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萧齐初年,天人归心,国家太平无事。齐武帝萧赜继位不久,举行了一次酒宴。他宴请群臣,以享君臣同乐的太平盛世。许多大臣也都把自己的儿子带来见见世面。在群才荟萃中,有位相貌堂堂、举止文雅、风度翩翩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齐武帝的目光落在他身良久,心想,这是谁家少年?怎生得如此标致?! 身旁候着的太监见状,对武帝说: “皇上有所不知,这翩翩少年,乃是何昌寓的贵公子。”噢,原来他就是宋代名士何攸之的孙子。何攸之曾为宋义兴太守,侍中,官至太常卿。政治上平平,在文学上却是数得着的才子,而其兄何尚之更是宋代颇有作为的宰相。他竟有这么好个孙子?武帝半信半疑,便传太子中庶子何昌寓上前询问,何昌寓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恭谨地等着皇上问话。武帝指着那英俊少年问: “那少年可是你家贵公子?”何昌寓一看忙答: “正是不孝小子,何敬容。”武帝满心欢喜,当即与何昌寓订下了儿女亲姻,将女儿长城公主许配给何敬容,并拜他为驸马都尉。何昌寓很为儿子骄傲,自己虽说政治上无多大成就,可是他很指望儿子能成就大业,光宗耀祖。
何敬容的父亲何昌寓,字俨望,庐江灊(今安徽舒城)人,出生于世为2000石的官宦人家,何昌寓少时质朴纯厚,曾仕宋司徒行参军、尚书仪曹郎、主簿、湘东太守、萧道成的骠骑功曹。齐建后,转任记室、迁司徒左西、太尉户曹属、中书郎、王俭卫军长史。有一次,王俭对他说: “后掌朝政者,非卿而谁呢?”永明元年(483),何昌寓为竟陵王萧子良文学,后转任扬州别驾,迁太子中庶子,就在这时,与齐武帝订了儿女亲姻。出任临川(今属江西)内史,为政多年,后迁吏部郎,转侍中。当临海王昭秀任荆州刺史时,以何昌寓为西中郎长史,辅国将军,南郡太守,由他掌管荆州事务。这当口,朝中连着发生两次政变,萧鸾先后废杀郁林王和海陵王登上皇位,是为齐明帝。明帝建武元年(494),大杀政敌,特别是皇室子弟。临海王也在劫难逃。明帝派徐玄庆来荆州害蕃镇诸王,何昌寓并不是没有忠义的人,他最恨见风使舵、投机取巧之人,他义正严辞地对徐玄庆说: “为臣受朝廷委托,辅翼外蕃诸王,怎能把殿下(临海王)交付给你这种使臣胡作非为! 如果朝廷必须要求殿下返还京师,那也得等到圣旨来后才能行事!”临海王这才捡了条性命,其刚正皆如此类。建武二年(495),出任吏部尚书,他对当朝恐怖政治感到不安,气愤忧郁。建武四年,这位不善交游,性情温和,为政清白的忠臣因病去世。当时,何敬容二十五六岁。
父亲的去世,给何敬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了,他决心不负父亲所望,成就一番事业。时间飞转,当他守孝3年后,正是齐东昏侯统治时期,要想有所作为真是太难了,但也是锻炼人的好时机。风云变幻莫测,中兴二年(502),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反齐,建梁代齐。梁武帝天监(502—520)初年,何敬容顺历史潮流而动,成为梁武帝的臣子,被任命为秘书郎。此后,他历任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丞,迁扬州治中。出任建安(今福建建瓯)内史,他完全继承了父亲为政清廉的作风,而且,比他父亲更富有开拓性,他安抚流民,发展生产,政治清廉,治理建安成绩显著,为当郡吏民所称赞。回朝后,出任黄门郎,累官至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侍中、司徒左长史。梁武帝普通二年(521),他官至侍中,领羽林监。不久,领本州(南豫州)大中正,掌管本州人才的选拔,因他选拔人才公允,深得本州人士称誉,所以,朝廷让他守试吏部尚书,即试用吏部尚书。结果因他选铨明审、公正,被人们称为“称职”。普通四年(523),他再次出任地方官,为吴郡太守,加招远将军。他勤于治政,抚恤贫苦百姓,办案如神,使郡内豪强不敢胡作非为,在郡四年,吴郡大治,故有治理地方为天下第一的美誉。吴郡吏民到朝廷请求为他立碑勒功,诏许之。
二
梁武帝大通二年(528),朝廷对这位治理地方得力的官员,十分重视,征他为中书令,未等拜任,又改任何敬容为吏部尚书,领右军将军,不久加侍中,让他再次掌管选拔人才事宜。中大通元年(529),改任他为太子中庶子。至此,他已位至父亲生前的官职,果真不负父望。何敬容身高八尺,白净清晰的书生模样,留着男子独有的须眉。他性格端庄,身着鲜丽的朝服,每次上朝,其容貌举止都出人头地,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潇洒、一种风度,在那些老气横秋的臣子中,格外引人注目。人们都羡慕他所独有的这种风度气质。梁武帝更是喜欢他,因为他不仅长得好,更重要的是,他很能干。正巧当时尚书仆射徐勉参掌机密,因身体多病,多次请求辞职,梁武帝考虑到没有合适的人选,迟迟不同意。这次,徐勉不仅提出自己辞职,而且还举荐了一个人来代替自己的职位,梁武帝看罢上表,才知徐勉所推荐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一表人才、治政有方的何敬容。中大通三年(531),何敬容升迁为尚书右仆射,参掌选事,侍中不变。中大通五年,改任尚书左仆射,加宣惠将军号,设置佐史,侍中,仍旧掌选官事宜。成为政治上颇有作为的干才。
能够跻身上层社会,参掌大权,必须有机敏的智慧和应变能力。大同三年(531)正月,春节的爆竹声还未响尽,朱雀门发生了火灾,把个好端端的朱雀门烧得净光。大过节地来了一把火,烧的还是正门。群臣心中各怀心事,是不是老天有意来惩诫呢?梁武帝知晓群臣的心思,为了安抚群臣,梁武帝在早朝时,对大臣们说: “这朱雀门建造的过于狭窄,我早就想拆除它,这不遭了天火。”群臣不知作何回答,相视无语。只见何敬容从容地走出臣列,对皇上说: “此所谓陛下是‘先天而天不违。”梁武帝一听心下暗自叫绝,这何敬容竟如此聪达。群臣无不称赞,他这句“先天而天不违”的回答,被人赞为是一句名对。不久,迁他为中权将军,丹阳尹、侍中、参军、佐史不变。丹阳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最难治理的地区,如今交托给何敬容,说明梁武帝对他的信任。大同五年(539),梁武帝又升任他为尚书令,其余官职不变。他终于不负父望走到了他从政的顶峰。何敬容久居台阁,知识渊博,对历史了如指掌,加上他聪明多识,有治政之才,勤于政事,使梁朝政局稳定。他每天清晨在台省处理公文,从不知疲倦。自从晋、宋以来,大部分宰相多以文学玄理相尚,自求安逸,唯独何敬容置身于政务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时尚背道而驰,为那些追求玄理、大谈佛法的所谓名士嗤之以鼻。当时,萧琛的儿子萧巡,很轻薄,竟不知羞耻地作诗来讽刺他。但何敬容对此只是付之一笑,从不计较,仍是一如既往。
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何敬容为相多年,一直是脚踏实地地效忠朝廷, 但也得罪了不少人。大同十一年(545),何敬容的爱妾之弟费慧明,本为导仓丞,夜里却盗官米,被禁司抓获,押送到领军府。当时,河东王萧誉为领军将军,负责审理此案。费爱妾得知弟弟被抓,便到何敬容处大哭不止。人常言: 男人什么都不怕,就怕看到女人的眼泪。何敬容虽然为官清正,但他也是个男人,同样怕见女人的眼泪,又何况是自己最宠爱的人。于是,他给河东王萧誉写了一封求情的信,要求萧誉看在自己的份上放了费慧明这一回。河东王萧誉是昭明太子的二儿子,他不像父亲宽厚仁爱,得饶人处且饶人,而是个很有野心的人。梁后期他积极参与争夺皇位的斗争。当何敬容的信到他手中后,他开心地笑了,他要让这位位高权重的忠臣跌入深渊! 于是,他微笑着封好信件,连夜派人送到梁武帝手中,梁武帝一向崇信佛事,不理朝政,他把朝政交给宰相为首的文武百官来掌管,特别对何敬容,怀疑不足,信任有余,结果看了何敬容求情的亲笔信,不禁火上心头,大怒。立即将此事交付南司审劾。祸不单行,就在这时,御史中丞张绾又上奏弹劾何敬容挟私罔上。就何敬容所犯罪状来看,依法律应当处弃市之刑。梁武帝仔细想来,真正为自己效力的不就是何敬容吗?如果真是处死他,未免过分。于是,下诏免其死罪,罢免他的官职。
何敬容就这样由堂堂宰相变成罪人。当初在天监年间,有位沙门和尚释宝,曾遇见何敬容,对他端详后说: “君后必大贵,然而最终是何败何。”到何敬容身为宰相后,又听说何姓当为其祸,所以,他对宗族子弟多不加重用,何姓几乎没有一个进仕的人。到他被免职,才如梦方醒,原来释宝所讲的“何败何”中的第一个“何”是指“河”,即为河东所败。何敬容十分懊悔,想到他们何家从西晋司空何充开始,到宋代司空何尚之,世代都信奉佛法,并耗资巨万建造塔寺,才保佑他何家世代出才子,官至司空。他本人也十分崇信佛教,他把自己的住宅以东捐出来,建造寺庙,当时,他权重位高,依附他的人很多,为了讨他欢心,大部分人都为此捐助财钱,何敬容也不拒绝,其所建寺堂装饰得十分宏伟华丽,因此有人称此佛寺为“众造寺”。到何敬容免职迁出其宅时,只有常用物器及衣被,竟然没有多余的财货,他的清廉为时人所称赞。
中大同元年(546)三月,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到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何敬容请求前往听讲,梁武帝很高兴,便同意了。随后又令他参加初一、十五的问讯,不久,起任他为金紫光禄大夫,未等拜任,又加他侍中职。何敬容似乎有东山再起之势,这时,他家冷落的门前又是车水马龙了,旧门客纷纷回来投靠他,一反何敬容下台时那种舍弃他如草芥,视他如瘟疫的态度,又来拍马屁! 何敬容十分感慨,他的一个好朋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谢郁给他写信告诫他,对这些人要冷静地看待,对自己更要谨慎,应当闭门思过,不要和他人交往,以保自己清静之志,做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好朋友的忠告,何敬容最为理解也十分感激,他想以后为政更要以谨慎为务。但是,整个形势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何敬容感到个人的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何敬容迁为太子詹事,侍中不变。太清二年,发生了震惊一时的侯景之乱,侯景降梁又叛,举兵进攻京师,以梁武帝养子萧正德为内应,叛军很快攻破了建康外城。何敬容只得像其他大臣一样,把家从府中迁到台城之内固守。当初,侯景从渦败退时,官军没有得到确切消息,回京来报信的人说侯景的大将都反叛侯景,侯景与其众全部覆没。朝廷不知真假,十分忧虑。何敬容赶到东宫见太子萧纲,萧纲对他说: “淮北才有确切消息,说侯景得以免身,根本不像传说的那样。”何敬容说: “得侯景遂死,深为朝廷之福。”萧纲失色,问其原因,何敬容回答说: “侯景是反复无常的叛臣,最终都会乱国。”同年,萧纲多次在玄圃亲自讲解《老子》、《庄子》,似乎《老子》、《庄子》可以平定侯景之乱,可以救他们一命似的。大学士吴孜当时寄宿在詹事府,每天都去听讲,何敬容对吴孜说: “过去西晋丧乱,很大的原因是崇尚玄虚,导致胡贼殄灭中原。如今东宫又沿袭此道,贻误人事,其将为戎乎! ”太清三年正月,侯景军攻克台城,叛军入城大杀文武百官2000余人,何敬容没有幸免,他成了叛军的刀下鬼,为国捐躯。后诏赠他为仁威将军,本官不变。何敬容有一个儿子叫何瑴,官至秘书丞,很早病逝,何家从此衰落下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1169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20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21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