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冼冠生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冼冠生历史评价_冼冠生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137 评论:0

冼冠生,名炳成,字冠生,以字行。1887年11月13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生于广东佛山一手工业者家庭,父亲冼济盛早亡,由母亲何氏抚养。因家贫,少年时只读了几个月的私塾,即告辍学。十五岁时随乡亲舒竹生至上海,在其所设的竹生居当学徒。三年期满后,冼冠生在上海自设陶陶居广式小吃店,但因资金短绌,数度停歇。他曾筹措资金,改名冠香重行复业,但终因本金蚀光,借贷无门而无力继续。

冼冠生经营饮食店失败后,不得不改弦易辙。此时各游乐场门口,有设摊兜卖蜜饯干果的生意甚好。冼于1912年起,在他所住的亭子间内,自制广东风味的话梅、陈皮梅、牛肉干等,在上海南市新舞台戏院门前设摊并进场托盘销售。由于制作精美,风味特殊,颇受食客欢迎。这时香港有一家糖果店歇业,他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后,即利用这家店的牌号商标印制包装纸。他的蜜饯食品,在摊贩中唯一有自己牌号,包装又美观卫生,形成特色,在附近地区小有名气,从而引起了新舞台检票员薛寿龄的注意。1918年薛商得冼的同意,筹集资金,薛和亲友五人各出资五百元,冼冠生以制作设备等作价五百元,共六股三千元,合伙在南市九亩地觅得店面,定名冠生园食品店,开始营业。而作坊设在小店的后间内,除冼的母亲、妻子帮工外,还添了几个职工。经过一段艰辛的创业阶段,营业颇为兴盛,附近小贩也常来批购,小作坊已有供不应求之势。

1923年,冼冠生和薛寿龄决定扩大经营冠生园,改合伙为股份有限公司,增资至十五万元(原股升值为四万五千元,另招新股十万五千元),冼任总经理、薛任副总经理,在斜桥局门路设食品工场,结束了小作坊的初创阶段。1928年又在南京路闹市租得八开间三层楼的店面房屋一幢,经冼冠生精心擘划,底层为门市部和饮冰室,除自销产品外,并代销泰丰、泰康两家食品厂的饼干、面包、罐头等;二楼为饮食部,供应各色粤菜、粤点,并附设冠真照相部;三楼特设餐厅雅座,布置幽雅富丽。此后冼冠生为自制饼干、罐头、糖果、面包,向德国泰来洋行等厂家订购制罐封罐机、制糖果饼干机等,在市郊漕河泾自建钢骨水泥四层厂房一座,糖果车间和饼干车间各占两层;另建平房四幢,专制面包、糕点,并附设仓库、办公室等用房。他经常接待各界人士参观各制品车间,试尝各种产品,作为广告宣传。

此时,冠生园已成为集工、商、饮食服务三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与著名的泰丰、泰康两食品厂并列而成鼎足之势,但年产值尚远不及两泰[1]。为此,冼冠生积极谋求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强广告宣传[2],讲究产销实效。首先他讲究选料,凭其长期积累的经验,经过他的看、嗅、尝,即知来料的优劣。传统产品话梅、陈皮梅的原料,都是采自杭州超山等梅场的优质鲜梅精制而成。其次是配料和加工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手续,未经冼的同意不得擅自改动。再次是把好应市前的质量关,产品稍有差次,宁可返工或抛弃,决不上市以致影响信誉。此外,所产的多味果子露和果汁、橙汁、牛肉干更具有特色;同时又推出各色腊味、各种食品罐头和青梅瓶酒等新产品;并增加经营各种季节性食品——粽子、月饼、年糕、节日生日蛋糕等。

冼冠生为将产品销向全国,在主要商埠开设分、支店,1931年决定再增资三十万元。由于冠生园信誉卓著,一个月内招股即告满额。是年冼亲自偕同会做糕点的母亲及粤菜名厨数人,到汉口筹设分店。开张后营业兴隆,不久即在市内分设三处支店、一处工场、一处行所。其后又在武昌、南京、杭州等地设立了分、支店。不久,冠生园的代销店也已遍及其他各大城市。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抗日战士浴血奋战,急需大批食品,冠生园每日用卡车将面包、饼干、咸鱼等运到前线,冼冠生有时也随车前往慰问。翌年,冠生园又招新股十万元,在漕河泾工厂附近辟地六十余亩,加建农场,对外开放,园内布置山石花木、小桥流水和错落有致的亭榭堂馆,环境幽美,另设茶室供应茗点,春秋佳日,游人如梭。是年冼冠生应日本森永糖果株式会社的友好邀请,率领职员、技术人员数人前往参观访问,并在临别时受该社馈赠各色糖果样品二十八箱。回国后,冼与技术人员对这些样品进行分析化验,研制成新产品“杏花软糖”和“鱼皮花生”,后又聘用外籍技师仿制“果酱夹心糖”,成为冠生园创优产品,畅销全国。

冠生园在上海的营业欣欣向荣,除南京路总店外,拥有漕河泾、局门路及九江路三个工厂、五个支店、一个农场和批发部、仓库、总管理处,1936年产值达九十二万元[3],跃居全国同业之首;全公司职工人数已逾七百人。冼冠生除任冠生园董事兼总经理外,并任兴华制面公司、冠美印刷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康元五彩花铁印刷制罐厂、南京妙机百货公司董事等职[4];后又担任上海市商会监事、中国工业协会上海市分会监事、上海市饼干面包糖果食品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等职,成为同业领袖、沪上著名资本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冠生园沪地漕河泾厂因在战区内,被日军占作司令部,设备全遭毁坏;各地分、支店也因战争影响损失惨重。但冼冠生毫不气馁,响应迁厂内地的号召,重作部署。他先同军需署签订供应军用罐头的协议书,获得一笔预付款和迁厂补助费,将部分制罐设备迁至汉口。但未及投产,汉口吃紧,经军需署同意改迁湖南桃源,在该署协助下建厂投产,利用常德一带产牛区的资源,赶制大批牛肉罐头,供应军需。但不久因战火逼近,又经贵州迁至重庆。由于在国外订购的机器迟迟不到,直到1947年才算建成。正待开工生产,却由于美国剩余军用罐头的倾销而长期未能开工。在这同时,冼冠生在西南开设的分、支店却营业极盛。

早在战火逼近武汉时,冼冠生就从汉口调拨资金十二万元至渝,并调派得力人员带领部分职工赴渝,择定闹市都邮街(今解放碑)店址,开业顾客盈门;随后又在市区设支店四处、工场两处,职工达四百余人。1939年冼又至昆明设分店,1941年在贵阳、庐州设分店,1943年设成都分店。这些分店以及后来又发展分设的许多支店,为冠生园积累了大量盈余。至抗战结束时资金已达法币一亿多元,以及美元外汇、黄金等,为战后恢复战区各店的业务起了一定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冼冠生重回上海,制订进一步恢复和扩展冠生园业务的计划,并雄心勃勃地准备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拟在国外设厂并建立销售机构。但由于冠生园的股票大部分为纸业商人所购得,他们但求近利,从而操纵董事会,使冼多方面受到掣肘,不能独立运营。加以国内形势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交通阻隔,滥发纸币,通货恶性膨胀,冠生园的业务大受影响,冼的打算成为泡影。其后又经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和限价政策等变相掠夺,冠生园元气大伤,在风雨飘摇中勉力维持。此时有人劝他抽调资金到香港设厂,凭冠生园的声誉和他的经营手段必能获得厚利,但被他拒绝。他说:“我的事业在国内,发迹在上海,抗战时内迁是为了抗日,现在是国内战争,将企业外迁,这是叛国行为,我决不这样做。”终于奋力支持到全国解放[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中国“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政策的指引下,冠生园获得多方的扶持和照顾,企业有了转机,沪、渝等地业务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冼冠生继续在沪主持企业。

1952年4月21日,冼冠生自感心力交瘁,突萌厌世之念,在沪轻生身亡[6]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61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