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李厚基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李厚基历史评价_李厚基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97 评论:0

李厚基,字培之,江苏铜山县人,生于1869年(清同治八年)。其父曾任清军管带,于1900年在天津与八国联军作战时阵亡。李厚基少时随父在营念书,1889年任李鸿章的亲兵。1890年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军事,同年毕业,充当直隶总督署的卫队长。1896年在管带任内,作为钦差头等出使大臣李鸿章的随员,参加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继而跟从李鸿章游历欧美六国[1]。1904年为北洋陆军第二镇第三协第五标第二营管带。1909年擢调为新建陆军第四镇第七协第十四标标统,随第四镇统制吴凤岭在小站练兵。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李厚基随清军进攻武汉,升任第四镇第七协协统。民国建立,军队改制,李改任陆军第四师第七旅旅长,驻马厂。1913年7月“二次革命”发生时,李厚基奉北京政府命率全旅由海道增兵上海。8月13日,李指挥本部人马与海军总长刘冠雄率领的舰队协力攻占讨袁军据守的吴淞南北塘、狮子林各炮台,迫使吴淞要塞司令居正、宝山讨袁军首领钮永键率部千余人退守嘉定。此后,袁世凯任命李为吴淞要塞司令。

同年11月间,袁世凯派刘冠雄兼南洋巡阅使,督率李厚基带兵入闽。李到福州后,首先赶跑了福建都督孙道仁,继又解散了国民党人许崇智率领的第十四师,捕杀了李烈钧的参议龚永图。此时,李的资望尚浅,对刘冠雄巴结奉承备至。于是,刘冠雄把福建原有的军队改编为中央陆军第十一混成旅,以王麒为旅长,归李统辖,并向袁推荐,盛赞李忠贞能干。12月底,袁世凯派李厚基为福建镇守使。第二年7月18日,又晋升李为福建护军使督理福建军务。李厚基从此独揽了福建全省的军权。

1915年袁世凯策划恢复帝制,李厚基积极追随附和,献款资助“筹安会”,与十四省将军联名密呈袁世凯“请速正大位”,并强迫省国民大会全体代表上推戴书。10月10日,袁世凯授李厚基加陆军上将衔,12月底,袁在准备“登基”之时,封李为一等子爵。李当即将福建政府的一切文告改用“洪宪”年号。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改任李厚基为建武将军,仍命督理福建军务。这时,李厚基添招了福建第一旅,派姚建屏为旅长。4月,李厚基撵走许世英,袁世凯任命他兼署福建巡按使,并且接管了以臧致平为旅长的中央第十四混成旅,以加强统治地方的力量。6月,袁世凯死去,李厚基在将军行署设灵堂,率文武官员默哀致祭。

袁死后,段祺瑞掌握北京政府实权,7月6日,段祺瑞特任李厚基为福建督军,暂兼省长。李厚基由旅长擢升至督军,历时不到三年。他在黎元洪与段祺瑞争权夺势期间,支持段祺瑞,在督军团中大肆活动。1917年4月,李厚基赴北京,参与段祺瑞召开的军事会议。他拥护段祺瑞对德宣战的主张,向协约国公使表示参战的决心,强行参加国务会议,要求国会议员们通过对德宣战案。5月23日,他专程前往徐州参加张勋召开的第四次徐州会议。会上,他既表示“倒黎拥段”,又赞成张勋复辟。但在同一天,大总统黎元洪下令免除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28日命令李经羲组阁。于是李厚基继皖、豫、浙、陕、鲁等省之后,于6月1日宣布福建独立,以示抗拒。

当时独立各省都趁机赶走北京政府任命的并无多少实力的省长,李厚基回到福州后,也于6月4日驱逐了福建省长胡瑞霖。这样,福建全省的军政大权终于全部落入李厚基的手中。

6月22日,张勋率兵入京,李厚基就赶紧宣布福建取消独立。7月1日,张勋拥戴溥仪复辟,任命李厚基为福建巡抚。李命令在督军署大堂前后左右挂起龙凤宫灯,以示庆祝。他还向日本驻闽领事大谈恢复帝制的必要性,说只有一统太平,中日邦交才会得到巩固。但不料当天晚上,段祺瑞在马厂誓师讨逆的消息突然传来,他临机应变,急令停葺万寿宫,停制黄龙旗,并通电各省,大骂张勋,吹捧段祺瑞,表示坚决拥护共和[2]。7月18日,即段祺瑞重新组阁的当天,段明令李厚基以督军兼省长。

此后,李厚基积极推行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加紧筹饷制械,扩军备战。他在福州黄店先后扩建了六个军事工厂,还在制造局内办了一个造币厂,仿铸广东毫洋。为讨好段祺瑞,李厚基不等准备就绪,就拉开闽粤战争的帷幕。10月24日,李厚基发电支持潮梅镇守使莫擎宇叛变广东护法政府,并电令旅长兼汀漳镇守使臧致平饬队进援;还企图再联络龙济光和李耀汉,一鼓荡平粤境[3]。然而事与愿违,11月间,粤军、滇军攻闽节节胜利。李一面派兵增援兴(宁)、梅(县),一面电北京政府告急。当臧致平部被粤军紧逼包围在潮(州)、揭(阳)之时,李望援不至,急如热锅上的蚂蚁[4]

1918年初,李厚基到天津参加十六省区的督军团会议,电请北京政府明令讨伐南方政府。4月,段祺瑞命令李厚基与浙军师长童葆暄为援粤军正副总司令,李厚基到厦门设立援粤军总司令部,派臧致平、童葆暄、唐国谟为左中右三路司令,姚建屏为省防司令兼闽北防务总指挥,并将十八个补充营编为四个支队(团),派胡思光为援粤军预备队司令官,率队分赴各县填防,并协同各路作战。

6月,北京政府三路出兵南方,令李厚基、童葆暄率闽浙联军进兵广东。此时,驻闽南之北军营长朱德才、陶质彬联合宣布护法,粤军乘机占领龙溪,厦门危急。李厚基大为震惊,迭电北京政府请兵援救,并饬童葆暄部由饶平出击,向粤军发起反攻。正当双方争夺激烈之际,浙军第一支队司令陈肇英于8月在诏安前线倒戈,闽浙联军望风奔溃,粤军、滇军长驱直入,李厚基失地二十余县,丧师两万余众。9月22日,李厚基逃回福州,终日惶惶不安,深恐北京方面出现对己不利的局面。时新任参战督办段祺瑞的参谋长徐树铮发“皓电”向李劝释,并派参战军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长王永泉率部援闽[5]。李疑神疑鬼,唯恐他人取而代之。

是年10月,由于国际形势(欧战将结束)的影响,全国呼吁和平声浪日益高涨,新任大总统徐世昌按照事前的默契解除了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李厚基权衡利弊,选择了“和平统一”的道路,与粤军妥协,从11月1日起双方停战,12月6日与陈炯明达成停战协定。

1919年,当五四运动的浪潮扩展到福建之时,李厚基严禁学生集会,包庇奸商,逮捕《求是报》主笔王醒才,压制学生的爱国反帝运动。11月16日,爆发了震动全国的福州台江事件,李厚基慑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淫威,不仅不敢出面与日方交涉,而且于28日下令封闭福建学联及其机关刊物《学术周刊》,取缔民众爱国反帝宣传和抵制日货的行动。

1920年秋,李厚基看到皖系已在直皖战争中失败,遂与陈炯明进一步订立了互为利用的协定,接收了粤军在福建所占的地盘。同时,试探着向直系靠近,于是年冬派胡思光为代表去向曹锟、吴佩孚输诚。1921年春,徐树铮又衔段祺瑞命秘密来到福州,劝李与卢永祥合作,共倒曹(锟)吴(佩孚)。李虚与委蛇,阳奉阴违。次年4月,直系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又获全胜,独掌了北京政府大权,李厚基更觉得有恃无恐,遂想借直系声势除掉异己的臧致平、王永泉两部。6月5日他到漳州解除臧致平的第二师师长职务,嗣后又想调离王永泉。

1922年8月,徐树铮在上海策划孙(中山)皖(系)同盟,派人到福州与李厚基商洽。李因已弃皖投直,拒不接见来人。徐遂促王永泉联合北伐军许崇智等部驱李。9月上旬,在王永泉的掩护和牵引下,许崇智、李福林、黄大伟等部顺利到达闽北,徐树铮也潜抵延平,李厚基还蒙在鼓中。9月18日王永泉用重兵在长汀将王献臣部缴械,李厚基才惊惶起来,向曹锟乞援饷械,急派唐国谟部到古田、水口一带布防。10月6日,北伐军许崇智等部与王永泉部联合进攻水口的战斗发起后,李厚基倾省城的兵力增援水口,至白沙遭北伐军孙本戎旅拦江截击。11日夜,北伐军李福林、黄大伟部由古田绕过水口袭击福州,12日李厚基率卫队退至南台仓前山,突被海军扣留,软禁于马尾军舰上,要李付清积欠造船所的协款。24日,北京政府任命李厚基为“讨逆军司令”,但在此时,徐树铮、王永泉、许崇智等已进驻福州八天了,李厚基身陷马尾,一筹莫展。28日,李厚基交清海军协款后乘运输舰经沪到南京,与杜锡珪、齐燮元商讨反攻福州。11月5日,李携款及大批枪弹抵厦门,讵料臧致平已先达厦门,于11月7日夜发动兵变,李仓皇逃至鼓浪屿,托庇于日租界会审公廨。

李厚基仍不甘心失败,于11月11日到汕头向陈炯明乞援,谋联合粤军反攻。虽然北京政府支持李厚基,派刘冠雄为福建镇抚使,并遣豫军常德盛师援闽,但是福建各界因仇李而拒刘入闽,臧致平与改为东路讨贼军的许崇智、张贞率领的自治军以及李的残部周永桂合作,在永安一带击溃了陈炯明的援闽粤军钟景棠师,又将李的残部张清汝旅在泉州围歼;常德盛师也被王永泉部赶出闽境。

至此,李厚基已是穷途末路,于1923年1月15日,带卫士三十余人取道汕头,遁逃南昌。李将随从的人枪馈赠赣督蔡成勋,蔡谢以程仪数千元。次年11月11日,北京政府特派李厚基为山西援军副司令;后为奖励齐燮元、孙传芳底定浙沪,于15日改派李厚基南下宣抚,妥筹善后[6];24日又任李厚基为全威将军。然而,随着直系政权的倒台,段祺瑞窃踞了临时执政的职位,李遂心灰意冷,由沪转往天津,在日本租界定居,开木行谋生。1942年9月卒。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18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