌情; 之后,杨素亲率水师自扬子津(长江渡口,在今江苏扬州东南)渡江进攻京口(今江苏镇江),大败“以盛兵据京口”的朱莫问,首战告捷。然后,乘胜南进,击败晋陵(今江苏常州)的顾世兴,生擒其骁将鲍迁,俘敌3千余人; 接着,又平定了据守无锡(今属江苏)的叶略。此时,据守吴郡(今江苏苏州西南)的沈玄及沈杰等人以兵围攻苏州(今属江苏),隋苏州刺史皇甫绩屡战不利,杨素率兵急速救援,沈玄憎败走南沙(今上海崇明南),投靠了陆孟孙。杨素率兵乘胜追击,在松江(今上海吴淞江)大败陆孟孙军,活捉陆孟孙、沈玄侩等人。进而击败了黟、歙一带据栅自固的沈雪、沈能等叛乱势力。
 杨素在平定了江苏的叛乱之后,继续挥军南下。当时以隋为敌的高智慧自号东扬州刺史,占据浙江(今富春江)东岸百余里的地方,拥有战舰千余艘,屯据险要,兵众甚为强劲。杨素采纳了裨将来护儿的“奇兵数千潜渡江,掩破其壁,使退无所归,进不得战”的出奇制胜之策。命令来护儿率数百艘轻便小船,乘夜偷渡浙江,乘敌不备,直登江岸,袭破高智慧的大营; 又因风纵火,叛军见营寨着火,烟焰漫天,胆战心惊,乱作一团。杨素亲率主力大军紧随其后,趁敌慌乱而纵兵奋击。经过一天激战,终于击溃了叛军。高智慧率残部自海路逃往温州(今属浙江)。隋军乘胜继续南下,平定了婺州(治所今浙江金华)、乐安(今浙江仙居)。其后,杨素一面遣总管史万岁率兵一部自婺州“别道而进”,搜剿溃散漏网之敌; 一面亲自率领主力直趋温州,追击高智慧。史万岁率兵2千自婺州从小道穿山越岭,前后7百余战,转战千余里,歼灭了大量残敌。杨素则亲率大军自余姚(今浙江余姚)浮海南下,转战温州,大败另一叛军沈孝彻势力,然后折向天台(今浙江天台山),直指临海(今浙江临海),一路追剿溃逃之敌,前后历经百余战,所至皆克,斩获甚众。高智慧被迫逃入闽地(今福建)。
 隋文帝看到江南大局已定,杨素久战沙场,十分劳累,下令让他回长安休息。杨素奉命回朝向隋文帝报告完战况后,认为残余的叛军尚未全部肃清,如果不及时消灭,将会成为后患,请求让他继续南下肃清残敌。隋文帝深为其精神所感动,下诏称赞杨素是“识达古今,经谋长远”的帅才,并批准了他的请求,改授元帅之职,将平乱作战中的“军民事物,一以委之”。杨素奉诏立即自长安星夜赶赴会稽(今浙江绍兴)。此时,泉州(今属福建)叛乱首领王国庆重新发展势力,被杨素镇压下去的各支叛军的亡散士卒,都纷纷向他投靠,气焰十分嚣张。王国庆认为,海路十分艰险,隋军的北方将士又不善水战,所以只在陆路设防,海路毫无戒备。杨素亲率大军沿海道进攻,实施突然袭击,乘王国庆麻痹“不设备伍”之隙,发动大规模的攻势。王国庆惊慌失措,仓惶离开泉州逃命,余部有的逃入海岛,有的窜入深山。杨素分遣诸将水陆追捕,搜剿逃散在各地的乱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先前逃入海岛的高智慧又在闽州(今福建福州)重振旗鼓,王国庆率领残部投奔高智慧,叛军的气焰又嚣张起来。杨素暗中派人招降王国庆,劝他斩送高智慧立功赎罪。王国庆看到隋朝大军逼近,只有抓住高智慧投降才是出路,便伺机捉住高智慧送到杨素的大营。杨素在泉州处死了高智慧,残余的叛军纷纷缴械投降,“自余支党,悉来降附,江南大定。”江南地区大规模的叛乱被彻底平定了,隋朝统一的局面得到了巩固。
 平定江南的叛乱之后,杨素班师凯旋,隋文帝特派外戚、左领军将军独孤陀前往浚仪(今属安徽)迎接,犒劳慰问。到京师后,隋文帝晋升杨素的儿子杨玄奖为仪同三司,并赐给杨素黄金四十斤、缣(细绢)三千段、马二百匹、羊两千只、公田百顷、住宅一座。开皇十二年(592),隋文帝又任命杨素为尚书右仆射,与高颎共同掌管朝政。
 


 开皇十三年(593),隋文帝下诏在岐州北部(今陕西岐山)营建仁寿宫,令杨素负责监修。建宫需要削平山陵,填埋山谷,工程量很大。杨素征调大批民夫劈山填谷,为了保证工程的迅速进行,杨素“督役严急,作者多死”,民夫大批劳累倒毙,死者多达万人。杨素让监工把尸体推到土坑里,盖上土石,筑为平地。二年后,仁寿宫建成,周围还建造了许多高大精美的台榭。杨素建这么精美的宫殿,目的是为了讨好独孤皇后,没想到触怒了主张节俭的隋文帝。隋文帝派高颎视察工程。高颎回来报告说宫殿修建得绮美华丽,死伤了大量民夫。隋文帝听后很不高兴,亲自前往察看。当时工地上到处堆着倒毙的民夫尸体,杨素急忙下令通通焚毁。隋文帝到仁寿宫一看,觉得太豪华奢侈了,气呼呼地说: “杨素竭尽民力修建仁寿宫,这是让我同天下人结怨!”杨素听了心里惶恐不安,害怕受到隋文帝的惩罚,就偷偷地找独孤皇后求情: “帝王按制度应有离宫别馆,如今天下太平了,修筑一座仁寿宫算不上奢侈浪费。求皇后给我说说情。”独孤皇后就把这番话告诉给隋文帝,并进一步为杨素开脱说: “杨素知道我夫妇年老,没有什么可以娱乐,所以才下力气为我们修了这座离宫。这不是为我们尽忠尽孝吗?”隋文帝对独孤皇后很敬重,甚至有些惧怕,经她这么一说,不仅没有惩处杨素,反而赐给他钱百万,锦绢三千段。
 


 突厥是隋初的北方劲敌,开皇三年(583)被隋朝击败,再加上贵族内讧,分裂为东西两部,彼此互相攻杀。后来,东突厥受到西突厥的逼迫,沙钵略可汗派人与隋朝修好。到都蓝可汗在位时,因为隋文帝将宗室女安义公主嫁给他的弟弟突利可汗,而他向隋朝求婚遭到拒绝,心中愤愤不平,遂与隋朝断绝关系,派兵侵扰隋朝边境。突利可汗遣使向隋朝报告都蓝可汗准备进攻隋朝的消息,隋朝大臣也向隋文帝上奏声称都蓝可汗正准备袭击大同(今山西大同),隋文帝于是命令宰相高颎、杨素和大将燕荣分兵讨伐都蓝可汗。都蓝可汗得到隋朝出兵的消息后,与西部的达头可汗结盟,联合攻打突利可汗。突利可汗大败降隋。
 开皇十九年(599)二月,达头可汗率领十余万骑兵南下侵扰,严重地威胁了隋朝北部边境的安全。为了及时消除边患,隋文帝命杨素为灵州(今山西朔县)道行军总管,率领大军北上征讨。过去隋朝将领与突厥交战,为了防止突厥骑兵奔突冲阵,在布设方阵时,把战车兵、步兵和骑兵互相参用,将战车兵和步兵摆在方阵四周,骑兵放在方阵中间。杨素认为这种战术是消极被动的自卫作战方式,是无法克敌取胜的。他一反传统的布阵方式,命令诸军组成骑兵阵。达头可汗得到消息,自恃突厥骑兵强壮雄悍,认为自己轻易就可以打败杨素的骑兵阵。达头可汗驱使十余万骑兵冲杀过来。杨素采纳部将周罗的建议,乘突厥骑兵还未布好阵骄傲轻敌之际,让他率领精锐骑兵迎击,自己亲率大军继后冲击。突厥骑兵遭到惨败,达头可汗身受重伤,落荒而逃,部众“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隋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与此同时,高颎领东路军出朔州(今山西朔县)道,大败都蓝可汗。突厥遭到了隋朝的沉重打击。
 击败达头可汗后,隋文帝敕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命令长孙晟率5万民夫修筑大利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以居之,同时派2万军队屯驻边塞,以防达头可汗进攻启民可汗。达头可汗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不久又率10万骑兵南下进攻隋朝。隋文帝命令杨素会同诸将分兵四路还击。隋军尚未出塞,都蓝可汗即为部众所杀,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夺取东突厥的大可汗位。隋朝派人招抚,不少突厥纷纷归附投降。但是步迦可汗仍然与隋朝为敌。开皇二十年(600),步迦可汗又率兵南下骚扰。隋文帝命令晋王杨广会同杨素、史万岁等将率军分道出击。史万岁一路在塞北与步迦可汗遭遇,歼敌数千人,迫使他向北远遁。
 仁寿元年(601)正月,步迦可汗经过一番休整,再度出兵南下。隋文帝以升为尚书左仆射的杨素为行军元帅,与启民可汉率领骑兵北出云州(治今山西大同)进行反击。仁寿二年(602)春,步迦可汗的部将思力俟斤等南渡黄河,掠启民可汗所部男女6千口、牛马羊等牲畜20万头,然后北归。此时杨素正在黄河以北,随即率军追击,连连获胜。突厥骑兵往北败退,杨素率军紧追不舍,在夜间逼近敌军。为了防止思力俟斤惊逃,杨素让大军缓缓行进,自己率两名骑兵与两突厥降卒尾随思力俟斤而行。思力俟斤毫无察觉,当他扎下营帐准备休息时,杨素立即指挥后面的大部队全速冲杀过来,把突厥骑兵打了个落花流水。经过这次打击,步迦可汗的势力衰落下去,自此以后“突厥远遁,碛南无复虏庭”。启民可汗在隋朝的支持下势力大振,不久就取代了步迦可汗而成为东突厥的大可汗,进而统一了蒙古草原。启民可汗与隋情同一体,双方友好往来,未再发生战争。这种和平局面一直延续到隋炀帝大业末年。
 杨素率兵多次给南犯的突厥军以卓有成效的打击,为巩固隋朝北部边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杨素取得如此大的胜利,与他不拘成法而从敌情实际出发,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有关。此外,杨素善用谋略、严于治军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杨素十分注意军纪,治军极严。每当部队临敌,战斗即将打响之前,他总是要严厉惩处犯有过失的将士,有时一次就斩杀百余人。战斗打响之后,他又总是命令一二百人首先冲击敌阵,获胜则已,如果败下阵来,一律斩杀。然后再命令一二百人前往冲杀,如退下阵来,又斩首示众。因此,将士都严守军纪,服从指挥,听从调遣,打起仗来,都抱着必胜的信心,拼死力战。同时,杨素还注意奖赏有功的将士,赏罚分明。凡是出征将士,有功必录,即使是很小的功劳也从不遗漏。当时他深得隋文帝的信任和器重,凡是他奏请奖赏的,隋文帝照赏不误。因此,尽管杨素对将士的过失惩处极重,但将士们仍然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跟随他四出征战,为他拼死效力。因此,杨素指挥的部队,战斗力特别强,每次出战总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杨坚当了皇帝之后,便册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杨勇自幼好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性情又温和宽厚,所以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最初都很喜欢他。杨勇长大后,性情变得任性率意,不会弄虚作假来巴结奉迎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逐渐失宠。隋文帝注意节俭,杨勇生活却有些奢侈。隋文帝对礼节等级要求很严格,杨勇却喜欢摆出太子的架子接受百官的恭贺。如此等等,惹得隋文帝大怒,对杨勇的宠爱有些淡薄。母亲独孤皇后对扬勇的印象也越来越不好。太子的嫡妃元氏,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特意挑选的。但杨勇并不喜欢,很少和元氏在一起。相反,他对别的侍姬却非常宠爱,尤其对云昭训更是视为掌上明珠。云氏并非嫡妃,但在日常生活中杨勇却让她使用跟嫡妃一样的礼节。独孤皇后对此十分不满,狠狠地把杨勇训了一顿。杨勇并没有把这些记在心上,反而对云昭训更加宠爱,甚至让她直接掌管东宫的内政。这使独孤皇后更加生气。此后,独孤皇后常常派人到东宫了解情况,一搜集到杨勇的过失就马上告诉隋文帝。正当杨勇的太子位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心目中开始动摇的时候,隋文帝的次子杨广开始了争夺太子位的阴谋活动。
 杨广被隋文帝封为晋王,曾经统率大军南平陈朝,北御突厥,战功显赫,在文武百官中很有影响。不仅如此,杨广还善于矫揉造作、大搞欺骗伎俩。当他体察到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开始不满时,就利用一切机会,采取一切手段博得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好感。杨广知道隋文帝崇尚节俭,在来京城时有意把自己的车马侍从装扮得极为俭朴。独孤皇后反对男人多宠,他就只与嫡妃萧氏居住在一起,对其他姬妾则装作从来不喜欢的样子。在和朝廷大臣的接触中,杨广也尽力表现出有礼貌、很恭敬,通过这些活动,杨广逐步得到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好感。为了夺取太子位,杨广贿赂交结杨素,希望得到杨素的支持。开皇十九年(599),宰相高颎被罢免,杨素在朝臣中位居首位。再加上他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在朝廷中很有威信,在文武百官中也很有影响。杨素看出隋文帝、独孤皇后不喜欢太子,反而喜欢杨广时,便决定投靠杨广。杨素便在隋文帝面前千方百计地诬陷杨勇,盛誉杨广。这促使隋文帝下决心废掉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开皇二十年(601)冬,太子杨勇被废为庶人,杨广被立为太子。
 在隋文帝废立太子的斗争中,杨素还陷害一批文臣武将,其中包括名将史万岁。开皇二十年(600)初,杨素、史万岁等分道北征突厥,史万岁大败步迦可汗立下大功,杨素却没有什么突出的战功。战争结束后,他十分嫉妒史万岁,在隋文帝面前千方百计地抹煞史万岁的战功,胡说: “突厥本来已经投降了大隋,当初他们并未入寇,不过到塞上来畜牧放牲口罢了。”接着他又进而诬陷史万岁是太子杨勇的同党,曾私下拜见杨勇,结果使史万岁惨遭杀害。杨素用同样的方式陷害了许多忠臣。
 仁寿元年(601),隋文帝任命杨素为尚书左仆射,对他倍加重用。杨素既得势,更加作威作福。他的弟弟杨约及叔父文思、文纪、堂叔杨异都当上了尚书、列卿,他的几个儿子没有丝毫功劳也位至柱国、刺史,连他的亲戚故吏都做上了大官布列朝廷。杨素还利用权势,广置资产。他的邸店、碾硙、田宅多得不可胜数,遍布于京师长安和全国各重要城镇。家里僮仆数千,后院中穿着绫罗绸缎的姬妾上千人。宅第模仿宫廷的样式,修建的极其豪华。杨素宠贵达到了极盛。朝中群臣没有敢不听杨素的。如果与杨素不和,即使像贺若弼、史万岁、李纲、柳彧这样有功的将领重臣也遭到杨素的打击陷害。杨素作威作福,嚣张一时。
 


 杨广的弟弟杨秀,是隋文帝的第四子,先被封为越王,后来又被封为蜀王,出镇蜀郡(今四川成都)。杨秀武艺精通,有胆气有才能。杨广被立为太子后,杨秀心里很不服气,企图争夺太子位。杨广探知消息后,害怕杨秀对他继承皇位不利,便私下和杨素商量对策,密令杨素搜集杨秀的罪状,在隋文帝面前诬陷杨秀。杨素于是对隋文帝说了许多杨秀的坏话,隋文帝对杨秀越来越不满,最终下令把杨秀废为庶人。杨素帮助杨广又除掉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他继承帝位铺平了道路。
 杨素作威作福引起了朝臣的不满,隋文帝的女婿兵部尚书柳述在文帝面前告发杨素,大理卿梁毗也上表弹劾杨素。隋文帝才逐渐疏远杨素。后来借口杨素是朝中重臣,德高望重,不可劳累过度,只要三五天到中书省一趟,议一议大事就行了,把具体事情让手下人去办。表面上是尊崇杨素,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实权。因此,杨素更加投靠杨广。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在仁寿宫病危。太子杨广、丞相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前往守护。当时,杨广住在大宝殿,看着隋文帝已经病入膏肓,给杨素写信询问隋文帝死了以后他应当怎么办。杨素看完杨广的信后,马上写了封回信,详细谈了隋文帝死后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没料到这封信被宫人误送给了隋文帝。文帝看后大怒,痛骂杨广是不肖子孙。恰在这时,隋文帝的宠妃宣华夫人陈氏又诉说杨广调戏她。原来,杨广在侍奉病危的隋文帝时,对聪明伶俐,美貌无双的陈氏动手动脚,无礼调戏。隋文帝听后怒骂: “像这样的畜生,怎么能够托付国家大事。”气愤之余,隋文帝派人宣召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对他们说: “速唤我儿。”开始,柳述和元岩还以为隋文帝是要他们宣召太子杨广,正当他们要呼喊杨广名字时,隋文帝气哼哼地说: “不是杨广是杨勇!”柳述和元岩急忙起草了一道诏谕,征求杨素的意见后,准备派人召杨勇。
 杨素看完柳述和元岩起草的诏谕,感到事情不妙,忙找杨广商量对策,最后决定立即行动。瞬息间,仁寿宫充满了紧张的气氛。杨广派人假传圣旨,首先把柳述、元岩抓起来,随后又以自己的东宫卫士代替了仁寿宫隋文帝的全部卫士,在大将军宇文述、郭衍的指挥下,封锁了仁寿宫的全部通道。杨广又下达命令,不经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出入仁寿宫。一切布置好了以后,杨广便派张衡直入隋文帝的寝宫。张衡让隋文帝身边的人全部离开,由他负责照顾。过了一会儿,张衡出来大声嚷道: “皇上已经死了,你们为什么不早些报告?”其实隋文帝是张衡杀死的。据说,张衡走进隋文帝的寝宫,便把隋文帝从床上拉起来,然后用刀子朝他身上刺去,流出的鲜血把屏风都溅红了。太子杨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
 


 仁寿四年(604)八月,隋文帝的第五子汉王杨谅不满杨广称帝,在并州(今山西太原)举兵反叛。隋炀帝杨广命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安抚大使,率领步骑兵数万人直趋晋阳进讨杨谅。当时河东晋(治临汾,今属山西)、绛(治正平,今山西新绛)、吕(治隰城,今山西汾阳)三州皆在杨谅势力控制之下。为了阻挡杨素军的进攻,杨谅急忙派遣部将赵子开率兵十余万进屯高壁(今山西灵石南),凭险设栅断路,布阵五十里。杨素率军自长安东进渡过黄河后,根据实际敌情,一面各以二千兵分别箝制晋、绛、吕三州的杨谅势力; 一面在令诸将正面临阵以吸引赵子开注意力的同时,亲率奇兵潜入霍山(今山西霍县东南),声东击西,迂回敌后,缘崖越谷,出敌不意,直攻其营,鸣鼓纵火,突然袭击,歼敌数万人,赵子开率残部仓皇北逃。杨素乘胜挥军北进。屯据介休(今属山西)的杨谅所属介州刺史梁修罗闻风畏惧,未战弃城逃走。杨谅获悉赵子开败北的消息后,匆忙率众十万自晋阳南下抵蒿泽(今山西平遥西,当时为湖泊),企图阻遏杨素军北进。但时遇大雨,杨谅未战先怯,退守清源(晋阳南30里处)。杨素率军进击,大败杨谅军,生擒其将萧摩诃,歼灭其军1. 8万人。杨谅无奈,退保晋阳。杨素迅速包围了晋阳城,以强大的攻势使杨谅欲战不敢,求走无路,只好投降。杨谅被平定了。
 


 杨素为隋炀帝从被立为太子,到继承帝位,平定叛乱,立下汗马功劳,因而在大业元年(605),被任命为尚书令。春天,隋炀帝任命杨素为大监,杨达、宇文恺为副监,每天征调民夫200万人,开始大规模地营建东都。经过几百万民夫历时一年的辛勤劳作,到大业二年(606)春天,一座巍峨的洛阳城终于建成。
 隋炀帝一向自恃才高,刚愎自用,对有功之臣疑虑重重。他深知杨素为人狡诈阴险,不能引为心腹,所以对杨素外示殊礼,内情甚薄。除了605年曾参预修建东都洛阳之外,杨素实际上已不能参预朝政。大业二年(606),改任杨素为司徒。表面上封给杨素一个很高的头衔,实际上却彻底剥夺了他手中的实权。太史警告杨广说: “故隋国地区(今湖北中部)会有大规模的丧葬典礼。”杨广于是把杨素改封为楚国公,认为楚国与隋国属于同一地区,可以让杨素承当恶运。
 隋炀帝对于功高位重的人,往往借故杀戮。辅佐隋文帝建立大业的名将显相高颎,平定江南的猛将功臣贺若弼,都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被杀害。隋炀帝对功高权重的杨素同样不放心,时刻寻找机会想除掉他,只是由于杨素比较谨慎才免遭杀身之祸。大业二年(606)夏,杨素患病卧床,隋炀帝每次派名医前去诊治,都赏赐最贵重的药品,然而每次都向名医秘密盘问,唯恐杨素不死。杨素知道自己的名望地位已达巅峰,隋炀帝对他猜疑不满,所以不肯服药。一天,杨素对弟弟杨约说: “我不想再活下去了。”过了几天,杨素于七月二十三日病死了。隋炀帝听说杨素死了便对跟前的人说: “便宜了这个老东西。如果他不死,终当灭族!”但表面上隋炀帝仍追赠杨素太尉,葬礼隆重而盛大。
 杨素在隋文帝统一全国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功绩卓著,不愧为一代英杰。同时,他又阴险狡诈,陷害忠良,以权营私,作威作祸,最后落了个悲惨而死的下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117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