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赵声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赵声历史评价_赵声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9日 阅读:123 评论:0

赵声,原名毓声,字伯先,号百先,江苏丹徒大港镇人。生于1881年3月16日(清光绪七年二月十七日)。其父赵蓉曾是个廪生,在家乡教学。赵声幼年从父读书,又练武艺。稍长,魁梧多力,曾入狱救人,被视为“豪侠少年”。十九岁考中秀才。

1901年初,赵声到南京教家馆。时值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目睹国势危急,他感叹地说:“有文事必有武备。吾当为班定远,岂能于墨汁中求生活?”[1]遂辞馆职,以第一名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入校以后日渐倾向反清革命,为学堂监督所不容。数月后他自动退学,寄居和尚庙读书。庙旁为江南陆师学堂,一次偶代某生作文,得到该校监督俞明震的赏识,特许其入学,至1902年底毕业。在此期间,他进一步受到国内革命思潮的影响,认真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学说,并决心从事革命活动。

1903年2月,赵声东渡日本考察军政,在船中对友人说:“生平最佩服孙文。”[2]到日本见到黄兴等革命志士,大受鼓舞。不久赵由日本回国,先在本乡创办阅书报社、小学堂、体育会,积极宣传革命。后去南京两江师范学堂任教,内结员生,外联同志,秘草“七字唱本”,号《保国歌》[3],大量印刷,广为散发传播。

是年秋,全国兴起拒俄运动,赵声参加南京学生在北极阁的集会。他登台演说,慷慨激昂,受地方当局所忌,乃去长沙任实业学堂监督。不久他闻袁世凯扩练北洋新军,辞职北上保定,得见袁世凯,想通过投军进行革命活动。袁世凯闻赵有革命思想,乃虚与委蛇,名义上委赵办文书,实则形同软禁。赵知中计,设法逃离保定,往北京,出榆关观察东北形势。那时皖人吴樾正在北京谋刺清政府大吏,赵、吴结识,互倾肝胆,成了莫逆挚友。赵南归过天津时,曾有诗寄赠吴樾,中有“大好头颅拼一掷,太空追攫国民魂”[4]之句。其后吴樾果因炸清五大臣而殉难,赵得讯悲痛不已。

1905年秋,北洋陆军将在河间举行秋操,赵声乘机潜入某镇为队官,谋相机策动革命,筹划未成,不久失望南归。他先到南京入督练公所任参谋官,后赴广西任巡防营管带。在广西期间,赵不时向士兵灌输反清革命思想,激励本地人士发动革命,因广西清吏防范严密,一直无从下手,便回到南京任暂编南洋陆军第九镇十七协三十三标二营管带,半年后被统制徐绍桢擢升为标统。其间他先后保举冷遹、柏文蔚、林之夏、倪映典、熊成基等革命青年入第九镇任官佐。

1906年春,赵声在南京加入同盟会[5],更加注意扩大革命行动,于营内设阅书报社,加紧向士兵灌输革命思想。所部士兵因闻太平军故事,恨曾国藩,火毁其后湖神庙。江督端方得知,想借此事兴大狱,加赵以罪,得徐绍桢力保,才以免职了事。

1907年春,赵声至广东,任新军二标三营管带,不久升第二标标统。这时粤省新军中已布满了革命种子;而廉州团绅刘思裕统率万人会(地方团兵)发动抗捐斗争。粤督周馥急派赵声和防军统领郭人漳前行镇压。赵原准备相机举事,因联系失时,致刘思裕已先为郭部管带林虎所杀。但钦、廉两府的群众抗捐斗争,在同盟会员王和顺的联络和策动下继续发展,并请援于同盟会越南总部。7月,张人骏督粤,续派赵声及郭人漳各带新军三四千人前往镇压。孙中山前此已派黄兴等与赵、郭联系,赵、郭皆表示要反戈相应。而当王和顺率起义军进克防城并转至钦州城下时,率先入驻钦州的郭人漳动摇,对起义军不予响应,致使赵声原定俟钦州一下,即在合浦举兵响应的计划落空,钦廉之役至此宣告失败。赵声经此两役,内心深为痛苦,率部回廉州后曾赋诗道:“八百健儿齐踊跃,自惭不是岳家军。”[6]

1908年冬,粤督张人骏改调赵声任新军第一标统。赵愤郭人漳的背约,宣布与郭绝交。郭既为赵所不齿,便不时向张进谗。同时端方也由江南密电戒张:“声才堪大用,顾志弗可测,毋养虎肘腋,致自贻患。”张由此疏赵,削其兵权,改调陆军小学堂监督。赵声处境日益困难,遂于1909年3月弃职回江苏丹徒故里。端方下令缉捕,他乘夜逃往杭州。

1909年秋,孙中山派党人在香港设同盟会南方支部,谋划发动广州新军起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赵声受南方支部电召南来主持,预定1910年2月24日(农历元宵节)起事。2月7日,赵借迎其父亲抵港的机会,与倪映典等起义领导人由广州到港,计议起义军事。未料2月9日农历除夕夜,广州新军与警察发生冲突。赵等紧急磋商,认为新军可能由此被遣散,决定起义提前至2月15日进行。当赵等赶回广州时,形势更为严峻,倪映典当机立断,于12日率部起义攻城。进攻途中中计受伤被俘,为清军杀害。赵声时在城内,因事变猝起,与各方无法联络,起义失败。赵在清吏缉捕下逃至香港乡间。

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许多革命党人泄气。同年冬,孙中山约集赵声、黄兴、胡汉民等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举行会议,决定集中全力在广州发动起义。计划取得广州后,军分两路北伐,赵声率东路军经江西,向南京推进,黄兴统西路军入湖南,向武汉进军。1911年1月中旬,赵、黄、胡等回港设立领导起义的总机关统筹部,由黄兴任部长,赵声任副部长,决定1911年4月13日发难,并通知各省党人积极来会。到4月8日,推定赵为起义总指挥,黄为副指挥,准备发动十路进攻,赵自率苏、皖党人百人攻清军水师提督李准驻地。不料就在这一天,忽有新从南洋来的温生才谋刺李准,误击署广州将军孚琦事发生,粤督张鸣岐和李准加强了防范,原订起义日期不得不因此推迟。又因广州熟识赵的人多,遂由黄兴于23日率党人先入,赵续至。起义日期几经变动,到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由于情况紧急,黄兴被迫发动,于当日下午5时亲率党人攻入总督衙门,各路队伍和清兵巷战了一日夜,终因寡不敌众,遭到失败。赵等28日晨赶到广州,已无法参加战斗,只好撤退。这次起义伤亡很大,后得遗体七十二具,葬于黄花岗,世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由于连遭挫折,特别是两次广州起义失败,赵声忧愤成疾,于1911年5月18日病逝于香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表彰他的功业,追赠他为上将军[7]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81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