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林,字芳宸,又字芳岑,直隶(今河北)枣强人。1885年3月28日(清光绪十一年二月十二日)生。其父在乡务农,目不识丁。李景林少时任侠尚义,爱好击剑,受业于岳丈朱作哲门下,博涉群书,深得朱的器重。在县立高等小学就读时,正值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他投笔从戎,入北洋新军当兵。继而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为“协和”头班学生。1907年毕业后充禁卫军下级军官。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李景林随禁卫军南下镇压,任清军第二敢死队队长,率队抢先占领汉阳龟山,得清廷赏穿黄马褂。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李景林应鲍贵卿之招,充黑龙江巡防队军官,隶许兰洲部下。1914年,许兰洲任黑龙江暂编陆军第一师师长,李擢升参谋长。镇守黑龙江期间,曾挫败沙俄侵犯阴谋,所部被誉为“东北长城”[1]。1917年秋,李随许兰洲投奉军,驻防奉天西安(今吉林东辽)县。1918年,任援陕奉军司令部参议。1919年1月,任皖系参战军曲同丰师第一旅第一团团长。任事未久,与徐树铮龃龉,转投曹锳,1920年直皖战役中攻徐甚力。事后潜往奉天投效。李练兵以善于“疾行军”著称,屡有战功,受到张作霖的重用。1921年,任奉天陆军第七混成旅旅长。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分兵三路与直军激战。李景林任奉军东路军第三梯队司令,在马厂旗开得胜,张作霖为其记大功一次,升任奉天陆军第一师师长。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李景林升任奉军第二军军长,张宗昌任副军长。李率部进入热河,占领朝阳。9月末,占领建平、凌源,其先头部队抵冷口附近。在接连击败米振标的毅军、龚汉治的直军等部后,10月28日占领滦州,并向天津方向急进。由于冯玉祥倒戈反直,发动“北京政变”,直军很快在主战场山海关溃败。李景林抢占天津,并在大名、保定一线布防。11月13日,直隶绅士边洁清、贺湘南等以各界代表名义,公推李为直隶保安司令。1925年1月17日,段祺瑞征得张作霖同意,发表李为直隶军务督办。李任督办后,力图自兼省长,以谋军政统一,经过与吉、黑榷运局局长阎廷瑞等激烈争夺,直至1925年6月30日才由段祺瑞明令发表李景林兼任直隶省长。
李景林督直后,恣意掠夺财富,在各部门安插亲信、同乡。当时天津民间流行顺口溜:“李景林坐天津卫,鸡狗都上税”,“会说枣强话,就把洋刀挎”,“沾着枣强边儿,大小坐个官儿”。李景林为筹付奉军军饷,聚敛财富,采取增捐加税,压榨盐商,没收、查抄某些人的所谓非法收入等各种手段进行敲诈勒索,各处勒索来的款项,均由李景林直接支配。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天津民众起来声援,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声势浩大。李景林连日召集军警、绅商商量对策,并派军队严加戒备,重点保护日商在津的各纱厂,镇压游行群众。8月11日,裕大纱厂两千多工人罢工,李景林派军警镇压,工人与军警冲突,当场被打死八人,伤数十人。裕大工人又联合其他纱厂工人前来声援,缴获一些军警的枪支,并将工事房和部分机器砸毁。当天李景林逮捕天津各界联合会代表和工人数百人,打死工人十余人,伤百余人。此后许多工人失业,缺衣少食,天津一时处于白色恐怖之下。
当时张作霖一方面向南方扩展势力,但其内部也逐渐出现了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李景林虽然做了直隶督办兼省长,但仍受制于张作霖,如张不准他扩编军队,又屡索巨款等。还由于这时郭松龄部常驻天津附近,李误认为是奉张派来监视他的,随时会有夺取直隶地盘的可能,时常对其左右说:“我要扒掉胡子皮,不扒掉胡子皮,我是出不了头的。”[2]
同年11月12日,张作霖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李景林、郭松龄部进攻冯玉祥国民军,郭、李则坚持反对战争,力主和平。郭还秘密串通冯玉祥,联合倒奉,并要李景林参加。李态度犹豫,加之老母在奉,恐被加害,因此未在郭冯密约上列名,仅要求事成后黑龙江归他管辖。郭未置可否,只答应保证他的直隶地盘不动。郭松龄在赴滦部署倒奉前,曾到督署晤李,郭对李说:“这一回你要扒掉胡子皮了。”李答道:“你真行,我不如你,我一定跟着你走。”[3]11月22日。郭冯正式签订密约,并把李列为丙方,规定胜利后,“直隶、热河归丙方治理”[4]。23日郭在滦州召开军事会议,李派代表参加。25日,李景林在郭松龄发出讨奉通电后,亦通电要张作霖下野,但言词缓和,劝张“庶政付诸少帅,借息仔肩,以娱天年”[5]。李将所部军队暗改为北方国民军,自称总司令,印制了北方国民军的符号、证章和旗帜等;还令大名、保定防军让出防地集结天津附近。但是李军在保、大撤退时,忽然受到国民二军的袭击,李认为冯玉祥背信弃义;且郭冯密约中,有冯军可自由出入海口之辞,李怀疑冯有攻占天津、夺取直隶地盘的意图。与此同时,张作霖加紧了对李的拉拢,而李这时又探听到天津日本驻军司令官小泉转来关东军方面的电讯:“东三省与日本有特殊关系……郭冯的军队,决不能进入奉天。”[6]于是李景林态度急剧变化,决心背郭阻冯,遂以荣臻为第一军军长,胡毓坤为第二军军长,在马厂、汉沟之线布防。
12月3日,李发出“力主和平通电”,云“只问赤不赤,不问敌不敌”[7],正式与国民军开战。12月4日,李将郭松龄送来拘押的赵恩臻等四名师长放回奉天。战事开始后,冯玉祥指挥国民军分南北两路进攻李军;国民二军邓宝珊部为南路,于4日由保定攻马厂;国民一军张之江部为北路,于5日由落垡攻杨村;国民三军孙岳由陕西赴保定为一、二军声援。李景林于8日先到马厂击退邓部;10日回津又向杨村进兵。10至15日,李冯两军在杨村展开了极其猛烈的争夺战,京津、京浦两路火车停驶。在这次争夺战中,双方都有重大伤亡,仅杨村一地就遗下尸体四千余具。李景林虽然竭尽全力拼杀,但是国民军调兵遣将于20日发起反攻,天津陷于半月形包围之中。22日,李打电报问吴佩孚应否死守天津,吴叫他保全实力,退往山东。李遂于24日放弃天津,先避入日租界,后于29日乘舰抵济南与张宗昌会合。
在这次冯李交战中,日本除增兵东北外,又调兵增援天津,日舰开到中国达二十七艘之多。李景林在避入租界后,曾到日本驻屯军司令部向司令官小泉详述战败经过。小泉说:“目前尚有日军八百余人,可乔装李军模样,把国民军入津先头部队赶出天津。”李落泪说:“谢谢盛意,但我大势已去,不必多此一举。惟要求退入租界的我部属,请予以保护。本人将赴济南,以后还望多予协助。”[8]离津时,李顿足挥泪,不胜感伤。
李景林失败后,国民军势力不但控制了京、津,夺取了直隶、热河,而且逼近山东。在南方,广东革命政府日趋巩固,北伐战争正在准备之中。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日益引起帝国主义和奉直军阀的惊慌。1926年初,在日英帝国主义策动下,张作霖与吴佩孚打着“反赤”的旗号联合起来。他们的企图是:“先扑灭北方的赤化,然后再扑灭广东之赤化,以期实行全国的刷新。”[9]张、吴联合后,立即会同李景林、张宗昌对国民军实行夹击。李景林虽然和张宗昌组成直鲁联军,实际上则两人都在为自己争夺直隶地盘。李景林急欲收复天津,回任直督及省长,即于同年2月指挥所部北攻,先后攻占了沧州、献县和青县,于2月23日到达马厂。李景林从德州赶到沧州,在车站办公。国民军以鹿钟麟为总指挥,猛烈反攻,李军不支,部分败军退到沧州。李景林急电张宗昌请援,但援军迟迟不到。李在车站办公室痛哭,对其左右说:“什么都完了,张宗昌的军队先入天津,就没有我们的了。”[10]张宗昌见李军已损失过半,即令徐源泉军北上,并派褚玉璞为前敌总司令,大举反攻。此时日本军舰直抵大沽口,向国民军射击,国民军不得不解除对大沽口的封锁。奉军由张学良率领入关,逼近天津,直鲁联军转败为胜。国民军见形势不利,于3月21日下令总退却,22日夜全部撤出天津。
张学良召开会议决定:一方面由直鲁联军追击国民军,一方面由李景林、张宗昌署名电请张作霖、吴佩孚来津共商国是。张作霖于3月29日车抵秦皇岛,在列车上召开会议,张学良、李景林、张宗昌、褚玉璞等人均前往参加。李心里明白,天津之战自己实力损失殆尽,此次反攻天津多赖鲁军,因此在会议上表示自己不再回直,推荐褚玉璞为代理直督,自己专负前线军事之责。李原想以此谦让取得张作霖的谅解,孰知张作霖顺水推舟,当即任命褚为直督。李景林无奈,但他未就张作霖任命之训练督办之职,仍以前敌总司令名义,指挥以荣臻为军长的所部,伺机而动。此时张作霖与吴佩孚、阎锡山联合打着“讨赤”的旗帜进攻冯玉祥国民军,李景林不甘心为奉张继续效命,遂密派参谋长潘敦与靳云鹗、孙传芳联系,秘密结成李、靳、孙和冯玉祥国民军的大联合,密谋共同讨伐张作霖,约定各个具体行动。正当这个秘密结合渐臻成熟之际,阎锡山截获了冯、靳磋商的密电,立即电知张作霖;李景林派潘敦联靳之事,亦被部下荣臻向张作霖告了密。张作霖于6月底令张学良第三军包围了李景林部,驻杨村李军之赵杰部由褚玉璞解除其武装;其余仍由荣臻统领,并任命荣臻为镇威军第十二军军长,李景林企图破灭,仍潜返天津,通电下野。
李景林下野后,寓居津门,伺机而动。1926年9月间,北伐军两湖奏捷,迫近江西,李景林见有机可乘,乃修书孙传芳建议北洋各派大联合,共同抗御北伐军,并表示自己可以亲赴九江。孙传芳夜郎自大,说北伐军没什么了不起,他的军队正在胜利前进。未理睬李的建议。1927年3月,北伐军次第占领南京、上海,李又派潘敦赴南京求见张群,商讨投蒋计划。潘敦回津报称:蒋介石“欢迎李芳辰即日南下”[11]。4月初,李秘密乘日轮“长安丸”离津。张作霖得知李出走的消息,急派褚玉璞检查“长安丸”,欲逮捕李景林。由于得到日人的掩护,李景林等安然离津,先至日本门司、长崎,随又换船到达上海,由张群陪同前往南京,受到蒋介石的设宴招待。4月10日,李被任命为直鲁军招抚使,并成立招抚使署,收容旧部。当时张作霖在北京组成了安国军元帅府,奉系势力盛极一时,直鲁军趋炎附势,李景林的招抚工作毫无进展。8月,蒋介石下野,李景林只好至沪当寓公。
1928年4月,李景林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后国民政府成立国术研究馆,张之江被任命为馆长,李景林因精于剑术而任副馆长。1931年1月,李景林为调处韩(复榘)刘(珍年)对胶东之争夺,应韩复榘之邀,移居济南,成为韩的座上宾。同年11月13日[12],因痢疾不治,病逝于济南。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19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1-11主编
2022-12-03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20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2-04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0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