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智谋权术

《当机立断- 魏明帝死,司马懿回京》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127 评论:0

最初,曹操还是魏公时,任命赞令刘放、参军事孙资同时担任秘书郎。文帝曹丕即位,改称秘书为中书,任命刘放担任中书监,孙资担任中书令,两人掌管机密。明帝曹叡即位,两人尤其受到恩宠信任,都加任侍中、光禄大夫,封为本县侯。这时,明帝曹叡亲自处理日常政务,屡次出兵,中枢筹划都由他俩掌管;每有国家大事,朝臣集会议事,经常让他俩决断是非,择定而行。中护书蒋济上书说:“我听说大臣权力太重,国家就有危险,左右过于亲近,耳目必受蒙蔽,这是古代至为戒备的。以前大臣掌事,内外动摇不安; 陛下高超,亲自处理国事,无不肃然安定。大臣不是不忠,只是权威下移之后,人们对君王就一定怠慢,这是情势发展的必然。陛下既然已经对大臣明察,希望不要忘记左右亲信造成的流弊。左右亲信的忠心和谋略,未必胜于大臣,至于逢迎谄媚、阿谀奉承,有的却极其善长。如今外面议论,动辄就说 ‘中书’,虽令人毕恭毕敬,但不敢结交,然而仅有这个名义,就可以迷惑世俗,何况实际掌握国家要事,整日侍奉在眼前; 倘若趁着陛下疲倦之时,有所剖断,窃弄权威,大臣见他们能影响陛下,也就会顺势转而趋向他们。一旦有此弊端,私联朋党为援,无原则地褒贬毁誉就会兴起,功过赏罚必定颠倒,走正路向上或许行不通,而曲意逢迎左右近侍的却能显贵,他们乘小事钻营入内,借形势出外号令,自认为被君主亲昵信任,不再会有猜疑。这些应该是陛下圣明睿智早已察觉的,如果对外经意国事,则左右近侍的形迹自然暴露。有人担心朝廷大臣会害怕进言不妥而受左右近臣的怨恨,因而不敢上报陛下和他们对抗。我认为陛下静神沉思,垂听舆论并加以观察,如果事物有不尽合情理而又不能执行的,定将改换曲调,远可以和黄帝、唐尧的功劳相等,近可以使武帝、文帝的政绩发扬,岂止是不受左右控制而已!可是君王不可能独自承担天下的全部事情,必当有所托付。如果委任一个臣属,除非有周公旦的忠心、管仲的公心,否则就有弄权败官的弊病。当今之世,栋梁之才虽然很少,但德行可称一个州职,智慧可效力一个官职;忠诚尽力,各奉其职的人,还是可供驱策的,不要使圣明之朝出现恶吏专权的丑名!”曹叡不接受。

到曹叡病重卧床,深虑后事,才任命武帝之子燕王曹宇担任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共同辅政。曹爽是曹真之子,曹肇是曹休之子。曹叡年少时与燕王曹宇亲近友好,所以把后事嘱托给他。

刘放、孙资长久地掌管国家机要,夏侯献、曹肇心中忿忿不平。殿中有一棵鸡栖树,两人互相说:“这也太久了,看他们还能活几天!”刘放、孙资怕有后患,阴谋乘机离间。燕王曹宇性情恭顺温和,诚恳地坚决推辞,曹叡让刘放、孙资进入卧室问道:“燕王正该如此吗?”刘放、孙资答道:“燕王实际是自知不能承担重任,所以这样。”曹叡问:“谁可承担?”当时只有曹爽一人在旁,刘放、孙资顺势推荐曹爽,并且说:“应当召回司马懿参与。”明帝问:“曹爽能承担这件大事吗?”曹爽汗流满面,紧张得不能回答。刘放暗中踩他的脚,耳语说:“快说以死奉社稷。”曹叡听从刘放、孙资建议,打算任用曹爽、司马懿,不久中途又改变,下令停止先前任命。刘放、孙资再次入见游说曹叡,曹叡再度听从他们的意见。刘放说:“宜亲自写下诏书。”曹叡说:“我疲乏极了,不能写。”刘放随即上床,把着曹叡的手勉强写下诏书,遂拿着出宫大声说:“有诏书免去燕王曹宇等的官职,不得在宫中滞留。”曹宇等流泪而出。任命曹爽担任大将军,曹叡嫌曹爽才能不足,又任命尚书孙礼担任大将军长史辅助他。

这时,司马懿正在汲县,明帝派遣给使辟邪,带着手诏前去召司马懿。开始,燕王替曹叡筹划,认为关中事关重大,应让司马懿走小道从轵关向西回到长安,事情已经施行。司马懿不久又接到第二封诏书,前后矛盾,怀疑京师发生变故,于是急速入朝。

正月,司马懿回到京师,入见曹叡。明帝拉着他的手说:“我把后事嘱托给您,您要与曹爽一起辅佐幼子。死岂是可以忍住的,我强忍着不死是为等待您。能够与您相见,再无遗恨了。”于是召来齐王曹芳、秦王曹询拜见司马懿,又指着齐王曹芳对司马懿说:“就是他了,您仔细看看,不要看错!”又教齐王曹芳上前抱住司马懿的脖颈,司马懿叩头流泪。这一天,立齐王曹芳为皇太子,曹叡旋即去世。

曹叡深沉刚毅,聪明敏捷,但纵情任性。能够择别官吏的事功和能力,排除浮华和虚伪。每次发兵出征,讨论决定大事,谋臣将相,全都佩服曹叡的远大谋略。记忆力极强,虽然只是左右卑微小官,但官府登记簿中有关的禀性行为、主要事迹和经历及家中父兄子弟的情况,一经过目、终身不忘。

起初,诸公接受遗诏辅政,曹叡把他们都派出去镇守地方,朝政则由自己亲自处理。对大臣优待礼敬,心胸开阔,喜爱爽直,即使大臣当面冒犯批评,也不折辱诛杀,他的君主度量是如此宽宏。可是他不考虑建立恩德,使风范流传后世,不巩固曹氏宗室作为基础,至使大权旁落,社稷无人保卫,可悲!

太子曹芳即位,时年八岁。大赦天下。尊称皇后为皇太后,给曹爽、司马懿加以侍中官职,授符节、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各处修建宫殿的劳役,都按遗诏罢除。

曹爽、司马懿各自领兵三千人轮流在宫中宿卫,曹爽因司马懿年纪已大,地位一向很高,经常把他当作父辈侍奉,每有事情必去拜访咨询,不敢独断专行。

最初,并州刺史东平人毕轨及邓飏、李胜、何晏、丁谧都有才名,但急于富贵,趋炎附势,曹叡厌恶他们浮华,都加以抑制而不录用。曹爽一向与他们亲近友好,到掌权辅政,马上加以引荐提升,成为心腹。何晏是何进的孙子,丁谧是丁斐之子。何晏等都共同推戴曹爽,认为大权不能托附给别人。丁谧替曹爽出谋划策,让曹爽禀告皇帝发布诏书,改任司马懿为太傅,外表上用虚名使他尊贵,实际上打算让尚书主事,上奏先由曹爽过目,以便控制轻重缓急,曹爽听从其计。二月二十一日,任命司马懿担任太傅,曹爽弟曹羲担任中领军,曹训担任武卫将军,曹彦担任散骑常侍、侍讲,其余各弟都以列侯身份侍从,出入宫廷禁地,位尊厚宠没有超过他们的了。

曹爽侍奉太傅,外表仍恭敬有礼,但各项决定很少再经由他了。曹爽贬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而让何晏取而代之。任命邓飏、丁谧担任尚书,毕轨担任司隶校尉,何晏等依仗曹爽势力用事,迎合的人升官进职,违抗的人罢黜辞退,朝廷内外都看风行事,不敢违抗他们的意旨。黄门侍郎傅嘏对曹爽弟曹羲说:“何晏外表文静而内心浮躁,巧取好利,不求务本,我恐怕必先诱惑你们兄弟,仁人志士将远远离去,而朝政将要荒废了。”何晏等于是对傅嘏心怀不满,因细微小事免去他的官职。又让卢毓出任廷尉,但毕轨又上奏诬陷,卢毓被免官,舆论多为卢毓辩冤,方又任命他为先禄勋。孙礼耿直不屈,曹爽感到不利,遂让孙礼出京任扬州刺史。

司马懿明于事理,当机立断,返回京城。曹爽任用非人,排斥异己,实潜伏着危局。缺乏韬略,未能从根本上控制司马懿,后患无穷。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quanmouzhishu/202212861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