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马相伯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马相伯历史评价_马相伯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128 评论:0

马相伯,原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晚号华封老人,原籍江苏丹阳,1840年4月7日(道光二十年三月初六)生于丹徒(今镇江)。父名松岩,是位医生,并开过药铺和米布店。其父母和外公、外婆都是天主教徒,他出生后不久就受了洗礼,教名“若瑟”。

马相伯幼年入塾,先读教中经典,续读儒书。到十一岁时,他背着父母跑到上海,进了法国人办的天主教会学校——依纳爵公学(后改名徐汇公学)读书,学名“马斯臧”。第二年他弟弟马建忠也到这个学校来念书。马相伯在公学普通科学习期间,学会了拉丁文和法文,数学和天文学也学得不错,深受意籍校长晁德莅(Angelo Zottoli)的赏识。

1862年,马相伯入徐家汇天主教耶稣会小修院,受“神修”训练。1864年小修院学习期满后,在耶稣会研究中国文学和拉丁文学,后又入大修院学哲学和神学。1870年得神学博士学位,经教会授职为神甫,成为耶稣会教士。

1871年,他奉耶稣会长命,先后到南京、徐州等地传教。从1872年起,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管教务;教学之余,仍研究哲学及数理科学,译书百余卷。他对学生除宣扬宗教外,还重视中国经史子集的讲习。教会怕他把学生变成“异教徒”,于1875年指定他专研究天文、数学。翌年,又调他到南京任编撰,翻译数理书籍,因与当地教会外国传教士有矛盾,不久便不辞而别,跑回上海。自此,他暂时脱离耶稣会,但并不脱离天主教。

马相伯的大哥马建勋早年为李鸿章幕僚,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为淮军办理粮台。马相伯离开耶稣会后,经其大哥介绍,到山东藩司余紫垣处掌理文案。1877年余兼署山东巡抚,委他接任潍县机械局的差事。次年又奉李鸿章命调查山东矿务。

1881年,马相伯随驻日公使黎庶昌赴日本任使馆参赞,旋改任驻神户领事,曾与日本维新要人伊藤博文、大隈重信等往还酬酢。同年秋为兄病回国,过南京,适李鸿章轮泊南京,他往谒李,随李到天津办事。这时他弟弟马建忠已留法回国,也在李鸿章幕中。

不久朝鲜政府向李鸿章要求推荐办理新政人才,李即派马相伯前往协助。1882年上半年他到朝鲜,“首请彼政府编练新军……次则整理他们的外交”[1]。他还向朝鲜国王提出了其他一些改良主义的条陈,其中有省刑罚、定刑典、广取材、兴学校等项目。为时不到半年,朝鲜发生政变,清廷派吴长庆、马建忠、丁汝昌等带兵前去助朝鲜“平乱”。事后马相伯仍留朝鲜襄助办理“新政”。翌年,他回天津述职时,鉴于朝鲜“新政”难于进行,向李鸿章要求不再回去,并请李“即早决定对朝政策”[2]

1884年,李鸿章委马建忠任招商局总办,同时派马相伯到全国有关各埠调查招商局财产、账目。他从天津动身,经烟台、上海、汉口、厦门而至广州。翌年,他提出改革招商局建议。旋离广州北返,行至厦门时,得台湾巡抚刘铭传之邀,到台湾住了一段时间,曾劝刘借款开发台湾经济,未被采纳。1886年被李鸿章召回天津。当时李正奉命筹办海军,苦于经费短绌,马趁机劝李向美国资本家借款,开设银行。李听了他的话,便派他赴美接洽借款。其时美国资产阶级渴望输出资本,所以他在美备受政府、商人、银行家欢迎,各商团及银行家争相贷款。结果商定“以五千万(美金)为正式借款,以三万万(美金)为银行存款,存款以三厘起息,视中国财政缓急、需要提用”[3]。但由于清政府中顽固派与洋务派官僚之间的矛盾,李鸿章遭到攻击,筹办银行事流产。马无奈,只好溜之大吉。他离美赴欧,在英、法等国游览,曾到罗马觐见教皇宗良十三世,1887年回国。

从1892年起,马相伯又一度任驻日本长崎领事、驻日使馆参赞,后归国。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请马主持筹设译学馆,他建议将该馆设于上海,事将告成,由于政变发生而成泡影。他对于康、梁的失败深感惋惜,但也颇怀畏惧。次年,李鸿章出任两广总督,他也离京回沪,重度书斋生活,与其弟合著《马氏文通》,后以其弟马建忠之名出版。

马相伯回沪后,转向文教界活动,1900年曾参加上海张园国会。翌年退居徐家汇,除主持徐家汇天文台事外,仍从事译著数学和宗教书籍。这时他因教授拉丁文结识了南洋公学教员蔡元培,后来蔡又从学校选派一批青年跟马学习,于是风声所播,各地来学的人日渐增多。马早有创办中国新式大学思想,这时便联合同道,得耶稣会之助,着手筹办震旦学院,企图实现其“教育富国”的理想。学院借徐家汇老天文台为校舍,于1903年2月成立。他自任监院,监院下除设一总干事与会计外,其余各项行政由学生自己管理。学院标榜:一、崇尚科学,二、注重文艺,三、不谈教理。于右任、邵力子、马君武等都曾是该院的学生。1905年担任讲座的外籍教士趁马养病之际,改变办校方针,学生大哗,相率离校。他招集离校学生,并与熊师复、袁观澜等商议另创新校,得两江总督周馥赞助,拨地拨款。新校定名为“复旦”,以吴淞提督行辕为临时校舍,于是年秋开学。马被推为校长,李登辉主教务,惨淡经营,逐步打下了复旦大学的基础。

1906年,马相伯应两江总督周馥之聘,曾至南京讲演君主立宪的主张。1907年12月,马又徇梁启超之请,参加立宪派组织政闻社,任总务员(相当于干事长),并为此专程赴日。赴日期间,复旦校长改由他人接任。到1909年马复任复旦校长,并于是年被选为江苏省谘议局议员。

民国成立后,马相伯被江苏都督府聘为外交司长。1913年他到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请,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旋辞去,改任袁世凯总统府高等顾问。同年马与北京天主教上层分子英敛之联合上书罗马教皇,建议在中国兴办大学。他居北京四年,历任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平政院平政等职。这期间,曾与章太炎、梁启超拟议创办“函夏考文苑”(类似研究院),用以“校勘古籍,编纂词典,奖励著述,表彰硕德”[4],但没有办成。又与英敛之发起辅仁学社,社址在北京西山,招集生徒,讲授经史百家之学,此即辅仁大学之前身。

当袁世凯进行帝制活动,袁家党徒及孔教会分子准备在起草的宪法中规定尊孔教为国教时,马相伯以“信教自由”为理由加以反对。曾与雍剑秋发起“信教自由会”;同时马在所写的《保持约法上人民自由权》及为教会代拟的五篇请愿书中,驳斥了定孔教为国教,“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主张。后来,他鉴于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便出京蛰居上海。1918年发表《民国民照心镜》,批评袁世凯的君主专制和武人政治,阐述了立宪共和的思想。此后他虽然担任过江苏财产交代核算委员会会长、中国科学社董事、上海天主教办的《天民报》总主笔等职务,但已年老、体弱,多是挂名虚衔。1925年,北京公教大学(后改名辅仁大学)国学部由英敛之出面设立,马十分关心此事,对办校宗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成立宣言等多所建议,翌年英不幸去世,有关方面请马北上主持校政,他亦以年老体弱谢绝。1926年整理出版了旧稿《致知浅说》一书,此外他还先后撰写了一些有关宗教和政治方面的文章。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特别是1932年“一二八”之后,国难深重,马相伯在这时痛感“国亡无日,非朝野一心,武力抵抗,无以自救”[5]。当时他在上海积极参加救国工作,坚决主张对内团结,对外抗战,被尊为爱国老人。他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发表了很多抗日言论,呼吁“立息内争,共御外侮”,说:“今后非国民之公意,对内绝对不许枉费一枪弹;对外必要不许吝惜一枪弹。”[6]马曾提出《国难人民自救建议》和《实施民治促进宪政以纾国难案》,并发起中国民治促进会、江苏国难会和不忍人会,主张抵制日货,号召为抗日将士劝募义勇捐。1933年,日军进一步侵占我山海关和承德,他与章太炎两次发表对外宣言,以历史事实证明东三省和热河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并通电全国请政府及人民紧急动员起来,积极恢复失地,消灭伪国。同时马还要求“立即召集国民大会,政府与全民统筹国是”[7]。此外他对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宋庆龄出面发起的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和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均积极予以支持。马更热心投入救国会的工作,被推举为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及全国救国会执行委员。国民党当局一面采取高压手段,在1936年11月逮捕了沈钧儒等七名救国会领袖(即七君子),另一方面借天主教南京教区主教于斌请马前往襄助教务、修改《救世福音》一书之机,于1937年3月委任他为国民政府委员,以弱化其言行,分裂他与救国会的关系,但他始终心系抗日救亡运动而不动摇。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马相伯在广播演说中,强调“钢铁政策是富强的捷径”,“完全能够保证中国万岁”[8]。抗战期间,他的意志更加坚定,决心“甘拋弃一条老命,与广大爱国民众,携手前进,共同抗日救亡,直到胜利”[9]。同年10月上海沦陷,日军迫近南京,李宗仁等请马移居广西桂林风洞山;1938年11月,于右任又请马移居昆明,他在赴昆途中因病留居谅山。1939年4月,当马相伯一百岁(虚龄)之际,国民政府对他颁令“褒奖”,并在各大城市为他举行遥祝百龄大会。罗马教皇也派于斌向他颁送“圣像”。同年11月4日,马因病逝于谅山。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朱德曾去电吊唁,新华社发表了多篇文章,对马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表现和他在教育上的贡献予以赞扬。他的著作大部分收在《马相伯先生文集》里。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45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