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陆皓东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陆皓东历史评价_陆皓东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132 评论:0

陆皓东,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1868年9月30日(清同治七年八月初十)生。他父亲陆晓帆一向在上海经商。

陆皓东与孙中山是同乡,两家相距不远,两人年龄相若,从小交好。陆八岁入乡间私塾读书,因喜爱图画,遭到塾师责备,他理直气壮地反问:“图画也是读书的事,为何禁止?”[1]塾师无词以对。表现了他从小就能明辨事理和刚强的性格。

1883年秋,孙中山由檀香山回国返里,陆皓东与孙的交往更加密切。他从孙中山那里接受了许多欧美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孙在家乡宣传政治改革,抨击清政府的腐败和社会风俗的不良,也使陆十分赞佩。一天,他俩为破除迷信,将村庙北极殿中的神像砸毀,为豪绅地主所不容,于是年11月被迫离开家乡,避往香港。

陆皓东与孙中山到香港后不久,一起加入基督教。之后,孙留在香港读书,陆到上海,入上海电报学堂学习。毕业后在上海电报局任译电员,后升任领班。

1890年,陆皓东由上海回籍完婚。其时,孙中山正在香港、广州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探求革命救国的途径,陆皓东遂留下参加他们的活动。1893年冬,孙中山召集陆皓东、尤列、郑士良、程奎光、程璧光等人在广州广雅书局抗风轩开会,筹划创设革命组织,决定以“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但因人数不多,没有形成具体组织。

此时,陆皓东与孙中山等人虽然开始筹建革命组织,准备实行反清革命,但仍未放弃和平改良的希望。1894年初,陆随同孙回到故里,帮助孙草拟上李鸿章书稿,要求学习西方,改革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求国家富强。2月,他随同孙中山一道北上投书。到达天津后,虽多方奔走,仍未得到李鸿章的接见,上书也未被理睬。他俩怏怏而返,从此放弃和平改良的幻想,一心从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争。是年冬,孙中山往檀香山创建兴中会,陆皓东留在香港,与陈少白等人从事革命联络工作。

陆皓东等人在香港的工作为建立革命组织创造了条件,孙中山于1895年1月底回到香港,筹建兴中会总部。2月,兴中会总部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街十三号正式成立,用“乾亨行”名义作掩护。该会制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誓词,把革命斗争的锋芒明确指向腐朽的清王朝政府,并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目标。因此,香港兴中会总部一成立,立即策划武装起义。3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求和,民情激愤,兴中会总部决定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发动武装起义,袭取广州做革命根据地。陆皓东亲自绘制青天白日旗作为起义的军旗。

起义方针既定,陆皓东与郑士良等人随同孙中山到广州筹备,在双门底的王氏书舍设立革命总机关,对外用“农学会”名义作掩护,由陆负责主持这个机关。经过几个月的准备,联络了三元里的团防,北江、西江、汕头、香山、顺德一带的会党,以及城内外防营、水师的部分官兵。至8月底,起义的准备工作大体就绪,遂择定10月26日(旧历九月初九)起事。他们想利用重九这天回乡群众结队祭扫祖墓的风俗,乘机运械聚合。革命总机关决定:由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协助孙中山在广州指挥调度;杨衢云在香港集合会党充当突击队,于起义当日清晨进攻广州城内各重要官署,其他各路分途响应。

10月2日清晨,各路首领均往总机关领取命令口号,唯独充当主力的香港队伍未到。等了两个小时,始得香港队伍不能按时出发的电告,起义计划被全盘打乱。孙中山考虑到既失误了约定的日期,难免走漏风声,除通知香港队伍停止出发外,并命各路队伍回去候命。第二天,起义事机果然泄漏,两广总督谭钟麟急调兵千余名回城加强防卫,并派大批军警四处搜捕党人。陆皓东得到这个消息,立即安排机关的人员转移。他自己最后离开机关,走到半路,忽然想起党员名册不知是否已由经管同志带走,决定返回王氏书舍察看处理。同行的同志以形势危险,极力劝阻。他说:“党员名册最重要,倘被搜去,清吏按着名册株连,我党岂尚有余类。我个人冒生命危险去保全多数同志,实分内事。”[2]言毕毅然返回。到机关后,军警果然接踵而至,将机关严密包围。陆皓东迅速紧闭大门,取出党员名册烧毁,待军警破门而入时,名册已成灰烬,陆则从容就捕。

陆皓东被捕后,清吏对他严刑审讯,妄图从他口中得知同党名单。他坚贞不屈,当庭直书,痛斥“异族政府之腐败专制”,“贪官污吏,劣绅腐儒,腼颜鲜耻,甘心事仇”;复慷慨陈词:“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3]清吏气急败坏,对他施以钉手足、凿牙齿等种种酷刑。他多次死而复苏,始终不屈,并严厉呵斥清吏:“你们可以严刑加我,但我肉痛而心不痛,其奈我何!”[4]11月7日,陆皓东被杀害。

陆皓东为了推翻清政府的黑暗统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孙中山后来称誉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的第一人”[5]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42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