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梁希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梁希历史评价_梁希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152 评论:0

梁希,字叔五,1883年11月(清光绪九年十月)出生在浙江吴兴一商人家庭。幼年就读私塾,少年时科举考试中试,成为清末秀才。鉴于外患频繁,国势危急,他抱着为国效力的志愿,投笔从戎。1906年毕业于浙江武备学堂后,东渡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由于品学兼优,被选为学生班长。他认真职守,处分了犯纪的日本同学,竟遭到少数日籍学生的仇视和攻击,遂愤而退学。是年冬,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与陈英士等人同时加入同盟会。次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变更初衷改学森林专业。1910年春,奉同盟会派遣辍学回国,在江浙一带联络党人、乡亲,从事革命活动。

民国成立不久,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倒行逆施,国事日非。1913年,梁希怀着悲愤的心情再次远渡重洋,留学德国,在萨克森州的格廷根森林学院从事森林学研究工作。1918年学成归国,受聘北京农学院任教,并与林业同道创立中华农学会,任理事长。1920年改任浙江大学森林学教授。1929年,该校农学院院长许叔矶因不满校长压制民主辞职,学校当局拟聘梁继任院长,梁深切同情许的严正立场,非但未就院长职,且亦随许离校。不久,梁被南京中央大学聘任为农学院院长,一年后梁辞去院长职务,专任森林系主任。森林学的研究需有一套庞大的科学实验设备,但森林学在我国历来不受重视,中央大学的实验设备也是极为缺少。在梁的多次申请催促下,该校始于1932年批准设立森林化学实验室,经过梁的长期努力,逐步汇集资料、图书和仪器设备,并自行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部木材防腐机和木材强度测验机,终于使该室成为我国第一个稍具规模的森林学专业实验室。

梁希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培养造就了我国近代早期一批森林业专门人才,分布在全国各处林场工作。在教学之余,他兼任中央林业实验所主任和浙江省建设厅技正。他深入林场,调查我国的森林资源和利用情况,足迹遍及十四个省区;并选择专题,进行大量研究工作,如木素定量的分析、木糖的制造、各种木材的干馏及其所得产品的分析,应用国际先进技术试验松脂的采集和利用,比较分析我国十四省区油桐种子的含油量和性质、樟脑的炼制及应用器具的改进,等等。梁希将研究心得写成论文,发表在中华农学会会刊、中央农学院农学丛刊、中央林业研究所年刊等杂志上,对林产品的制造、木材的应用作出了贡献,也为我国创立木材学和林产化学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南京中央大学随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在日机轰炸的扰乱下,梁希将苦心经营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一一装箱内运。在重庆期间,他走遍了川西各地,对川西所产的各种木材进行了物理性质的分析,并着重研究了重庆附近重要的商用木材利用价值,对当地盛产的竹材也进行了物理和力学的性能试验。他还同资源委员会、航空委员会合作,研究飞机及枪托用的木材。经过深入调查,获得一种川西出产的与国外性质相近的飞机用木材,经试用后,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抗战初期,在日军大举进攻下,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先后失守,1938年5月弃守徐州,梁希关心祖国命运,感到抗战前途茫茫,颇为悲观。不久,梁读到《新华日报》刊载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深为折服,顿觉黑暗中见到灯塔。接着他几经辗转介绍,又得见中共重庆办事处负责人周恩来。他兴奋地告诉友人说:“中国有希望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他向往延安,曾准备了几双草鞋,打算从西安穿上草鞋徒步前往延安,后经友人劝阻。此后,梁经常为《新华日报》科学副刊组稿、撰文。1942年11月梁希六十岁生日,周恩来、董必武等特意在《新华日报》编辑部为他设宴祝寿。丧偶多年的梁希无限感慨地说:“我无家无室,有了这样一个大家庭,真使我温暖忘年!”他开始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曾以“一丁”的笔名,在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理论刊物《群众》周刊上发表了题为《用唯物辩证法观察森林》的读书笔记,引起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周恩来誉之为“这是自然科学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开端”,并称赞他是“一位实干家”。

在这时,梁希在森林专业方面除著有《木材学》、译述《木材工艺学》和《木材防腐学》等已出版外,还完成了篇幅巨大的《森林化学》和《森林利用学》等文稿,但他为了不断补充新的研究成果,增订内容,而迄未付印出版。

1944年,梁希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发起组织“自然科学座谈会”和“社会科学座谈会”,以学习哲学相号召,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广泛团结知识分子的一个团体。潘梓年、章汉夫等经常来会参加辅导。在这基础上,1945年7月,梁希又邀集涂长望、金善宝、潘菽等科技界知名人士,组成“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次年又联合英国科协等团体,共同组成国际性的进步组织“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梁也多次参加许德珩等人发起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

1945年2月,抗战胜利在望,但国民党当局力图恢复它在全国的独裁专制统治,发动内战成为它的既定政策。为此,重庆文化界人士发起了以反内战、反独裁为主旨的《对时局进言》的签名运动。梁希在科学界中带头签名,随之签名的知名人士之多、社会威望之高,使国民党当局极为震惊。陈立夫、朱家骅分别以同乡晚辈身份函劝梁希发表否认声明,梁复信拒绝。接着有人以农林部次长和浙江省参政会议长的官职利诱,梁又峻拒。随后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带领武装便衣特务登门恫吓,要他登报否认,梁愤然反诘:“名已签了,怎好反悔,设身处地你能这样做吗?”徐顿时语塞,怏怏而去。

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台湾省的林野面积达22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64%,为全国之冠。林业资源丰富,具有热、暖、温、寒四种林带,立木总蓄积量达2亿多立方米。仅樟脑一项,年产能力达5000吨。但被国民政府接收后,各地山林管理所都划归各县管辖,受到恣意砍伐、盗伐,破坏严重。1946年9月,梁希接受台省当局的邀请,去台视察,发现这种情况后,连夜写成紧急报告,建议速将山林划归林务局统一管理,虽遇到省主席顾问等人的反对,争得面红耳赤,但梁仍力陈利弊,坚持原议,终于梁的建议被采纳,破坏现象得以制止。次年10月,梁希应台省林产管理局和林业实验所之邀,偕同朱惠方、周慧明等林业专家再次去台,不辞辛劳,跋涉千里,翻山越岭,深入林区。经过两个月的视察,梁希和朱惠方合写了3万多字的《台湾林业视察后之管见》,对台湾全省林业的经营管理、造林护林、采伐利用,提出了周密的建议,深受重视,由林业管理局刊印后发至所属各林场。在台视察途中,梁希对台湾同胞、尤其是高山族同胞的境遇,寄以深切的同情,在《台湾之行》的诗集中记有:“廉吏吁嗟墨吏骄,纷纷搜括到青苗;伤心最是高山族,四壁萧然人未饶。”

梁希积极参加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爱国运动。1947年南京“五二○”惨案发生后,他为营救被捕学生,日夜奔走。1948年“五四”之夜,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他毅然参加在中央大学的草坪上举行的营火晚会,站在高台上激励学生:“不要害怕,天色就要破晓,曙光即将到来!”是年秋,梁希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保护下,绕道香港,于1949年春到达刚解放的北平。

1949年9月,梁希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中央人民政府的人事安排,提名梁希为林垦部(后改为农林部)部长。梁闻后深感不安,递上纸条称:“年近七十,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周当即回条:“为人民服务,当仁不让。”梁见条后始欣然应命,表示“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此后,梁兼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以及九三学社副主席等职。

1958年12月10日,梁希因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五岁。

参考文献

  • 陈啸原:《梁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工商经济史料丛刊》第2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 黎集:《中国森林学导师——梁希先生》,《科学时代》第3卷第5期,1948年9月20日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22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