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智谋权术

《雅识经远,知人善任》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119 评论:0

曹魏初建时期,崔琰受任负责人才的选拔和鉴定工作,前后长达十多年,在任期间,公正明达,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曹魏政权的壮大和巩固,立下了重大功绩,受到上下的一致赞誉。崔琰之所以能胜任此职,与他本人的识力密切相关。例如,当初崔琰和司马朗友善,那时,晋宣王司马懿还年轻。崔琰对司马朗说:“您的弟弟,聪慧睿哲,明智亮允,刚健果断,英俊卓越,恐怕不是您所能及的。”司马朗听了还很不以为然,但崔琰每每地坚持这番议论。崔琰的弟弟崔林,少年时没什么名望,就是与他联姻的亲族也多轻视他,然而崔琰常说:“这是所谓大器晚成的人,他终究会有高远的成就。”涿郡的孙礼、卢毓刚开始进入军府时,崔琰又对他们品评说:“孙礼疏朗豁亮,亢奋勇烈,刚毅简练,坚强果断;卢毓清廉机警,精明理智,百炼不消。这两位,都是三公的材料啊。”后来,崔林、孙礼、卢毓都官至三公。崔琰的友人公孙方、宋阶早死,崔琰抚育他们的遗孤,恩养善视就好像是自己的孩子。崔琰的鉴别识见能力和笃情守义,都和这些相似。

直到后来魏明帝曹叡主政时期,崔林与司空陈群共论冀州人士,仍称崔琰为首。不过陈群却以崔琰“智不存身”贬之。其实,这一断语是不合适的。崔琰之死,与其所荐之人有关,但这不是根本的原因。

起初,魏太祖曹操生性忌刻,凡是使他不堪的人,如鲁国的孔融、南阳的许攸、娄圭,都因为依仗是曹操的旧臣故交而对曹操不够恭敬,最终都被曹操杀掉。而崔琰被曹操杀害,却引起世人的莫大痛惜,直至晋代陈寿撰写《三国志》时,还不时听到为他鸣冤的议论。

崔琰被迫而死的经过最清楚不过的说明,崔琰之死,并非由于他本人的智力未及用人失当所致,而完全出于曹操打击政治嫌疑力量的需要。

崔琰说话声音洪亮,举止舒畅大方,两眉疏展,双目明朗,须长四尺,显得很持重威严,素来被朝廷大臣所仰瞻佩服,连曹操也敬重畏惮他。崔琰曾荐举过钜鹿的杨训,这个人虽才学不足,但清正贞坚,恪守道义,曹操就以礼聘用了他。后来曹操做了魏王,杨训上表称赞曹操的功绩劳伐,称述褒奖曹操盛大的功德,当时有的人便讥笑杨训奉迎欺世、浮夸虚伪,把崔琰说成举荐失当。于是,崔琰就从杨训那里取来了这份表章的草稿观看,并给杨训写了封书信说:“我已阅览了您的章表,其实只是魏王的事迹优秀罢了!时代呀,应当会有变革的时候的。”崔琰这封信的本意,是讥讽议论的人只一味地去谴责、呵斥别人,却不能客观地去寻绎真理,但有人却对曹操说,崔琰的这封书信是傲视当世,怨谤曹操。曹操大怒道:“谚语说‘生女罢了’,‘罢了’就不是好话。‘应当会有变革的时候’,所指的意思也很不谦逊。”于是罚崔琰去做徒隶,派人去察看,发视他的辞语面色并没有屈服的表示。曹操下令说:“崔琰虽然被判刑,但他却仍然会见宾客,门庭若市。他对宾客故意卷起他像蛇一样的须髯,直着眼睛看,好像在瞋怒谁。”于是,就赐令崔琰去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quanmouzhishu/202212936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