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颜惠庆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颜惠庆历史评价_颜惠庆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106 评论:0

颜惠庆,字骏人,原籍福建厦门厅(今厦门市),1877年4月2日(清光绪三年二月十九日)生于上海。父亲颜永京早年留学美国,一度在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和租界工部局任翻译,后入基督教成为牧师,在上海、武汉传教多年,曾任圣约翰书院院长数载。母亲也受过新式学堂教育。
 颜惠庆自幼获父、母启蒙,初识中、英文字。稍长入塾,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诸书,同时学习钢琴等乐器。1880年前后,颜家由虹口迁居圣约翰书院住宅区,使他有机会接触住区内的美国人,并同美国儿童一起合聘美籍妇女为家庭教师。此后数年,颜陆续就读于圣约翰书院、英华书塾和同文书院。由于他能刻苦努力,各门功课成绩均佳,总是名列前茅。
 此后,颜惠庆在家自学一段时间,除由父亲帮他补习数学及拉丁文外,还请了一位理学士和一位老秀才进行辅导,为出国深造做准备。颜曾学作八股文与试帖诗,读过不少中国的古籍、古典小说和托尔斯泰、狄更斯等人的外国文学名著。同时他也经常外出游览,并短期充任私立学校及私人的英文教员。
 1895年10月,颜惠庆自上海赴美国留学,于翌年1月进亚历山大市郊的圣公会中学学习。他担任过班长与校刊编辑,并任黑津文学会书记一年。颜学业出众,毕业时获得了“英文作文和辩论的金质奖章,及全能超越的奖状”[1]
 1897年秋,颜惠庆升入弗吉尼亚大学,除按规定修毕德文、拉丁文、数学、经济学、通史、哲学、英国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外,还加选了哲学史、国际法与宪法两门自己喜欢的科目。留美期间他到过纽约、华盛顿和弗吉尼亚州一些村镇游览、度假或从事社交活动;又加入共济会及基督教青年会;短期担任乡村主日学校教师;有时也替中国驻美公使馆帮忙做些事情。1900年6月,颜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8月返回上海。
 颜惠庆归国不久,即受聘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教中学部英文、地理和大学部数学、英文修辞与作文。他在该校工作六年多,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识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颜不仅积极参加校内各种活动,又发起组织上海美国大学同学会,还业余阅读了《新政真诠》和《劝学篇》等新书,并结合教学译著了《翻译捷径》等书籍。
 颜惠庆在1905年一度兼任上海《南方报》英文版编辑,开国内报纸编英文版之先河。同年,他着手主编《英华大辞典》,得同事协助,遍搜旧典,博考群言,费时两年,草成三千余页初稿,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图画精详,移译审慎,“集华英诸合璧之大成”[2],对沟通中西文化有一定助益。
 1906年9月,清政府举行留学欧美毕业生考试,颜惠庆前往北京应试,成绩优异,名列一等第二,授译科进士,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召见,被分发到学部任事。但颜仍回到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后被该校赠予文学博士学位。
 1907年冬,颜惠庆作为中国驻美使馆二等参赞,随公使伍廷芳赴美。除负责起草使馆所有咨送美国政府之照会、备忘录的主稿和英文函札的答复,以及接见新闻记者外,还兼管留学生事务。曾赴哥伦比亚、哈佛、麻省理工、西点军校等学府视察,也常陪同伍廷芳去美国各地及墨西哥、古巴诸国处理有关公事。颜公余还刻苦自学国际法,并入华盛顿大学进修;又加入美国国际法学会,为终身会员;他在国际俱乐部的活动中结识了不少知名人物,外交才干日益提高。
 1910年初,颜惠庆奉调回国,充外务部主事,分管新闻处工作,负责接见外籍驻北京记者,协助发刊英文《北京日报》。同时兼职于学部审定名词馆,协助严复从事审定工作。不久颜再应殿试,被授翰林院检讨,很快升任外务部参议(四品京堂)。1911年,他曾代表外务部与英方谈判印度输华鸦片案,几经商谈,最后签订了《禁烟条件》十款,规定印度逐年减运鸦片来华。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起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颜惠庆接任外务部参议,多次陪袁访问外国驻华公使,以谋取帝国主义的支持,遂得到袁的器重,被擢升为外务部左丞。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同年4月,袁世凯在北京继任临时大总统,以唐绍仪为国务总理,陆徵祥为外交总长,颜出任外交次长。袁世凯十分重视外交事务,常召颜惠庆至官邸询问有关问题。当时内阁不断变换,外交总长迭经更易,但他仍任次长如故。
 1913年春,经陆徵祥推荐,颜惠庆出任中国驻德(意志)、瑞(典)、丹(麦)三国公使,长驻德国柏林。他忠于职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频繁与三国朝野要人及各国公使往来,多次到德国各地和瑞典、丹麦参观,熟悉这些国家的情况。鉴于只通英语在外交方面不敷应用,颜努力补习德文与法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年7月和翌年6月,他曾两次出席在荷兰举行的国际禁烟会议,参加签订了有关条约,但因受到贩毒国的阻碍,未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使馆工作受到种种限制,颜惠庆仍能想方设法通过外交途径了解战事进展情形,随时报告北京政府。8月,他奉命访德国外交部次长及海军部次长,希望德方将胶州湾租借地归还中国,遭德国拒绝,结果该租借地连同胶济铁路很快被日军占领。1917年3月,中国宣布参战,加入协约国方面,中、德绝交,颜移驻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颜留此三年,同各方广泛联络,对了解战况、观察各国动向有不少收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以协约国胜利结束,英、法诸国于1919年初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我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应邀出席,颜惠庆奉派任中国代表团顾问。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关税自主、收回租界、取消治外法权等项合理要求,然而均未被大会接受,相反大会竟默许日本帝国主义对我领土之侵略;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激起全国民众的极大义愤,爆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颜对巴黎和会颇感失望,不待会议结束即离开,提前返回哥本哈根任所,并于翌年夏归国述职。
 1920年8月,颜惠庆奉总统徐世昌命入阁,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当时帝国主义正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国内军阀连年混战,直系刚刚战胜皖系,与奉系时而联合时而冲突。内阁周旋于两大系之间,不断更迭,很难有所作为。颜属英美派,接近直系,在此后两年的历届政府中,他均长外交,并两次兼代阁揆,一时成了遐迩闻名的风云人物。在外交上颜惠庆基本奉行亲英美路线,但也注意同日本的关系,力图解决中日间的某些悬案,不仅办妥了两三件地方性的交涉,还废除了《中日军事协定》等密约。惟山东问题众目睽睽,日方多次要求直接谈判,他不敢轻易答应,只表示此案不能按照《凡尔赛条约》处理。这期间,鉴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政府一再声明废止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帝俄在华特权,经颜提议,北京政府曾宣布停止帝俄外交人员待遇,分别接收帝俄在天津、汉口之租界及在哈尔滨之法院,停付其庚子赔款等。但由于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反对,中国政府没有同苏俄建立外交关系。1921年5月,他还主持与德国缔结了复交条约。
 同年11月,由美国发起的九国华盛顿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开幕。颜惠庆对该会议十分重视,会前在外交部特设筹备处,自任处长。他为挑选与会人员和筹措经费多方磋商,很费周折,且通过内阁拟定了详细的指令及章则。他本打算亲自赴美参加会议,终因政务不能脱身而派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等出席,自己则在国内密切注视会议进展,以便对重要问题及时作出裁决。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出了关税自主、撤销领事裁判权、交还租借地、撤退外国军警等项要求,结果均未能得到圆满解决。关于山东问题,施等得颜同意,在英、美代表调停之下,与日方进行多次会外谈判,最后于1922年2月达成妥协方案:日本归还强占之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及其公产,中国十五年赎回胶济铁路,在赎回之前得用日本一人为车务长、一人为会计长。此外,颜还允准中国代表团在《九国公约》上签字,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对中国的权益不无损失。
 1922年四五月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果奉系战败退守关外,北京政府完全被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控制。为了早日把曹锟捧上总统宝座,并拆南方政府的台,直系将领打起了“统一”的旗号,演出了“恢复法统”、重新召集第一届旧国会、驱徐(世昌)迎黎(元洪)等一幕幕闹剧。6月,黎元洪挽颜惠庆署国务总理,仍兼外长,想借他拉拢列强承认其总统地位。但是内阁成员多为应付各方而七拼八凑,先天就不健全,众议院议长吴景濂等因亲信没能入阁扬言将不予批准;更由于“统一”、“废督裁兵”失败以及财政上的困难,黎、颜之间也常发生龃龉。颜惠庆坚决提出辞职,暂时退出中枢机关,仍任财政整理委员会委员长、华洋义赈会主席和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务。
 1923年10月,直系首领曹锟以贿选当上了总统,颁布了“曹记宪法”。翌年1月,颜惠庆再次入阁,任农商总长。1924年9月,内阁改组,颜复任总理,并兼内务总长。同时,他还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等不少兼职。然而曹锟的贿选丑行受到各方痛斥,全国反直浪潮汹涌,直系内部也起了分化,致使第二次直奉战争曹吴惨败。颜内阁本是在吴佩孚支持下成立的,实为吴手下办理外交和筹措军饷的一个机关,因此不可避免地要随着曹、吴而倒台。同年11月段祺瑞登台执政后,先后命颜出任驻英公使和外交总长,他均未就职。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面对人民反帝运动高潮,颜惠庆也发表谈话,对上海工部局有所批评,但表现软弱。他提出将租界治安权暂交中外秩序维持会,先使各业复工,停止罢工罢课罢市,然后再对抚恤、惩凶、撤警各条慎重计议的主张,没有引起反响。旋北京政府派颜为全权代表,参与“沪案”交涉。他不敢得罪英、日等帝国主义,在交涉中畏首畏尾,不愿多负责任。
 同年10月,关税特别会议在北京召开,颜惠庆为出席代表之一,负责主持第二委员会(即过渡办法委员会)甲种小组讨论会,协商整理内外债问题。他所提出的办法已有所妥协,无奈列强仍不肯接受,只好搁置缓议;会议断断续续,拖延许久,最后不了了之。
 1926年初,张作霖、吴佩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重新联合,共同对付冯玉祥。4月,冯军撤离北京之前,将段祺瑞赶下台,北京政府一度陷于中断,由王士珍等组织临时治安维持会,颜惠庆亦曾参与其事。5月中旬,在吴佩孚敦促下颜内阁复职,并摄行总统职权,但是吴佩孚与张作霖在政治上颇多分歧,多数阁员感到前途暗淡,不肯到任就职,使颜惠庆成了孤家寡人,只能勉为事实上之维持,挨到6月下旬,终因遭到奉张的反对而通告下野。
 张作霖主持北京政府后,为了笼络和安抚各方名流,先后成立各种委员会协助内阁工作,颜惠庆被任命为外交委员会委员,但他态度消极,很快移住天津。颜在津的四年中,做过大陆银行董事长、南开学校董事会主席及其他几家公司的董事,从事金融企业和文教慈善事业活动。同期黎元洪、徐世昌、曹锟、段祺瑞等人亦蛰居天津,颜同这些旧交来往频繁,对国内外政局多所议论。1930年中原大战时,汪精卫、阎锡山等反蒋(介石)势力曾在北平另组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汪、阎想拉颜惠庆充外交部长,颜不愿卷入政争,婉言拒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严重,颜惠庆应南京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电邀至南京,并受聘为“对日特种委员会”委员,出席有关会议,研究对策,应付危机。他曾提出容许党外人士参加政府问题,但未被采纳。旋奉派任中国驻美公使,于11月离国前往华盛顿赴任。
 对日本侵略我国东北,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主持公道”和“调停”之上。1932年1月,颜惠庆作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由美国赴日内瓦出席国联会议。他多次在国联行政院会议和特别大会上驳斥日本代表的谬论,用事实谴责日本的野蛮罪行,并在会下广泛展开外交活动,力图促使国联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径,得到不少国家的同情,但是操纵国联的某些大国态度冷淡。颜曾先后援引《国联盟约》第十一条和第十、第十五条,冀望国联主持正义,而列强始终不愿采取有效行动。
 同年12月,颜惠庆在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军缩会议时,在会外同苏联外交委员会主席李维诺夫达成了中苏复交的协议。1933年1月,颜被南京国民政府特派为驻苏大使,于3月初抵莫斯科莅任。颜使苏三年,为恢复和增进两国邦交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他曾起草有关中苏商务条约和互不侵犯条约两纸,结果未被南京方面采纳。颜认为苏联的建设成就和人民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条件的改善,其外交路线和国际政策事事翻新,是在进行空前的伟大试验,冀望发现人类幸福之路的一个国家。但他对苏联将中东铁路售给日本以及人民“生活单调”、“消息闭塞”等也有所批评。这一时期他还三次奉命去伦敦、日内瓦出席世界经济会议与国联会议,并多次游历欧洲各国。
 1935年“何梅协定”出现后,颜惠庆曾提出抗议,至1936年初他已年届花甲,渐觉精力不济,决意退休归国。颜卸任之后,重返天津居住,被几家商业组织聘为董事,天津自来水公司且推选他为董事长。他还继续参加文教、慈善等公益活动,常到北平办事。主政平、津的宋哲元、张自忠等人多次向颜征询有关对外交涉方面的意见。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颜惠庆正在青岛避暑,因无法回天津而南下上海。旋淞沪之战发生,他积极投身抗日行列,被推为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主席。颜与委员会诸人努力争取国外对我国抗日的支持和援助,成效显著,募款达美金三百五十万元,以救治抗战伤员和赈济难民。同时他还应邀参加国际关系学会。
 1939年,太平洋研究会(通称太平洋学会)在美国弗吉尼亚海滨举行年会,颜惠庆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前往参加。该研究会侧重探讨太平洋区域各民族的相互关系,颜在发言中据实陈述我国抗战的正义性和重大意义,受到与会各国的重视和支持。他在赴美途中曾在印度访问尼赫鲁,抵美国之后还会见罗斯福总统和一些国会议员、政府要人,又出席各种集会发表演说,赢得了对中国抗战的广泛同情。
 颜惠庆在美国弗吉尼亚开会时,忽接蒋介石自重庆打来电报,邀其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颜颇感意外,以不明政府最近决策为由恳辞。自美返国后,暂留香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他被日本侵略者羁押。日军将领曾两次找颜谈话,问他个人对国际局势的看法和今后的打算,他虚与委蛇,终不为敌人所利用。颜在香港期间写成英文自传一本,记其生平甚详。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他回到上海,继续从事教育文化方面的工作,被选为上海市参议员,并任联合国远东救济与复兴委员会主席。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撕毁政协会议达成的协定,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内战。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到1949年初,蒋介石战败下野,由李宗仁代理总统,李想用“和谈”来阻止解放军渡江作战,亲赴上海与颜惠庆、章士钊等社会名流磋商,“希望他们作为中间人士”[3]帮助搭桥,沟通国共谈判的道路。颜等乃于2月间率“上海人民代表团”北上接洽和谈,受到中共中央的欢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接见了他们,容纳他们的意见,接受李宗仁的和平谈判要求。然而在其后国共谈判中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终被国民党方面拒绝。随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和江南广大地区。国民党军撤离上海时,一再胁迫颜惠庆同走,他则以“我生在上海,死也得在上海”[4]为辞毅然拒绝。
 上海解放后,颜惠庆积极主持临时救济委员会和中苏友好协会筹备会的工作。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颜是特邀代表之一,被选为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0年5月24日,因心脏病逝世于上海。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67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