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罗纶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罗纶历史评价_罗纶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116 评论:0

罗纶,字梓卿,原名晋才,字康侯。四川西充群德场罗村沟人。1876年4月14日(清光绪二年三月二十日)生。其祖先世代务农。到其曾祖父、祖父辈时由农而商渐有积蓄。其父罗人文,号绍周,受业于西充名拔贡李培尧门下,考上秀才,乐于扶危济困,深得众乡亲赞誉。罗纶是家中长子,在父亲的教育下聪颖好学,博闻强记,十三岁熟读十三经,对偶声律之文提笔而就。十四岁进入县学,旋考入成都尊经书院,跟随宋育仁、骆成骧学习,修业九年,“词章常冠其曹,文名籍甚”[1]。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唐才常等人分别组织“强学会”、“保国会”,倡议维新变法。罗纶受维新思想影响,与蒲殿俊、胡骏、李蔚华等人在成都参加“强学会”、“蜀学会”,参与出版《蜀学报》。戊戌变法失败后,各地维新派人士皆遭到迫害,清廷命令川督在四川搜捕维新人士。学使吴郁生出于爱才起见要罗纶改名以免受株连,罗纶遂改原名晋才为纶,改原字康侯为梓卿,才得以脱身。

1902年,罗纶参加乡试,中举人。同年冬因父丧归里,过着贫苦的生活。1904年在同窗好友的推荐下,罗纶赴长寿知县唐我坼处工作。时值朝廷废科举办学校,唐我坼审时度势决定办一所高等小学堂,便聘罗纶为学堂监督。罗纶顺应时代潮流讲求新学,务期开发川东文化,大讲变法自强之道,培养了不少新人。罗纶任职两年开长寿风气之先,长寿名儒彭光远、李峙青等人对他十分推崇,赠以名号为“祖东”[2]

1905年,张澜等人在南充创办顺庆府中学堂,函请罗纶回乡任职。罗纶于12月回到南充,担任顺庆府中学堂国文、历史教习兼斋务长。张澜为修身教习兼教务长。当时清廷腐朽,罗纶等人就利用这个有利环境竭力宣传自强革新以及兴学救国的重要意义。当时发行的《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主张“排满”反清。罗纶兼任该报的发行宣传工作,常把《民报》给学生阅读以提高思想认识。在这期间罗纶也逐渐流露出革命排满的倾向,但他仍然想在教育救国的道路上打开一条出路。这反映在课堂上,他深入浅出地讲解激励了不少学生后来走上革命道路。罗纶的激进行为为顺庆知府潘凤瀛所不容,致使罗纶很快就被解聘辞退。1908年春,他到成都后被绅班学堂监督邵从恩聘为斋务长,并兼任王铭新为监督的游学预备学堂的国文教习。由于志趣相投,罗纶与张澜、刘行道、熊焘、徐炯、王铭新等人相处十分融洽,被人称为“六君子”。1908年,革命形势日益高涨,清王朝电令各省督抚要严加防范各地的革命行为。当时,成都铁道学堂监督刘紫骥、优级师范学堂监督王章祜禁止学生参加立宪运动,并无理斥退学生。罗纶、张澜、刘行道、熊焘、徐炯、王铭新出面支持学生的行为,驳斥王、刘的所作所为。王章祜、刘紫骥竟密告护川总督赵尔丰,污蔑罗纶等六人收买学生,鼓吹革命。赵尔丰大怒,命令提学使方旭查办。方旭与学务公所议绅、高等学堂总理会同处理,对此六人予以免职。随后刘行道远走北京,张澜、熊焘赴南充,罗、徐、王三人停职,时人亦将此事件称为“六君子事件”[3]

待风波平息之后,罗纶被邵从恩挽留复任绅班法政学堂原职。当时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此伏彼起,清政府为挽救覆灭危机不得不做出预备立宪的姿态。1908年秋,为推动立宪,罗纶率领学生、绅、商、工、农各界两千余人赶赴督府请愿,面请总督赵尔丰代奏速开国会,罗纶也因此名声大振。清廷颁布《各省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谕令各省迅速举办有关事宜。罗纶被选为西充籍议员。

1909年10月14日,四川谘议局召开第一次会议,蒲殿俊被选为正议长,萧湘、罗纶被选为副议长,他们共同领导川省的立宪运动。罗纶遇事热心负责,着意于民权作用的真正发挥,全川官僚多敬畏他。他任副议长期间,曾弹劾纠举了一批贪官污吏,使其丢官撤职,甚得百姓的拥戴。

四川谘议局成立以来,立宪派人士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对清政府的某些卖国行为和明目张胆的掠夺行径进行了一些揭露和斗争。争夺路权就成为他们斗争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汉铁路公司自1905年成立以来,即为官僚所把持,弊端甚多,成效不大。四川谘议局成立后,立宪派人士即把整顿川汉铁路公司事宜提上议事日程。在谘议局第一次会议期间,罗纶领衔将起草的《整理川汉铁路公司案》提交会议讨论,最后议决通过组织董事局及选查账人、修改公司章程、清查账项、扫除锢习以昭商业信用、统一会计、亟筹募股之法等整顿措施[4],对铁路公司的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谘议局第一次会议结束后,川汉铁路公司第一届股东大会开幕,到会股东代表六百余人,选举罗纶为临时会长主持会议。

1911年5月8日,清皇族内阁成立。9日,清政府即宣布铁路国有政策,规定从前所批之商办铁路一律取消。继又任命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负责收路事宜。20日,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奉旨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正式签订川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将原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置于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清政府的行为,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湘、鄂、粤、川等省的保路爱国运动迅速展开。

1911年5月10日,清邮政部、度支部致电四川护理总督王人文,令其迅速查清川汉铁路公司的账目以备接收。5月12日,王人文召集铁路公司主席彭兰村、副主席都永和、驻川总理曾培等商议,未果。彭兰村即与蒲殿俊、罗纶商议,蒲、罗二人对铁路收归国有问题开始并未极端反对,仅以争路款为重,主张召集临时股东大会议决处理。5月16日,川汉铁路公司董事局电呈邮传部,请求清政府仍维持川汉铁路原案。5月22日,端方电令川省停收租股,使蒲、罗等人感到非常惶恐,不得不以谘议局和铁路公司的名义呈请护理总督王人文代奏,哀求清政府收回铁路国有的成命。但清政府严厉申斥王人文,坚决拒绝川省人民的请求。6月1日,端方、盛宣怀电告王人文,要强行夺路夺款。消息传出后,群情激愤,坚决反对。罗纶等人也感到希望幻灭,坚决主张“破约保路”,倡议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5]。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召开临时大会,罗纶担任大会主席,讨论四国借款合同,与会者有绅、商、学、工农各界人士及股东、法团代表共二千余人。经过讨论,大会同意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蒲殿俊为同志会会长,罗纶为副会长兼交涉部长,号召“破约保路”、“文明争路”,并决定在全省各州县成立保路同志分会。会后,罗纶等人齐到督院请护理总督王人文代奏清政府,请求废止借款合同,撤回收路成命。自此,四川保路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6月19日,四国借款合同发表。罗纶在领导保路同志会之外,亲自动笔对四国借款合同逐条签注,指斥盛宣怀等人卖国卖路的行为,痛斥四国掠夺中国国权的侵略行径。6月25日,罗纶率领成都各界绅民二千四百余人前往督署,将签注的四国借款合同的全文呈交王人文,请其代奏。但清政府拒不让步,坚持夺路卖国,将支持川省人民保路斗争的王人文撤职,派赵尔丰接任,想以高压政策制止保路运动。

8月5日,川汉铁路公司特别股东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代表五百余人,罗纶被选为大会主席,颜楷、张澜出任股东大会正副会长。8月18日,端方等人上奏朝廷,要求责成赵尔丰镇压川省保路运动。8月24日,川路股东全体大会召开,公布了端方电文,群情哗然,愤怒的群众提出罢市、罢课的主张,罗纶表示支持。未待大会结束,顷刻之间“百业停闭,交易全无”[6]。随即罢市罢课在成都展开,并迅速波及全川。9月1日,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代表大会再次召开,会上正式通过不纳粮以及不担任外债分厘等决议,并通告全省。四川保路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清廷对此极为恐慌,急令赵尔丰切实弹压川人。

9月5日,同盟会会员朱国琛等人在川汉铁路特别股东大会上将所拟的《川人自保商榷书》散发开来,《商榷书》“表面上虽无革命词句,实则为革命独立呐喊”[7],此事引起清政府的恐慌。9月7日上午,赵尔丰将蒲殿俊、罗纶等保路同志会和股东会头面人物诱至督署而拘捕。消息一经传出,成都全城震动,群众奔走相告,从四面八方涌向督署请愿,要求释放蒲、罗等人。赵尔丰见势不妙,下令卫队开枪,当场打死请愿群众三十余人,伤者数百人,造成惨不忍睹的“成都血案”。“成都血案”使全川人民迅速抛弃了对清廷的幻想,把武装斗争提上了日程,四川保路爱国运动至此转化为反清革命,保路同志军起义遂全面爆发。

1911年9月25日,荣县独立,其他各县也相继独立建立军政府。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夕之将至。为缓和川省局势,清廷于10月26日下令释放蒲、罗等人,11月6日又令端方署理四川总督。为控制局势以及在赵尔丰的要求下,蒲、罗等人于释放后联名发布《哀告全川叔伯兄弟》文,要求人民停止战斗。然而“哀告”已不能阻止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11月22日,重庆蜀军政府成立。赵尔丰鉴于清廷大势已去,为保全身家性命表示愿意将政权移交给蒲、罗等人。经与蒲、罗等人反复协商,最后订立《四川独立条约》三十条。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成都成立,蒲殿俊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罗纶任招抚局长。

大汉四川军政府虽然成立,但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12月8日,蒲殿俊、朱庆澜等人在东较场阅兵时,士兵突然索饷哗变,蒲、朱仓皇而逃,乱兵四处抢劫,成都陷入混乱之中。兵变后,罗纶极力挽救危局,始终坐镇在军政府内指挥,号召同志军万余人入城,会同尹昌衡所率新军平叛。12月9日,省城军民代表集合于北较场,选举尹昌衡为都督,罗纶为副都督兼安抚局长。10日,新的四川军政府建立,尹、罗等人随即通告坚决镇压破坏分子,从而稳定了成都的局势。

1912年2月2日,成渝两地军政府合并。3月11日,尹昌衡、张培爵就任四川军政府都督、副都督,罗纶任军事参议院院长。但罗纶很少过问军事,将其主要精力投入于文化教育事业,在少城关帝庙创办“川剧改良科班”培养川剧人才,又创办《进化白话报》,成为新文化事业的开拓者。7月,尹昌衡率军西征平藏乱,胡景伊任代理都督。此时胡景伊已投靠袁世凯,罗纶处处受到胡的排挤,遂辞去军事参议院院长职务,回西充侍奉母亲。不久,罗纶与蒲殿俊均被选为国会议员,同赴北京就职。1915年,罗纶不满袁世凯称帝,离京回到故乡,任顺庆联合中学及南充中学教习。袁世凯称帝后,罗纶与张澜、钟体道等人于1916年3月发动顺庆起义,组织川北护国军,钟体道任总司令,张澜任政务长,罗纶任总参谋长,讨伐袁世凯。护国战争后,罗纶辞去教学职务赴北京任国会议员。1921年,回乡办地方自治,任筹备处主任兼西充中学校长。1922年,罗纶应国会之召再赴北京,因不满曹锟贿选总统而辞去议员回到故乡。1925年,被选为四川善后会议代表,继选为审察长。

1930年罗纶在西充病逝。

参考文献

  • 何一民:《罗纶》,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志人物编辑组《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110页。
  • 黄绶:《保路运动中的罗纶》,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1卷(政治军事篇),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5—169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43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