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裴矩人物生平传记_裴矩历史评价_裴矩是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6日 阅读:163 评论:0


 


 裴矩,原名裴世矩,字弘大,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魏武定四年(546),他出生在一个仕宦之家。他的祖父裴佗,曾任魏东荆州(治所在比阳,今河南泌阳)刺史、都官尚书; 父亲裴讷之,为北齐太子舍人,后在齐宣帝时,因杜弼的家客控告杜弼诽讪时政,裴讷之遭受牵连,免官而卒。此时裴矩尚在襁褓之中,只得靠伯父裴让之抚养,孤儿寡母,倍尝生活艰辛之苦。
 七八岁时,裴矩开始涉猎经史。由于他聪颖好学,不出几年,便文才横溢,受到乡人注目。而且,他很早就注意留心世事,不到20岁便步入仕途,补高平王文学。
 齐承光元年(577),北齐为北周所灭,裴矩被时任定州(治安喜,今山西定县)总管的杨坚征召,任补记室,后因母亲去世离职,回家奔丧。在这段时间里,杨坚认识到裴矩的才识,对他十分亲近,器重无比; 裴矩也敬服杨坚的雄才大略,认为他决非池中之物,日后必有一番大的作为。两人互相钦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周大定元年(581)二月,杨坚迫使周静帝宇文阐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建国号隋,年号开皇,开创了大隋基业。即位后,杨坚立即任命裴矩为给事郎,专奏舍人事。
 开皇八年(588)十月,杨坚以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总领平陈的战役,并以杨广、杨俊、杨素为行军元帅,兵分三路,军队共计518000余人,大举伐陈。裴矩以元帅记室的身份随晋王杨广出征。第二年,隋军攻破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陈后主投降,陈朝灭亡了。
 杨广进入建康城后,立即被旖旎迷人的秦淮风光所迷住,一头扎进享乐窝中,寻花问柳,不问政事。裴矩却未忘记自己的职责,每日忙于收图籍,封府库,保护陈朝的文物、资财。为此,他受到杨坚的称赞和夸奖。
 开皇十年(590),裴矩受杨坚委派去安抚岭南。谁知还未等他出发,高智慧等人发动叛乱,堵住了去岭南的道路。接到消息,杨坚十分为难,不知还该不该再派裴矩前去了。裴矩则坚持迅速前往,趁叛军方起之时,一举荡平之,于是杨坚答应了他的请求。裴矩先到达南康(今江西赣州),招募士卒3千。这时,叛军元帅王仲宣领兵进逼广州(治所在番禺,今广东广州),同时又派另一名大将率兵围攻东衡州(今广东韶关南)。裴矩与将军鹿愿立刻率军前去救援。叛军屯据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在今江西大庾、广东南雄二县之间),企图凭借险要地形阻挡裴矩进兵。裴矩身先士卒,率军冒死进攻,一举击溃叛军。经此一战,叛军心生惧意,不久就撤东衡州之围而去,退据愿长岭。裴矩引兵乘胜进攻,再败叛军,斩杀其主将。接着,他领兵从南海直趋广州。王仲宣见自己的军队连吃败仗,自知难以抵抗,便引兵退去。至此,岭南遂定,其二十余州并入隋朝版图,根据大隋官制,原渠帅改称刺史、县令。
 平定岭南后,裴矩回朝报捷,受到文帝杨坚的热烈欢迎。杨坚下诏在大殿中召见他,对他慰勉有加。为表彰他的功绩,杨坚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爵封闻喜县公,另外还赏赐了许多珍玩异宝。后来,裴矩累迁至内史侍郎。
 隋朝初年,突厥族强盛起来,经常派兵内侵中原,抢掠财物, 骚扰百姓, 对隋朝统治造成很大威胁。开皇十三年(593),隋廷派裴矩出使突厥,劝说都兰可汗诛杀北周末年下嫁沙钵略可汗的大贵族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开皇二十年(600),隋廷又派太平公史万岁为行军总管,出定襄(今山西定襄)道,裴矩被任命为行军长史。不久,史万岁破达头可汗于塞外。但后来史万岁因罪被杀,裴矩此次随征突厥的功劳也被掩没了,回朝后仅被授为尚书左丞。
 开皇十九年(599),突厥内部发生分化,都蓝可汗率兵进攻突利可汗。第二年,突利可汗战败降隋,隋朝封他为启民可汗。不久,都蓝可汗被自己的部下杀死,启民可汗尽占都兰故地,从此东突厥彻底归服隋朝。
 仁寿年间(601—604),文帝派裴矩出使塞外,抚慰启民可汗,以加强隋朝与突厥的联系。其间,裴矩还与牛弘、李百药等人参据齐礼,编修《隋仪注》。仁寿四年(604),裴矩由尚书左丞升任吏部侍郎。
 


 仁寿四年七月,晋王杨广杀掉自己的父亲杨坚和兄长杨勇,登上了皇帝宝座,是为隋炀帝。裴矩因是先朝旧臣,故仍被重用。
 隋炀帝是个好大喜功之人,继位后,他为了抬高自己的威望,肆意向少数民族炫耀自己的富强,企图以此令他们畏服。
 为了发展和西域、中亚诸国的贸易,扩大隋王朝的影响,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派遣裴矩前往张掖(今甘肃张掖),专门主持西域和外国贸易。裴矩来到张掖后,恪尽职守,孜孜经营,在主持诸国互市贸易时,身体力行,深入各国商人之中,察民采风,搜集资料,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商旅贸易繁荣。他根据各国商人“周游经涉”的情况,写成《西域图记》三卷,详尽地记述了这一地区的山川、风俗、物产等,并且还根据西域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通西域”方略。他在该书中将西域44个小国,按照地域区划,分为三道: 北道起自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至拂菻; 中道起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逾葱岭,䥽汗、苏对沙那、康、曹、何、大小安、穆诸国,直至波斯; 南道起自鄯善、于阗、朱俱波、喝槃陀,也跨越葱岭,经护密、吐火罗、挹怛、延、漕国,至北婆罗门。这就为后来炀帝经营西域提供了极大便利。
 回朝后,裴矩将《西域图记》奏进。炀帝阅后十分高兴,当即赏赐给他细绢五百段,还每天将他引至御座前,顾问西域之事。裴矩便极力描述西域物产丰饶、吐谷浑大可兼并的状况,说得炀帝心驰神往起来。于是,炀帝对他更加信任,不仅委之以凿通西域的重任,而且还把经略四夷的任务交给了他。不久,裴矩转任民部侍郎,继而又升任黄门侍郎,参预朝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炀帝命裴矩再往张掖,引导西域商人和酋长入朝觐见。裴矩回到张掖后,很快便领着十几个国家的商人和酋长前来长安。炀帝令沿途州县招待他们,人民耗费很大。
 裴矩马不停蹄地来往于西域诸国之间,联络感情,发展友谊,逐渐取得了他们对隋朝的信赖和支持。大业三年(607)八月,隋炀帝祭祀恒岳(今河北恒山)时,裴矩所至西域诸国都派使者前来助祭,一时间盛况空前,表明了西域与隋的友好关系。与此同时,裴矩还亲往游说铁勒,联合诸番,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隋朝在西域地区的影响。
 大业五年(609)三月,隋炀帝西巡河右(今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出发前,他先命裴矩前往敦煌(今甘肃敦煌),为自己西巡做好准备工作。裴矩到敦煌后,遣使臣去游说高昌王鞠伯雅和伊吾叶屯设等,赠以厚礼,让他们派人入朝觐见炀帝。四月,炀帝出临津关(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黄河南岸),渡黄河,至西平(今河南西平西),陈兵讲武,准备进击吐谷浑。五月,隋军大破吐谷浑,仙头王走投无路,率男女十余万人来降。
 六月,炀帝班师回朝,到达燕支山(今甘肃山丹南)。鞠伯雅、吐屯设等及西域二十七国立于道左迎驾,皆令佩带金玉,披红挂彩,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同时,炀帝也命武威(今甘肃武威)、张掖的士家女子,穿上节日的盛装,乘坐华丽的马车,前来观赏。如果衣服、车马不够鲜明,郡县长官要负责课罚。就这样,车马、人群堵塞了道路,绵延数十里,以此来显示中国的强盛。吐屯设敬献西域数千里土地,归隋朝管辖。炀帝龙颜大悦,下令设立河源(今青海湖南境)、西海(今青海湖西岸)、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且末(今新疆且末)四郡,调犯人为戍卒,开屯田,并运粮供应,以保卫西域的安全。至此,隋朝拥有190郡,1255县,人口达到890万之多,从而上升到兴盛的顶峰。
 在经略西域的过程中,裴矩表现出非凡的外交才干。事后,炀帝感慨地说: “裴矩有绥怀之略!”特加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
 从大业元年至大业五年,裴矩不避千难万险,数次出使西域,以坚韧的毅力,卓越的才智,巧妙的方略,苦心经营,终于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凿通西域的历史使命。此后,西域诸国相率来朝觐见者达30余个,隋与西域之间的交通畅行无阻。他在西域时,整日周旋于酋长、富商中间,所接触的人和事可谓眼花缭乱,但他奉公守法,严以律己,从不以公谋私,中饱私囊,体现了一位清官廉吏的精神风貌,赢得西域各族人民的爱戴。
 不过,裴矩的通西域也有取媚于炀帝之嫌。当时,西域各国来朝者日益增多,裴矩就建议隋炀帝召集天下奇倡怪伎,将他们安排在东都洛阳的端门前,命他们穿上锦衣,耳戴金环,人数达到十余万。炀帝听从了他的建议,还敕令洛阳点缀市容,把城内外的树木都用帛缠饰,商人穿上华丽的服装,甚至连卖菜的也须用龙须席铺地。大业六年(610),西域各国的使者和商人齐集洛阳。从正月十五日晚上开始,炀帝诏令在天津街开设了盛大的百戏场,给西域人演奏百戏。戏场周围5000步,有一万余人奏乐,声闻数里,灯光照耀得如同白昼,一直演了15天。西域商人如果走到饭馆门前,主人便请他入座,醉饱出门,分文不取,并且欺骗他们说: “中国十分富足,饭店的酒食根本不要钱。”西域人十分惊异,都赞叹中国为“仙晨帝所”。炀帝听到这些话后,心花怒放,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真乃亘古未有的壮举。但他就没想过,如此的铺张浪费,搞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隋王朝的末日不远了。实际上,就连稍有见识的西域人,也都暗中讥笑炀帝太过矫饰。炀帝却不管这些,反而一再称赞裴矩忠诚体国。有一次,他对宇文述、牛弘等人说: “裴矩很能领会朕的心意。凡是他所陈奏的,都是朕已经想好的,只是朕还未出口,裴矩已讲了出来。如果他不是尽心为国,又怎会做到如此地步?”后来,裴矩又受命与将军薛世雄一起,帮助伊吾国修建了城墙,回朝后,炀帝赏赐他四十万贯钱。接着,裴矩又为炀帝献反间计,使射匮偷袭处罗,处罗后来被迫随使者入朝。炀帝心里更是高兴,赐给裴矩貂裘及西域珍宝无数。
 


 大业六年(610)十二月,隋炀帝突然带着裴矩巡幸塞北,幸启民可汗帐。此时正巧高丽的使者也在这里,启民可汗不敢隐藏,让高丽使者出来与炀帝相见。炀帝当时心里就很不高兴,但没说什么。
 回到自己的住所后,裴矩朝见炀帝,对他说: “高丽原本称孤竹国,周朝时是箕子的封地,至汉、晋都是中国的郡县所在。现在它不再向朝廷称臣,别为异域,究属可恶。先帝早就想派兵征伐,但杨谅无能,出师无功。如今陛下恩威远播,安可不取,使冠带之境,遂为蛮夷之乡呢! 今天我们在启民可汗的大帐中遇到高丽的使者,由此可见它对我朝十分恐惧,可以胁迫它入朝觐见。”炀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敕牛弘前往启民可汗帐中宣旨曰: “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帐。明年我当去涿郡(今北京),尔回高丽后对高丽王说,不要疑惧,如肯归顺,当以待启民之礼待之; 如果不来朝见,朕将率启民一同往巡你们的国土。”高丽王拒不听命,于是,炀帝征发全国农民当兵,集中于涿郡,准备大举讨伐高丽。征辽战事从此开始。
 大业十年(614),隋朝发动第三次对高丽的战争,高丽王请降。裴矩随行参加了这次战争,归朝后被加封右光禄大夫。
 大业十一年(615)八月,炀帝又巡幸塞北,裴矩伴驾前往。回朝后,裴矩认为突厥始毕可汗的势力日渐强大,会不利于朝廷,因此向炀帝献策,以削弱其势力。于是,炀帝打算以宗室女嫁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并封他为南面可汗,但叱吉设不敢接受册封。始毕可汗闻知此事,对隋朝逐渐产生了怨恨。突厥大臣史蜀胡悉极有谋略,而且很受始毕可汗的宠信。裴矩便诈称与史蜀胡悉做生意,将他骗到马邑(今山西朔县)杀死了。然后,炀帝派使者前往塞北,向始毕可汗宣布诏命说:“史蜀胡悉背叛可汗来降,朕已经帮您将他处死。”始毕听到这个消息后,从此再也不入朝觐见了。
 不久,始毕可汗率领几十万骑兵策划袭击炀帝的车驾。幸亏义成公主先派使者向炀帝报告了这一消息,炀帝才迅速驰入雁门城(今山西代县)。但突厥军队很快就包围了雁门,隋军上下一片惊惧,形势非常严峻。炀帝束手无策,只是抱着赵王杨杲哭泣,连眼睛都哭肿了。裴矩建议炀帝重赏士卒,下诏停止征伐辽东的兵役,炀帝听从了。最后,隋朝援军赶到,才算解了雁门之围。
 大业十二年(616)七月,面对已成燎原之势的北方农民起义,隋炀帝狼狈逃往江都。裴矩也随同前往。此时天下大乱,各郡县告急的文书不可胜数,但裴蕴、虞世基等人隐瞒不报,将炀帝蒙在鼓里。有一次,一名宫女告诉萧皇后: “外面人人想造反”。萧皇后说: “由你去报告吧。”宫女便对炀帝说了。炀帝听后很生气,认为这不该是宫女过问的事,杀了这个宫女。后来又有人向萧皇后报告,萧皇后叹息地说: “天下局面已败坏到这个地步,没法挽救了,不用说了,免得白让皇上担心。”从此以后,人们都不敢再在炀帝面前提起外面的情况。裴矩却屡次冒死上奏,最后惹得炀帝大怒,要把他遣回京师,后来因为生病才得幸免。
 大业十三年(617)七月,太原留守李渊自晋阳起兵,率甲士30000人,渡过黄河,西进关中。炀帝在江都闻信大惊,派虞世基前去向裴矩问策。裴矩回答说: “现在太原有变,京畿不静,只有早日起驾回京,方可平定。”但炀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依旧在江都花天酒地,过着荒淫的生活。
 裴矩见炀帝执迷不悟,知道隋朝大势已去,其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于是,他开始为自己打算,以免与炀帝落个同样的下场。此后,他愈加勤谨,遇到别人时毕恭毕敬,虽然是自己的厮役也一视同仁。当时随炀帝南来的骁果卫士大多是关中人,长期在外,思恋故乡,见炀帝没有返回长安的意思,纷纷打算私逃回家。有一次,郎将窦贤带领部下西逃,炀帝派骑兵追赶,杀了他,但这并不能断绝士兵的思乡之情,仍然不断有人逃跑。裴矩便对炀帝说: “至今陛下南巡已二年,骁果卫士都无家可归,因而军心不安。臣请陛下允许他们纳妾。”炀帝听后大笑,说: “你真是足智多谋呀!”于是,他派裴矩负责办理此事。士兵既在江都成了家,也就不再急着回关中了。为此,他们都很感激裴矩,说: “这都是裴公的恩惠!”后来,宇文化及发动叛乱,杀死炀帝,并处死了许多大臣。但叛乱士兵都说: “裴黄门(裴矩时任黄门侍郎)没有过错。”因而裴矩躲过了这次劫难,并被任命为侍内,随军北行。宇文化及僭位称帝后,又任命裴矩为尚书右仆射,兼河北道安抚大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二月,窦建德大败宇文化及于聊城(今山东阳谷),活捉并杀死了宇文化及。裴矩也被俘获,但窦建德早就听说过他的才名,不但未予加害,还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专门掌管官员选举。由于窦建德出身贫寒,不通文墨,裴矩便为他创定朝仪,权设法律,渐具规模。窦建德十分高兴,每遇事总要询问裴矩。
 及窦建德兵败,裴矩与窦的大将曹旦拿着传国玉玺,举山东(太行山以东地区)之地降唐,被封为安邑县公,擢任殿中侍御史。
 武德五年(622),裴矩升任太子左庶子,不久迁为太子詹事。高祖李渊命他和虞世南一起修撰《吉凶书仪》,参按旧事,极合礼度,得到当时学者的一致称赞。
 武德八年(625),兼任检校侍中。是时突厥屡次入侵中原,为分化瓦解突厥内部的联盟,高祖派使臣前往塞北,与西突厥联合。突厥闻讯害怕了,向朝廷请求通婚,双方言和。高祖说: “突厥肯定会与我绝裂,早晚不为我用,但现在该怎么办呢?”裴矩说: “现在突厥势力正强,几年来战事不绝,民不聊生。不如先暂时答应它的请求,引为外援,等我势力强大了再作打算。”高祖采纳了他的建议。
 武德九年(626)六月,玄武门之变发生了。太子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杀死,其余党占据宫城,欲与秦王决战到底。于是,李世民派裴矩前往,利用其特殊身份劝降太子余党。终于,李世民兵不血刃就解决了这场战斗。裴矩因功升任民部尚书。
 太宗即位后,为惩罚贪官污吏,乃派人暗中贿赂朝中官吏。有一名刑部下属的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杀掉他。裴矩挺身而出,劝谏太宗道: “当官的接受贿赂,罪当处死; 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这是有意使其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的‘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整齐民心’的古训。”太宗听后很高兴,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对他们说: “裴矩能够在其位谋其政,当面谏诤,并不一味顺从朕,诚为你们的表率。假如每件事都能这样做,国家又怎么能治理不好呢!”
 此时裴矩已届80岁高龄,但他毫不糊涂,做事精明不忘,且阅历颇丰,因而见重于时。贞观元年(627),裴矩去世,太宗赠绛州刺史,赐谥号曰敬。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1177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