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汝成,字子敬,一作子进,直隶静海独流镇人,1862年(清同治二年)生。早年从学静海名儒杜麟孙。十九岁入清末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学习军事。水师学堂是光绪六年(1880年),经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准,派前船政大臣吴赞诚在天津筹办,派严复为总教习,聘用英国军官教练,仿英国海军教习章程制订条例和计划。1881年建成招生,郑汝成应考入选,为第一届驾驶班学生。18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天津水师学堂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共三十名,学成毕业后多上舰实习,郑汝成在“威远”舰实习[1]。这批毕业生后来多为北洋水师的骨干。
1886年,清政府决定选派三十三人作为第三批海军留学生前往英国、法国学习海军军事。郑汝成作为清政府选派的留学生,赴英国军校,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军事理论。毕业后,派往英国地中海舰队,上“额格士塞兰德”号军舰实习,同时在该舰实习的还有后来成为民国初年的海军总长刘冠雄等。郑汝成在英国学习时,主修枪炮及铁甲舰,成绩优秀,考试“屡列高等”。
1890年,郑汝成留学期满回国,在北洋兵船候补,擢蓝翎五品顶戴千总。不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向李鸿章保荐郑汝成为“康济”舰大副,称:“郑汝成,系由天津水师学堂驾驶学生出身,曾经出洋肄业,学成回华,在船候补。该员年富力强,于船学、操务讲求精熟,堪以升署精练左营守备,充康济船大副”[2]。
1891年,威海水师学堂(刘公岛水师学堂)总办丁幼亭离职,郑汝成奉调接任,不久又兼任总教习。1895年初,甲午战争爆发。刘公岛被日舰攻陷,威海水师学堂也随之解散,郑汝成遂转入天津水师学堂任正教习。清廷在甲午战败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郑汝成为海军教习,无所用。三年后,郑投入时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式陆军的袁世凯麾下。
1902年夏,直隶总督袁世凯在保定成立直隶军政司,自兼督办。军政司下设兵备、参谋、教练三处。其时,郑汝成已成为袁世凯的干将,帮助袁办军校。郑先任教练处帮办(总办冯国璋),同时兼任保定北洋武备师范学堂监督。北洋师范武备学堂是短训班性质的军校,为袁世凯训练新军军官的一种方式。1903年,出任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总办,这是当时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陆军武备学堂,是为培养北洋常备军基层军官所设置的,毕业生散布北洋各军,对北洋军的形成影响甚大。这两所军校都是袁世凯培植自己势力的重要工具[3]。
1907年,清政府决定重建海军,郑汝成重回海军任职,任陆军部海军处机要司司长。1909年秋,随筹办海军大臣载洵、萨镇冰出访欧洲,考察各国海军及订购新舰。该年9月,考察团先后访问了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英国的海军学校和船厂,并向意大利订购炮舰一艘,向奥地利订购驱逐舰一艘,向德国订购驱逐舰三艘、江防炮舰两艘,向英国订购巡洋舰两艘。郑汝成因熟悉欧洲列强海军,在考察过程中贡献良多。1910年,任筹办海军事务处军法司司长。同年底,清政府改筹办海军事务处为海军部,郑汝成改任军制司司长。1911年春,烟台海军学堂发生学潮,该校发生汉满学生斗殴事件,郑汝成奉命前往处理。当时,烟台海军学堂的满族八旗子弟有二十余人入学,水平低下,故设专班。汉满学生不相往来,秋季运动会因比赛而斗殴,满族学生全部离校告状,遂由登莱青道台出面解决,勒令学校开除肇事汉族学生,由此激起汉学生对清廷的极大不满。郑汝成到后旋即接任该学堂监督,接替同情学生的谢葆璋,并兼海军部一等参谋官,授海军协都统衔。
郑汝成来烟台不久,就爆发了辛亥革命。烟台革命党人深受武昌起义胜利的鼓舞,准备在烟台发动起义。而敌视革命的郑汝成则采取措施,对革命党人严加防范。1911年11月12日,革命党人在烟台发动武装起义。海军警卫队和海军练营的部分官兵宣布反正,转向革命,随即开进烟台市区。烟台的其他军警也纷纷倒戈,一夜之间烟台即告光复。烟台起义成功后,郑汝成见大势已去,便带着烟台海校中的几十名满族学生逃回北京,海军警卫队也有部分官兵逃散[4]。
1912年,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任命郑汝成为总统府高等侍卫武官。旋奉袁命往南京办理留驻那里的南方民军的裁汰、整饬、发饷事宜。1913年,郑汝成擢升海军中将。7月,被袁世凯任命为上海镇守使,率陆军第七、第十九旅驻防上海,统辖驻沪海陆各军及江南制造局,协助冯国璋、段芝贵所部袁军在江苏、江西两省的作战。随着“二次革命”爆发,陈其美担任上海讨袁军总司令,设司令部于南市,并在7月18日宣布独立。此时,上海讨袁军约有七千五百人;吴淞要塞司令姜国梁也投向革命党人,并对进逼吴淞口的“飞鹰”号驱逐舰进行炮击。其时,陈其美认为兵工厂是部队的命脉,以免于战火为由,派人前往制造局,试图游说郑汝成,“中立”江南制造局,封存武器弹药。郑汝成予以拒绝。郑一边命令士兵们抓紧修筑工事,一边积极向袁世凯报告。事变发生后,袁马上任命郑汝成和海军总司令李鼎新为前敌指挥,与上海讨袁军对峙。
7月23日凌晨,陈其美指挥讨袁军向江南制造局出击,激战一小时,攻入该局第一道大门。高墙内的敌军凭借有利地形和火力优势,固守第二道大门;郑汝成、李鼎新则让黄浦江上“海筹”、“应瑞”、“肇和”、“海琛”、“镜清”等舰集中炮火助战,对讨袁军阵地进行猛烈轰炸,讨袁军损失重大。 当晚,讨袁军再次向江南制造局东、西两侧进攻,一度突破东栅门,但被黄浦江上各舰的炮火击退。讨袁军并未气馁,又相继向江南制造局发动了几次进攻,但终不能克。8月13日,大批援军抵达,郑汝成率舰至吴淞口,与北洋政府海军部派来的海军陆战队会合,轮番猛轰吴淞炮台;海军陆战队也迂回江湾,从侧面进行袭击。讨袁军伤亡严重,只好放弃吴淞炮台,转移到嘉定,最终不得不解散队伍,宣告失败。
8月至9月,镇压了讨袁军起义后,郑汝成先后兼任上海警备地域司令官、淞沪一带接战地域司令官、江南制造局总办,又获海军上将之衔,并被授权“指挥一切事宜”。至此,郑汝成掌握了除租界以外的军政大权。郑一切唯袁世凯马首是瞻,先后对上海民众在辛亥革命中取得的成果进行清算。带有地方自治色彩的上海市政厅被改为上海工巡捐总局,观察使被改称沪海道尹,县民政长被改称县知事,各初级审判厅也全部被裁撤[5]。郑汝成疯狂捕杀革命党人,对于藏身租界的一些上海讨袁军官兵,或诱捕,或收买流氓下毒手,后来又按照袁世凯的电令以“划分警权”名义满足租界当局的扩张要求,换取其帮助捉拿“国事犯”。
1914年夏,范鸿仙(字光启)接受孙中山指示抵沪,在葛罗路设立机关,一面联络革命志士,一面说服驻军中有反袁倾向者做内应,准备攻打上海镇守使署;不料,该行动为郑汝成侦悉,范光启在机关起草军书时遇害,受牵连的二百多人也都被枪毙[6],以致中华革命党成立后在上海建立的组织受到重大的打击。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接受日本政府最后通牒,承认耻辱的“二十一条”,并加快恢复帝制的步伐。在群情激愤之中,郑汝成却指责反日爱国运动是“煽惑滋事”、“要挟政府”,对反日运动加以镇压。郑汝成的倒行逆施的行径,备受袁世凯的青睐,为袁在东南的心腹,袁世凯曾说“异日代冯国璋者,舍郑汝成莫属,而郑之才非华甫所能敌,诚后来者之彦也”[7]。郑声言:“一身独当东南各省反对之冲。”[8]10月,郑汝成受封为将军府彰威将军。1915年秋,陈其美奉孙中山之命潜回上海。10月29日,他设机关于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五号,筹划在沪发动起义,并准备采取暗杀的方式秘密除掉郑汝成。陈其美认为,上海为东南第一要区,吴淞要塞扼长江之口,制造局为后方重地,都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但海军不得,则上海难下,上海不下,则东南难图。而郑汝成拥精兵控海军,又干练多才,为“袁氏江南屏藩”,故要想取上海,须先除去郑汝成,“逆酋不杀,则上海与海军二者皆不能急图也”[9]。11月10日,郑汝成在前往日本驻沪领事馆举行的天皇即位招待会途中,行至上海虹口租界附近外白渡桥被革命党人王晓峰、王明山刺杀身亡,终年四十三岁[10]。
袁世凯获知郑汝成被暗杀消息后,大为震惊,叹息“坏我长城,南方无宁息矣”,并即刻下令:“郑汝成追封一等彰威侯,照上将阵亡例从优议恤。”给治丧费银二万元,拨予天津所属小站营田三千亩给其家属,以资赡养,并在上海及原籍建立专祠。同时,任命松江镇守使杨善德为上海镇守使。而王晓峰、王明山两位革命党人被捕后自租界引渡解归上海镇守使署,12月7日在西炮台被杀害。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82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6主编
2022-12-04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25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20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04主编
2022-12-08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