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曾昭燏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曾昭燏历史评价_曾昭燏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9日 阅读:124 评论:0

曾昭燏,湖南湘乡人,1909年2月1日(清宣统元年正月十一日)生。她的曾祖父是曾国藩的二弟曾国潢,父亲曾广祚为举人,晚年患有精神病。母亲陈季瑛读过古籍,会琴棋书画,还会医疗,教育子女甚力。曾昭燏兄妹七人,后来全都受到高等教育。曾昭燏和二妹曾昭懿[1]终身未嫁,俩人一起生活,融洽相处。她和二哥、著名教授曾昭抡亦关系密切。

曾昭燏出生在地主家庭,但她出生后不久,家道就开始中落。1923年,曾昭燏入长沙艺芳中学读书,六年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先在国文系学习,后转外文系直到毕业。她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古文学家、书法家胡小石教授的器重和培养,常得到胡的亲口传授,后还搬到胡家寄居三年,在胡的直接指导下发愤学习,专心致志地研究文学、古文字学、考古学。193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大学的学业,到金陵大学附中执教。

曾昭燏的青年时代,正是社会上的妇女谋求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的时期。曾昭燏那时意识到,妇女要有和男子一样的社会平等地位,首先要在经济上独立,要不依附于男子。当时,在一些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妇女中流传一种看法:结婚就是女子的坟墓,结婚就会葬送了一生。曾昭燏也认为不少女子结婚后整天忙于家务,埋没了她们的聪明才智。为了自己向往的事业,她决心不结婚。

1935年,曾昭燏怀着对考古学的极大兴致和求知欲,跟从曾昭抡自费到英国留学。留学期间,她十分珍惜时间,除了在学习时刻苦钻研外,假期就到各地去参观博物馆,广开眼界,增进知识。旅行时为了不影响白天的学习时间,总是乘夜车赶路,在车上睡眠休息。她一进图书馆,常常连午饭也顾不上吃。1937年,她在伦敦大学研究院宣读论述古文字意义的论文,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和赞扬,获得考古学硕士学位,并担任助教[2]。不久她又去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院实习十个月、慕尼黑博物院实习两个月。

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神州大地,曾昭燏身在海外,心念祖国,于1938年9月从法国马赛登船归国。归来时正遇武汉沦陷,她感到对日本侵略无能为力,心绪甚为悲观。但想到要利用所学知识来救国和要为祖国的考古事业作出贡献时,她毅然参加了云南大理[3]和四川彭山的考古发掘工作,整理和编写了彭山考古发掘报告(石印稿本)。她在自己周围聚集起一支生气勃勃的科学工作者队伍,到野外去发掘并加以研究探讨,直至1940年6月。这期间,她不知疲倦地实地发掘,查阅文献,几乎每天都是通宵达旦。后到昆明和重庆附近的李庄,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委员。1941年2月起,她任中央博物院代理总干事、代理主任等职。1943年,她在重庆主持举办石器铜器展览会,充分显示祖国悠久文化,激发观众爱国热忱。嗣后,她将展览的石器铜器绘制成图片,运到印度扶轮社展览,与古代印度的文明媲美,受到印度和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和赞赏。

抗战胜利后,曾昭燏参加了战时文物损失清理委员会、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及敌伪文物统一分配委员会等组织的工作。她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代主任,主持中央博物院的工作。1946年和1948年,她多次主持举办文物展览会。1948年,她参加联合国博物馆协会,成为当时中国在该协会的九名会员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昭燏更加努力于祖国的考古学专业。1949年南京博物院成立,她先被任命为副院长,1952年2月起任院长。她还兼任华东文物工作队队长、治淮文物工作队队长、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1950年至1951年,她领导考古工作者在江苏江宁牛首山附近发掘了五代南唐李昇永陵和李璟顺陵。这是解放后第一次发掘帝王陵墓,不仅出土许多重要文物,还为后来北京发掘明定陵提供了宝贵经验。她重视对考古人才的培养,亲自在“中央考古训练班”讲课,并到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考古学通论》和《秦汉考古学》等课程。

曾昭燏还兼任江苏省社联副主席、江苏省妇联执委、江苏省暨南京市对外友协理事、中国考古学会筹备会理事、《文物》和《江海学刊》编委、江苏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职,被选为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江苏省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曾昭燏的主要著作有:在英国伦敦大学时写的《中国铜器铭文与花纹》,在德国国家博物院期间写的《论周至汉之首饰制度》,以及《大理发掘工作报告》、《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与吴多鼎、王介比合写)、《南唐二陵发掘简略报告》(和张彬合著,载《科学通报》第2卷第5期)和《南唐二陵发掘报告》(主论,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沂南古画像石古墓年代的讨论》(载《考古通讯》1958年第5期)、《关于沂南画像石古墓发掘报告》(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合编)、《关于沂南画像石墓中画像的题材和意义》(载《考古》1959年第5期)、《试论湖熟文化》、《古代江苏历史上的两个问题》(和尹焕章合著)等。

1964年12月23日,曾昭燏因精神病和高血压症于南京去世。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73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