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叶鸿英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叶鸿英历史评价_叶鸿英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243 评论:0

叶鸿英,名逵,福建同安人。1860年5月6日(清咸丰十年闰三月十六日)生。其父叶丽水在沪经商。叶鸿英七岁时随父母迁居上海,就外傅读书。十四岁在其父自营的大昌杂货店学徒。满师后,随父执张尚德赴日本北海道经商,往来于北海道与长崎,采购海味杂货运往上海销售。叶学会了日语,熟悉了商情。

1877年,张尚德等集资在长崎开设丰记号,经营海味业,叶鸿英在丰记号任职员,经营有方,深为业主器重。越年,叶协助丰记号在朝鲜的釜山、仁川、元山各埠扩大贸易,进行顺利。

1881年,叶鸿英辞去丰记号职务,回上海开设源润昌行。生意有了进展之后,又往长崎、海参崴组织货源,扩充外贸业务。1889年,叶鸿英筹集巨资,开设源来号,经营进出口业务,直接从日本进口海参、鲍鱼、鱼翅、干贝、虾米、海带等商品批发给“行家”(小型批发商),并经营出口木材、棉花、海蜇、金针、木耳等商品。叶从日本大批进货时,由上海的日本银行开出信用证,对方凭信用证办理货物出口并结算货款,有时是对方开来押汇,货到付款。当时进口商品的利润可高达百分之一百,出口商品的利润也有百分之五十左右,源来号生意越做越大,资财越积越多。1895年,叶鸿英周游日本四岛,考察市场情况,在长崎、神户、横滨三地设源来号联号,进一步开展业务。叶发现生粉在长崎销路不畅,但在上海是适销的热门货,就通过联号包销长崎一部分生粉。长崎、神户、横滨华侨甚多,华侨爱吃四川榨菜,叶即通过联号,打开了四川榨菜在日本的销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日元价格不断下跌,源来号从日本源源进货,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1923年,叶鸿英在大连开办升源机器油坊。由于就近采购东北大豆,又利用大连港海运销往国内外,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1924年叶被北京政府农商部聘为名誉顾问。

1931年,叶鸿英又在上海开设元兴行,并在香港开设分号,由其长孙叶元和任经理,向南洋群岛开展贸易。开始时专营进口南洋群岛海味,继又进口当地土特产如拷皮、石花菜、胡椒、生粉、大米、食糖、檀香木等,出口布匹、绢丝等,还兼营南洋华侨来货代销业务,得到了南洋华侨的信赖。

叶鸿英经商起家,拥有巨资,在上海先后投资了众多工商企业,有申大面粉厂、立大面粉厂、永豫纺织厂、荣大织布厂、永茂轧花厂、华商电气公司、华兴保险公司、华安保险公司、华成保险公司、源裕花行、源丰花行、源盛花行等;投资的金融事业有通和银行、正利银行、正大银行、正华银行、正义银行、国安信托公司、元大钱庄、福泰钱庄、信康钱庄、泰康钱庄、源安钱庄、明德钱庄、怡丰钱庄、晋德钱庄、瑞元钱庄等多家。

叶鸿英是个热心教育事业和地方公益的人。他曾于1906年捐助并筹募资金,在上海办起民立女子中学,妻苏本清曾在该校执教;1933年,他拨款五十万元(约合黄金一万两)成立鸿英教育基金会,以十万元专办乡村教育,以四十万元扩充人文图书馆,该图书馆遂改称鸿英图书馆。是年9月,鸿英教育基金会委托中华职业教育社,代办鸿英师资训练所,于次年秋筹设沪郊乡村教育实验区,开办四所鸿英小学,兼办民众学校,便于学龄儿童及失学成年人都能受到教育。他对于水旱赈灾、地方公益等,或自捐资财,或劝募巨资,甚为热心。他先后被推举为旧上海城厢总工程局议董、上海县总商会会董、公断处评议、泉漳会馆董事、东洋杂货业董事,以及红十字会、济生会、仁济堂、贫儿院、残废院、公立医院、广益中医院、南洋慈善会等慈善团体的董事。

1937年2月17日叶鸿英病逝于上海。

参考文献

  • 闽南同安《叶氏支谱》。
  • 《上海县志》。
  • 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资料选辑》第2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
  • 《服务与学习》第27期,中国民主建国会1982年编印。
  • 《人文月刊》第4卷第10期,人文图书馆1933年发行。
  • 访问叶鸿英之长孙叶元和谈话记录。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70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