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张季鸾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张季鸾历史评价_张季鸾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9日 阅读:628 评论:0

张季鸾,名炽章,字季鸾,笔名少白、一苇、榆民、慕刘、老兵等。祖籍陕西米脂,其祖父从军至榆林,故又谓榆林为其原籍。父亲张翘轩出身进士,游宦山东邹平。张季鸾1888年3月20日(清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八)生于邹平。他少年时聪敏过人,熟读“四书”,下笔成文,十岁时就能写一手好文章,颇受家人钟爱。十三岁时其父病故,遂返回榆林就读于田善堂私塾。1902年秋,他受榆绥道台陈兆璜的赏识入道署课读,随后又被资助至咸阳味经书院,从关中经学家刘古愚读书,深受其砥节砺行的影响,打下了文学的深厚根基。

1903年,张季鸾入三原宏道学堂,与于右任同学。次年他被学堂保送,通过了留日学生考试,于1905年去日本。他在日本先入东京经纬学堂,后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即早稻田大学前身)学政治与经济,与胡政之同学。课余他担任陕西籍留日学生创办的《夏声》杂志主编,鼓吹反清革命,从此走上了新闻救国、言论救国之路。1906年秋,他加入同盟会陕西分会。1908年张回国,先在关中学堂教书。1910年应于右任之邀至上海,任《民立报》编辑、记者。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张季鸾担任总统府秘书,替孙中山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并向上海《民立报》发大总统就职电讯。孙中山辞职后,他于4月在北京和曹成甫共办《京津民立报》,任总编辑,并为上海《民立报》写通讯。时袁世凯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他将此新闻发电给上海《民立报》刊载。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他仗义执言予以揭露,被袁世凯指使军政执法处予以逮捕。张系狱三月获释后回到上海,与康心如共办《雅言》杂志。未几,他与胡政之共办上海《大共和报》,任国际版主编,研究国际问题加以评述;同时兼上海中国公学教授,讲授西洋史。同年秋,他参加了黄兴等人在东京组织的欧事研究会。

1915年,张季鸾与康心如等在上海创办《民信日报》,担任总编辑,经常撰文揭露袁世凯“帝制自为”,坚持进行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位,他结束了《民信日报》,与康心如至北京,接办政学会谷钟秀等办的《中华新报》,任总编辑,同时兼上海《新闻报》驻京记者。1918年9月,北京各报揭露安福系向日本秘密大借款事,《中华新报》等八家报社被查封,张季鸾再次被捕,判役二十天,经张耀曾等营救获释。事后他返回上海主持上海《中华新报》[1],任总编辑,在经费困难情况下勉力维持,直至1924年冬停刊。其间,张曾在河南军务督办胡景翼举荐下担任陇海路会办,不及一月辞去。

1924年8月,张季鸾与胡政之创办《国闻周报》于上海。多年来,他很羡慕上海《新闻报》、《申报》那样的纯商业性大报,时常与胡政之、吴鼎昌共议创办独立自主的大型商业性日报、通讯社之事。当得知天津《大公报》将要停刊,他遂与胡、吴共商接办事。

天津《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清末为北方著名大报之一,民国后因英敛之年迈,于1916年10月转让给安福系财阀王郅隆。北京安福系政权垮台后,该报陷于停顿状态,于1925年11月停刊。张季鸾和吴鼎昌、胡政之于次年秋组成新记公司接办,9月1日复刊。张任总编辑兼副经理,主要负责编辑和言论。他们共同决定,不拉政治关系,不收外股,三年内不许任公职。复刊之日他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为办报方针,政治上取“不偏”“不倚”立场,以求独立自主的发展。张在主持该报期间,主要负责社评和要闻版,非常注重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他借鉴日本报纸,首创综合编辑法,突出每日重大新闻,并锐意革新。加上胡政之的善于组织经营,很快使《大公报》面貌一新,半年后销量逾五千份。当时,正值大革命时期,北京政府严厉压制新闻出版事业,时以武力残酷镇压,张在言论上力持中立态度,以“忍耐步趋”渡过“惊涛骇浪”[2]

1928年夏,北伐军占领京津,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终于垮台,《大公报》的言论环境一时有了改善,张季鸾的文笔更加生辉。其社评标题生动、简练、准确;言论说理透彻、文字流畅,有独到见解,于论述中透露新闻。张成为颇有影响的报刊政论家,推动了当时报刊评论的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华北日亟,张季鸾报道东北情况甚详,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但是此后他在撰写的许多言论中,主张“明耻教战”,一方面反映民生困苦状况,要求扫除贪污;一方面又呼吁各界放弃对南京政府的批评,“拥护国家中心的国民政府”。他还主张对日暂缓抗战,赞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被蒋尊为“诤友”。其后在《大公报》上提出工业化、科学化口号,提倡科学,注重知识;主张积极经营西北,建议建筑西北干路,于西安设立教育中心,开发大西北。

当日本侵略者公开煽动华北“自治”,并且压迫华北当局下令限制《大公报》发行之时,张季鸾感到时局严峻,必须未雨绸缪。他提出“沟通南北新闻”口号,于1936年4月在上海增设分馆。他在社评《今后之大公报》中表示:一、永为中国公民之独立言论机构;二、惟民族团结为自救之路;三、拥护统一和平为其一贯之标帜;四、对外应守合理远大之方针。随着国民党蒋介石对日政策的调整,他对抗日转持积极态度,并表示将使该报成为“在法律范围内,公开本报为全国人讨论问题交换意见之用”[3],以求扩大影响。

1937年抗战爆发后,《大公报》力主抗战。7月9日、10日连续发表社论,批评宋哲元的对日政策,呼吁国民党北方当局“迅速决大计,上与中央连成一片,下与民众连成一体”,“否则退让复退让,畸形复畸形,士气何堪再用,地方何成体制”。平津沦陷后,天津《大公报》声明:“决与中华民国在津合法统治同其命运,决不受任何非法统治之威胁。”毅然决定停刊。上海于11月沦陷,张季鸾率孔昭恺等绕道去武汉,次年发行《大公报》汉口版,声明支持“持久抗战”。他反对德国对中日战争的调解,反对汪精卫“抗战必亡”的亡国论。武汉沦陷后,他赴渝主编重庆《大公报》,仍表示坚决支持抗战。提出“抗战第一,胜利第一”,深怀文章报国之志。《大公报》在香港、桂林增设分馆,他任三馆总编辑,经常往来于渝、港两地,一度主持港版笔政,并以“老兵”的笔名,为桂、港版写通讯。张在编辑方针上坚持抗战到底,反对妥协投降,指示报社同人尽力揭露日寇在华暴行,在报上逐日刊登“敌寇暴行录”,以唤醒同胞共同反抗日军的暴行。他认为“报人的职责在谋人类的共同福利”,反对“私见”。

张季鸾是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他提出“国家中心论”,尊蒋介石为抗战建国领袖。他主张在国际上联合苏联,在国内联合各党派坚持长期抗战。他经常被蒋介石请到官邸,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谈话,张回到家里即写成文章公诸报端,字里行间透露出国民党的政见及一些消息。

张季鸾因长期患肺病,晚年已无法去报馆上班,由编辑室主任王芸生去他家笔录其口授,间接主持《大公报》笔政。1941年5月,美国密苏里大学给《大公报》颁发荣誉奖章。他高兴地在重庆报业公会主持庆祝大会,在发言中要求报人不应求权、求名,而以报国为己任。

1941年9月6日,张季鸾病逝于重庆中央医院。

参考文献

  • 张季鸾:《季鸾文存》,重庆大公报馆1944年版。
  • 朱传誉主编:《张季鸾传记资料》第1册,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年版。
  • 陈纪莹:《报人张季鸾》,台北文友出版社1957年版。
  • 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三联书店1956年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75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