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蕴山,名汶,字锡蕃。1887年11月3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八日)生于安徽六安县。父朱瑞生,性格刚强正直,早年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官至天王府考证官、军师参赞,太平天国失败后退隐六安嵩寮家乡。
朱蕴山四岁学识字,六岁入私塾,十八岁中秀才。1906年,考入徐锡麟主办的安徽巡警学堂,经徐介绍加入光复会,秘密参加反清活动。1907年,他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起义活动,与徐一起被捕,并被押赴刑场陪斩。
1908年冬,朱蕴山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宋玉琳、韩衍组织的读书会,担任联络工作,并协助韩衍办《安徽俗话报》,任经理兼发行人,积极进行革命宣传。辛亥革命爆发后,朱蕴山和韩衍一起成立维持安徽统一机关处,组织青年军,被委为皖中招抚使兼青年军皖中总队长,负责省城治安。
民国成立后,朱蕴山回家乡创办寮察学校,自任校长,暗中从事反袁活动。1913年“二次革命”时,他受到安徽当局通缉,被迫前往北京,不久转到上海。翌年,他回乡又发起创办山河高等小学、南官亭广王城高等小学、毛坦厂高等小学。1915年,与柏文蔚等在安徽秘密策划讨袁,任皖中招抚使。他积极筹集反袁起义资金,以至把自家大部分田地卖掉,但不久事泄而被捕,袁世凯死后获释。
朱蕴山出狱后,到上海、北京、山东等地活动,呼吁同乡团结起来,救乡救皖,反对军阀倪嗣冲。1917年8月,在京曾与陈独秀共商反倪大计。他与安徽著名教育界人士刘希平、高语罕、李光炯等,从反军阀斗争中认识到,要改变中国面貌,应从长计议,从改革教育培养青年入手。为此,朱蕴山参与芜湖工读学校、安徽职业学校的筹建工作,任常务董事。1918年9月又参与创建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六安女子学校,任文牍兼修身教员。1921年春,他与李光炯等创办《评议报》,任主笔,评议安徽时政,宣传革命思想,推动学生反对倪嗣冲之侄倪道烺贿选省议员和拒绝李兆珍入皖的斗争。1922年秋,与李光炯一起发起“废督裁兵”运动。
朱蕴山于1923年春专程到上海谒见孙中山,赞成改组国民党,随后加入了国民党。翌年冬,他赴天津再次晋见北上的孙中山,后赴北京参加孙中山倡议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会。1925年夏,在上海会见了陈独秀,随后又回安徽发展国民党左派组织工作。1926年1月,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由高语罕、薛卓汉介绍,陈延年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会后,在中共华南局负责人陈延年、谭平山的支持下,朱蕴山被国民党中央发表为国民党安徽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并被指定为临时省党部筹备委员会召集人,回安庆成立省党部,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任组织部长。7月,他策动六霍、太湖起义以响应北伐,后因事泄未成。
1927年3月,蒋介石派暴徒捣毁安徽省党部,朱蕴山以省党部名义通电反蒋,后离开安庆。“四一二”政变后,朱蕴山受到通缉,在共产党组织的接应下前往武汉。后南下江西,参加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委员会常委及党务委员。嗣后,朱蕴山转赴上海,得知陈独秀已被解除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1928年春,朱蕴山参加谭平山等组织的“中华革命党”,还与国民党元老柏文蔚等人组织护党大同盟,公开反对蒋介石。1930年8月,邓演达回国后,中华革命党改名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朱蕴山任中央干事,并于同年脱离中国共产党。1931年8月邓演达被捕后,他多方设法营救。在邓被害后,他脱离了第三党。
“九一八”事变后,朱蕴山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极为愤慨,力主抗日反蒋,参与组织青年军人抗日联合会。“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他赶赴杭州,推动第八十七、八十八两师支持十九路军抗日。战后蒋介石将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剿共”,他为挽救十九路军,认为必须联合红军共同抗日反蒋,乃出任秘使,多次往返于上海、福州和香港之间。与此同时,还北上察哈尔,会晤冯玉祥、方振武,共议反蒋抗日大计。回上海后,他再次向中共中央力主联合十九路军抗日反蒋,设计十九路军起兵杭州,瑞金红军北指南昌,冯玉祥挥戈南下苏皖,可使蒋介石腹背受敌。但因王明把持中共中央,实行关门主义的错误路线,朱蕴山联共反蒋计划不被采纳。1934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十九路军及第三党负责人转移香港,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同盟,李济深任主席,朱蕴山当选为委员。7月,朱北上天津,主持华北民族革命同盟工作,任主任;同时与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联合,推动抗日工作。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为扩大统一战线,通过各种渠道对阎锡山进行统战工作,朱蕴山受中共委托三赴太原。经过商议,与阎锡山达成三点协议:一、取消以反共为宗旨的山西“公道团”组织;二、取消对陕北红军的封锁;三、组织抗日团体,发动民众抗日。后来阎锡山还允许八路军在太原设立电台和办事处。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朱蕴山回到安徽从事民众抗日发动工作。朱建议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宗仁成立安徽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李任主任,朱为总务部长、代主任,并兼任第五战区党政委员会副主任。朱广泛团结上层民主人士和各地青年,开展抗日民主运动。1939年春,蒋介石实行“限共、反共、溶共”政策,桂系将领廖磊主皖后,改组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朱蕴山愤而去职,于5月到达重庆。其后,朱在周恩来、董必武的支持下,往来于川、康、滇、桂等省,团结联络国民党民主派人士李济深、龙云、刘文辉等,反对蒋介石的独裁专制政策。他受李济深委托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筹备工作,在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正式成立时,被推举为中央常务委员兼国内关系委员会副主任。1943年,他与陈铭枢等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翌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他当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中央常委,并任国内关系委员会副主任,积极从事抗日民主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蕴山投身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民主运动。1945年10月,他当选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干事会常务干事,参与主持日常工作。1947年秋,朱受李济深、何香凝委托,联络国民党民主派谭平山、柳亚子、陈铭枢等至港,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筹备工作。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朱被选为中央常委,兼代政治委员会主席。5月,与李济深等代表民革中央发表声明,响应中共中央召开新政协的“五一号召”。12月,他和李济深等人由香港起程北上,1949年1月到达大连,不久与其他民主人士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1949年4月,朱蕴山受周恩来委托,与刘仲容等由北平秘密前往南京,敦促国民党当局接受中共八项主张,尽快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在南京期间,他们会见了李宗仁、白崇禧、于右任、何应钦等人,宣传了中共的和平民主主张,破除国民党“划江而治”的幻想,终因蒋介石等人的顽固立场而未有结果。
1949年9月,朱蕴山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常委,第五届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副委员长;民革中央第二、三、四届常委兼组织部长,第五届中央主席。
1981年4月30日,朱蕴山逝世于北京。
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86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