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伍连德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伍连德历史评价_伍连德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109 评论:0

伍连德,祖籍广东新宁(今台山),1879年3月10日(清光绪五年二月十八日)生于马来亚的槟榔屿。父亲伍祺学是学徒出身的金店老板。伍连德七岁时在槟榔屿进英国人办的学校学习,1896年考取英女皇奖学金,进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Emmanuel College)学医。他刻苦用功,成绩优异,曾多次获得奖金和奖章,还获得免费进伦敦圣玛丽医院(St.Mary’s Hospital)实习三年的奖励,成为在该医院实习的第一个中国人。通过实习,他的医务技术大有提高,而且由于外出接生,接触到英国平民的生活现状,使他初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不均[1]

伍连德于1902年获得医学士学位,毕业后又得到母校资助,先后去德国哈勒卫生学院和法国巴士特研究所,研究细菌处理和破伤风病症。1903年,他以有关破伤风细菌的论文,出色地通过剑桥大学医学博士的考试。随后回马来亚,到新成立的吉隆坡医学院研究热带疫病。

1904年底,伍连德完成热带疫病的研究工作,回槟榔屿挂牌行医。由于受著名华侨医生、社会活动家林文庆的影响,医务之余,也注意为社会服务,致力于社会改革,如反对赌博和禁吸鸦片烟、主张男人剪掉辫子、提倡女子教育以及开展体育运动等。

1907年,伍连德接受清廷直隶总督袁世凯的聘请,回到国内。翌年9月到达北京后不久,正值光绪和慈禧相继身亡,袁世凯被黜回原籍。旋由丁士源(时任陆军部法官,与伍在英国认识)引见陆军部尚书铁良,被正式委任为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伍因早年缺少学习中文的机会,回国后深感不懂中文之不便,到天津上任后,即聘请教师学习中文。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便能用普通话讲课。由于与梁启超、辜鸿铭、严复、胡适等人交往,他对中国典籍也逐步入门,后来对历史文物颇有兴趣,曾搜集过不少古文物。

1910年底,哈尔滨发生严重瘟疫(俗称黑死病),疫症迅速蔓延,危及整个东北。当时东北群医束手无策[2],人们想起中世纪欧洲数百万人丧生的黑死病,惊惶万状。经外务部施肇基推荐,伍连德奉命前往。他运用多年研究病理学、细菌学的心得,积极探索病源,控制交通,隔离疫区和病人,火化传染病尸体。因东北严寒,泥土冻结,无法埋葬,致使死尸、棺木堆积街头。伍认为,如果老鼠咬食尸体,势必使疫病传染得更快,便与当地官吏商量,采取集体火化尸体办法,作为紧急措施,这在世界防疫史上是一创举,但违背中国土葬传统,于是由吉林巡抚与伍连德电奏朝廷,获得特准。由于得到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加之他执法认真,严格按科学精神办事,不到四个月的工夫,这场震惊中外的传染病被扑灭了。清政府特赏他为医科进士。一时被国内外称誉为“战胜瘟疫的有力斗士”,“防疫科学的权威”。

1911年4月,伍连德主持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防疫会议。这是在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性科学会议,有十二个国家派遣著名专家出席。会议在伍连德主持下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东北防治瘟疫的经验,交流各国研究成果。会后,伍连德被委任为外务部医官,同时仍保留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职位,并着手在哈尔滨筹建“北满防疫事务所”及附属医院。同年8月,他出席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医学大会,发表了科学论文《蒙古鼠(即土拨鼠)与瘟疫的关系之考察》。年底,出席海牙第二届麻醉药会议。

1914年5月,伍连德在上海与颜福庆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自任秘书,并负责编辑《中华医学》杂志。第二年,他被推选为该会会长,连任两期(1916年—1920年)。他为发展中国现代医学,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16年6月,黎元洪继袁世凯任总统,委任伍连德为总统特医,兼任京汉、京张、京奉、津浦四铁路的总医官。1930年7月,伍被任为全国检疫事务所监督。

伍连德因致力于医药行政和研究工作,先后被上海圣约翰大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香港大学等授予名誉博士学位,被选为中研院院士、苏联微生物学会外籍会员等。

伍连德先后主持兴办医院多所,有哈尔滨医院及其防疫医院、奉天东北陆军医院、齐齐哈尔人民医院、北京中央医院以及全国检疫事务所建立的各个医院。他曾在北京中央医院(今人民医院)工作了四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伍连德举家返回马来亚,定居怡保,开设私人诊所。当地的达官显贵多次劝他出任政府职务,他都以年迈为由谢绝。1949年北平解放后,他主动提出把他在北平的一幢楼房捐赠给中华医学会,表示他对祖国解放的拥护。

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病故于槟榔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60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