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张士秀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张士秀历史评价_张士秀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9日 阅读:140 评论:0

张士秀,字实生,山西临晋南营村人,生于1870年(清同治七年)。张士秀自小聪慧,据说八岁便能抚琴作诗,十二岁时曾以口算胜过知县的珠算,并替父亲打赢了与伯父的官司,夺回了田产,从此有“铜嘴铁舌”的绰号。后来,张士秀中了秀才。在他十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张士秀边务农边经营商业,由于他擅长经营,家道也逐步复兴。

1900年,张士秀出任临晋县差役局局长,上任后不久就将原本繁琐凌乱的差役事务整理得井井有条。河东道员陈际唐很赏识张士秀,便邀请他到运城并委以“回澜公司”(该公司创办人为景定成,名义是出售西药,实际上输送新书报传播革命思想,并且是革命活动的联络机关[1])总理事的职务。此外,张士秀还兼理河东第一纺织公司。

1906年,张士秀受清廷派遣赴日本游学并考察实业。在日期间,他经常与景定成、章太炎、王用宾等人讨论怎样反清救国,“亦在东京参加了同盟会”[2]。一年后张士秀回国,一面继续管理回澜公司,一面暗中联络革命力量,发展同盟会会员,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09年,山西省谘议局成立,张士秀被选为常驻议员。

1910年春,“文交禁烟”惨案发生,张士秀以谘议局议员的身份被山西巡抚丁宝铨派往文水、交城两县安抚烟民。张士秀在详细地了解“文交禁烟”惨案的真相后,将真相公布于众,结果丁宝铨被御史胡思敬弹劾并被送部议处降级留职。丁宝铨为了报复张士秀,贿赂满族御史荣光并声称:“山西士气淳朴,近年嚣张殊甚,恐有不逞之徒,潜伏生事,交晋抚严查。”[3]丁宝铨遂以“鼓吹革命煽动人心”之罪,列王用宾为罪首并株连法政专校监督刘绵训、山西大学堂监督解荣辂、谘议局议员张士秀、报馆记者张树帜等,以“挟妓逞凶”之罪名,将张士秀逮捕并送回临晋县监狱关押,判处其二年徒刑。张士秀在狱中常以琴书自娱,并没有因身处狱中而心灰意冷。据说狱门上曾贴有其手迹:“困极必大亨,死地而后生。”表面上张士秀不关心外界的事情,实际上他常借助亲友探监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密谋推翻清廷之计。

辛亥革命爆发前夕,同盟会领袖黄兴曾致函运城同盟会会员,嘱咐务必要将张士秀营救出狱。武昌首义后,陕西同盟会会员邹子良到狱中探望张士秀,张士秀详细地询问了陕西的情况,并与之商量对策。1911年10月29日,太原响应武昌起义光复,革命大势已定,临晋知县害怕祸及己身,急忙将张士秀释放,并欲延请帮办防务,但遭张士秀拒绝。不久,山西都督阎锡山、起义军总司令姚以价相继电召张士秀入省,张士秀鉴于曾陷害自己入狱的人有的仍占据要职,便以“此贼犹在,我军行将败矣,不如据河东以图补救”为由拒绝北上,转而西渡黄河到达陕西。当时,“晋南方面从事革命活动的人士,除在辛亥前已在东京参加同盟会的而外,还有经回国后的会员先后介绍加入同盟会的许多人士,其中以安邑的李鸣凤、临晋的张士秀、虞乡的尚德等为最著。辛亥起义前,他们经常奔波于山西、陕西两省之间,鼓吹革命,联络同志,积极进行起义事宜”[4]

张士秀到陕西后,先后面见了陈树藩、井松生、井勿幕、严庄、李仲三等人,介绍了运城一带的情况,声称有尚德、胡足刚二人对运城情形甚为熟悉,但井松生、井勿幕二人皆以新兵未加训练为由拒绝参加。张士秀只得在朋友引荐下面见陕西都督张凤翙,细陈援晋之利,但张凤翙也面露难色。而在当时,陕军也极欲过河却被军饷所困,陕西人民的食盐供应严重不足,山西河东既是食盐产地又是收税之所,如能运盐过河,这两个问题便都迎刃而解。陕西革命初起之时,由会党组织的军队人员不够充裕且无党人领导,军纪极坏,陈树藩辖区的阎飞龙部即属此类。如果将这部分军队带到山西境内,就可在人地生疏的情况下加以整编,使其容易就范。基于上述原因,陕西军政府派陕西东路节度使张伯英与张士秀签订《秦晋同盟互助条约》,张伯英由潼关调兵支援河东。正在这时,清军急攻潼关,张伯英一时不便分兵,张士秀无奈之下只得暂且回晋。当时,先期到达蒲州的王用宾正与蒲属六县同盟会会员商议组建民团事宜,张士秀到蒲州后便被公举为蒲属六县民团总团长。该民团名义上是维持地方治安,实际上是为光复河东而训练革命武装。此后潼关、娘子关均被清军攻占,一时间人心惶惶,反动势力更加肆无忌惮地到处疯狂逮捕革命党人。太原失守后,副都督温寿泉率起义军南下,张士秀二次赴陕请援。12月27日,河东节度使陈树藩统率哥老会洪门头目——河东安抚使陈树发、阎飞龙等部众相继履约东渡到达蒲州。张士秀考虑到中路清军防守虚弱,便献计从中路进攻运城。1911年12月29日,秦陇复汉军一举攻克运城,1912年1月1日,运城宣告光复。运城光复后,秦陇复汉军司令陈树藩发布告示安抚民众,从陕西归来的张士秀也会同陕军将领召集会议,共同商讨组织机构的办法。司令官陈树藩当场宣称:“我等系客军,不便管理地方事务,应由当地人士组成机构,维持地方。”[5]经过投票选举,议定由张士秀担任河东民兵总司令,总理地方军务事宜,王用宾担任兵马节度使兼民政长,负责管理民政、财政、盐务。另设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地方银行并委派专人负责。

此时南京政府对山西革命态势极其关心,特派王北方到运城视察,了解阎锡山出走后的革命势力进展情况,并召集了有各军政负责人员参加的会议,讨论革命前途问题。与会者一致通过了组织统一领导机构的决议,由副都督温寿泉组织河东军政分府,组织豫晋秦陇联军以策应两省出境作战。河东军政分府成立后,公推张士秀为河东军政分府民政长,总理晋南民政兼管盐政。“此盐引岸,为山、陕、豫各半省,军兴后运销失常,陕岸概为土盐侵占,产运两商俱请求恢复,于是以报酬援晋及恢复引岸之名义,不收任何税款,赠送井勿幕、陈树藩部潞盐二千名(每名三万余斤)”[6]。陈树藩将食盐运回陕西后,在关中遍开盐店,获利丰厚,并用此项收入购买了大量军火,极大地扩充了兵力。阎锡山得知此事后,严厉诘责张士秀等人,从此二人结下芥蒂。

河东军政分府成立后,鉴于太原南镇总兵谢有功为害地方,有急速消灭的必要,总司令李鸣凤统辖万余人到临汾、绛州一带与谢有功、陈政诗率领的清军激战。张士秀驻守运城,对前线所需枪支、弹药、食粮等尽力支援。同时,他到运城和王平政等人成立同盟会运城支部,到各县组建组织,宣传革命。

1912年7月12日,河东军政分府被撤销,副都督温寿泉委任张士秀为河东观察使,这就在事实上使晋军第一旅旅长李鸣凤控制了晋南地区。阎锡山回太原前,温寿泉曾电请袁世凯撤销副都督名义,得到了袁世凯的回电和嘉奖。阎锡山回太原后,立即派出马开崧、南桂馨等迎接温寿泉回省改任军政司司长。张士秀和李鸣凤等均劝告温寿泉不要上阎锡山的圈套,应在河东自立基础,但温寿泉不听。当时恰巧马开崧玩弄温寿泉手枪走火,击中温寿泉腹部。李鸣凤等因南桂馨为阎锡山亲信,便怀疑其有意行刺(马开崧与温寿泉私交甚好,所以在怀疑之外),吊打南桂馨。直到温寿泉苏醒后,证明确实是马开崧玩弄温寿泉手枪时无意走火,而与南桂馨无关,南桂馨才获释。阎锡山为了独霸全省,早就把晋南民党张士秀、李鸣凤视为眼中钉。1912年10月,阎锡山借口统一全省财政问题,将原任巡警道的南桂馨改为河东筹饷局局长,企图从攫取河东财政入手进而扼杀晋南革命势力。南桂馨到运城组织成立了筹饷局,命令各县钱粮、地丁一律直接解局,除分府经费外,一律解省,每日与阎锡山往返密电数起。后来电文全都一字不漏地被翻译了出来,印刷成册公布民众,阎锡山不可告人的恶毒阴谋毕露[7]。南桂馨在《山西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文中说:“当时,李鸣凤旅有许多军官是同盟会员,也是我在第一标的旧同事,在友谊上有所往还,这本来是平常事,我并未介意。而李(鸣凤)、张(士秀)疑我对该旅军官进行挑拨离间,直接破坏成立第二师的计划,间接为阎(锡山)效力,遂以请我吃饭为名,将我拘捕,并派法官开庭审讯一次……我被拘月余,适逢杨彭龄到了运城,有事和李、张接洽,密派人问我有何嘱托,我即写了几句话,请他转交阎锡山,大意是请阎以山西全局为重,我个人的生死不必考虑,但李、张的事件,恐山西不能自决,应请中央处理。”[8]阎锡山早就不满张、李二人在晋南的势力,遂以“南桂馨事件”为借口,故意大张其词地向袁世凯控告张、李二人,诬蔑他们违命不遵、反抗中央、密谋叛乱,请求讨伐。袁世凯原本就因张、李二人为同盟会会员,早已有意伺机铲除,于是在1913年春派晋、陕、豫三省出兵围剿。晋南镇守使张煌屯兵不进,而陕兵则临河观望,只派茹欲立调查,只有河南毅军统领赵倜(袁世凯心腹)连夜率军渡河到蒲州。张、李二人开始时准备抵抗,但王用宾以“众寡悬殊,徒使地方糜烂”为由,下令撤河口守兵,静候法律解决,这就使得赵倜不发一枪就控制了运城。张、李二人被拘捕入京,冠之以“称兵作乱、危害民国”的罪名,囚禁在北京宪兵营月余后,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审判长陆建章、副审判长陈登山判处张士秀、李鸣凤各囚禁于陆军监狱15年,南桂馨无罪释放[9]。1914年4月,原北京军警执法处处长陆建章担任陕西将军,旋即赴陕镇压白朗农民起义。陆建章临行前保释李鸣凤出狱,张士秀也随之获释,二人随同陆到达陕西,被聘为威武将军行署谘议,住在西安暗中与关中旧友密谋反阎。

1916年,镇守使陈树藩驱逐陆建章离陕,代之为陕西都督。而陈树藩援晋时,曾得到张士秀赠盐之惠,因此颇为感激,便于1920年任命张士秀为陕西汉中道尹。1920年间,陕西靖国军与督军陈树藩为难,陈树藩电召李鸣凤入陕调解。李鸣凤到陕后,同情靖国军,四处奔走,各地军民又多愿听从其指挥。但此时陈树藩与阎锡山皆依附于北洋军阀段祺瑞,彼此往来密切,暗地勾结派人于西安近郊将李鸣凤击杀[10]。因当时张士秀也住在西安,和陈树藩往来密切,所以很多人怀疑张士秀与此案有关,李鸣凤家人对此也深信不疑,这就不但毁了与张士秀的儿女亲家,而且从此张、李两家断绝来往。

1924年,冯玉祥组建国民军,张士秀到军中探访旧友,返京途经河南新乡时,被胡景翼部中李鸣凤旧友杀死,声言是为李鸣凤报仇,时张士秀五十四岁。

张士秀自加入同盟会后,积极投身反清革命,辛亥革命时期为联秦援晋光复河东而奔走游说,不遗余力。在河东军政分府时期,善筹划,多谋略,练兵筹饷,扩充武装力量,组建地方行政盐政机构;还创办兴业银行,维持地方经济,发展实业,为河东的安定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局限性,张士秀在任期间,也曾镇压过晋南地方武装力量,随陆建章入陕后,参与了对白朗农民起义的镇压,这些应视为其生平的缺憾之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78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