尢列,字令季,幼名季博,学名其洞,原字惟孝,别字少纨、孝纨,号小园,居日本时自署西名曰Euclid,居南洋时号吴兴季子,晚号钵华道人。1865年2月22日(清同治四年正月二十七日)生于广东顺德北水乡新基坊的一个书香世家。十岁时受业于县中宿儒陆南朗(号蒲泉)。陆“文名籍甚,惟深于种族之辨”,“耻事虏廷”,不应科举。受陆蒲泉的思想影响,尢列很早就萌发了“反清”的意识,绝意科举仕进。
尢列十七岁时,开始涉足远游,当时华中(汉口、长沙、桂林)、华东(上海、南京)、华北、日本(长崎、神户、仁川)、朝鲜(高丽),都留有他的足迹,并在上海加入洪门会。1883年2月,尢列来到北京。1885年,考入广州算学馆,留馆读书三年。
1886年,尢列与族人尢裕堂到博济医院探访友人,结识正在此学医的孙中山、郑士良、邓景晖等。这是孙、尤二人订交之始。1888年冬,尢列算学馆肄业,充任广州沙田局文算总目。翌年,充任广东舆图局测绘生,旋即被委任为中法越南定界委员。因不满清政府的对外政策,遂决定不赴职。其时,尢列常往来粤港间。一天,尢列到香港歌赋街杨耀记商店探访算学馆同学杨鹤龄,遇到时在雅丽氏医院学医的孙中山(因与杨鹤龄为同乡,孙中山亦经常到杨耀记与其叙谈)。孙中山正在意气激昂地与在座的友人高声谈论时事。尢列见此情景,便笑着对大家说:“诸君未见过洪秀全乎?”然后指着孙中山说,“此人头脑与洪秀全同样者也。洪秀全以种族革命为志向,你的头脑和他的一样,一定是要继续完成洪秀全未竟的事业!”孙中山亦指着尢列说:“你是游智开。”(尤游同音,当时游智开为广东巡抚)大家听了都为之粲然。第二天,孙中山在路上遇到尢列,于是邀请他到威林顿街杏楼西菜馆小叙。孙中山对他说:“你昨天所讲的,我很赞同。之前,我在美国檀香山曾经教人造反,因为那里的民智尚未开化,条件不成熟,所以无从下手,失败而回。今天有幸与你相遇,便是同志,彼此一起研究革命即是。”尢列听后说:“既然如此,我只希望事情成功,最后的功劳归谁无需计较。”自后孙与尤友谊日深,孙中山还介绍陈少白与尢列等认识。自此,孙、尢、陈、杨四人常在香港中环歌赋街二十四号的杨鹤龄祖产商店杨耀记会面,并议论中国时政,大谈反清逐满,鼓吹共和。
1890年,孙中山提议立约盟誓,以此表明共同革命的坚定信念,得到其他三人的一致赞同。尢列自告奋勇,立即提笔起草,草成后由其他三人一一看过,大家都表示满意。于是再由陈少白用白纸誊正。誓词的原文如下:宣誓人×××等精诚宣誓,天地鉴容,驱除“满人”,实行大同。四人一心,复国是从,至死不渝,务求成功。此誓——戊子年九月初五日。
尢列,广东省顺德县人,乙丑年正月廿七日出生,二十四岁。
孙逸仙,广东省香山县人,丙寅年十月初六日出生,二十三岁。
杨鹤龄,广东省香山县人,戊辰年六月初十日出生,二十一岁。
陈少白,广东省新会县人,庚午年七月十五日出生,十九岁。
宣誓书的签名,是按照年龄大小依次排列的。签过名后,四人整肃衣冠,点燃香烛,同时对天盟誓。仪式虽然十分简单,却严肃而隆重。宣誓完毕,四人回到西医书院拍照留念。从此,“四大寇”的称呼就在他们的亲戚朋友中传扬开来(当时的人称造反作乱者曰寇)。
1892年,尢列赴香港,考取华民政务司署书记一职。同年,杨衢云、谢缵泰等设立辅仁文社。尢列由文社社员罗文玉之介结识杨衢云,并介绍杨衢云与孙中山相识,此后杨、孙共谋革命之发展。为开展反清革命行动,孙中山和尢列频繁地往来于广州、香港、澳门之间。孙中山在广州冼基设立东西药房,接着又在澳门康公庙前设立中西药房。尢列则于1893年辞掉香港华民政务司署书记一职,返回顺德,同陆皓东、周昭岳等一起创办“兴利蚕子公司”,以经营优良蚕种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串联活动。孙中山曾多次在此议事,并为书门榜“兴利在我,利归于农”。作为公司股东的陆皓东,就在尢列的住所听涛阁绘制出了“青天白日旗”及五色旗的样稿。
1895年2月21日,孙中山等在香港成立香港兴中会总部,以杨衢云为首任会长,并决定在广州起事。尢列回到广州并设立兴中会分机关,以“农学会”名作为掩护。原议定于重阳节发动的广州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而遭到失败,陆皓东等人牺牲,孙中山偕同郑士良、陈少白逃亡日本;尢列则出走越南西贡避祸,辗转于香港、澳门、广西等地。
广州起义失败后,为维持力量,1897年,尢列潜回香港,组织以工商业者为主的“中和堂”(取“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之意)。4月16日,“中和堂”总部成立于香港九龙西贡,以“青天八针(八针乃崇尚八德之意)白日”为堂徽,并逐渐发展成为兴中会的外围组织。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后,横滨的华侨大多依附于康有为、梁启超等组织的保皇党,而兴中会的成员日少。为此,尢列于1899年设中和堂分部于横滨,堂中挂关羽神像,会员“以工界为本位”,以与保皇党抗衡。后来,尢列将中和堂推广到南洋一带,在新加坡、槟榔屿、吉隆坡、怡保、坝罗、芙蓉、庇能等地设立起中和堂分会,联络华侨中的工人与小商贩,与华侨中的保皇分子相抗衡。其时的中和堂在联络和团结广东革命群众、海外华侨工农,开展反清斗争、维护中华会馆公产、与旅日华侨中立宪派势力斗争等方面,颇有贡献。
1900年,孙中山委派郑士良筹划惠州军事行动,尢列则运动长江会党为之声援,来往于长江一带,虽有所行动,但一无所成。惠州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下令通缉革命党的首要人物,尢列再次流亡日本。尢列到达横滨后,与孙中山同寓于横滨前田町一二一番馆,与留学生戢翼翚、沈云翔、秦力山、程家柽等来往甚密,共同商议开展革命的行动计划,一是联络学界,一是开导华侨;还议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号,并刻制了“中华民国万岁”的象牙国玺。1903年,尢列领导中和堂成员在南洋创办《图南日报》,翻印《革命军》,借此宣传鼓吹革命。1905年同盟会成立,尢列受孙中山的委托,将其领导的中和堂改组为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党员概皆加入同盟会”,并发动南洋各埠的中和堂成员,通电声援“苏报”案中的章太炎、邹容,并募集经费支援国内武装起义。1909年,钦廉、镇南关、河口起义相继失败,革命党人大都避居新加坡,因人庞品杂,聚众闹事行险杀人等事层出不穷,尢列被牵连入狱,后经孙中山出面营救才得以保释,被殖民地政府递解出境,遂移居泰国办《同侨报》以鼓吹革命。1910年,尢列返回新加坡继续主持同盟会的工作,并策动富于牺牲精神的会员,秘密归国,伺机起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尢列只身一人前往东三省,意欲促使新军镇统吴禄贞反正,途中获知吴禄贞遇害的消息,遂秘密转往云南,襄助蔡锷举义。“云南反正,全国景从,南部军民,多数为先生指导之下者,惠协两军其最著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清朝势力如张勋等部,挥军南下,南京危急。尢列遂组织中和堂北伐军,并策动滇、黔等省兵力,共同保卫南京城。待到南北议和达成后,尢列率领中和堂人员南归就业,息影林下。
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到香港邀请尢列北上共商国是,实欲收买尢列来打击孙中山。尢列初以为袁世凯尚有为国诚意,遂与吕信之等人前往北京,被袁世凯聘为总统府高等顾问,并欲授“三省筹边使”以笼络。后察觉袁世凯阴谋,即秘密离京赴津。1914年,尢列潜返汉口,组织中和堂救世军讨袁,事泄遭通缉,于是东渡日本避难。袁世凯死后,尢列见政权仍由北洋军阀把持,继续避居于日本神户,以教馆著书为业,并在日本先后出版《四书章节便览》、《四书新案》等。1921年,尢列由日本返港,孙中山即派人相邀,受聘为总统府顾问。不久,孙中山督师北伐,计划将后方政务托付给尢列,因胡汉民力阻而未果。后来,尢列因与同是总统府顾问、早年“四大寇”之一的陈少白政见不合,遂趁势隐退返港。
1922年,尢列与梁砚田等创办皇觉书院于香港旺角庄华道二号,任院长,倡言伦理救国,“孔教革命”。尢列不赞同孔教不适用于民国、废除孔教的主张。他认为孔教并不是“宗教之教”,而是“教育之教”。在尢列看来,“欲救今日秩序大乱之中国,舍伦理其没由,盖我国乃数千年涵育于伦理文化之中也”,“而伦理莫善于孔子。孔子者,本其伦理之要素,以施其民治之教育”。孔教之所以败坏,在于历代讲孔教的人中有些不道德者,因此“于历代诸儒,依附孔教,藉为求利之捷径者,举其中之谬论,廓而清之,其纯正者,依归存之,使孔子之都教蔽而复明,是以谓孔教革命”。尢列在中医学方面造诣很深,曾担任香港东华医院医师,认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后来,与香港中医黎琴石等人一起组建香港中华国医学会(即香港中医师公会的前身),并被推举为总干事。
民国成立后,尢列虽退出政局,但仍关心时局。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亟时,犹念念于尢列,欲以党国后事相嘱托。尢列获知孙中山逝世的噩耗后,泫然流涕曰:“良友既没,知我者谁欤?”1927年5月,尢列发表《对时局宣言》,既赞同“清党”、“讨赤”,认为“肃清云者,肃清其国民党中之共产党则可;若欲肃清其国民党外之共产党,虽百数十年,亦有所不可”,但亦指出“今各地数以枪毙共产党闻,列以为殊非善策”。1931年,粤、桂两省与南京国民政府抗衡,尢列多次致电南京及粤、桂当局,呼吁统一抗日。1932年秋天,面对日本的步步入侵,国民政府在洛阳召开国难会议,邀集海内外的隐退元老出席,尢列告病不赴,电陈御敌救国方略。1936年,尢列应国民政府之邀扶病前往南京。9月15日,在南京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呼吁统一抗日,“中华民国并不是很容易产生出来的,是赖许多先烈牺牲无数头颅,把他们的泪和血来染成的代价……若我们同胞意志仍不一致,行动不团结……是皆无法抑止外患的来临,终陷中华民族于不可救药也”。
9月26日,尢列自偕冯自由、叶夏声及前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等谒祭总理陵墓,追忆当年“革命倡言,晨夕快悦,意气相期,满腔血热”,嗟叹今日“抱玉悲号,知音弦绝”,行礼献花后,尢列亲捧祭文,读未及半声泪俱下,历一时始返旅邸。11月12日,即孙中山的诞辰之日,尢列与革命元老谈往事有所感,喘病发作,逝于南京。其遗嘱仍殷殷以国事为望:“……惟内忧稍舒,外患日迫,政府非中央集权,无以渡其危难,至实行宪政问题,须俟对日国交完满解决后方可。目下宜提倡孔道,以补法令之不逮。海外华侨过去协助革命有功之团体,甚望政府加以爱护维持。余一旦死后,丧葬从俭,不欲累及朋友之靡费。”尢列逝世后,由孙科主持葬礼,葬于南京麒麟门外小白龙山。
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71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