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照,字剑三,山东诸城人。1897年2月9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八)生。父亲是当地的地主。他七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为他延师课读。1907年,王考入县城高小。这时候他爱读《封神演义》、《今古奇观》、《聊斋志异》等小说。高小毕业后,1913年考入济南育英中学。
同年夏天,王统照用章回体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剑花痕》,描写辛亥革命时期男女青年志士的革命活动。他认为这部小说很不成熟,没有送去发表,但从此引发了创作的欲望。1916年,他的短篇小说《遗发》在《妇女杂志》上发表,这是他最早发表的作品。
1918年夏天,王统照到北京,考入中国大学英文系,开始读到《新青年》等刊物,结识了郑振铎、耿济之等人。五四运动时,王曾参加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爱国行动。由于他酷爱文艺,积极投入了新文化运动,热情地写新诗和白话体小说。他最早的白话小说是写一个青年因自由恋爱不遂而牺牲的悲惨故事,发表在他自己负责编辑的《曙光》杂志上。
1920年冬,王统照与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沈雁冰、蒋百里、叶绍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共十二人,组织了文学研究会。该会的宣言说:“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也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一生的事业,正同劳农一样。所以我们发起本会,希望不但成为普通的一个文学会,还是著作同业的联合的基本,谋文学工作的发达与巩固。”[1]
王统照自始至终是文学研究会的骨干。他把自己的政治热情倾泻在作品中。在文学研究会的《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他发表过《遗音》等短篇小说和《生命的火燃了》、《少年的梦》等新诗。在新文化运动初期,“这两个刊物都是鼓吹着为人生的艺术,标示着写实主义的文学的”[2]。1922年,王在文学研究会创办的《诗》月刊上,又发表了《未来的阴影》、《烦激的心河》等诗歌。这年他在中国大学毕业,到平民大学任教。
1923年,王统照出版了长篇小说《一叶》,翌年又将前几年所写的短篇小说汇集命名《春雨之夜》出版。这些小说多是以青年男女的苦闷、追求人生的意义为题材。他的小说文笔细腻,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内容上虽没有为读者指出一条出路,但却强烈反对旧社会、旧制度,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有一定影响。
1925年,王统照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童心》,收有1918年到1924年间写的诗歌九十首。他初期的诗,从形式上看,受旧诗的影响较大;从内容上看,有些是讴歌田园的,但更多的是探索人生。他因为找不到答案,对人生感到“玄秘”和“悲哀”,同时也相信人生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前路定有明光,阴影终将退去。”[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而又怀有希望的情绪。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革命党人和群众。严酷的现实使王统照痛苦不安。这年夏天,他从北京回到青岛,在青岛市立中学教课,以后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兼课。“有时一股强烈的悲感冲上心头,无可排遣,又读不到什么书,便写下十篇左右的短篇,类如《搅天风雪梦牢骚》……。”[4]
1930年,王统照去东北旅行。这时东北尚处于“九一八”事变前夕,但日本帝国主义的种种侵略迹象已昭然若揭,他目睹这一切,忧心忡忡,写了报告文学集《北国之春》,描述了东北人民的痛苦生活。
1933年,王统照出版了诗集《这时代》,收入他1925年到1932年写的诗。序言中说,在这火与血的时代里,他逐渐摆脱了怀疑与伤感,变得坚强起来了。长篇小说《山雨》也是这个时期写成的,他在跋中说:“意在写出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与现象及农民的自觉。”这是王的代表作,也是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小说之一。接着,他又写了另一部长篇小说《春花》,以五四运动后的济南为背景,写一群中学生在大革命的浪潮中走向不同的道路,于1936年出版。
这时,王统照已成为著名的诗人、作家,青年慕名请教的很多。他对爱好文学创作的青年竭力培养,当时在青岛的臧克家、王亚平、吴伯箫,在外地的王西彦等,都受过他的教益。他曾与闻一多(当时任青岛大学教授)一起,资助臧克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山雨》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评论家的好评,但也触犯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以其“内容颇含阶级斗争意识……予以警告,勒令禁止发行”[5]。1934年王统照出国去欧洲。他先到伦敦,在大英博物馆里阅读、抄录资料,又去剑桥大学研究文学;以后,从欧洲去非洲,游历了埃及,再回到意大利,凭吊了著名诗人雪莱的墓地,写了《在雪莱墓旁》等诗。后来,他的游记汇编为《欧游散记》,于1937年出版。
王统照1935年春游欧回国,住青岛观海山旧居。这年夏天,老舍、洪深、赵少侯、王亚平、吴伯箫、孟超、臧克家等一批作家聚集于青岛,创办了《避暑录话》文艺周刊。所谓“避暑”,既是避炎热,也是避国民党反动派的“炎威”,王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许多诗歌。
1936年秋天,王统照到上海,接任大型文学刊物《文学》主编。这是30年代全国最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之一,发表了许多左翼作家的作品,也发表了一些青年作者的作品。同年10月,华北危急,王统照与巴金、茅盾、郭沫若、鲁迅等联合签名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吁请“全国的学者、新闻记者、作者与读者,一致起而力争言论自由,以收全国上下一致救国的效果”[6]。12月,王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1937年6月,王统照自己编辑了《王统照短篇小说集》,收进1915年到1932年这十七年间的主要作品,认为“殊觉自惭!不但观察、思想觉得浮薄,文字也无甚气力”[7]。他以1932年为限,是因为自1933年发表《山雨》以后,他的思想境界前进了一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租界成了“孤岛”,王统照与许广平、郑振铎、唐弢等人继续从事文学活动。1938年起,王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兼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还为《大英夜报》编副刊《七月》,为《文汇报》的副刊《世纪风》写稿。由于当时环境恶劣,他除与郑振铎、耿济之、柯灵、唐弢等交往外,很少外出,写作也多用笔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上午,日本军队冲进上海租界,王统照为学生上了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要有志气,要有冲破黑暗的精神”[8]。从此他化名王恂若,在沪蛰居。
抗战胜利后,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王统照应邀在中文系担任教授,同时还为《民言报》主编《艺文》副刊。这时,青岛成了美帝国主义的军事基地,山大的校舍被占为军营;国民党“劫收”的情景,闻一多在昆明被特务杀害的消息,使王逐渐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1947年山东大学学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受到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王挺身而出,在学生大会上演讲说:“同学们,我支持你们!”王统照的行动影响了一些老教师,也鼓舞了青年学生们的斗志。1948年10月,他在诗中写道:“北国鼓声萦梦寐,平生意想剩华巅。”[9]表现了对反动派的战斗精神。
1949年7月,王统照到北平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9月,他出席青岛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选为常委。1950年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省人民政府委员。1951年被选为省文联主席,1952年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他还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
1957年11月29日,王统照病逝于济南。
1949年后,王统照的诗集《鹊华小集》、文学评论集《炉边文谈》,以及《王统照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诗选》先后出版,并重印了长篇小说《山雨》,编印了七卷本的《王统照文集》。
参考文献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54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