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张一麐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张一麐历史评价_张一麐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9日 阅读:97 评论:0

张一麐,表字仲仁,初字峥角,号公绂,别署民佣、大圜居士等。1867年(清同治六年)出生于江苏吴县一个士绅家庭。父亲张是彝以生员身份在籍课馆,后于1880年得中进士。

幼年的张一麐以天资聪颖、悟性高闻名乡里,有“神童”之誉。1878年十二岁步入科举途径,连过县、府、院试三关进县学为生员。次年,张父以一麐年幼稚嫩为由,阻止他应考乡试。旋因张是彝以进士出身发往直隶以知县即用,张一麐则留在家里读书。1882年张一麐应江南乡试得中副榜,深获主考官许庚身的激赏,监考官左宗棠也专门调阅了他的试卷,夸奖说:“这小子将来定有出息!”[1]嗣后,张一麐受回龙阁程受甫礼聘任西席。1883年遵父命辞去馆职,冒籍考进保定莲池书院,从张廉卿深造。时因捐例大开,而其父张是彝又无财无势,因而一直没有得到实缺,仅留保定府署充任看管朝鲜原摄政王“大院君”李昰应的差使。张一麐学余每每跟随父亲当值,和李昰应有较多接触,对国家的危机形势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常以故乡先贤范仲淹的事迹自励,誓以天下为己任而思谋报国。

1885年,张一麐应顺天乡试,中第十名举人,和张謇同榜,从此结下厚交。在回吴县完婚至天津换乘轮船时,应直隶总督李鸿章之命前往督署谒见。其父张是彝在李的帮助下得实授正定知县,张一麐又随父去正定。不久,张是彝因病告归,张一麐随回吴县。1889年,张是彝病故,张一麐经人介绍往苏州盘门城内汪府课馆,又应聘每月考课紫阳、正谊、平江三家书院,同时还收取校外学生及卖文换润,以敷家计。

中日甲午之战后,清廷签署屈辱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出,国人激愤。当时张一麐正在北京参加会试,激于民族大义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活动。回到苏州后,他又倡议发起“苏学会”和“强学会”遥相呼应,成为东南鼓吹维新变法的重要据点。“苏学会”每周集会一次,会员轮流登台演讲,并由张一麐倡导开办唐家巷小学试行新式教育。他还派会员祝中渊常驻上海,购买西学书籍及上海强学分会的各类宣传品,并事观察联络。又通过祝心渊的介绍同正在《时务报》当撰述的章太炎相识,从此结为莫逆。章太炎的名著《訄书》就是在张一麐的帮助下首次付梓问世的。

1898年,张一麐再度入京参加会试,因姐夫夏孙桐入闱阅卷,循例回避。其时正值戊戌变法运动拉开序幕,张一麐特地去南海会馆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结纳,并签名参加了以图强救亡为宗旨的保国会。返苏之后,张一麐又同湖南维新运动的干将江标过从密切,江标还赠给“苏学会”许多书刊以示支持。维新运动失败后,苏州的保守势力甚嚣尘上,“苏学会”无形解散,唐家巷小学的学生家长们也纷纷要求重开八股课程,还有人劝告张一麐暂去上海租界躲避。1900年,张一麐应同乡前辈、新授四川学政吴纯斋的邀请,入蜀帮助阅卷校士。

1903年,张一麐赴京会试,又因姐夫夏孙桐入闱而失去应考机会。正待回乡,清廷下旨开试经济特科,张一麐由江苏巡抚恩寿和陕西学政沈卫联名保荐应考。后者是其妹丈沈钧儒的叔父。经济特科考试的主考官是张之洞,对张的试卷十分欣赏,内定一等第一,但揭开弥封后同考官认为按例大魁宜出于翰林,发榜时因此改为第二,而声名大播。在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的力争下,张一麐由原先之分省湖北改为直隶,授官天津河防同知,就此进入袁幕。他由办理文案起家,逐渐受袁世凯的信任重用,得参机密,为袁举办种种“新政”出力甚多。袁世凯会同张之洞奏请实行君主立宪一举时,也听取了他的意见。张同时兼任天津《法政学报》主笔。

1905年10月,北京前门车站发生了五大臣出洋考察被炸事件,经初步调查系直隶大学堂的学生吴樾所为。袁世凯欲派素有“屠伯”之称的赵秉钧主办此案穷追同党。张一麐密劝袁不必在此案上开罪于革命党人,遂使袁收回原意,改委他人前去保定,草率结案了事。吴樾在保定的军国民教育会支部同志和《直隶白话报》的同人们帮助下而得保无虞。

1907年8月,袁世凯入京参襄宪政,又补授军机大臣,张一麐随行,凡有关宪政诏谕、章制、文电等大多出自张之手笔。他还作为编纂官制局的成员,参加了朗润园官制改革会议。但宪政的结果是一场骗局,增添了张一麐对腐朽专制的清王朝的失望。翌年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以足疾为由撵回河南彰德,张一麐也辞职回到苏州。在同袁世凯分手时,他接受了幕主的密嘱,这就是后来他替袁世凯整理和发表所谓戊戌政变日记以洗刷袁氏罪名的由来。

留居苏州期间,张一麐联络了一些学人乡绅,举办了不少如图书馆、公园等地方公益事业。不久又应友人邀请去游杭州,被浙江巡抚增韫聘留入幕,至1911年春天辞幕返苏。

当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张一麐参与了江苏独立的活动,被江苏军政府都督程德全任命为民政司长。这时清廷又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以司剿灭革命之火,袁往孝感萧家港车站视师时,张一麐拍去密电,劝袁取清而代之。鉴于革命形势的发展,袁世凯没有接受张一麐的劝进,张一麐本人也转变了态度,和张謇等立宪党人同赴上海参与南阳路“惜阴堂”的活动,旋即应袁世凯连番电催携带秘密使命入京,与上海南北和会的场外交易相配合,最终促成了革命党和袁世凯之间的妥协。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张一麐被袁重用,担任总统府秘书职。法国新闻记者菲迪南·法容纳曾于1913年会见袁世凯时认识了张一麐,认为袁在一切问题上都信赖梁士诒和张一麐,并称他们是当时统治中国的三个人物。1914年5月,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张一麐被任命为总统府政事堂机要局长,为袁直接掌握之“内秘书厅”,其职守权限实际上高于国务卿,足见袁氏对其非同一般的信任和倚重。其时袁世凯图谋帝制复辟之心日切,张一麐洞察时局,以为民党实力雄厚,共和深得民心,改制极为不利。他感袁知遇之恩,向袁反复陈述利害,力劝袁不可为之。其时拥袁称帝之人屡屡以死相胁,张亦无所畏惧;他一再面谏袁氏回头,还当面警告杨度不要受人利用,并在此时同反对帝制的蔡锷结下深厚友谊。在复辟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他坚辞机要局长职,但袁世凯又以教育总长一职相羁。10月,张出任教育总长,锐意推广汉语拼音,还自捐薪俸办了一个注音字母传习所以培训师资。同时,他仍竭力抵制帝制活动。蔡锷秘密离京前夕,曾暗示张一麐一同出走,但张没有接受,仍旧对袁氏改弦抱着一丝希望。12月11日,参政院向袁世凯呈上第二次推戴书,张一麐闻讯连夜写成数千言的《密陈大计呈稿》,苦劝袁氏幡然悔悟。但稿呈之时,袁已发表申令接受帝号,张一麐忧愤交集,辞去教育总长职,黯然去津。

蔡锷起兵后,全国响应,袁世凯如坐针毡,被迫召回张一麐并请他撰写取消帝制的文告。在袁苟延残喘的日子里,每天都想亲近张一麐,对他说了不少悔悟一类的话,使得张一麐终生对袁抱有复杂的印象。

袁世凯死后,张一麐谢绝了各级北洋军人政客对他的聘用,去日本游历了一个多月,归国后又自北而南周游了一圈,最后息影于苏州。他曾写诗明志,表示不愿再入宦途。但1917年7月张勋导演的宣统复辟逆流,又激起了他坚持共和、反对帝制的热情,使他从林泉下重新卷进政治涡流。当他得到宣统复辟的消息后,不顾有病在身,赶到南京说动江苏军政长官冯国璋通电讨逆。冯国璋宣布就任代理大总统后,他又被聘为总统府秘书长。张竭力反对段祺瑞继承袁世凯衣钵所倡之武力统一政策,并向冯推荐王克敏出面组党,以对付段祺瑞的安福俱乐部。

1918年10月,徐世昌接替冯国璋任大总统,张一麐也同时卸去秘书长职务,以名流身份致力于国内和平运动。1919年3月2日,各地平和期成会代表在南京正式成立“全国平和期成联合会”(简称“和联”),举熊希龄为会长,张一麐和梁士诒为副会长。张的基本主张是要求停止内战和反对卖国外交,并宣称自己已是人民的仆人,而不再是北洋的幕僚。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他对人民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1919年9月发表的《徐佛苏〈西南自治与和平〉评议》一文中,张坚持“约法精神,中华民国主权在人民全体”,要求实行对抗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联省自治,极言“共和原理,必由民治,真自治便是国民有自觉之智识,自动之能力”,“自治之极点,必标其名为民治”[2]。直皖战争后,张绍曾于1921年9月在吴佩孚授意下,通电主张召开庐山国是会议,他也发通电表示赞成。会议流产后,他回到苏州,同寓居苏州的李根源、章太炎等人交往过从,诗酒唱和,并致力于地方事业。1924年江浙战争打响,他又外出奔走,呼吁各方和平,免除兵祸涂炭。但是当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时,张一麐仍以内战看待,受江浙协会推戴充当“人民代表”,赶赴武汉企图说和交战双方。及至北伐军总司令部移节南昌时,他又去会晤蒋介石意欲斡旋。

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之后,张一麐长期住在苏州从事地方公益事业活动,包括农事改良、公路修建、救灾抚难、整理古迹、筹建平民住宅以及各类文化教育措施,等等。东吴大学因其学养声望,特授法学博士头衔以彰荣誉。对于国民党政府当局以调换田单为名巧取豪夺、水利失修而造成巨大灾祸,政府官员肥私贪贿、危害社会等等弊端,张一麐都加以严词抨击,因此被有些人目为“劣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张一麐积极投入了爱国抗日的宣传活动。他创办了《斗报周刊》,自署“江东阿斗”,在其亲撰的发刊词中公然揭橥“三不主义”:即“不不抵抗、不签订丧权辱国之约、不压制舆论”,并且出席群众集会讲演力主抗日救国。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打响后,张一麐同李根源一起发起抗日治安会,动员苏州人民参加捐输钱款、棉衣、药品和救护抗日伤员,还亲自把大宗棉衣、药物和罐头食品运送到上海。在为吴县抗日团体书写的启事里,他痛斥了当局苟安泄沓的暧昧态度。1933年,冯玉祥在察哈尔组织抗日同盟军,同时向蒋介石提出十二条抗战救国大计,其中就包括邀请张一麐、蒋百里等名流共参国策,但是蒋没有接受。

1936年11月,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等因宣传抗日救国,横遭国民党政府逮捕迫害,是为震惊全国的“七君子之狱”。营救“七君子”运动把全国人民要求抗日救国的洪流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张一麐也勇敢地参加了这一斗争。12月4日,“七君子”从上海移解苏州高等法院看守所后,张一麐即同李根源前往面致慰问,并代表苏州各界群众团体向爱国志士们送上水果罐头等礼品。他又和羁押在狱的沈钧儒诗文唱和表示钦佩。当国民党司法当局决定引用《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对沈钧儒等七人提起公诉时,张一麐同李根源等四处奔走活动,延请了上海、苏州的二十七位著名律师通力合作,以充当“七君子”冤案的辩护人。开庭以前,张一麐还在自己家里宴请全体律师,对大家激于民族大义,不顾当局压力,敢于出庭为爱国志士陈词辩护的义举表示感谢。1937年6月11日,“七君子”之狱正式开庭,张一麐和李根源早早赶到庭外,在濛濛细雨中鹄立等候。待法庭宣布不准旁听时,他愤怒地走进去找到高等法院院长朱树声当面交涉,为“被告”家属和新闻记者们争得了旁听的权利。在审判过程中,张一麐不间断地慰劳和鼓励律师们,还参与了他们对付反动法庭的策略谋划。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局面逐渐形成后,国民党当局被迫裁定“七君子”具保释放。张一麐和李根源等毅然充当保人,和成千群众一起唱着抗日救亡歌曲,欢迎爱国志士们光荣出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张一麐同李根源等人立即组织起苏州抗敌后援会。8月16日,他们冒着敌机滥炸的危险,赶到战火弥漫的真如,受到第三战区司令部长官冯玉祥、张治中、张发奎等抗日将领的热情接待。张一麐把儿子送进了前线救护队,自己则不顾抱病吐血,领导了大量繁重的抗日后援工作。为激励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奋起,年已七旬的张一麐在报上公开倡议建立老子军,举马相伯老人任军统,自任副军统,李根源任参谋长,动员全国六旬以上男子投军,从事各种与敌拼命不得生还的工作。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的壮举,立即得到全国老人们的响应,数日之间,报名从军和捐款之信函盈尺,但最终受到了蒋介石亲自来电阻挠。在这段时间里,张一麐还书写了大量诗篇发表于报章,热情讴歌抗日爱国军队英勇杀敌的壮烈事迹,鼓励民众共同奋起抗日到底。他并发表《敬告日本国民》一文,号召日本人民一起加入到国际反法西斯阵线中来。他还同画家樊少云合作扇面等,以润笔之资充作救国捐。当时郭沫若曾专门去苏州采访过他和李根源,在题为《在轰炸中来去》的战地通讯里,详细报道了两位爱国老人在苏州进行的抗敌后援工作,尊称他们为“天下之大老”。

1937年11月19日苏州沦陷后,张一麐在群众的帮助下化装成老僧逃出敌人魔掌。途经上海时,组织江浙两省流亡在“孤岛”的绅民成立同乡会以继续斗争。嗣后辗转流亡至武汉,参加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七七”周年纪念大会在汉口召开时,张一麐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同一天,第一届回民参政会在汉口开幕,张一麐以首席参政员身份致辞。他在会上支持并签署了沈钧儒、邹韬奋等提出的各种要求抗日、进步和民主的提案。10月28日,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在重庆开幕,张一麐联署了中共代表董必武等人提出的拥护持久抗战宣言案。他还提出临时动议,请政府明令公布,以防反间而定人心,矛头直指企图降敌的汪精卫等,此案当即得到董必武和许多参政员的支持获得通过。而后,当中共六参政员提出加紧全民族团结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案时,他也慨然签署。在1939年9月9日召开的第四次国民参政会上,张一麐在致辞时,面斥蒋介石所推行的种种破坏团结抗战之反动政策。邹韬奋在报上发表评论说:“这样至诚爱国的沉痛语,幸而是出于年高德劭的张先生之口,否则至少又要被人戴上几顶毫不相干的帽子了!”[3]

1940年12月,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组成,张一麐仍为首席参政员。他继续坚持团结抗战和进步的立场,反对国民党煽起的反共逆流。他写有赋参政会纪事诗一首,谓:“万马齐喑试一鸣,初心端不为浮名。歌功颂德由君辈,折角批鳞属老生。”在历次会议上,他都实践了“折角批鳞”的诺言,成为抨击蒋介石破坏团结抗战行径最有力者之一。同时,张一麐又积极从事促进宪政和民主的运动,也是素有“民主之家”的上清寺特园的座上客。在那里,他与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袖倾心交谈,因此愈加遭到反动势力的忌恨。1943年8月,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开会时,当张一麐抱病出席并痛斥孔祥熙等人贪污误国危及前线时,蒋介石冷冷地说:“仲老年高德劭,不要轻信外面的谣言。”还说张以后可视健康情况,参政会不出席亦可[4]

1943年10月24日,张一麐因急性肺炎病逝于重庆。

参考文献

  • 黄炎培:《张仲仁先生传》,《心太平室集》卷一。
  • 张一津:《张一麐》,《近代史资料》总第60辑。
  • 《有关张一麐创设老子军抗日史料一件》,《民国档案》1986年第1期。
  • 恽逸群:《首席参政张一麐》,《恽逸群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3—144页。
  • 刘成禺:《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京华印书馆1922年版。
  • 张国淦:《洪宪遗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中华书局1960年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78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