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智谋权术

《必胜而战- 晋大举攻吴》谋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115 评论:0

吴国发现了鬼目菜,生长在工人黄耉家里; 又发现了买菜,生长在工人吴平家。负责管理国家图书的官吏,查考书籍,给鬼目菜起名叫芝草;买菜起名叫平虑草。孙皓任命黄耉为待芝郎,吴平为平虑郎,授予他们银印和青色的授带。

孙皓每次宴会群臣都要把大臣们灌醉。他设置了黄门郎十人,专门负责搜集大臣们的过失。每次宴会结束以后,这十个人就向孙皓汇报大臣们的过失,凡是大臣中有抵触的、说了错话的,都向孙皓举报,严重的被判刑、处死,轻的也要当作罪状记录下来;有的被剥下脸上的皮,有的被挖去眼睛,因此朝廷上下人心相离,没有人肯为孙皓尽力。

晋朝益州刺史王濬上疏说:“孙皓荒淫,凶暴反常,应当迅速地征讨他。如果一旦孙皓死了,吴国又立了一个贤明的君主,那么就成为我们的强敌了。我造船已经七年,每天都有船因腐烂而毁坏;我年已七十,离死亡没有几天了。这三点只要一有失误,那么伐吴的大事就难以实现。我真诚地希望陛下不要失去机会。”司马炎于是下定决心伐吴。这时,安东将军王浑上表说,孙皓要北上,吴国边境地区已经戒备森严。朝廷于是又商议明年再出兵。王濬的参军何攀奉命出使正在洛阳,他上疏说:“孙皓必然不敢出兵,应当乘着吴国防备严密而突然袭击,这样更容易取胜。”

杜预上表说:“自从闰月以来,贼人只是防备得严,下游地区并不见吴兵沿江而上。依道理及形势推测,贼人已无计可施,其兵力不足以保全两边,必然要保住夏口以东地区以便苟延残喘,没有理由派很多兵士向西,而使国都空虚。但是陛下却由于误听,而丢开大计,放纵敌人而留下了后患,实在是可惜。过去假如举兵有可能失败,那么也可以不举兵。现在事情已经作了决定,务必要做得完美牢靠,假如能成功,那么就开创了太平的基础;如果不能成功,损失耗费也不过在数日几月之间,何必吝惜而不去试一试呢!如果还要等到以后,那么天时人事就不能和往常一样了,我担心到时会更难。当前的举动万分妥贴,绝没有覆灭失败的忧虑,我已下定了决心,决不敢以暖昧不明的态度以自取日后的麻烦,请陛下明察。”一个月过去了,杜预还没有得到司马炎的答复,杜预于是又上表说:“羊祜事先没有广泛地和大臣们商议、谋划,却秘密地与陛下一起推行这个计划,所以就更使得朝廷大臣有很多不同的议论。任何事物都应当把利益与损害相互比较,现在这一行动的利益占十之八九,而弊害只占十之一二,最起码只是没有功劳而已。如果一定要让大臣们说出计划的弊端,也是不可能的,他们之所以对计划有不同的看法,只是因为计划不是他们制定的,自己没有功劳。即使对自己以前说的话有过失感到羞愧,但还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以保住面子而已。近来,朝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总是各种意见蜂起,虽说人心各有不同,但是也是由于倚仗着恩宠而不考虑后患,所以很轻易地表示与自己相同或者不尽相同的意见。自从入秋以来,讨贼的举动越来越显露出来,现在假如中止行动,孙皓或许会因恐怖而产生出新的计划,迁都武昌,更完备地修整长江以南各城,把居民迁到很远的地方去,使城不可以攻,原野之中找不到东西,那么明年的计划或许就用不上了。”当时,司马炎正在和张华下围棋,杜预所上表正好送到了,张华推开棋盘拱手说: “陛下圣明英武,国富兵强;吴主邪恶凶残,诛杀贤良有才能的人。现在就去讨伐他,可以不受劳累而平定,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司马炎接受了他的意见。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按计划从水路运粮。贾充、荀勖、冯等人不同意伐吴,坚持他们的意见,司马炎大怒,贾充立即脱帽认罪。仆射山涛退朝回来和别人说:“古人云 ‘只有圣人能做到内外无患,假如不是圣人,外部安宁了就必然有内部的忧患。’以晋目前的情况来看,抛开吴是外部威胁这件事不说,难道不是应了古人的话吗?”

十一月,晋朝大举出兵讨伐吴,派遣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从涂中出兵,安东将军王浑从江西出兵,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和巴东监军鲁国人唐彬向巴、蜀进军,东西合计共有二十余万人。任命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任命冠军将军杨济协助贾充,作贾充的副手。贾充坚持陈述伐吴不利,而且自称已经衰老,不能担当元帅的重任。司马炎下诏说: “你如果不去,那么我就亲自出征。”贾充不得已,于是接受了符节与斧钺,率领中军向南驻扎在襄阳,负责各部队的部署、调度与节制。

孙皓倒行逆施,恶贯满盈,昏庸无能,大局已坏。

王濬、何攀、杜预、张华等人,均识时机,见机而行,因势而动,则事半功倍。作为韬略家,杜预深知天时人事,变化无常之理,权衡各种谋划的标准及利害,伐吴之举,于晋之利十有八九,而害处仅占十分之一二。并深入分析持反对意见者的心态。张华利用与司马炎下棋的机会,就势发论,从晋与吴最高决策者的优劣比较角度,支持攻吴,于是恰到好处,伐吴大计即时确定。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quanmouzhishu/202212849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