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王承斌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王承斌历史评价_王承斌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242 评论:0

王承斌,字孝伯,满族。1874年8月21日(清同治十三年七月初十)生于奉天宁远州(今辽宁兴城市)。王幼入私塾启蒙,1898年受业于表兄吴景濂,学习经史纲鉴。1902年,吴景濂入京师大学堂就读,在其影响下,王于翌年考取京师优等师范学堂。时国人有识者倡导御侮自强与尚武精神,有志青年竞相向往之。1905年,王承斌弃文习武,投保定北洋速成武备学堂,1907年毕业。同年秋,升入保定军官学堂,1909年毕业,补授禁卫军排长,旋即被派往东北,担任曹锟为统制官的第三镇三等参谋官,驻防长春,后升至管带。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急调第三镇入关,旋即开赴山西镇压革命。12月12日,攻陷娘子关,进逼太原。1912年1月,第三镇驻防南苑拱卫京师,时王参加反对共和、维护清廷的复辟团体“宗社党”。为此,吴佩孚曾多次劝曹锟开除王的军籍,曹不以为然,但王与吴的芥蒂由此而生。
 同年2月15日,袁世凯被南京临时参议院推为第二任临时总统。2月29日晚8时,第三镇部分官兵于京城哗变,大肆抢劫,为袁拒绝南下就职制造了口实。8月19日,陆军改制,王任第三师第六旅第十一团团长,授陆军上校,未几加陆军少将衔,后补授陆军少将。1913年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王承斌随第三镇入湘,驻守岳州。1915年冬,护国战争兴起,王随第三镇入川西征。1916年1月,王承斌升任第三师补充旅旅长,并于川境招募成军。2月6日,王部先抵泸州,初显身手。10日,王与吴佩孚部进攻中兴场,护国军以少胜多,顶住北洋军压力,与其相持于川南。
 6月6日,袁世凯病逝,黎元洪继任总统。月底,第三师奉命出川驻防保定。转年5月24日,黎元洪任命王承斌为直隶第一混成旅旅长。嗣后,王补授陆军中将衔。王承斌在曹锟手下任职多年,随其南征北战,被曹收为心腹。
 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王承斌部为西路讨逆军,在吴佩孚指挥下攻打辫子军。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掌北京中枢,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9月1日,孙中山于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南北对立局面形成。段祺瑞推行“武力统一”政策,积极对南方用兵,以曹锟为攻湘第一路军总司令兼两湖宣抚使。1918年2月7日,曹锟督师南征,调王承斌等三个旅赴前线,吴佩孚为前敌总指挥。吴指挥第三师占领衡阳后不再前进。6月16日,吴在前线通电罢战主和,并自行决定停战。参战官兵不服水土又有厌战情绪,因病减员甚多。时王承斌在湘南因病一再请假,故前线军事行动已陷停滞。6月27日,北京政府授王承斌为陆军中将。
 1920年5月22日,吴佩孚指挥第三师从湘南且战且退,27日王承斌等部过长沙,湘督张敬尧陈兵以待。6月9日,该师返抵直豫之交驻扎。15日吴佩孚至保定与曹锟商讨对付皖系办法。6月23日,张作霖以调人身份向段祺瑞陈述曹、吴的五项要求,为段所拒绝。张以调停失败,宣布“中立”,随后派出奉军两个旅入关助直讨段。7月9日,直系于天津举行讨皖誓师大会,吴佩孚任讨贼军前敌总司令兼西路指挥,曹瑛任东路指挥,王承斌任后路总指挥。设大本营于天津,设司令部于高碑店。7月14日,直皖战争爆发。16日,吴率王承斌等部包抄袭击皖系两个师,切断其归路。吴、王在直皖之战中身先士卒,使直军将士奋勇前驱,经过五昼夜激战,以皖系失败告终。同年10月17日,王承斌升任第二十三师师长。曹锟久居保定,以王帮办直隶军务。王在曹嫡系中之地位仅次于吴佩孚。吴深恐被王取代,竟不断施计离间曹、王。同时,吴克扣王部军饷,致使王部因索饷未果而发生哗变,王为此受到曹的申斥。
 直奉以暂时的联合战胜皖系,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然直奉间的矛盾又在酝酿新的战争。1922年2月3日,直系召开保定会议,王承斌力主对奉让步,这符合曹氏兄弟心意。2月11日,张作霖于奉天召开军事会议,王奉命于同日抵奉,旨在调和奉张与吴佩孚的冲突,避免战争。此后,王又两次衔命出关进行调停,均无功而返。不料王竭力弥合张、吴裂痕,竟成为吴攻击王有“通奉嫌疑”的佐证,致使王在临战前被拒保定高级军事会议大门之外。
 1922年4月19日,直系在京畿琉璃河一带聚集十余万军队,以王承斌为西路司令,布防京保一线,后王又改任中路司令。26日,王在任丘、河间首先同奉军接战。29日,第一次直奉之战爆发,两军分别在三个战场上厮杀。随着战局的变化,王兼领中西两路指挥,在王指挥下,直军大败奉军,西路奉军十六师投诚,牵动全线瓦解,张作霖被迫下令总退却。奉军败绩,王自告奋勇追至滦县停进,代奉求和,恳请吴佩孚以张、曹姻亲为重,前时意见不合非为世仇,得吴首肯,允王全权处理对奉问题。在英国人调停下,6月17日,王承斌、杨清臣等直方代表与奉方代表孙烈臣、张学良签订和约八条与附约两款,战事始告平息。
 战争中,王奋力督战与奉军厮杀,大败奉军,战功显著,但竟受吴佩孚派人暗中监视,王对吴恨之入骨。战后王大发牢骚说,老马为主人效驰驱有年,现已不被信任,应当知难而退了。又说,我是奉天人,就疑心我通奉,然则曹仲帅和张雨帅为儿女亲家,岂不也是通奉!
 直曹打败奉张,进入鼎盛时期。曹锟得意忘形,迫不及待要赶走徐世昌,实现总统梦。直系实际领袖吴佩孚却大谈“法统重光”的好处,使黎元洪复任总统,既便于赶走徐世昌,又能使南方军政府无法可护,不打自倒。6月4日,王承斌继曹、吴之后领衔发拥护电。迎黎复职时,王充任代表赴津促驾。
 黎元洪复总统职后,于6月24日特任王承斌为直隶省长。8月6日,曹锐正式“因病”辞去直隶省长职,王才正式接省长任。
 1923年2月22日,王等军政要员齐集保定,共商倒阁之事。其目的在于去黎,为曹当总统铺平道路。然直系内部在总统产生、联皖抑联奉乃至内阁问题上意见分歧越来越大,形成津、保、洛三派。津、保派曾在王的策动下,联合起来对抗洛吴。
 曹锟为尽早登上总统宝座,积极进行倒黎活动。6月13日,黎元洪因不堪北京军警当局的多方压迫而避往天津,黎的专车在天津站被直隶省长王承斌扣留,并发通电谓:黎秘密出京,并未向国会解职,印信亦未交出,不知是何用意。为其劫车索印寻找借口。王还逼黎在代拟的三份文件上签字:向国会辞职文;令国务院代行总统职权文;声明临行时所发命令无效。当黎被迫签字并电京交出总统印信后,方才放行。但黎一回到津门本宅即发电声明,前所发三份电报系由王承斌胁迫而成,非出己意,应属无效。
 直系在索饷、逼宫、劫车、索印丑剧中扮演主角的正是一年前请黎元洪复职时声泪俱下的王承斌,社会舆论对王多有非难和谴责。王辩解说,军警包围专车是相当仪仗兵和军乐队,固属迎接元首之惯例,为己开脱罪责。其后,王又设法阻止滞留天津的国务总理张绍曾回京,以便让高凌霨一伙放手搞贿选。6月21日,王承斌致(个)电与高凌霨、吴毓麟、王毓芝,把吴佩孚给曹锟的(号)电照转,还在电文结尾加:宪法不许成立,大选早日观成。这个电报被人探听出来公诸报端,引起各方强烈的反感。吴矢口否认发过此电,王则声明此电为奸人伪造,正在密查中,实际上不过是欲盖弥彰罢了。这和王同日给上述三人的另一电报中,要求做好三件事:军警严密监视议员,不得令议员出京;妥速进行大选,以法定正统名义号召中外;不许制宪的内容完全一致。
 此时,曹锟也急不可耐,用重金四十万元收买众议院议长吴景濂包办大选。曹还调来山东省长熊炳琦坐镇北京,具体协调大选。王承斌则往来于京、津、保之间指挥大选,同时肩负筹集贿选经费重任。
 为疏通议员,王承斌7月13日进京会见吴景濂。其办法有三:担保制宪会议不致临时改为大选会议;担保大选票费完全兑现;众议院议员瞬息届满,如有人愿入政界,当援助使其得所。附带条件:各政团对上述条件不满意者,当明白表示,不能临选反悔贻误大局;不得故意缺席。王出京前,向熊炳琦面授机宜:许诺出席制宪会议议员,足法定人数三次以上时,于此三次中分期发还去年至今之欠费;坚持先宪后选,避去票价之名目,给予一次酬勋若干等。
 9月12日,贿选大会流产。以包办大选自诩的吴景濂不得不邀请王承斌到京主持一切。14日,王承斌到京。王表示这次来京,定使选举大功告成,否则决不返津。为此王使出全身解数,不惜血本贿赂各大报馆,京中除两家公正报纸外,无不接受王的津贴,故所发消息无一真实。为打击上海反对派,王托江苏督军齐燮元以五十万元收买上海各报馆,以造成不赞成黎元洪在沪组织政府的舆论,也不容黎在沪久住。王同时派人到沪进行反黎和反孙中山的活动。为拉拢齐燮元,王电齐称:如需巨款,请即电知,决不延误用途。王向议员则提出了进行大选和公布宪法同时并举的方针,并且决定在选举前发给每票五千元的支票,选后三日即可兑现,以坚议员之心。10月1日,于贿选办公处——甘石桥俱乐部向“猪仔议员”共发支票五百七十三张。
 10月5日上午,国会开会选举总统。场内军警、侦缉队、保安队密布,如临大敌。为凑足法定人数,选会三次延长时间,直到下午1时20分,签到者有五百九十三人,曹锟以四百八十票当选总统。6日,王承斌如释重负回津。曹锟贿选总统耗资甚巨,据当时天津《大公报》揭露:贿选经费经王承斌、吴景濂、高凌霨等结账总共用去一千三百五十六万七千余元。这笔巨额贿选费中,有王承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以“借军饷”为名,饬令直隶各县征收一万至八万元,共勒索约四百万元;他还饬令直隶地方官厅逮捕贩卖鸦片的坐商、行商几百人,除少数处决家产充公外,绝大多数烟贩由家属缴纳巨金赎人。
 曹锟就任贿选总统后,王承斌马上发贺电到京,恭颂圣明。王在贿选总统过程中作用特殊,论功行赏,曹锟任命王为直隶军务善后督理。但王承斌意犹未足,看上直鲁豫巡阅使一职,直截了当向曹要官。为满足王的要求,曹决定免去吴佩孚直鲁豫巡阅副使职,改任两湖巡阅使。此举为吴所不容,吴派其参谋长面见曹锟陈述利害,谓是谁给你曹家打下的天下,离开吴子玉,你这总统稳不稳?曹锟恍然大悟,11月11日,特任吴佩孚为直鲁豫巡阅使,以王承斌副之,并授王为将军府匡武将军,陆军上将。这样一来,王不但要听命于曹,还要受制于吴。12月28日,吴电令王承斌,今后无论何项团体,若有集会索薪或罢工情事,须严加取缔惩办,先给王一个下马威。
 由于王接近吴景濂及常与奉系往还,为曹氏左右所不喜,致使直鲁豫巡阅副使职权形同虚设。虽为直隶省长,然实权仍操纵在前省长曹锐及津派手中,王除每月从井陉煤矿捞取十万元补贴外,别无他利,有实权的只有一个二十三师师长兼职。然而好景不长,在吴佩孚提出“军民分治”的口号下,以省长不便带兵为由,于1924年2月28日被免去第二十三师师长兼职。王承斌军权旁落,对吴更加切齿。从此,王广泛联络津、保派策划联冯倒吴。王曾企图拥戴齐燮元为副总统,以遏制吴,未果。不久,王与冯玉祥、齐燮元秘密结成反吴联盟,后王又加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的反吴同盟。
 王承斌失去军权后态度更为消极,曾几次致电曹锟请辞,外界舆论认为此系王不满曹采纳吴的“军民分治”主张之故,实为直系内讧加剧之显露。经过曹几次殷殷慰留,王始打消辞意。1924年8月17日,曹锟派陆军总长陆锦赴津,与王承斌商洽防奉南下援浙事。8月23日,曹锟召开紧急会议,筹防东北。是日,王承斌到京谒曹,陈述此次主战非宜,未被采纳。曹嘱王速筹军饷百万元。9月1日,吴佩孚在洛阳集议御奉援苏,王亦派代表参加。10日,曹锟召见冯玉祥,请其负责山海关军事,冯表示不能胜任,并谓,去年不应解除王承斌等兵权。11日,曹与冯、王商议出兵开鲁。14日,王应允出任讨逆军副总司令。
 是月,江浙战争爆发,张作霖趁机派兵入关。17日,吴佩孚在京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在四照堂召开军事联席会议,部署对奉作战,前线分三路,后援为十路,兵力约二十万。以王承斌为副司令兼直隶后方筹备总司令;以彭寿莘、王怀庆、冯玉祥分任第一、二、三军总司令等。当王向吴佩孚领取开拨费时竟遭吴无故训斥,王、吴嫌隙已成鸿沟,无法弥合,行动上王处处消极抵制。
 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后,冯玉祥部奉命出兵古北口,直趋赤峰,但冯寻找借口迟迟不进,暗作倒戈部署。吴佩孚对冯始终存有戒心,10月3日,派王承斌到承德前线,以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指挥冯玉祥、王怀庆的二、三两军,以此对冯进行监视。吴又派车庆云、陈德修等为前线执法官赴热河督师,殊不知王承斌与冯玉祥已另有所图。4日,冯玉祥与王承斌在古北口密议时局,冯深知王对吴之怨恨,为争取王的合作,将其倒戈计划全盘托出,王对冯表示同情,从而结成同气。王在古北口停留两日即转入承德。21、22两日冯将两旅军队悄悄开入北京,23日晨1时,冯在北苑召集会议,胡景翼、王承斌等出席,一致主张和平停战,并议及维持现政府或另筹过渡办法以及宪法与国会有否修正改组之必要等。与此同时,冯军将京内车站、电报、交通通讯机构占领,并派兵包围总统府,将卫队缴械,曹锟被囚禁。第二次奉直战争从9月15日到11月3日,一共打了五十多天,以直军主力全部覆灭和吴佩孚狼狈遁逃为其结局。
 11月2日,王承斌到公府劝曹锟辞职,曹即向国会提出辞职咨文,并令内阁摄行总统职权。曹锟面对逼他下台的人,正是一年前筹集贿选巨款并劫车夺印捧他上台的那个健将,不由得百感交集。
 由于王承斌是参与北京政变主要人物之一,11月3日冯玉祥在京召集军政要人会议,决定恢复王承斌二十三师师长职,派往天津收束军队,办理善后。由于张作霖背约,奉军入关。11月11日晚,奉军李景林部将王承斌新编二十三师缴械,王仓皇避入英租界,不敢出面。12日,直隶省议会及各法团在李景林授意下,以直人治直为标榜,推李景林为直隶保安司令,并继王承斌为省长。12月12日,京师地方检察厅托天津地方检察厅票传避居天津租界之曹锟贿选涉嫌行贿人王承斌、吴景濂等,并搜查吴的住宅。此后王寓居天津。
 1936年,王承斌病逝于天津寓所。

参考文献

  • 《盛京时报》1905—1935年。
  • 荣孟源等主编:《近代稗海》第1—5辑,四川出版社1985年版。
  • 章伯锋主编:《北洋军阀》第1—6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6月版。
  •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69页。
  • [美]柏脱等编:《中华今代名人传》,上海时代传记公司1925年版,第148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52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