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周初年,围绕皇权展开了一幕幕自家兄弟相互残杀的惊心动魄的丑剧。在一次次宫廷流血政变中,主谋皆系一人,他便是宇文护。
宇文护,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小名萨保,兄妹6人,他是男儿中最小的一个。宇文氏居住的武川多鲜卑人,遂逐渐鲜卑化,并被推举为首领。宇文护的祖父宇文肱、父亲宇文颢曾率部参加破六韩拔陵的反魏大起义,旋即又攻杀破六韩拔陵的大将卫可孤,降于北魏,被安置于定州(今河北唐县西)一带。不久,宇文颢在镇压义军时丧命。接着,宇文肱又率家人参加了鲜于修礼领导的流民起义,官兵前来镇压,宇文肱和一个儿子战死于定州,宇文护和他的母亲、两个婶婶及两个堂弟被俘于定州城内,他两个婶婶先后失散,他和母亲先被关押数日,后被押往京城,途中偶遇鲜于修礼的营队,得以解救。这一年宇文护13岁。从此他和母亲随叔父宇文泰转徙于军营。
宇文泰初在鲜于修礼军中,鲜于修礼败后,又投靠另一支义军首领葛荣,但葛荣后来也被官兵打败被杀,余部多被发配,宇文泰被迁入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宇文泰富有才略,渐为朝廷所赏识,遂领兵打仗,屡建功勋。
宇文泰迁晋阳时,宇文护因为年龄尚小,和母亲留下来,住在寿阳(今安徽寿县)。在寿阳,母亲为他和几个同家兄弟请了一个私塾先生,该先生为人严厉,宇文护等又十分顽皮,常遭先生惩罚。一天,几个兄弟偷偷商量要报复他们的老师,被他们的母亲知道后,她们各自捉住自己的儿子狠狠揍了一顿。
他们在寿阳住了三年。魏节闵帝普泰元年(531),宇文泰遣家奴迎宇文护等兄弟参军。宇文护听到这个消息时,十分兴奋,穿着母亲新做的绯绫袍、银装带,乘着骡马,兴致勃勃地来到平凉(今甘肃河西走廊)。此次母子一别,就是30余载。
宇文护身材魁梧,长相酷似他叔父宇文泰,年纪虽小,却颇有气度,加上他聪明伶俐,深得宇文泰喜爱,待他不同于其他一般兄弟。当时宇文泰的几个孩子年纪尚幼,宇文护年19岁即被委以家任。宇文护治家有方,颇得家人敬重。宇文泰感叹说: “这孩子太像我了! ”
正光四年(523),夏州人郭迁率众在青州(今山东青州)起义,宇文泰率兵镇压,留下宇文护侍从主帅贺拔岳。永熙三年(534)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杀害。宇文泰被部将拥立为统帅,不久又封为大都督。宇文泰发誓为贺拔岳报仇,宇文护随从宇文泰击败了侯莫陈悦。未几,宇文泰升为关西大行台,宇文护随之升任都督。是年七月,魏孝武帝元修不堪权臣高欢的欺辱,奔入关中(今陕西中部,渭水流域),宇文泰迎于长安,宇文护因迎驾有功,封为水池县伯,后任尚书令。不久,宇文泰毒死元修,另立同入关的孝文帝元宏之孙元宝炬为帝。次年,建立西魏。元宝炬只是个傀儡,宇文泰掌握实权,位至太师、大冢宰,执掌朝政。
时梁、东魏、西魏三国并立,互相征伐,各欲统一天下。宇文护从此跟随宇文泰转战南北,屡建奇功,并不断得到迁升。先后被授于镇东大将军、大都督。大统九年(543),晋封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之战,宇文护率先锋部队出击,被围困,后来都督侯优侯龙恩率救兵赶到,才幸免遇难。此次出兵,战果辉煌,山西六县、河南诸郡都归附于西魏,宇文泰班师回京。宇文护被免去车骑将军。大统十三年(547)又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封中山公,食邑1900户。大统十六年(550),镇守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又迁任大将军。废帝三年(554)十月,西魏遣于瑾、宇文护、杨忠等领兵50000进军梁江陵(今湖北江陵)。宇文护率领轻骑兵为先锋,昼夜兼程,他先派部将攻下梁的临边城镇,并俘获其侯骑,然后率兵浩浩荡荡,直逼江陵城下。宇文护出其不意,乘其不备,如神兵天降,城中梁兵,惊慌失措。江陵依江而立,易守难攻。宇文护派兵2000,用铁链锁住长江,截断梁元帝萧绎的退路,然后先据江津,筑长城,断其东路。布置停当,宇文护派锐兵攻城。梁元帝穷途末路,命高善宝把城内所藏古今图书14万卷俱焚毁。未几,城陷,梁元帝束手就擒。
江陵一役,大获全胜,宇文护立下大功,朝廷因此封其子宇文会为江陵公。尔后,宇文护又挥师平定了襄阳(今湖北襄樊)主帅向天保的叛乱。魏恭帝三年(556),西魏仿周礼建六官,即大冢宰、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
宇文护拜为小司空,辅佐宰相,掌理朝政。
二
恭帝三年(556)十月,宇文泰西巡至牵屯山,身染重疾,派人星夜兼程,召见宇文护于泾州(今陕西宁县西),宇文护赶到泾州时,宇文泰已气息奄奄,吃力地对宇文护说: “你看我这个样子,恐怕不行了,孩子们年龄还小,寇贼尚未荡平,国家大事,我就托付给你了,希望你尽心尽力,完成我的志愿。”宇文护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队伍走到云阳时,宇文泰死去。宇文护令保守秘密,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后方发丧。
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为太师、柱国、大冢宰,年仅15岁,宇文护总理朝政。时边境烽火不断,人心不定。宇文护严明纲纪,安抚百官,颇孚众望。以前,宇文泰常对人说:“我得益于胡力”。人们不得其解。至此,人们恍然大悟,“胡”即指“护”。不久朝廷任命宇文护为柱国大将军。宇文泰丧事完毕,宇文护假梦说天命有归,派人告诉魏帝,魏恭帝听后坐卧不安。不久,宇文护即强迫恭帝退位,未几杀之,拥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是为孝闵帝。宇文护遂拜为大司马,封晋国公,食邑万户。
孝闵帝即位后,朝臣赵贵、独孤信等嫉妒宇文护权势,密谋刺杀宇文护。宇文氏集团势力遍布朝廷上下,有人悄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宇文护,宇文护先发制人,引赵贵入朝,逮捕杀掉,其余同党皆被捕诛杀。宇文护遂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冢宰。
宇文护在玩弄权术方面,的确很像他叔父宇文泰。大臣李植、孙恒等,是宇文泰在朝时的元老,久居要职。现在见宇文护执掌大权,担心容不下他们,于是秘密邀请宫伯乙弗凤、张光洛、贺拔提、元进等心腹,在皇帝面前吹风说:“宇文护诛杀赵贵以来,其权势日盛,老臣宿将,纷纷归附,大小政事,皆决取于他。依臣之见,宇文护不会恪守臣节,恐怕心怀野心,愿皇上及早图之。”宇文觉认为此话有道理,乙弗凤等又说: “凭着先王的圣明,委政于李植、孙恒,再左右提拔一些人,干什么能不成?晋国公常说: ‘我今天是挟天子而行周公之事啊。’据臣所知,周公执政,七年之后还政于成王,陛下今日,岂止是七年呢,臣深为皇上忧虑。”宇文觉更是深信不疑。于是挑选了数名武土,于后花园操练布置,预谋捕捉宇文护。
宇文护似有所觉察,遂让李植出任梁州(今陕西西安西南)刺史,孙恒为潼州(今四川涪城)刺史,把他们调离京师。后来闵帝很想念他们,每次想召见他们,宇文护都阻拦说: “天下最亲近的,莫过于兄弟。如果兄弟们能相互谅解,他人离间谈何容易。太祖(宇文泰)临终时把后事托付给臣,臣既委命以家国,当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好。如果陛下真能亲揽大权,威加四海,臣虽死犹生。但恐怕除掉为臣以后,正中奸人下怀,不仅对陛下不利,于家于国都深有危险啊。臣之所以勤勤恳恳,敢触天威,是为了不想辜负太祖的遗愿,以求国泰民安,想不到陛下会怀疑为臣的忠诚。况且,臣既然是天子的兄长,又是朝廷宰相,还有什么可求的呢?诚恳希望陛下明察为臣,千万不要轻信奸人的谗言。”说到这里,宇文护伤心地哭泣起来,良久才止。但是宇文觉依然对其怀有疑心。
乙弗凤等人愈加害怕,紧锣密鼓,加紧部署政变阴谋,定计召群臣入殿,乘上朝时,捕捉宇文护,然后杀掉。可是,张光洛却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告诉了宇文护。宇文护大吃一惊,召柱国贺栏祥、小司马尉迟刚等人,密议对策。贺栏祥等人力劝宇文护当机立断,废孝闵帝,宇文护听从。尉迟刚是禁兵统帅,出入宫廷能遮人耳目。宇文护遂派尉迟刚进宫,以召集乙弗凤等人商议事情为名,将他们一一逮捕,押送至宇文护府第。宇文护借机遣散了一些散兵老将。尔后,宇文护派贺栏祥上朝,逼孝闵帝退位,囚于旧宅。
第二天,宇文护召集公卿百官,十分痛心地说: “先王出身贫寒,戎马一生,勤勤恳恳,积30年心血,才建立起这份帝业。今天下未平,四海纷乱。先王在时待我厚如亲子,临终时特委以重任。我想,既然略阳公(宇文觉)是正嫡亲子,便与诸公商定立他为帝,革魏兴周。可是宇文觉即位以来却辜负众望,荒淫无度,亲近小人,疏远骨肉,欲把诸位大臣一一除掉。如果这一阴谋得逞,必招致社稷倾覆。我死后,如何向先王交待呢?今我宁可背叛略阳公,不能背叛国家社稷。我看宁都公年龄适宜,德才兼备,又仁孝忠义,在国内颇有声望。我打算废掉闵帝,立一明君,不知诸位意见如何?”众人无敢发表己见,都说: “这是您的家事,我们听从您的安排就是。”于是,宇文护下令斩杀乙弗凤等于城门外,并诛杀李植、孙恒等人。不久又杀掉孝闵帝,迎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毓为帝,是为周明帝。
第二年(558),周明帝封宇文护为太师,赐辂车冕服,封其子宇文至为崇业郡公。当时正值官制改革,各州刺史改为牧。明帝令宇文护担任雍州(今湖北襄樊一带)牧,并赐以金石宝器无数。武成元年(559),宇文护上书,请求归朝。明帝答允,将军国大事仍委任于他。明帝气质非凡,聪明睿智,有胆有识,自登基以来,就不甘做傀儡皇帝,但是鉴于他弟弟被杀的教训,他采取缓兵之计,逐渐剥夺宇文护的大权。
宇文护对明帝有些惧怕,一直心存戒备。终于有一天,他把心腹李安召来。李安是膳部下大夫,因做一手好菜,深得宇文护宠爱,并得以提升。宇文护秘令李安将毒药加进御膳中。当天夜里,明帝食后暴死于床上。宇文护遂立鲁公宇文邕为帝,是为高祖武皇帝。众公卿百官皆迫于宇文护的威慑,莫敢论说,悉听宇文护摆布。
宇文泰任西魏丞相时,曾改革军制,共设十二军,总属相府。宇文泰死后,宇文护接管了所有权力,凡所征发,都必须有他亲笔签发的命令; 事无巨细,宇文护皆先斩后奏。宇文护府上卫兵甚至比皇宫中的还要多。保定元年(561),周进行军制改革,设五都督府统领全军,五府总于天官,天官由宇文护担任。
朝中有人拍宇文护的马屁,说: “昔周公辅政,德高位隆,鲁立文王之朝,今您功比周公,也应该享朝廷大礼才是啊。”于是宇文护下诏书,在同州(今山西大荔)晋国府,设德皇帝别朝,专为宇文护祭祀之用。保定三年(563)朝廷又下诏说: “宰相晋国公英才盖世,泽被天下,为经营帝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虽操劳国家,却屈尊与众人同职,今特下诏书,告文武百官,以后不得再直呼公名,以示对他的尊敬。”宇文护假意推辞一番,便接受了这一殊礼。
三
宇文泰在位时,即与突厥联姻,联合攻打东魏。东魏武定八年(550)五月,丞相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宇文泰死后,宇文护为继承其遗愿,完成统一大业,于保定三年(563)再次联合突厥,攻打北齐。
是年九月,宇文护遣柱国杨忠领步骑1万与突厥从北道伐齐,又遣大将军达奚武率步骑3万从南道出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约期会师晋阳(今山西太原)。第二年一月,齐派锐师击败周兵与突厥,但突厥撤还时却劫掠晋阳以北700余里,人畜无遗。八月,周与突厥再次联合攻齐,至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还。九月,突厥攻破齐长城,进入幽州(今河北北部、北京一带)大掠而还。
北周与突厥不断进攻,来势凶猛,北齐政权岌岌可危,君臣寝食不安。宇文护的母亲阎姬及不少亲戚这时都住在北齐。齐主便将他们都囚禁起来,押为人质。宇文护母等是30年前为躲避战乱和谋生,从寿阳辗转来到齐国定居的。宇文护做宰相之后,曾多次遣人到民间寻求,都杳无音信。此时,北齐派人送来了信,说宇文护母亲及数名亲戚都在北齐国,北齐准备把他们送回北周,并希望北周不要再攻打北齐。周保定四年(564)宇文护的姑姑先回国。齐主认为宇文护既然权势威重,定夺国策,便把他母亲留下来,以作交涉。同时派人代其母书信一封,送与宇文护。怕宇文护不相信,还捎去一件宇文护小时穿的锦袍。
宇文护接到书信和锦袍,悲喜交加,热泪纵横。信中叙述了母子别后母亲辗转流徙的经过和母亲的思念之情,表示了对齐国大恩大德的感激。其言辞恳切,感人肺腑,信中说:
“天地遥隔,我们母子一别就是30余载,每当想到子散母别,我就痛不欲生,肝肠欲裂。我想念你的心情,无法以言语表述。我自19岁嫁入你家。现在都80岁了。我时常哀叹我们生不逢时,遇上这战乱年代,日子过得真艰难啊! 那时我只希望你们快长大成人,盼望能过上一天安稳的日子。谁想到,我竟如此罪孽,生了六个孩子,今日眼下,却不见一人。每念及此,悲痛难忍。多亏齐国皇上宏恩大德,使我能够过上一个比较安稳的晚年,并得到和你姑姑、婶婶纥干、刘嫂以及你的新媳妇住在一起。目前,我身体还好,行动饮食,无什大病,只是耳朵不太好使,只有大声说话才能听到。今大齐圣明高照,特降圣旨,让我们母子相见,这是大恩大德,我们将拿什么作报答?禽兽草木,母子还相依为命,我有什么罪要和你分开?今日能够回到你身边,我是既悲且喜,犹死复生,天下何事不有?未常见母子异国者。假设你做了王侯,富比山海,但千里之外,尚有一80岁的老母,生死存亡,危在旦夕。你不能见她一面,她寒得不到你的衣,饥得不到你的食。你即使荣华富贵,光耀世间,又有何用呢?我前面大半生得不到你的供养,另当别论。今日之后,我这条老命可系于你身上了,望你感恩戴德,积善行事,不可施祸于人。”
读罢来信,宇文护早已泣不成声,左右亦泪流满面,不能仰视。宇文护即取纸笔,回信一封,说:
“天下混乱,家破人亡,儿如今离开母亲膝下已35载。世人皆知母子,有谁像萨保,如此不孝! 念及往事,泪不能止。然而苍天有眼,儿立身立行,不曾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只是如今,儿子做公侯,母亲却作人俘,热不知母热,寒不知母寒,衣不知有无,食不知饥饱,遥隔千里,浑然如天地之外。多少个夜晚,我孤灯高照,对影长叹,暗自落泪神伤。我曾想,今生今世,我们母子不能相见,我死之后,如有灵感,也要到九泉之下去找母亲。今摩敦、四姑均已归来,震惊之余,激动不已,蒙齐国礼送,均已平安入境,一见面就说齐国宽宏大量,虽处禁宫,却备受礼遇。听摩敦拉起家常,日子之艰难,我五脏俱裂。乡里破败之日,我年已十几,大小诸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家族遭遇,母亲教诲,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世道多变,苍桑易逝。太祖在位时,周、齐并存,相为仇敌。究其原因,并非誓不两立。太祖逝后,天下仍不太平,我属长子,临危受命,因重任在身,不敢懈怠。每年岁末欢庆时,虽子孙满堂,环视四周,心情仍是悲伤。今蒙齐朝大恩,将母亲归还于我,其宽宏大量,令人敬佩。草木有心,禽鱼感泽,何况是有灵性的人类。不论家国,以信义为本。今日我负山戴月,必将报恩,有朝一日,见到慈母,我将实现这个心愿。两国遥隔,只能书信往来,伏纸呜咽,言不表心。”
不久, 北齐又差人送来信,要宇文护重报,书信往返再三,却不见母亲归来。北周朝廷认为齐朝失信,令有司致信说:
君子立国,信义为本,那么山岳也轻,兵食不重。因地重耳不违誓言,才得以建立霸业。自古至今,哪有治理天下,忘义而食言者?很久以来,我皇家亲戚沦落齐国,本已生还无望,而去岁夏初,你朝突降宏恩,放回仁姑,并许诺归还世母,可是时至今日,已是来年,还不见世母归返。古人说: ‘信必由衷,嘉言无爽。’去年夏你们称天气太热,不便出发,如今已落木成秋,到了冰霜季节,又谎造理由,不提归还之事,却再三派人要我朝报答,是何用意?美女玉帛,你们不需,保证你们边境安全,又说不是报答,是否另有所图?爱人要以礼相待,以扣押别人的亲属来要求报答,这实在有伤和气,违背天理。我周王室是太祖的天下,岂可抛大家而顾小家,毁帝王业而遭后人唾骂呢?今你们若不求和解,坚持与我较量,也是失策。有史为证,长平一战,赵国一分为二; 秦兵出关,韩国一分为三。我大冢宰位至将相,情兼家国,忍悲操劳,深得众人爱戴。闻听世母遭遇,百姓震惊,三军愤愕,今我大冢宰决心已定,不为孝子,宁作忠臣。去岁我军深入齐国,攻占数城,而今虽说班师回朝,然决心未泯,我军正厉兵秣马,重整军队,但等一声令下,挥师东进。我朝希望贵国最好归还世母,遣使求和。国家大计,请齐主三思而后行,事不迟疑。
信写好,还未送,宇文护母亲归来。于是举朝上下,一片欢庆,朝廷特颁布敕令,大赦天下,以谢上苍。因多年不见,母子特别亲切。宇文护为尽孝心,山珍海味,凡所能供奉的都拿出来献给老母。每逢节令,宇文护率领全家大小来拜见老母,并为她设宴祝寿。宇文护母亲仿佛从地狱一下子来到天堂,华贵无比。
是年,突厥人又率兵如约赴会。初,宇文护想到齐朝刚刚把母亲送还,不便征讨,但又虑及若失信于突厥,怕生边境之患。寻思良久,只好请兵东征。九月,朝廷下诏说: “轩皇姬武,虽圣明无比,都曾言战。凡帝王之业,不动干戈而成功者,自古未有。太祖受上天之托,缔造我周王室,天下之人,纷纷归附。高欢高洋父子,乘天下混乱,窃据并、冀两州,兴风作浪,其罪恶昭彰,为天下人深恶痛绝。今我主龙颜震怒,假突厥兵力,三军出击,横扫汾晋,势若破竹。我朝与齐誓不两立,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奋力一搏。大冢宰宇文护是我朝的栋梁,天下统一的功业,唯他莫属。朕今日亲执斧钺,授于晋公,令其全权指挥,出兵讨伐。”十月,朝廷征发二十四军、左右禁军以及秦陇、巴蜀之兵20万至潼关。宇文护遣柱国尉迟刚领精兵10万为前锋,进攻洛阳; 大将军权景宜率兵攻打预州; 少帅杨彪出轵关,宇文护率主力随后跟进,郑国公达奚武等则屯兵邙山,形成大军压境之势。
宇文护本来军事才略并不突出,加之勉强出战,周军毫无战绩。宇文护便打算先截河阳之路,断敌人援兵,然后围攻洛阳(今河南洛阳),使其不攻自陷。岂料,由于周军麻痺轻敌,反被齐兵打得大败。
当时,北周军已围洛阳城数日,连日来北齐军不敢出战,周军放松警惕。恰遇连日阴天,又下大雪。北齐骑兵突然神兵天降,北周兵防不胜防,军营大乱,以为遭齐兵埋伏,四处逃散。只有尉迟刚率数十骑拚死作战,幸亏齐公宇文会领兵前来救援,才幸免全军覆没。权景宜虽然攻克了豫州,但因为洛阳一战失利,只好引军撤退。杨彪则战死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宇文护于是班师回京,无功而还。宇文护率诸将上朝请罪,武帝没有怪罪他们。
天和三年(568)周遣崔彦等访齐,两国通好。
四
天和二年(567),宇文护母死。四年(569),宇文护北巡边境军镇,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而还。五年,朝廷又下诏书说,宇文护乃旷世英才,功盖古今,特授他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宇文护性很宽和,但他自恃功高,专政弄权。朝廷要职,全被他的人把持。其属僚倚仗他的权势,飞扬跋扈,争权夺利,施暴于民。周武帝内藏神机,视若无闻,尽管看不惯宇文护的傲慢无礼,却隐忍不发,待他如初。
天和七年(572)三月十八日,宇文护巡视同州(今山西大荔),刚刚还朝,周武帝便派人召见宇文护。然后领其入含仁殿,拜见皇太后。以前,皇上在宫内见了宇文护总是行家礼,等宇文护拜见皇太后完毕,太后赐宇文护坐下,皇帝则侍立一侧。今日,宇文护入宫后,武帝对他说: “太后如今年纪已老,却耽于饮酒,整日呆在宫中不出,喜怒无常,朕曾多次冒昧进谏,都不管用,今日兄长不妨乘朝拜之时,劝她一下。”说完从怀中取出一戒酒字条,交给宇文护说: “你用这个办法劝谏她。”宇文护于是走进太后房内,按照字条所示,读给太后听。这时,周武帝突然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玉珽从背后猛击下来,宇文护立时扑倒在地。然后周武帝又令宦官何泉拿御刀来砍,何泉吓得直打哆嗦,连砍数刀不中。这时事先藏在室内的卫国公王直奔上前来,几刀杀死了宇文护。
杀掉宇文护后,周武帝即派宫伯长孙览等将此事通知王轨、宇文神举等亲信。随后立即诏令宇文护的儿子柱国潭国公宇文会、大将军莒国公宇文至、崇业公宇文静、正平公乾嘉等宇文护党徒及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一并入朝,逮捕诛杀。齐王宇文宪十分不忍,对武帝说: “李安出身卑微,一直在厨房内做事,从不干预朝政,为何要杀掉他呢?”武帝说:“你不知道,世宗之死,系他所为。”第二天,周武帝下诏说: “太师、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本是皇亲,身兼家国,因为他参与国家初创,又与本朝患难共济,即委以重任,让他掌握朝中大权。然而他不能竭诚效忠,所作所为,有失臣节。朕已故兄长略阳公,英华正茂,雄才大略,可是宇文护尽管有遗训在身,却忍心加害于他。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寒心彻骨。世宗明帝聪明睿智,藏威不露,宇文护外表尊从,内心狠毒,又加害于他,天下人有目共睹,民怨沸腾。朕自继位以来,已13载,把全权交付宰相,可是他却目无君主,内怀奸情,他结党营私,滥施淫威。朕克守遗训,有心问政,却被他拦阻,导致户口凋弊,赋役加剧,家无给养,民不聊生。今天下还不太平,边境之敌,虎视眈眈。陈兵百万,侯优龙恩、万寿、刘勇等资才平庸,却先后位居上将。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却豪门朱第、与宇文护狼狈为奸,鱼肉人民。百姓处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朕常想,有朝一日,这先王帝业必毁于这些人手中。今本朝严明法纪,宇文护及其死党都已伏罪被杀,邪气已清,自即日起,本朝拟实行新政。”同时改年号为“建德”,大赦天下。
为斩草除根,稳固政权,当日夜,周武帝派柱国、越国公宇文盛乘船至蒲州,征宇文护子蒲州牧宇文训连夜赶赴京师,至同州即被赐死。宇文护最后一个儿子昌城公宇文深闻讯不妙,逃亡突厥,周武帝派人手持御书,追至突厥杀掉。
建德三年(574),武帝又下诏书恢复宇文护及其诸子的封爵,赐宇文护谥号“荡”,并重新礼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