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熊庆来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熊庆来历史评价_熊庆来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767 评论:0

熊庆来,字迪之,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1893年10月20日(清光绪十九年九月十一日)生于云南弥勒县息宰村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熊国栋在清朝末年曾任云南省巧家县和赵州县“训导”(主管教育)。严格的家教和自身的勤奋,使他于少年时就学得丰富的文化知识。1906年,十三岁的熊庆来考入昆明的云南方言学堂(后改为云南高等学堂)法文班。他努力学习,成绩优良。1913年考取公费出国留学,赴法国巴黎矿业学校学习,想学成回国,开发矿藏,振兴祖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巴黎矿校关闭,他改入其他学校学理科。1914年至1920年的七年间,他先后在格勒诺布尔大学(Grenoble)、巴黎大学、蒙彼利埃大学(Montpellier)、马赛大学等校读书,获得理科硕士学位。1921年初归国。

当时的中国,科学文化比西方国家落后很多,熊庆来立志献身科学教育事业。1921年春天,他在云南工业学校和路政学校任数理教员。这年秋天,他受聘到南京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创办算学系。1926年又受聘到北京清华大学创办算学系。中国数学在古代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中国则在封建制度的束缚下停滞不前。熊庆来立志改变中国的数学落后面貌,在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引进西方现代数学体系,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加以实施,是创办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熊庆来在南京东南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先后讲授球面三角、微积分、方程论、高等算学分析、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微分方程论、偏微分方程论、变分法、力学等十余门课。他所讲课程,皆自编讲义,其中《高等算学分析》讲义被选入当时的大学丛书。他十分注意选拔和培养人才。在东南大学时,学生严济慈学习勤奋,成绩优秀,但经济困难,熊庆来曾在经济上给予资助。在清华大学时,熊庆来在科学杂志上看到华罗庚的论文,发现他很有数学才能,便破格把这个只有初中毕业学历的青年店员聘请到清华大学算学系工作,使华罗庚获得深造的机会,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在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后来在云南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科学人才。我国不少著名的科学家是他早年的学生。他晚年曾回忆说:“那时可注意的是,优秀同学不少,平生引以为幸者,每得与英才聚于一堂,因之我的教学工作颇受其鼓舞。”[1]

熊庆来在教学的同时,还致力于数学研究工作。1930年创办了清华大学算学系研究部,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的数学研究机构,由熊庆来、孙光远、杨武之三教授任指导,北京大学的江泽涵教授兼任指导,陈省身、吴大任、庄圻泰等是当时的研究生,华罗庚也参加了研究工作。熊庆来后来回忆说:“虽然组织简单,研究空气则甚浓厚。”[2]研究成果大多载于当时的清华大学理科报告。

1932年,世界数学会议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熊庆来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后,他到法国巴黎,进庞加烈研究所研究函数论。经两年专心研究,写出论文《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1933年论文通过,熊庆来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熊庆来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级”,又称“熊氏定理”。

1934年,熊庆来回国,仍在清华大学算学系任主任和教授。1936年,熊庆来参加创办中国第一份数学学报,并任编辑委员。

1937年8月,熊庆来受云南省政府的聘请,由北平回到故乡昆明,担任云南大学校长,直到1949年夏天。在这十二年间,云南大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云南大学的前身是1922年创办的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改为省立云南大学。熊庆来到任后,取得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批准,于1938年7月1日改为国立云南大学。熊校长办学的“基本方针在:(一)慎选师资,提高学校地位;(二)严格考试,提高学生素质;(三)整饬校纪;(四)充实设备;(五)培养研究风气”[3]。熊庆来除要求教育部和省政府增拨经费外,还向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募捐,用以扩建校舍,增置教学设备,增购图书资料,建设了科学馆、铁道馆、航空馆、澄农馆、泽清堂、映秋院等。抗战期间,大批学者云集西南,熊庆来凭借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声望,聘请了许多著名学者到云南大学任教。从1937年到1946年的十年间,教师由四十九人增为二百三十七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由三十八人增为一百二十六人。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都有专家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使云南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随着师资力量的增长,熊庆来逐步把云南大学的规模扩大,由原来的文法、理工两个学院,扩充为文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五个学院,下设十八个系。另有三个专修科和三个选修班,一个附属中学。还先后建立了西南文化研究室、社会学研究室、科学馆、水力试验室、冶金试验室、选矿试验室、植物温室、细菌学馆、附属医院、实习工厂和农场、果园等,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实验。云南大学成为学科比较齐全的综合大学。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有这样规模的一所大学,加上北京、清华、南开三大学迁昆明合办的“西南联合大学”,大大改变了云南的文化落后面貌。

熊庆来任云南大学校长的十二年,正是他风华正茂的年龄。教学行政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实践了他教育家的一面,而作为数学家的光彩却没能充分显露,他“每盼有机会重理已经荒缀的旧业,从事研究工作”[4]。1949年夏天,他离开云南大学,赴法国巴黎参加国际教育会议。会后,他留居巴黎,想集中精力从事数学研究,以补十二年脱离学术研究之憾。第二年不幸患脑溢血病,致右半身瘫痪。他以病残的身体在巴黎过着清苦的生活。病势稍退,他就用左手重新学习写字,继续研究函数论。他的艰苦奋斗精神,深受法国数学家的敬佩。1956年,他被法国数学界研究亚纯函数的一个学派推选,执笔撰写了《关于亚纯函数及代数体函数,奈望利纳的一个定理的推广》一书,作为法国数学丛书Memorial des Science Mathematiques中的一本出版,为数学界所称道。

在此期间,熊庆来没有忘记尽力为祖国效劳。他出国前夕,云南大学曾筹集了一点外汇经费,委托他在国外购买科技图书。尽管他只身异国,病魔缠身,经济困难,生活清苦,但这笔钱分文没有动用,如数在巴黎购买了图书,邮寄回解放后的云南大学。

熊庆来第三次旅居法国不久,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1953年,周总理曾函邀熊庆来回国,他因病体未愈,行走困难,无法起程。在法国,熊庆来以病残之身,从事学术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他深感“工作只为个人生活,以留异国,殊觉无甚意义”[5],希望返回祖国,发挥所长。在此期间,台湾当局以陈立夫等人出面写信邀他去台湾,熊庆来坚决拒绝。1956年,周总理再邀他回国,这时他正紧张地为法国数学丛书撰稿,决定稿成即启程回国,并通过多种途径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和回国的决心。1957年6月,熊庆来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北京。他满怀热情地表示:“愿在社会主义的光芒中尽瘁于祖国的学术建设事业。”[6]

熊庆来回国后,按照他的志愿,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研究员,从事函数论研究。他以“不知老之已至”的精神,与病魔搏斗,撰写出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论文。1957年至1965年的八年间,他发表科学论文二十余篇,占他一生所写论文的三分之一强。这些论文分别载于《科学记录》、《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杂志。他还应约为外国期刊撰写了三篇论文,一篇载于罗马尼亚《数学汇刊》,两篇刊于法国《数学学报》。其中一篇是法国维腊院士邀其为巴黎大学教授戛尼野院士的五十周年工作纪念所写的。这八年间,他还指导青年研究人员完成研究论文二十多篇。

1963年是熊庆来的七十寿辰。北京大学数学系庄圻泰教授在《数学进展》杂志上发表题为《数学家熊庆来先生》的祝贺文章,系统地总结介绍了熊庆来1963年以前所写五十余篇“有创造性的论文”的成就。文章写道:“在奈望利纳所建立的亚纯函数学理方面,米约和熊先生各获得一些关于函数结合其导数的不等式。而熊先生所得者,可用以解决米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此外,熊先生考虑函数结合其原函数(即积分)的问题,而获得若干基本不等式,并据以解决亏量唯一性等问题。熊先生所得某些不等式被认为是这方面最深入的结果。”“孟德耳(Montel)的正规族理论,在数学各方面起重要作用。熊先生得一新法,简化了米朗达(Miranda)定理,达到所期待的精密度。”“在正规族理论中,熊先生获得几个新的简单的正规性定则。”“关于代数体函数第二基本定理,伐理隆仅指示可以用一个恒等式得出,但未得出证明。熊先生补上了证明,并结合导数将其推广。此外,熊先生曾指出亚纯函数无穷级概念可推广于代数体函数。巴德纳斯所证明关于代数体函数之一个普遍定理,即利用熊先生所定义之无穷级所获得。”“熊先生对单位圆内全纯函数及亚纯函数亦有所贡献。”[7]

熊庆来还先后编写了十二部高等学校数学讲义和教科书,大多用于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有些则出版发行。他还写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介绍性论文,刊登于报纸杂志。

在数学研究所工作期间,熊庆来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学术活动,发表卓有见解的学术讲演,提出研究方向,受到全国数学工作者尊敬。1961年全国数学会议后,熊庆来倡导组成北京地区的复变函数讨论会。这个科学集会每两周在熊的寓所举行一次,一直坚持到1964年,有力地推动了函数论研究的发展,并培养了一批青年研究工作者。

熊庆来在年老病残的情况下,除自己努力进行研究工作外,还积极培养青年研究人员。数学界的后起之秀杨乐、张广厚等人,就是熊庆来60年代培养的研究生。

1959年,熊庆来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年又被选为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69年2月3日,熊庆来因病去世。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63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