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高士廉人物生平传记_高士廉历史评价_高士廉是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6日 阅读:148 评论:0


 


 高士廉,唐朝初期著名人物,名俭,字士廉,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北周建德四年(575),出生于世宦高氏之家。其曾祖父高飞雀,后魏时授赠太尉; 祖父高岳,北齐一朝历任侍中、左仆射、太尉,授封为清河王; 父亲高励,字敬德,北齐时官至尚书左仆射,授封乐安王,隋朝时出任西北地区重镇洮州(今甘肃临潭)刺史。
 高士廉早年颇涉文史,思维敏捷,聪慧儒雅,观书一见成诵,过目不忘,颇负盛名。与并称先达的隋朝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濬交往极深,有忘年之情,并为当朝公卿所推崇。大业年间,高士廉曾任职礼部,兼通事舍人。
 高氏家族为渤海著名的衣冠右姓,其婚姻自然讲究门当户对,因此长孙晟娶了高士廉之妹为妻。长孙晟是北周以来著名将领。北周时任奉车都尉,隋朝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多次奉使突厥,因机制变,使隋朝北部边境安宁无战事,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百姓安居乐业,深得百姓爱戴和皇帝宠信。58岁时,长孙晟过世,留下一子长孙无忌和一女长孙氏,由高士廉抚养。
 大业九年(613),长孙氏13岁,由高士廉作主,将长孙氏嫁给了16岁的李世民,使两个门当户对的军事贵族高门结为婚姻。通过长孙氏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渤海士族高氏家族也就成为唐初士族地主的核心力量——关陇士族地主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
 


 有隋一朝,高士廉职位不高,权势不重,名望不显,却在大业末年因与斛斯政交往而遭贬谪。
 斛斯政,富昌(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人。《隋书·斛斯政传》称其“明悟有器干”。大业年间,因奏事称旨,深得隋炀帝宠信,官至兵部侍郎。东征高丽,以处理政务明快干练著称。但他目睹了“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的现实,对隋炀帝的奢侈荒淫、朝政混乱深表不满。大业九年(613),在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时,斛斯政与杨玄感等人共谋反叛隋朝,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南攻洛阳,不久兵败,斛斯政则逃往高丽。大业十年(614),隋朝与高丽和好,斛斯政被押送回国,处以极刑。
 第二次东征高丽,高士廉身兼通事舍人从征。途中,斛斯政多委以重任,许多事情都与他商量,并数次邀请高士廉至幕帐中畅谈,纵论天下,指责炀帝的猜忌,经常酣论至深夜,甚至二人同床而寝。斛斯政事发后,高士廉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郡朱鸢县(今越南河内附近)主簿。
 流贬之时,其行囊羞涩,行资不给,却又放心不下其妹妹、外甥长孙无忌及长孙氏一家三口无藏身之地,便将原来的大宅卖掉,又买了一座小宅,让其母子三人安居,从卖宅余资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路上费用,轻装赴岭南上任,足见其亲情之深厚。
 高士廉还以孝顺父母享誉于时。当时,岭南地区流行瘴疠,无法携同家眷老少同往,他便将妻子鲜于氏留下,专侍老母,只身赴任。临行之际,一家人悲不自胜,街坊邻居见者莫不为之感叹。高士廉上任不久,隋末大动荡便发生了。农民大起义如火如荼,封建割据者纷纷据地自守,君命阻绝,封建统治几近瓦解。为稳固社会秩序,虽然交趾郡守丘和提举高士廉为司法书佐,但高士廉久任岭南,不知老母、家眷安危,心中十分不安,急切地希望能有机会北返探望。据记载,高士廉某日白天休息,睡意正酣,忽然梦见老母同他说话,言语之亲尤如眼前,继而梦醒,涕泣不止。第二天,果然有人捎来其老母音讯,信中多有谆谆教诲。此事虽然是梦中符瑞之事,也许只是巧合,但在当时人们闻讯,莫不为之感动,纷纷议论,认为这是孝亲之感应。
 


 高士廉任职交趾郡司法书佐期间,因交游不慎,差点丢掉性命。当时,交趾郡丞是元肃,他向来与郡守丘和不和,积怨极深。因此,元肃施展权术,广泛结交,纵横四方,企图密谋起事,诛杀丘和,窃据郡守职位,拥兵骆越以窥视天下,侍机发展。元肃深知,要实现其阴谋,司法书佐高士廉不可忽视,不可不拉,因为高士廉在交趾郡名声俱佳,为时人所推崇,为时望所归。于是,元肃便有意寻机与高士廉交往,以期高士廉倾向于己,借其威望,倒丘和以自立; 但元肃又惧怕高士廉耿介正直的个性,始终未能也未敢将其图谋告诉高士廉。不久,元肃行踪败露,起事未成,反被丘和诛杀; 因为高士廉与元肃多有往来,便引起了丘和的不满和猜忌,几乎招致杀身之祸。由于丘和之子丘行淹再三说明,极力保释,高士廉才幸免于难。
 大业十四年(618)五月,隋炀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和司马德勘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隋朝灭亡。随后,李渊在长安迫使隋恭帝禅位,即皇位于太极殿,国号为唐,改元武德,大赦天下,定都长安,正式建立了李唐封建王朝,同时积粟储粮,厉兵秣马,采取剿抚兼施之策,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武德三年(620),在李世民统师大军直驱河南的同时,唐高祖李渊又派李靖至夔州(今四川奉节)进攻占据长江中游地区的萧铣,矛头直指岭南。武德四年(621),萧铣因众叛亲离,外无援兵,只好投降了唐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尽为唐朝所有。不久,唐军便控制了岭南地区,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于是,武德五年(622),高士廉与丘和上表唐朝,请求归附,得到唐高祖恩准,并被委以重任。
 


 高士廉归附唐朝后不久,便赴雍州(今西安西北)任治中。当时,秦王李世民为雍州牧,因为高士廉是秦王妻长孙氏的舅舅,加之高士廉素有才望,隋末以来声誉一方,所以李世民异常亲近、尊重他,高士廉也因此与李世民结成了亲密的关系,成为秦王势力的核心人物之一,直接参与了唐初“喋血禁门”的玄武门政变。
 玄武门政变是唐初以李渊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大暴露,是东宫与秦王府之间为争夺皇权继承权,长期激烈对垒的必然结果。在武德五年(622)以前,因为秦王李世民的卓著军功,秦王府远比东宫和齐王府神气。但是,此后的三年多的时间里,秦王李世民没有新的战功,军事力量又远远弱于东宫和齐王府,而且又屡屡遭到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攻击和暗算,秦王的势力明显地处于劣势,李世民及其僚属们也都深怀忧虑。房玄龄当即提出以策动政变来改变现状。长孙无忌、杜如晦也认为,只有果断地先发制人,才能转危为安。他们三人积极密谋策划,极力劝告李世民立即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后来,房玄龄、杜如晦被逐出了秦王府,长孙无忌就和其舅舅高士廉以及秦王府将领尉迟敬德等人继续策划,“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
 武德九年(626)夏,数万突厥骑兵入侵北方边塞,理应秦王李世民挂帅出征。但太子李建成却建议齐王李元吉出征。其目的在于防止李世民再次专掌兵权。李元吉又故意要调秦王府将领尉迟敬德、程咬金、段志玄、秦叔宝等骨干随其北讨,以此控制秦王府军队,架空李世民,并寻机谋杀秦王。李世民闻讯后,立即与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人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形势严峻,先发制人已是唯一的出路,没有任何犹豫的余地了。于是,“骨肉相残”的流血事变发生了。
 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伏兵于玄武门,待李建成、李元吉行至临湖殿,李世民大呼一声,箭射李建成; 尉迟敬德等人驰马射杀了李元吉。不一会,东宫与齐王府精兵2000余人结阵猛攻玄武门,形势危机,高士廉则“率吏卒释系囚,授以兵甲,驰至芳林门,备与太宗合势。”加之张公谨紧闭城门,全力抵抗,玄武门始终控制在秦王府手中,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事变发生后,唐高祖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遂立李世民为皇太子,李世民即刻组成了以他为首的决策机构: 以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书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恩廉为洗马。
 七月,李世民在调整最高决策集团的组织工作中,任命高士廉为侍中,并因其勋功,封高士廉为义兴郡公,赐实封900户。
 


 高士廉任职侍中时间不长,仅一年有余,但在贞观之初求贤若渴,励精图治的年代里,积极参政议政,影响还是很大的。
 当时,有一位年仅13岁的少年,名叫卢庄道,聪明过人,多智善谋,人称神童。其父亲与高士廉相知颇深,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与高士廉的交情。某日,卢庄道以故人之子的身份造访于高士廉,寒喧一番,宾主入坐,恰好有人向高士廉献书,在高士廉与献书人客套之时,卢庄道趁机浏览了全文。待高士廉送走了客人,卢庄道说: “这篇文章系我卢庄道写的。”高士廉闻言,不免一惊,感到有点奇怪,便以长者身份问道: “凭什么说此文是你写的呢?作为后生你又怎能生出如此轻薄之举来呢?”卢庄道微微一笑,略表歉意,并请求背诵一遍以示明证。果然,卢庄道一字不漏,有声有色地背诵了一遍,然后又倒背了一遍,令高士廉大吃一惊,不住地点头称叹。卢庄道再三称谢,并说: “此文确实不是我写的,是我偷偷地看了一遍以后记住的。”高士廉将信将疑,便拿来了其他文章以及案头的文牍,让卢庄道阅读了一遍,卢庄道不仅能完整地背诵下来,而且仍能倒背如流。高士廉确认卢庄道真乃当代神童,便接受了卢庄道所呈文章,连夜起草了奏疏,次日上朝,高士廉就向唐太宗奏明了此事。爱才如命,求贤若渴的唐太宗李世民闻奏,立即下诏征见卢庄道,当廷举行了策试。考试结果,卢庄道名列当年策试第16名,并被授予河池县(今广西北部)县尉。不久,卢庄道又参加了制举,名列甲科。在皇帝召见甲科进士时,唐太宗一眼就认出了卢庄道,并对众人说: “这是我的聪明小儿。”这次中举,卢庄道被授予长安县尉,后拜监察御史。
 王珪曾是东宫属僚,玄武门政变之后遭流放,后来唐太宗“弃怨用才”,将其召回京师授以谏议大夫之职,留作身边的顾问,不久即拜黄门侍郎。某日,王珪前往高府拜见高士廉,并附以密表。对此,高士廉未作任何表态,但王珪密访之事很快被唐太宗知晓,不免引起唐太宗的怀疑,一纸诏令,高士廉离开京师,出任安州都督,后转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大都督府长史。在蜀期间,高士廉率民众兴修水利,敦厚风俗,奖励儒学,求寻贤才,深为蜀人所称颂。
 当时,四川地区风俗习惯与中原地区迥然不同,许多方面很是缺少人情味,令新赴四川任职的高士廉所不能适应和反感。如,四川人不仅畏惧鬼神,而且非常厌恶疾病,遇有人生病,大家唯恐躲避不及,担心病人死后变成鬼神,殃及活着的人。甚至父母生病,乃至父母病危,子孙们也大多不亲临床边照顾,而是在病人床头安上一个活动木架,将食物、水等放在活动架上,“遥以哺之”。高士廉采取各种措施,多方训导,循循善诱,使四川民众渐渐地将野蛮风俗摒弃。
 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于四川灌县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高士廉到任后,组织川西民众,在原都江堰的基础上,疏通旧河道,开掘新水渠,使川西平原的土地旱有水浇,涝能排洪,川西民众广泛受益,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高士廉还利用闲暇时间,或者是节日,广泛招引文学之士,把酒问盏,赋诗作文,以文会友,一时文教之风大盛。在此基础上,高士廉又鼓励私学,倡导官学,让四川的文人大儒讲经论史,宣扬孔孟之道,勉励后生,尤其是鼓励富家子弟学史读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和中庸思想,很快学校教育在四川蔚然成风,有史料称其“学校粲然复兴。”
 贞观五年(631),高士廉应诏进京,任吏部尚书,授封为许国公,其一子封为县公。贞观九年(635),唐高祖李渊去世,高士廉摄司空之职,负责山陵营建及其制度; 李渊被安葬后,唐太宗为表其功,下诏给高士廉加封特进上柱国。
 


 随着唐王朝的确立和统一大业的日渐完成,全国各地涌现出大批“新官显辈”,而旧士族的力量和社会地位则逐渐衰弱。针对当时士族阶级阵营的变化,唐太宗决定对唐初士族谱谍进行统一整理。贞观六年(632)诏令渤海著姓、吏部尚书高士廉等人“遍责天下谱牒,质诸史籍,考其真伪,辩其昭穆,第其甲乙,褒进忠贤,贬退奸逆,分为九等”,开始了全国氏族志的撰修活动。
 贞观八年(634),根据唐太宗“天下氏族,若不别条举,恐无所凭准”的旨意,高士廉等条举了全国85个郡的398个姓,于五月进呈给唐太宗,史称“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除去398郡姓以外,还有2100个杂姓之类的庶族地主。虽然其中有的成为暴发户而跻身郡姓,但追溯其先世,出身贱微,仍然不能与老牌士族平起平坐,同日而语,不允许通婚,否则,就被剔除士族之籍。维护士族地主内部的纯正通婚,是魏晋以来的传统,其目的在于防止混淆士庶界限,以保持士族血统的纯净。高士廉等人的条举,仍然没有跳出这种传统的樊篱。
 经过几年的努力,高士廉等人完成了《氏族志》初稿,并献呈御前。因为唐太宗把撰修氏族谱牒视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自然十分重视,仔细审阅。当他看到高士廉把山东士族之冠崔民干列为第一等时,十分不满,大发议论,说: “我与山东士族崔、卢、李、郑四大姓一向没有什么往来瓜葛,如今他们的势力已明显衰微,全无冠冕,还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士大夫自居,婚姻嫁娶不忘门当户对,并且多收聘钱; 其才识低下,却清高依旧,我真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仍然如此看重他们。……而我李氏家族平定四海,统一天下,其功无过盖。凡当朝百官,在一统天下过程中均立有显著的功勋,或忠孝可称,或学艺通博,因此而得到重用和提拔。凡是三品以下官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铺钱帛,犹被偃仰。我今特别确定族姓,撰修谱牒,是要看重和推崇今朝冠冕,为什么仍把崔民干列为第一等呢?……你们为什么不以我朝官爵为贵呢?”唐太宗显然对初稿不满,对高士廉等人的修谱思想、原则、方法等提出批评。同时,唐太宗又特别强调了甄别士族盛衰的标准,明确指出: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诏谕高士廉等人以此为原则重新刊定。
 遵照唐太宗的明确旨意,高士廉等人对《氏族志》初稿进行了订正修改。因为皇帝是万民百官之主,外戚是皇亲国戚,自然高人一等,因此,新修订成的《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降崔民干为第三”。
 贞观十二年(638)正月,《氏族志》最后定稿,唐太宗审阅后, 诏谕颁行天下。《氏族志》共收入了293姓,1651家,姓分九等,共计100卷。至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整理士族谱牒的政治活动告一段落,《氏族志》以当世官爵高下排列门第等级,打破了以往纯以郡姓作为门第等差的传统,具有鲜明的进步性,也是符合当时新旧士族阶级变化状况的。高士廉也因此受到褒奖,得赐物千段,不久加衔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年,与长孙无忌等以佐命功,世袭刺史,授封申国公,擢升尚书右仆射。
 


 高士廉早在任吏部尚书时,就已经参预朝政,升任尚书右仆射后,更成为李唐王朝大政要事的核心决策者之一,并愈加得到唐太宗的信任。不久,摄太子少师,特令掌选。随着其地位的显望,高士廉的奏疏也不断增多,但却不曾予以保存,大多予以焚毁,人们极少知晓其中内容,所以,今人也少见高士廉的表奏保存下来,高士廉也不曾有文集留世,这在崇尚文治,盛行编撰个人文集的唐朝前期也是不多见的。
 贞观十六年(642),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此时的高士廉已年届七旬,虽然位极人臣,但自觉精力不济,便上疏请求致仕,安度晚年。因高士廉的地位及其与李唐王朝的特殊关系,唐太宗未予恩准,只是解除了他尚书右仆射的职务。同时,诏谕高士廉与魏征等召集文学之士编撰《文思博要》。不久,书成,共1200卷,唐太宗阅后甚是满意,特赐给高士廉绢物千段,以示表彰。
 贞观十七年(643)二月,唐太宗下诏将24功臣的画像刻在凌烟阁上,唐太宗亲自撰写赞文,褚遂良题写,画家阎立本绘画,以诏示后人。高士廉就名列24功臣之中。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发动了讨伐高丽的战争,由皇太子李治在定州(河北定县)监国,高士廉兼太子太傅,仍典朝政。
 贞观二十年(646),高士廉身染疾病,休养在家,唐太宗亲自登门慰问,关怀备至。
 贞观二十一年(647)正月,高士廉于京城崇仁里私宅去世,终年72岁。唐太宗闻讯,欲亲往吊唁,房玄龄力谏劝阻,唐太宗答道: “朕之前往,难道仅仅是因为君臣之礼吗?不是,我们不仅故旧情深,而且姻戚义重,爱卿不要多说啦。”于是,率数百骑出兴安门,直奔崇仁里。当行至延喜门,长孙无忌驰马而至,伏于御骑之前,痛哭流涕,极力劝阻,唐太宗才勒马回宫。特下诏赠高士廉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文献。待灵柩出殡之日,唐太宗特地登上故城西北楼流涕相送。
 高宗李治继位后,下诏追赠太尉,与房玄龄、屈突通并配享太宗庙庭。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1177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