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长华,名宝铭,号和庄。原籍江西新建县。1878年12月1日(清光绪四年十一月初八)生于北京一个梨园世家。伯父萧永寿是咸、同年间著名昆旦;父亲萧永康(艺名镇奎)是与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等名家同时期的著名丑行演员。
萧长华三岁丧母,八岁入私塾读书,十岁时与兄长荣投师景善堂徐文波门下,师从周长山、曹文奎、周长顺、裕云鹏等老师学京剧老生、老旦及文丑。十一岁首次演出,在《四进士》中饰保童。十二岁在四喜班演出《赶三关》、《回龙阁》、《芦花河》等戏。后专攻丑行,于十七岁时拜名丑宋万泰为师,打下扎实的表演艺术功底。
青年时代的萧长华曾搭小鸿奎班、天福班、同庆班、玉成班,与谭鑫培、黄润甫、王愣仙、刘鸿声、龚云甫、杨小楼等同台演出。1902年,萧与王愣仙合演《群英会》饰蒋干,把其酸而不俗、自作聪明而又尽做蠢事的书呆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因而声誉鹊起。1905年,萧与谭鑫培合演《审头刺汤》饰汤勤,把一个狐假虎威、忘恩负义、虽貌似风雅而狡黠轻狂的势利小人的形象演得淋漓尽致,亦受到戏界和观众好评。
由于萧长华对演技精益求精,又善于虚心求教、观察生活、博采众长,所以他精心塑造了许多不同层次的舞台艺术形象,他在《乌龙院》、《法门寺》、《女起解》、《卖马》、《清风亭》、《骆马湖》、《盘关》、《李七长亭》、《选元戎》等戏中塑造的张文远、贾桂、崇公道、王老好、贺氏、前樵夫后酒保、皂隶、崔顺、程咬金;他演主角丑儿戏的《连升店》、《请医》、《荡湖船》、《荷珠配》、《小上坟》等;唱工戏《十八扯》、《戏迷传》;婆子戏《普球山》、《探亲家》等,皆为观众所喜爱。其弟子评论:“他一生所扮演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人物,虽千差万别,却各有寓意,褒贬有度,爱憎分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1]
1922年至1937年,萧长华应梅兰芳邀请,与梅合作演出十五年,期间兼管富连成社的教学,还曾为徐碧云、陆素娟配演丑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萧长华再度与梅兰芳合作演出,直至1955年。梅兰芳主演的《西施》、《太真外传》、《贵妃醉酒》、《凤还巢》、《生死恨》、《廉锦枫》、《春秋配》、《虹霓关》、《穆天王》、《奇双会》、《牢狱鸳鸯》、《霸王别姬》等戏和徐碧云主演的《焚椒记》、《芙蓉屏》、《李香君》、《褒姒》、《绿珠》、《无愁天子》、《天香庆节》等戏中的主要丑角,都由萧长华扮演,他创造、首演的伯嚭、杨国忠、朱焕然、胡来、吴士公、柳敬亭、周幽王、孙秀等艺术形象,亦深受戏迷赞誉。梅兰芳十分敬佩萧长华的艺术和品德,认为:“萧先生在台上演出的剧目,可以说凡是文戏里的丑角他无所不能,方巾丑和婆子戏,是他最拿手的……他非常关心戏曲界同人们在生活上的一切困难,他任劳任怨地办理很多与他个人利益无关的事,有时不但终日辛辛苦苦地奔走,还要自己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渡过难关。”[2]
萧长华又是中国近现代戏曲史上杰出的戏曲教育家。1904年,由吉林商人牛子厚出资创办、叶春善主持的喜连成(后改名富连成社)科班在北京成立,叶聘萧长华为主要教师,教授生、旦、净、丑各行学生。年方二十六岁的萧长华毅然放弃了舞台生涯,把戏曲演员的最好年华和主要精力投入到当时梨园界一般人不屑一顾的戏曲教育工作中。1911年辛亥革命,科班一度营业不振,牛子厚不愿继续投资,萧长华不忍看着科班倒闭,那样不仅影响戏曲教育事业,而且不少穷苦的孩子将生活无着,他慨然拿出自己多年唱戏积蓄的四百两银子接济科班,渡过难关。唐伯弢于1932年著《富连成三十年史》说萧长华:“自任教以来,备极勤劳,无论生旦净末丑,文武各戏,无不遍为教授,迄今三十年之久,始终弗懈,该社大小五科之学生五百余人,经君为之开蒙指导者,竟十有六七焉……”直到1940年萧长华离开富社,他在喜(富)连成任教三十七年,培养出雷喜福、侯喜瑞、马连良、于连泉、谭富英、马富禄、叶盛章、叶盛兰、裘盛戎、李世芳、毛世来、袁世海等京剧表演艺术家。
在教学上,萧长华谆谆善诱,因材施教,摒弃旧科班打骂、惩罚学生的陋习,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教育学生“艺高不如德高”,告诫学生刻苦学艺、勿染恶习。他告诉学生们演戏要达到“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的境地。他常以著名花脸钱金福学艺的事迹鼓励学生:“钱金福的拿手好戏《芦花荡》是跟一位唱武旦的老先生学的,这是谁能料得到的事?一个演员,你要是干等着老师把本事送上门来,而不懂得勤用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勤听、勤看,你就会‘过宝山而空回’,你的‘玩意儿’永不会进步!”[3]他教育学生:“舞台上演戏,不光是供人欣赏消遣,更应该教人向上,让人学好。”[4]针对有的学生排演时忘了台词,即兴编词,萧长华鼓励说:“不要怕难,要想办法对付,就是演砸了也无关,年轻人初上台,人们总会有个原谅的,一次砸,二次再来。”[5]
除了教学,萧长华还参加整理、编创和教授学生排演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和新戏,如《嘉兴府》、《梅玉配》、《赤壁鏖战》(八本)、《秦良玉》、《酒丐》、《胭脂判》、《得意缘》、《双合印》、《大名府》、《喜崇台》、《庐州城》等,约计四百余出。其中“三国戏”、“八大拿戏”及小丑、小生、小旦戏的整理、排演尤为出色,令观众耳目一新。萧长华晚年曾撰文《午夜挑灯修史剧》,回忆当年在科班教学之余,参照《三国演义》,整理《赤壁鏖战》剧本的艰辛。他白天教课,晚上便摆起炕桌,点上油灯,对照着小说和剧本,逐字逐句琢磨推敲,认为顺畅合适的地方就写在纸上,弄不通的地方记下来,次日求教他人,每晚看到后半夜三四点钟,有时通宵达旦;有时困极了,坐在那里竟睡着了,醒来时天已发亮。数九寒冬,他仍在孤灯下苦读钻研,凝神剧本竟忘了寒冷,只是早上一照镜子,鼻孔被油烟熏得黑黑的。为了全力投入教学和整理、编排剧目,萧长华从1914年到1922年辞班辍演八年,舍弃了优厚的演出收入,保证了科班的教学质量。
1950年后,萧长华历任京剧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校前身)名誉教授,中国戏曲学校副校长、校长,主持教学近十七年,培养出刘秀荣、袁国林、孙岳、朱秉谦、张春孝、张启洪、寇春华等优秀演员。他当选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奖状,1957年获文化部颁发的荣誉奖状。1955年、1958年参加《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和《群英会》、《借东风》戏曲影片的摄制。1967年4月26日去世。著述有《萧长华演出剧本选集》和《萧长华戏曲谈丛》。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62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