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许德珩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许德珩历史评价_许德珩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96 评论:0

许德珩,字楚生、楚僧,别名础。江西九江人。1890年10月17日(清光绪十六年九月初四)生。父亲许鸿胪曾参加府试,补为廪生;在九江同文书院任教时,方志敏是他的学生。

许德珩六岁在家馆读书,后入私塾。1908年考入九江中学堂就读,经老师杨秉笙、王恒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九江光复,他投笔从戎,任九江都督府秘书处秘书。1913年春回九江中学堂继续读书。“二次革命”爆发后,许德珩再次投笔从戎,参加江西都督李烈钧领导的湖口讨袁之役。失败后,为躲避搜捕,只身到上海求学。1914年考入吴淞中国公学,因学费昂贵,一年半后辍学。

1915年秋,许德珩考入北京大学,先读英文,后转国文学门,曾师从陈独秀、李大钊,深受其影响。在校时,他结识了邓中夏等人。1918年5月,北京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允许日本驻兵东北,出卖中国领土和军事主权,引起北京各大学学生的反对,许德珩参加了请愿活动,并被推为代表之一向总统徐世昌上交请愿书。6月,经李大钊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还参与发起组织学生救国会。7月,受学生救国会委派南下联络,先后到达天津、济南、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地,结识了张太雷、马千里、恽代英、林伯渠、邵力子、史量才等人。10月,参加爱国杂志《国民》的创办工作,任编辑委员会委员。

1919年初,许德珩与北大进步同学一起组织工人夜校,帮助学校工友读书识字,还与邓中夏一起发起成立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经常走上街头,深入海淀、卢沟桥、长辛店等地,向工人、农民宣讲革命道理。五四运动期间,他是运动的发起、组织、宣传者之一,负责起草《五四宣言》,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行动,后被捕入狱。6月16日,在上海参加了全国学联成立大会,任《全国学联日刊》总编辑。

许德珩于1919年秋从北京大学毕业,12月赴法勤工俭学,就读于巴黎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在法期间,结识了蔡和森、向警予、陈毅、徐特立等人,参加过旅法中国学生的爱国斗争。1927年初回国,任教于广东中山大学,讲授社会学、社会主义史。4月,应恽代英之邀,到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官,同时还在武汉第四中山大学讲授社会学。7月,汪精卫“分共”后,他掩护和资送不少共产党人离开武汉。12月,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还和邓初民、劳君展等组织“本社”,意为不忘本、恪守三大政策,谋求与共产党合作。1929年底,任上海暨南大学历史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讲授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1930年初,翻译出版马克思的《哲学之贫困》,这是该书的第一个中文译本。1931年7月,应聘北平师大历史社会学系教授及主任,并兼北大法学院教授。“九一八”事变后,许德珩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到东北大学等处演讲,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痛斥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12月,被国民党军队宪兵三团逮捕,后经宋庆龄领导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获释。出狱后,许参加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北平分会执行委员。

1935年秋,许德珩看到中共中央的《八一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兴奋异常,冒着被解聘和坐牢的风险,积极宣传抗日救亡。他与杨秀峰、马叙伦等发起组织北平文化救国会,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同学生一起游行示威,并在清华大学演讲,抨击国民党当局。1936年夏,被北大解聘,旋任教于北平大学法商学院。

许德珩在北平大学任教期间,结识了中共北方局代表徐冰。1936年冬,他从徐冰介绍中了解到延安缺乏日用品和粮食,和夫人劳君展表示要“买些日用品和食物给毛主席送去”[1]。随后,劳君展立即买了三十双布鞋、十二块怀表和十几只火腿,委托转送给毛泽东。11月2日,毛写信致谢,说:“我们与你们之间,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2]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德珩离开北平,经武汉转赴南京,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六部设计委员。南京沦陷后,又经武汉回江西,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7月,他被推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9月,任教于重庆璧山社会教育学院,讲授唯物史观、社会学。1941年初,参加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筹备工作,并任政团同盟联络部副部长。1944年底,许德珩与一部分文教、科学技术界人士在重庆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以聚餐形式讨论民主与抗战问题,呼吁“团结民主,抗战到底,发扬‘五四’反帝反封建精神,为实现人民民主与发展人民科学而奋斗”。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谈判,曾在红岩约请许德珩共餐。毛泽东对许等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十分赞赏,勉励他把座谈会发展成一个永久性政治组织。9月3日,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大会,决定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名九三座谈会。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正式成立,许德珩被推为理事,主持社务活动。

许德珩1946年从重庆回北平,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支持学生民主爱国运动。11月,国民党当局召开国民大会,许发表谈话指出:“此次国大断然召开,政局前途不堪想象,是以深感个人责任之大,故若非各方协商一致,我个人不拟赴京。”[3]1947年,在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后,他就转入秘密斗争。

1949年1月,许德珩和北平其他文化界民主人士联名拥护毛泽东的八项和谈主张。同时,与其他九三学社负责人一起在《新民报》上发表宣言,拥护中共召开新政协的倡议。3月25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到达北平后,次日邀请许等共餐。席间,周恩来对他说:“这几年你辛苦了,一别两年多,你所做的事,我们都知道。”[4]

9月,许德珩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水产部部长、全国政协第四届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他是九三学社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历任第一至第六届主席。1979年4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0年2月8日,许德珩因病于北京逝世。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65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