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刘峙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刘峙历史评价_刘峙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109 评论:0

刘峙,字经符,别号天岳,1892年6月30日(清光绪十八年六月初七)生,江西吉安人。父亲刘子善务农,在刘峙一岁时因农田用水与邻村恶霸发生争执被殴打致死。幼小的刘峙随母亲四处漂泊,寄人篱下,养成拘谨、畏缩及善于忍耐的性格。他七岁入塾,读书刻苦用功。十五岁到长沙,考入湖南陆军小学堂第三期。1911年8月毕业后,升入武昌陆军中学堂第三期。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他加入学生军守卫武昌,后来至南昌服役。1912年7月北上,进入北京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与同学秘密组织“辅仁社”反袁。翌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时,他曾请假南下参加李烈钧领导的江西反袁斗争。

1914年6月,刘峙在陆军预备学校毕业,分至奉天新民府陆军第二十师三十七旅实习。12月又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以“大智若愚”自律,与同学相处和睦。1916年5月毕业后,分配在冀东开平巡防营。旋即刘峙南下广东,在岑春煊的两广护国军司令部任上尉参谋,后到滇军第四师七旅步兵三十八团任第六连连长,参加南路讨伐龙济光的战斗,继任援赣第四军第一梯团第四支队队副兼第一营营长。1920年秋,所部自闽回粤,翌年初他被陈炯明调至粤军总司令部任少校副官,加入了国民党;6月至粤军第二军任中校副官。继后刘峙任第七旅第十三团团副,参加反击桂系进攻广东之战。1922年春,孙中山在桂林誓师北伐,刘峙被任命为游击第一支队队长,作为北伐军先头部队入赣,直指吉安。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乱,刘奉命率队回师,但遭沈鸿英部袭击,刘峙乃随许崇智粤军去闽,11月任东路讨贼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兼卫队队长,后改任军事参议。

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刘峙至军校任战术教官,旋调校本部参谋处任科长。军校组建教导团,刘峙任教导一团第二营营长。他在东征和平定刘、杨叛乱中建有战功,在1925年8月编组国民革命军时升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上校团长。在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后,刘峙于1926年2月升任第一军第二师副师长,不久升任师长。在“中山舰事件”中,他秉承蒋介石的旨意,迅速扣押了第二师及海军中的党代表和共产党员,同时派兵从黄埔乘舰在东堤登岸,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工人纠察队枪支,包围并搜查东山苏联顾问住宅及海军局、航空局、参谋团等机关,收缴卫队枪支,监视苏联顾问及左派人士,对蒋极为效力。

1926年7月北伐战起,刘峙第二师为总预备队,跟随蒋介石入湘。9月参加攻武昌城不克,随即入赣,参加攻打永泰、樟树、丰城、南昌等战役。江西底定后,刘峙率师入浙,在桐庐击溃孙传芳军卢香亭部,于1927年2月进入杭州。刘率师继续北进,在松江一带击败毕庶澄部,攻克昆山、太仑、浏河,后驻防镇江、常熟。5月任第一路军第十三纵队指挥官,渡江北上,连克灌云、东海、涟水、淮阴。8月底刘峙参加龙潭战役,战后擢升为第一军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率部移防上海。11月率部沿津浦线北上,越过临淮关,在长淮卫击溃孙传芳军,占领蚌埠。12月,刘峙又指挥第一军和顾祝同第九军一举攻克徐州。1928年初,刘升任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团长兼第一军军长,辖第一军、缪培南第四军、顾祝同第九军、杨胜治第十军。4月,刘部会同各路大军北伐奉张,连克大汶口、界首、泰安,5月1日进占济南。日军制造“济南惨案”,刘部乃奉命绕道北上至德州。北伐结束后部队缩编,刘峙改任第一师师长。在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此后,刘峙在蒋介石与其他军事实力派系的争战中,一再被蒋派赴前线效命。1929年3月蒋桂战争起,任讨逆军第一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辖顾祝同第二师、蒋鼎文第九师,溯江西上进攻武汉,奏捷后任武汉卫戍司令。不久刘又任编遣委员会直辖第二编遣分区主任,统辖鄂境各部。1929年10月蒋冯战争起,刘统率顾祝同第一军与蒋鼎文第二军,编为第二路军,任总指挥,陈兵武汉,策应各路对冯军作战。年底在征讨唐生智、石友三的战争中,任前敌总指挥,率顾祝同第一军、蒋鼎文第二军、夏斗寅第十三军、杨虎城新编第十四师,沿平汉线北上向唐军猛攻、克确山、占驻马店、直逼漯河,迫唐军全部缴械。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刘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二军团总指挥,辖顾祝同第一军、王均第三军、叶开鑫第八军、陈诚第十一师、卫立煌第四十五师、熊式辉第五师、冯轶裴教导一师、张治中教导二师、杨杰第二炮兵集团、张砺生骑兵二师等,是蒋军精锐主力,在陇海线对阎锡山、冯玉祥两军主力作战。刘部虽然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装备精良。初期冯、阎军进展迅速,蒋军伤亡甚众。蒋以重金收买豫籍将领刘茂恩之举,对战局产生很大影响。刘峙立即指挥第一军及教导二师由杞县、太康间突破冯军阵线,向开封挺进,但陷入冯军包围圈,死伤惨重。7月8日,刘峙任津浦路总指挥。他从陇海线调第三军等部占取亳州后,解除了后顾之忧,乃将陈诚、冯轶裴、陈调元等部调至津浦线作战,于8月15日占领济南。9月初,刘指挥所部分向淮阴、周口进攻,顾祝同部直插郑州以南,在新郑围歼冯军七万余人。9月18日,张学良通电“和平息争”,指挥东北军入关,战局急转直下。刘峙任平汉线左翼军总指挥,率上官云相、刘茂恩、杨虎城等部于10月6日攻占郑州。刘峙所部在此次大战中伤亡重大,但最终算是胜利之师。11月,刘峙被任命为河南省政府主席兼开封绥靖主任。1931年7月,他又率部协同东北军对反蒋的石友三军加以南北夹击。接着,刘于1932年6月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四次“围剿”工农红军的中路军副司令官(蒋自兼司令官),指挥张钫、陈继承、马鸿逵、张印相、上官云相、卫立煌六个纵队计十六个师另两个旅的兵力,进攻鄂豫皖根据地,受到蒋的嘉奖,后以刘的字命名新集为经符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峙于8月12日被任命为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率部驻防保定,指挥孙连仲、曾万钟、关麟徵等部防守平汉路沿线。9月中旬,日军第六、第四、第二十师团主力沿平汉线两侧大举南犯,固安、琉璃河、涿州相继被占,24日保定沦陷。此后平汉线防守力量未得增援,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于10月间相继失陷。刘部一再溃退,最后刘峙把指挥权交给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商震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悻悻回到开封。1938年3月刘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陆军第一区新兵督练公署主任,后调往宜昌,任鄂湘川黔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兼第五预备军司令官。1939年春出任重庆卫戍司令兼防空司令。1941年6月5日,日机分批连续轰炸重庆,市民涌入较场口公共防空隧道,防空司令部锁闭所有大门,又未打开通风设备,以致造成窒息惨案,死亡逾万人,刘峙被撤去防空司令职。直至1945年2月刘才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与中共进行和谈的同时,加紧准备内战,刘峙于1946年正月被派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管辖豫、陕两省及原第一、第五战区的部队。6月26日,他奉蒋介石命令,指挥三十万军队,以宣化店为目标分进合击,进攻中原解放区。8月又调集十四个整编师分两路进攻冀鲁豫解放区。9月,赵锡田整编第三师进犯定陶、菏泽被歼,刘峙被陆军总司令部指责“指挥无方”而受撤职处分,后被蒋任命为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赋闲在上海。直到1948年5月,刘峙被蒋任命为徐州“剿匪”总司令,统率八十万兵力,守卫以徐州为中心的东西陇海线,以阻解放军南下。9月底,刘峙与副司令杜聿明制订了一个佯攻济宁、收复济南的以攻为守的作战方案,得到蒋介石、何应钦的批准。但此时杜聿明被蒋介石派往东北,刘峙即命令前线部队停止前进,等待杜聿明回来指挥,一直等了二十一天。11月6日,中原和华东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刘峙慌乱不知所措,急电南京告急。他先调部增防海州、连云港,两天后又决定集中兵力守卫徐州、放弃海州。接着他命令黄伯韬第七兵团向徐州集中,结果因行动迟缓而被阻困于碾庄地区。他又令李弥第十三兵团、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向徐州收缩。在蒋介石的督促下,他赴前线指挥邱清泉第二兵团与李弥兵团在大浒家会师以救黄伯韬兵团,但邱、李两兵团被解放军阻击而不能如期会合,而黄伯韬兵团于11月22日被围歼。25日,黄维第十二兵团又被围困于双堆集附近。这时,蒋介石示意必要时可以放弃徐州,刘峙立即带领总部人员飞往蚌埠,而将徐州方面交杜聿明指挥。杜率邱、李、孙三个兵团奉蒋之命由徐州南下趋救黄维兵团,结果被围困于青龙集、陈官庄地区,刘峙只是乘坐飞机在上空下达命令、说打气话,直至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集团被全歼。在整个战役中,刘峙指挥的队伍共被歼五十五万五千人。

战后,刘仅以“总统府”战略顾问之虚衔赋闲。1949年7月,刘由广州去九龙,1950年10月去印尼,1953年1月至台湾,挂名“总统府国策顾问”。

1971年1月15日,刘峙在台湾病逝。

参考文献

  • 刘峙:《我的回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8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版。
  • 姜克夫:《民国军事史略稿》,中华书局1987—1995年版。
  • 陈洲正:《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1929年南京版。
  • 周康经:《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87年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淮海战役亲历记》编审组编:《淮海战役亲历记》,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41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