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杨虎城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杨虎城历史评价_杨虎城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2556 评论:0

杨虎城,原名,号虎臣,陕西蒲城人,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里。幼年时,由于家庭贫困,他只念过两年村塾,便到一家小饭铺替人烧火。1908年,他的父亲遭仇家诬陷,被官府处死。这时,他才十五岁,得村民帮助勉强营葬了亡父。之后,他走投无路,和当地一帮少年成立了一个“中秋会”,以“打富济贫”相号召,后来发展到百余人,他是领袖。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杨率领中秋会员参加陕西民军,与清兵作战。1913年退伍回乡。他仍然以中秋会员为基本群众,参加当地农民的抗捐抗暴斗争。1914年,他纠合一批人打死了县东南乡一个向农民逼债的大恶霸李桢。此人包揽词讼,强占民女,无恶不作,农民恨之入骨。李桢被打死的事件,轰动了当地,县官派差役缉捕杨虎城等人,他们被迫流亡到同州(今大荔)、郃阳(今合阳)一带活动,杨成了当地“刀客”[1]集团的首领。1915年冬,杨已有众数百人。袁世凯窃国称帝,民党井勿幕等发动反袁护国斗争,杨率众参加陕西护国军,转战于朝邑、华阴一带。1916年反袁军事结束,杨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三混成团第一营,杨任营长[2]

1917年底,中华革命党人在三原组成靖国军,参加“护法”,反对段祺瑞政府及陕督陈树藩。不久靖国军在三原、渭南宣布独立,杨虎城任靖国军左翼军第五游击支队司令。次年2月,杨率部参与临潼关山镇防卫战役,使陈树藩压境之敌不能前进一步。6月间,中华革命党人于右任受孙中山之命入陕,为各军共推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统率各军,杨虎城任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1919年1月,杨率部与陈树藩军及北洋政府八省援陕军相对抗。1920年杨攻占武功城,及于扶风、麟游等县。不久,直系曹、吴取代了皖系段祺瑞的北京政府,派阎相文督陕。直系对靖国军采取分化政策,胡景翼一师首先接受了直系收编。其后各路靖国军多被改编,独杨不为所动。1922年春,靖国军总司令部迁到武功。于右任任杨为第三路司令。杨率军一旅迎击十倍之直军于大王店,奋战半月后,以孤军难持久,退往凤翔。在此决定:于右任南下向孙中山请示,部队由杨率领再转移到陕北。千里行军,冲破沿途堵截,最后到达延安,依托于陕北镇守使井岳秀(井勿幕之兄)处。杨到陕北后,一面集训旧部,一面派代表与孙中山联系。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通过杨的代表告诉他,批准他为国民党党员。

同年10月,冯玉祥发动了驱逐曹、吴的北京政变,与胡景翼、孙岳共组国民军,委井岳秀为陕北国民军总司令,杨虎城为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1925年7月,杨率师自陕北南下,击败直系军阀吴新田,把他赶到秦岭以南,杨升为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这时,杨虎城已开始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耀县设立“三民军官学校”,由著名共产党人魏野畴任学校政治部主任,请一些共产党员教授政治课,还吸收了一些黄埔军校毕业的中共党员在部队中任下级军官。这对杨及其部下以后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有不少影响。

1926年1月,张作霖、吴佩孚联合对国民军开战。4月,吴佩孚派刘镇华率镇嵩军七万人进攻陕西。镇嵩军是土匪集团,陕人过去深受其害。但当时陕西督办李云龙(属国民二军)新自豫西败回,潼关门户洞开,刘镇华得以长驱直入,兵临西安城下。陕西人民要求抗刘。这时杨虎城带领部队自三原迅速开入西安,与李云龙部共守省城。两部兵力不过万人,又当国民军各军新败;当时西安城内又有一批反动绅士、政客,见刘势大,与刘勾结,形势十分险恶。但西安城内,当时也有共产党人领导的青年学生、妇女等各种进步团体,这些团体积极发动群众,宣传打倒军阀,帮助守军,给守城国民军以极大鼓舞和支持。杨在群众支持下,枪毙了“和平迎刘”的劣绅头目,镇压了投降活动。守城战自4月中旬开始,至9月冯玉祥派国民一军援陕,到11月底西安解围,历时将近八个月。其间城内粮食吃光,代之以树皮、草根,可食之物皆掘殆尽。杨与李云龙部团结一致,坚守待援[3],终于取得最后胜利。这一战役有力地支援了当时已开始的北伐战争,是民国史上有名的守城战例之一。

1927年初,冯玉祥入西安,6月杨虎城部归冯统率,任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旋改第十军),随后东出潼关参加北伐,与国民革命军会师中原,同奉系直鲁联军在陇海线归德一带作战半年之久。后因失利而退入皖北太和休整。“四一二”蒋介石“清党”反共,冯玉祥接着与蒋合作反共,形势大变。当时在杨身边的中共干部劝杨起义,所部中也有反对起义者。杨处于左右为难的处境:由于杨申请加入中共的要求未获省委批准难以领导所部起义,但又不便留队妨碍中共皖北特委发动起义的决定[4]。1928年春,以魏野畴为首的中共皖北特委发动刘集暴动失败(魏牺牲),引起南京政府注意,杨从“朋友道义”的关系上,礼送其身边中共党员(有南汉宸等人)出境。蒋介石发动的二次“北伐”,他不愿参加;与冯的关系也渐疏远并有所不满。末后,他决定出国“休养”,于4月底到日本。同年冬,蒋、冯之间出现裂痕,双方都电促杨回国,他于11月回到国内。当时,他的部队已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二十一师,奉冯命开往鲁南。他到鲁南就任第二十一师师长新职,暂时仍隶冯部。1929年4月,蒋、冯矛盾濒于破裂,冯为备战,令其驻鲁部队西撤。杨权衡利害,不听冯命,继经蒋的拉拢,他率部投归了蒋介石,任新编第十四师师长。9月奉蒋令调守河南南阳一带,阻击冯军。12月,助蒋击溃了反蒋的唐生智部。

从1930年4月起,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等军在中原大战。杨虎城在蒋方何成濬指挥下对阎、冯作战。7月间蒋升任他为讨逆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杨率部自豫西转战入陕,11月占领西安。大战结束,蒋为收拾西北局面对杨极力拉拢利用,并临时授杨兼陕西省政府主席。但从杨主陕之日起,蒋与杨的矛盾就开始了。杨一入陕,蒋立派顾祝同为潼关行营主任,率兵扼制陕东咽喉。其后,数年之间,蒋曾撤销了杨部所辖一个师的番号,策动该师长叛杨;又派马鸿逵率部回宁夏作主席,以控制杨向西北发展(1932年);还派邵力子主甘肃,拉拢马家回军反杨;另外,还令胡宗南驻天水,以监视杨部。在杨虎城方面,则镇压了一批由蒋从中扶持反杨的地方武装,一度派其第十七师师长孙蔚如驱逐吴佩孚的余孽及四川军而进入兰州(1931年);并帮助回民马仲英部进兵新疆(1932年),准备从西北打通国际线。同时,杨与国内各方面反蒋势力,也有所联系。1933年5月,蒋介石突然免去了杨陕西省政府主席职(保留其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职务),另委邵力子为陕省主席。1934年10月,蒋又调走了杨的一旅人,开往河南。这些都显示了蒋、杨之间矛盾的不断加深。

杨在主陕期间,南汉宸又回到陕西,任杨的省府秘书长,援引了一些进步人士在杨处工作。杨的内部有进步、中间、反动三种力量,互相消长,左右着杨的政治倾向。“九一八”事变后,在应否抗日问题上,三种力量进行着斗争。1933年,当红军一部分到达川北、陕南时,进步力量推动杨与红军取得默契,迂回避战。但后来破裂,终于发生冲突。1935年,杨奉令阻击红军北上。当年1月,杨调其四十二师冯钦哉部一个旅,企图阻击从鄂豫皖苏区突围进入陕南山区的红二十五军,在蔡玉窑和葛牌镇两地被歼灭六个营。2月,杨又将三个警备旅全部用来对红二十五军作战,并亲到蓝田指挥。3月,警二旅两个团在佛平、华阳地区被歼灭,旅长张鸿远负伤。4月,警三旅五个营在柞水九间房地区被歼。7月,警一旅在秦岭山区袁家沟口又被全歼,旅长唐嗣桐被俘。在军事上不断受到打击的情况下,经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和全国人民抗日潮流的推动,他渐觉悟到此前之路不通。同时,1935年夏,张学良的东北军奉令入陕“剿共”,9月到11月东北军也连续遭到红军的歼灭性打击。因而张学良发生了与杨同样的感想。当东北军入陕之初,蒋介石在张、杨两部之间施行挑拨,使其互相牵制而后加以操纵利用,因此,两部之间曾一度深有隔阂。后通过中共地下人员及其他进步人士的工作,双方沟通意见,在共同的利害关系下,决定共同反对蒋介石“安内攘外”的反动政策。到1936年春,他们与红军实现了停战,并进而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当时蒋不但拒绝其建议,反调集大量嫡系部队入陕,准备对工农红军大举“围剿”。蒋于12月4日亲至西安向杨与张施加压力,说他们如不愿“剿共”,则将他们的军队调开,让出陕省,由中央军“进剿”。到此,张、杨与蒋的矛盾已无可调和,于是张、杨密商,决定发动“兵谏”。12月12日,张、杨两部密切合作,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发表对时局宣言,提出了八项抗日救国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5]同时致电陕北,请中共和红军派代表来西安共商救国大计。16日,毛泽东、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为代表到西安。当时东北军、西北军士兵及西安群众,普遍要求公审蒋介石,把他明正典刑;汉奸、亲日派分子则企图利用群众情绪,杀死蒋介石,挑起内战;南京的“讨伐派”则力主用兵。末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和张、杨的共同努力,以及南京主张和平解决人士的协力,终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成为中国时局由内战到抗战转变的关键。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竟背信弃义,于1937年4月迫杨辞职。6月,又迫杨“出洋考察”。6月29日,杨以“欧美考察军事专员”的身份赴欧美各国考察。“七七”事变爆发后,杨在欧洲想返国参加抗战,曾两电蒋介石,均遭拒绝。后得宋子文授意他可“自动返国”的电报后,于10月29日由法国马赛乘船回国。11月26日到达香港,接蒋介石电要杨到南昌相见。12月2日,杨到南昌后即被戴笠囚禁。对此,杨虎城曾对其友好坦然表示:“我今回到祖国,为的是愿当一兵一卒,亲上前线杀敌。但是人家不让我上前线或竟把我牺牲了,我也问心无愧。”[6]1938年1月中旬,他的夫人谢葆真带领二儿拯中及副官张醒民到南昌看望,同被囚禁。5月被解往湖南长沙、益阳监禁。11月起又先后被囚于贵州息烽玄天洞和重庆中美合作所的杨家山以及贵阳麒麟洞等处。其间,谢葆真于1946年2月1日(旧历除夕)在杨家山含愤去世。1949年8月下旬,蒋介石在重庆指使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将杨等除掉。经毛人凤和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副区长周养浩等谋划,将杨等从贵阳押解到重庆,9月6日晚抵达重庆松林坡“戴公祠”时,杨虎城和他的二儿拯中、在玄天洞出生的幼女拯贵以及杨的秘书宋绮云夫妇和儿子振中一起被凶手们用利刃杀害。其副官阎继明、张醒民也于11月27日大屠杀中在松林坡被杀。12月16日,中共中央向杨的长子杨拯民发出唁电,指出杨虎城将军“有功于国家民族……将军的英名,将为全国人民所永远纪念”[7]。重庆解放后,中共党政军人员找到了杨虎城及其家属、随员的遗骸,将他们的遗骸迎葬于西安韦曲少陵原,并举行了隆重的公祭。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68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