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李鼎新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李鼎新历史评价_李鼎新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132 评论:0

李鼎新,字承梅,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出生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1881年(清光绪七年),李毕业于福州马尾船政局后学堂第四届驾驶班。同年,他作为船政第二批出洋学生,被派往英国留学,在格林威治海军学校专习驾驶,曾随英舰游历北海及西印度群岛。五年后学成归国,任北洋海军右翼中营游击,1889年升署“定远”舰副管驾。三年期满后,经李鸿章奏请,照章补授实缺[1]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在9月间的黄海海战中,李鼎新所在的“定远”舰重创日本舰艇多艘。当时海军提督丁汝昌在该舰指挥北洋舰队作战,不幸中弹受伤后,李鼎新和管驾刘步蟾曾代司督战。次年2月,在威海海战中,“定远”舰被日舰鱼雷击中,驶至刘公岛搁浅,只得做水上炮台使用。

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全国震惊,李鼎新于翌年3月呈文清廷,陈述了北洋海军八个方面的弊端,诸如:“船不快”,“炮不快”;“军械多系旧式,军火储备不全,且多有不能自制者,以致临敌无以接济”;“南北洋各守一方,水陆各具一见,致军心不能划一”;“海军提督无统辖之权,船坞局厂皆调动不灵,且多方牵制,号令所以难行”等等,致使北洋海军惨败。在呈文中李还对整顿海军提出了二十多条建议,其中包括:“必须仿照西法,方为妥善”;“英国水师,欧西为最,中国要立海军,必用西人。须雇英国资深能干之大员”等[2]。但清廷在4月处分一批海军将官时,李鼎新亦被“暂行革职”“听候查办”[3]

1901年11月李鸿章死后,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在大力扩充北洋陆军的同时,也着力整顿恢复甲午战争后一蹶不振的北洋海军。他以“水师人才最为难”为由,奏请重新起用部分被革职的海军将领,李鼎新因此“开复原官”[4],历任海圻舰管带、山海关舰队副司令。1911年春,清政府成立海军部,李鼎新被简授海军正参领,署理军法司司长,掌管军事司法惩罚等事宜。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于1912年4月继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把中央政府设置在北京,李鼎新在北京政府海军部任职,先任部参事,旋升海军参谋长。8月被派往沿海各省检阅军舰,10月授海军少将。同年12月,海军总司令黄钟英病逝,经由海军总长刘冠雄荐举,李鼎新接任海军总司令,授海军中将,驻节上海高昌庙。

袁世凯登上大总统宝座后,加紧摧残革命势力,于1913年3月暗杀了年轻的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袁还先发制人,派兵南下进攻国民党人控制的江西等省。与此同时,袁世凯令李鼎新协同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共谋在上海镇压革命党人。李鼎新秉承袁的旨意,增调“楚泰”号炮舰、“海筹”号巡洋舰等到上海,加强驻沪海军力量。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兴兵讨袁,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爆发。李鼎新闻讯后,立即传令驻泊在高昌庙的“肇和”、“应瑞”、“镜清”等舰及鱼雷艇加强警戒。7月18日,革命党人陈其美在上海宣布独立,并于23日率领讨袁军向江南制造局发动进攻。李鼎新将海军总司令部移到“海筹”舰上,指挥舰队开炮还击,致使讨袁军遭到惨重损失被迫撤退。李鼎新为袁世凯镇压上海地区革命势力,效力甚著,8月获海军上将衔。

正当袁世凯加紧称帝活动时,1915年12月5日,陈其美等革命党人策动驻泊在上海高昌庙的“肇和”舰海军官兵起义。是日为星期天例假,李鼎新及驻沪海军将领当晚正在宴请到沪视察的萨镇冰。李得悉“肇和”起义的消息后,午夜即与萨镇冰等赶到江南制造局商议对策。他奉袁世凯“将该舰击毁”的命令,以十万元贿款促使邻近的“应瑞”、“通济”两舰攻击“肇和”舰。翌日,“肇和”舰官兵反袁起义迅即失败。事后,驻沪海军司令部裁撤,李鼎新则因“疏忽失职”受革职留用处分。在袁世凯称帝时,海军各舰队司令均受封晋爵,惟李鼎新向隅。

李鼎新受处分被冷落之后,深受刺激。这时,在上海护国讨袁人士张继等人的积极联络下,驻沪海军决定加入反袁行列,而且公举李鼎新为总司令。李既有怨于袁世凯,又见海军将士大多倾向反袁,便接受拥戴,并策划海军独立。他下令驻福州等地海军舰艇开赴上海吴淞口待命。不久北京传来袁世凯病死的消息,李鼎新当即取消前令,以静待大局和平解决。可是,继袁之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不肯重开国会,从而引起一场新旧约法和国会的争论。在此形势下,海军重新酝酿独立。李鼎新商承唐绍仪等人后,再次向各舰发出了集中吴淞口的命令。1916年6月24日,第一舰队的四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冲破福建督军李厚基的重重阻拦,由福州驶抵上海吴淞口外。25日,李鼎新亲率“海圻”、“通济”两巡洋舰和“飞鹰”、“永丰”两水雷舰自黄浦江开到吴淞口,与第一舰队会合。当天下午,李鼎新与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练习舰队司令曾兆麟联合发表宣言:“今率海军将士加入护国军,以拥护今大总统,保障共和为目的。”并表示:“非俟恢复元年约法、国会开会,正式内阁成立后,北京海军部之命令,概不接受。”[5]随后立即成立了海军驻沪临时总司令部,李鼎新为总司令。李声称:“暂以临时总司令名义驻沪,维持海军现状。”[6]26日,李鼎新电告西南各省联合设在广东肇庆的军务院,表示海军“此后一本军务院宗旨进行,相与终始”[7]。军务院立即回电表示支持海军的行动,并宣布任命李鼎新为军务院抚军。而与此同时,李鼎新又致函松沪护军使署,表示海军“对于陆军,则各不侵犯”,“决不为军务院之傀儡,使大局糜烂”[8]

海军的独立,严重威胁着北洋军阀在东南沿海各省的势力,直接给北京政府造成压力。6月29日,段祺瑞被迫接受南方要求,声明遵行《临时约法》,召开国会。于是,军务院于7月14日宣布撤销。李鼎新经与萨镇冰接洽达成协议,于15日宣布取消海军独立,驻沪海军临时总司令部也即日撤销,所有舰队仍交各司令管理,直接听候中央调遣。

此后李鼎新常作为北京政府大总统的代表,被派往各地处理有关海军的事务。1918年秋,他前往武汉、岳州、上海、厦门等地慰劳各舰队。1919年10月,李赴日本参观阅兵典礼。这期间,林葆怿率第一舰队南下广东,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海军发生分化。李鼎新曾奉命两次赴厦门、汕头等地,为促成第一舰队北归、南北海军统一而奔走。

1921年5月,李鼎新出任北京政府靳云鹏内阁海军总长。在这以后,北京政府虽历经颜惠庆、梁士诒、张绍曾、孙宝琦等十五届内阁的交替,但李鼎新的海军总长职位一直未动。这固然是由于李在海军中的名望及能适应各方面的关系,更主要是他完全依附于控制着北京中央政权的直系军阀,因此在当时的各派军阀混争中,海军也成了直系军阀能够利用的力量。

1922年秋福建政局剧变,闽北镇守使王永泉在段祺瑞亲信徐树铮策动下,联合粤军许崇智部进兵福州,驱逐叛皖投直的福建督军兼省长李厚基。驻福州马尾的海军亦起而配合,将李厚基残部缴械,并扣留了李厚基。此事震动了北京政府,深恐海军要塞马尾港落入粤军之手,威胁直系在福建的地盘。总统黎元洪于10月15日和18日两次传见李鼎新,商讨福建事态的处置,并要求李随时入府对福建军务条陈一切意见。李鼎新急忙采取对策,派出以海军部司长林葆纶为首的调查组,前往福州马尾调查处理李厚基被扣一事;同时命令其亲信杨敬修在马尾设立海军警备司令部,统一指挥驻在马江的舰队和陆战队。李还急调第一舰队“海容”等舰由上海驶往闽江口,增援马尾海军基地;派海军陆战队统带杨砥中率部南下,协同第一舰队和驻马尾的陆战队,守卫马江和长门地区。李惟直系政权马首是瞻,可见一斑。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遭到惨败,直系军阀控制北京中央政权的局面亦随之告终,李鼎新顿即失去海军总长职务。从此,他再没有在政军界担任职务,息影在家。

1930年,李鼎新在上海病逝。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17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