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陶孟和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陶孟和历史评价_陶孟和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108 评论:0

陶孟和,原名履恭。天津人。生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祖籍浙江绍兴。父亲陶仲明是位饱学之士,1892年应晚清翰林严修邀请来为家庭教师,教授严氏子侄,陶孟和也在其父亲门下课读。1901年,陶仲明因患肺病去世,严修改定先人所设的义塾课程,并借陶仲明的家设学,招收十一人,陶孟和仍在其中就读,得到严修的关照。1904年,严修将家塾英文馆改为敬业中学堂,陶孟和为敬业中学堂师范班学生。1906年,敬业中学堂建新校于南开,改称南开学校,陶孟和为南开学校第一届师范班毕业生。

南开师范毕业后,陶孟和得以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专攻社会学。留学归国后,1914年任教于北京大学,被聘为教授,并一度任教务长。他在北大开设的课程有:社会学、社会问题、英文学戏曲等。1915年11月,北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大学令》开始设立评议会,为“商决校政最高机关”,由每科选出评议员二人组成,陶孟和与张耀曾作为法科的代表入选。

1916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北大的新文化运动逐渐开展,陶孟和积极参与了其中的一些活动。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庆祝协约国胜利,北京大学于28日起连续三天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举行演讲会,陶孟和与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一起参加了演讲活动。1919年1月25日,北大哲学研究会成立,陶孟和与杨昌济、马叙伦等为发起人,以“研究东西诸家哲学,论启新知”为宗旨。1922年,陶孟和被聘为社会科学组编辑员,主持编辑北大社会科学季刊。

1926年,陶孟和受处置庚款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之聘,任秘书,创立社会调查部,开展中国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1929年,社会调查部改名为北平社会调查所,陶孟和任所长。社会调查所的经费仍来源于基金会,但组织上完全独立自主,各项研究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34年,社会调查所与中研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陶孟和任所长。1935年冬,陶孟和偕全所成员搬迁南京。1937年抗战开始后,社科所先从南京转移到长沙,12月又迁往桂林,次年初至阳朔,1938年底迁往昆明的黑龙潭,1941年又迁往四川宜宾县境的李庄,陶孟和始终领导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全体人员转辗各地,艰辛备至。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南京,直到全国解放。

陶孟和在社科所任职二十余载,领导全所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研究工作。1926年—1929年间,他主持对我国城市工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他采用家庭每日记账法,首次于1926年—1927年间的半年对北京人力车夫等四十八个家庭做了记账调查,最后由他写成《北平生活费之分析》一书。接着又与上海调查物价局合作,于1927年—1928年对上海二百三十户纱厂工人做了一年的记账调查,由杨西孟写成《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一书,陶孟和高度评价此书并作了序。陶孟和还同南开大学社会经济委员会合作,在1929年对一百九十九个天津缝纫编织工家庭做了全年的记账调查,最后由南开方面写成书面报告。此外,陶孟和还将工人运动、劳资争议、工资问题等也列为研究重点。

1929年以后,社会调查所随着人员的增加,项目也不断增多。陶孟和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国民经济领域的各个部门,涉及农业、工业、金融、财政、对外贸易等等。他安排韩德章、吴半农、吴承禧、千家驹、郑友揆等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来关于上述问题的专题报告《铁煤及石油》、《交通工业》、《中国的银行》、《中国的内债》、《我国各通商口岸对各国进出口贸易统计》等,于1927年—1931年分别出版问世。

陶孟和在领导同事们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了一批后来在我国经济学界卓有声望的经济学家。在选拔、培养、任用年轻人才时,陶孟和不存门户之见,不论来自清华、北大、燕京、南开、武汉、中大或其他大学,均不分畛域,一视同仁。同时,所有工作人员一旦确定主攻目标之后,即放手让他们去做,很少加以干涉,也不中途打乱。

在社科所二十几年,陶孟和除了负责全面工作之外,还抽出大量时间从事研究工作。他曾是社科所两种期刊《社会科学》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的主编。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过不少论著,如1930年写有《一个军队士兵的调查》,1931年写有《中国的生活与劳动》、《上海工人家庭生活水平的研究》、《中国工人的生活水平》、《中国劳工的生活程度》、《在中国的工业和劳动》等等。

陶孟和一贯强调对中国社会进行身临其境的调查的重要性,以便从调查的实际资料中找出切中时弊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作出适当的结论。他坚持这一点,逐渐成为社会调查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学风。由于重视实际调查,他所出版的著作及主编的《社会科学》杂志,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也有较为充实的现实资料。不仅在国内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影响。他主编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所发表的不少经济论文,在许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选辑成册,以供科研和教学的参考。

陶孟和在主持社会调查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时期,不畏权势,不计个人利害,不止一次延聘革命党人及进步人士来所工作。1948年,在国民党统治濒临崩溃之际,蒋介石密令中研院各所搬迁台湾,并要当时任院长的朱家骅具体执行,陶孟和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当时,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正在上海治疗,为组织全所员工起来斗争,扶病到南京,召集全所人员开会,用投票签名的办法,请大家表示态度,结果多数不愿离开。后来朱家骅用停发工资的手段来胁迫,陶孟和领导全所人员坚决不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孟和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分管哲学社会科学部一些研究所的科研工作。他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

陶孟和晚年将他珍藏的数百册书籍,包括明刊珍本,全部赠给他曾经工作过多年的北京大学。

1960年4月17日,陶孟和因操劳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于北京逝世。

参考文献

  • 萧超然等编著:《北京大学校史》(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 吴铎:《春风化雨十一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工商经济史料丛刊》1983年第3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
  • 杨西孟:《追求真理,不断前进》,《工商经济史料丛刊》第3辑。
  • 严仁赓:《回忆陶孟和先生》,《工商经济史料丛刊》第3辑。
  • 沈性元:《敦厚、正直、勤奋——我所知道的陶孟和先生》,《工商经济史料丛刊》第3辑。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50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