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铭,字子箴。1880年6月23日(清光绪六年五月十六日)生于山东武城县。他父亲王成耕种祖遗的七亩半地,不足赡养全家十一口的生活,以高利借来一点资本,做买卖土布的小本生意。王金铭八岁入私塾读书,勤奋好学,喜爱阅读《说岳全传》、《三国演义》等小说,培植了他的民族意识。十七岁时进本地洪瑞钱庄当学徒,备受东家的苛待。
1898年,王金铭离开家乡,到天津小站投奔在新军中的大哥王金镜,旋应募加入北洋常备军左镇第三协第七标前营。王为人正直,不染恶习,不久即被提升为棚的副目。1900年随新军调往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后,被提升为左哨哨长。1905年,调任北洋第五镇第十八标一营前哨哨官,驻扎在济南千佛山下。1907年,升为第一混成协第七十九标第一营营副,队伍开到奉天,驻扎于新民府。
王金铭在军中常以岳飞的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治矣”作为座右铭。这时候,同盟会员孙谏声、戴锡九等已先后打入北洋新军任下级军官,在官兵中秘密散发革命书刊,传播革命思想,策动起义。由于王金铭品行端正,足智多谋[1],成为革命党人争取的对象。他阅读了《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书刊,又结识了施从云、冯玉祥等倾向革命的下级军官。他们于1910年春发起组织“武学研究会”,以读书研究军事为名,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同年9月,王金铭所在的第一混成协与奉天巡防中路独立第一、二标合编为第二十镇,不久王升任管带。由于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对革命持同情和赞助态度,参谋长刘一清是同盟会员,因而为武学研究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后来参加武学研究会的官兵愈来愈多,风声过大,受到该镇反动军官的疑忌。为了掩护革命活动,王金铭、孙谏声等山东籍的官兵又发起组织“山东同乡会”,举第四十协统领潘榘楹任会长,以遮人耳目,王金铭为副会长,负实际责任。他们利用这种合法的组织形式,广泛开展革命活动,把外省籍的施从云、冯玉祥等人吸收为名誉会员,并把武学研究会的骨干分子全网罗到“山东同乡会”内。他们分赴奉天、北京、天津、唐山等地联络革命同志,在唐山设立“山东同乡会”暗作机关。
1911年9月,第二十镇的一个混成协奉命参加永平(今河北卢龙县)秋操。队伍行抵昌黎县崔庄时,武昌革命爆发,清廷电令停止秋操,队伍暂驻滦州,旋又下令该镇赴武汉攻打民军。王金铭、冯玉祥、施从云及广大士兵获悉这一消息后,要求统制张绍曾率部起义,进攻北京,推翻清政府。张绍曾不敢接纳他们的要求,但也不愿去武汉攻打民军,决定拒绝受命,在滦州按兵不动,并联合蓝天蔚等人,向清廷提出十二条立宪政纲。清政府表面上接受他们的立宪要求,于11月3日颁布《重大信条十九条》,但接着于11月6日下令解除张绍曾第二十镇统制的职务,削去他的兵权。王金铭、施从云等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在文庙召开七十多人的会议,挽留张绍曾,力请张率部起义。这时张看到与他联合起义的吴禄贞已被刺身亡,自己势孤力弱,乃借口养病,避往天津租界。
张绍曾去职以后,接任第二十镇统制的潘榘楹是一个反对革命的将领。他为了拆散革命力量,把全镇部队分散驻于葫芦岛、海阳镇、锦州、临榆等地,滦州只留驻第七十九标,而标统岳兆麟也是个反对革命的军官。他们密布侦探,监视革命官兵,禁止自由往来;但王金铭和施从云、冯玉祥等继续领导革命官兵坚持斗争。王金铭密派郭凤山赴天津,与革命党人王葆真、孙谏声、董锡纯等酝酿滦州起义计划。其时,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学校一批师生已组成革命团体“共和会”,派凌钺、张良昆、于树德等人到滦州来运动新军。王金铭、施从云等乃与共和会会长白毓昆及凌钺、孙谏声等人秘密会见,商定了滦州起义计划。
12月下旬(农历十一月初),王金铭潜赴海阳镇,把滦州和南方联络的情况以及白毓昆和王葆真的意见,告诉冯玉祥。他们认为京奉线一带革命实力单薄,主张密约烟台民军由海道自秦皇岛登陆,支援海阳镇和滦州的起义,又商议了配合民军登陆的起义计划,分头布置,只待民军登陆即行发动。
王金铭从海阳镇返回滦州时,白毓昆已先带着“中华民国军政府北军大都督之印”的印信,率领二十多名敢死队员来到滦州,公开宣传起义,全城家喻户晓。王金铭一见大惊,因为烟台民军未到,还没有与各方联络妥善,起义日期也没有约好。可是起义已经公开宣布,无法挽回,他们便于12月30日在北关师范学堂营部召开会议,决定起义部署,并推举标统岳兆麟为北军大都督。他们明知岳“反对革命甚力,借此饵而诱之也”[2],会后并把起义的全盘计划告诉了他。当天晚上,他们又以第四十协官长目兵署名,发出主张共和的通电。
可是,岳兆麟并没有被王金铭、施从云说服,他于第二天早晨逃往开平,向通永镇守使王怀庆告发,把起义的计划全部泄露。王怀庆立即电请直隶总督陈夔龙转报袁世凯。袁采纳陈夔龙的献策:一面派王怀庆赴滦州“劝解抚慰”、“察其真相”,同时“收束兵队”、“密筹抵御”[3]。1912年1月1日,王怀庆来到滦州,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以求达到“顺机消弭”的企图。王金铭义正词严地驳斥王怀庆说:“清廷误国殃民,罪已昭著,海内志士,同举义旗;凡有血气,皆当振臂兴起,光我民族……我辈宣言独立,词义正大,心之所至,万死不辞。”[4]同时立刻派人把王怀庆监视起来,并以大都督之职饵诱王怀庆参加起义。王假装接受,暗中却与第三营管带张建功勾结,1月2日早晨,佯称入城就职,途中在张建功掩护下逃跑。
王怀庆逃走以后,王金铭、施从云等人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军政府,宣布独立,推举王金铭为北军大都督,张建功为副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白毓昆为参谋部长,孙谏声为军政部长,凌钺为外交部长兼敢死队长[5]。当天王金铭宣誓就职,正式宣布“直省独立于滦州”[6]。滦州全城张贴独立布告及“王大都督布告赏罚十六事”,以安民心,并通电全国宣布独立,发表对内对外宣言。
军政府原定独立的第二天即1月3日直取天津,由于接到王怀庆伪造的南军从秦皇岛发给王金铭的电报,决定暂缓出兵,等待来援。等到1月4日还未见南军开来,才明白是中了敌人的诡计,乃于当日誓师,发出檄文。下午五时许,起义军正准备登车出发,张建功图穷匕首见,踞城叛变,射击第一、二营官兵,王金铭下令还击,双方相持约两个小时。王金铭等决定放弃滦州城,直取天津,乃率领第一、二营官兵及敢死队员共七百余人登车前进。当晚十二时许,火车行驶到雷庄附近,突然脱轨。原来,王怀庆已电请袁世凯调了第三镇第十二标增援,在雷庄设防,拆去一段铁轨,并布置炮队一营,截击起义军。王金铭指挥全军下车,与敌军激战约两小时。敌军鸣号停战,派人请王金铭、施从云到雷庄议和。他俩当即答应愿往,众官兵阻止,认为王怀庆诡计多端,恐遭毒手。王、施认为:“如果和议能成,双方免受无谓的牺牲,一直可攻京津;如出意外,以身殉志,求仁得仁,有何憾焉。”[7]官兵纷纷报名同去,王、施率领一百多官兵到达雷庄,敌人伏兵四起,把他们包围逮捕。王怀庆致电袁世凯邀功,袁电令首先杀王金铭。王金铭临刑时挺身叉手,大义凛然。清军统带汪学谦责备他说:“清朝待恩厚汝,何故反耶?”王金铭怒斥说:“汝非黄帝之苗裔耶?胡为出此言也!满人以异族入主华夏垂三百年,宰割我土地,鱼肉我人民,凡有血性人人欲得而诛之,何反之有!”[8]这时王金铭看见他的马弁刘荣在旁边,便对协统陈文运说:“若无罪,可纵之去。”刘荣说:“予随大都督上阵杀贼,今不幸被困,生死同也,都督死,吾何生为!”[9]遂同时遇害。
王金铭死后,灵柩存于雷庄,一个月后,他的好友连之铎将其移到天津,后来他的胞弟王金钰又把灵枢移到山东,安葬于武城县。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政变后,于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内为王金铭、施从云铸立了铜像,像的基石上刻有滦州起义始末及烈士殉难的经过。以后冯又在泰山为王、施建祠立碑。
附记:本文曾参考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有关资料。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53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9主编
2022-12-15主编
2022-12-30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30主编
2022-12-25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29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