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胡景翼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胡景翼历史评价_胡景翼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8日 阅读:800 评论:0

胡景翼,字励生,又作笠僧、立生,早年号中山,陕西富平庄里镇人。1892年6月20日(清光绪十八年五月二十六日)生[1]。祖父胡得鼎,1867年9月在家乡因阻击捻军身亡。父亲胡彦麟,初经商当学徒,后渐次升任“领本”(经理)。胡景翼七岁入塾,十三岁就学于三原举人赵如笃处。课暇喜读兵书及名人列传,并拜师学习武艺。

1908年,胡景翼考入西安健本学堂。该校为同盟会员创办,是当时陕西革命党人的一个秘密活动据点。他由此结识了井勿幕、焦子静等人,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1910年春,经井勿幕、宋元恺介绍加入同盟会。

胡景翼入会后,积极赞助井勿幕联络会党、刀客共同反清的主张,自愿担任与新军中会党联络的任务。他为此参加了哥老会,与崔俊杰、雷贵、刘俊海等会党重要分子多次密谋于小雁塔寺。还利用假日到同州(今大荔县)、蒲城、华阴、华县、临潼等地运动刀客。胡景翼联络会党成绩显著,在陕西革命党人中很快崭露头角,成为一个重要骨干成员。是年7月9日,胡景翼与井勿幕、钱鼎等,和会党首领张云山、万炳南等三十余人在西安南郊大雁塔“歃血为盟,共图大举”,实现了同盟会、哥老会与新军的全面联合。

1911年6月,胡景翼于健本学堂毕业。为适应革命斗争需要,他决定“以奔走革命为职志”,不再继续求学[2],随后来往于耀州(今耀县)、西安之间,进行广泛联络。随着革命形势高涨,同盟会陕西支部计划由井勿幕、胡景翼率刀客在渭北发难,钱鼎等人策动新军在西安响应。井、胡遂以耀州庙湾为基地,加紧准备。武昌起义爆发后,清陕西当局颇为惊慌,密谋将新军第二标调离省城,并逮捕军中的革命党人。新军乃提前于10月22日举义。胡景翼得知消息,立即招集各方豪杰志士和刀客两千余人在药王山首先响应。不久,井勿幕在三原就任陕西北路安抚招讨使,他应召前往,被委为第一标统带。西路战事告急时,又奉命率部赶往支援,在三水张户原(今旬邑张洪原)大败清吏升允所率之甘军。

1912年3月,袁世凯窃权上台后,陕西都督张凤翙投靠北洋政府,打击革命派势力。秋天,胡景翼被迫离陕去日本,入成城学校读书。12月,外蒙古封建主在沙俄政府策动下宣布“独立”,留日学界群情激愤,公举胡景翼为代表,归国组织“征蒙军”。但袁世凯无视全国人民的反对,一味与沙俄妥协,胡景翼的使命未能实现。不久“二次革命”爆发,他便在上海投入了反袁斗争。期间,孙中山、黄兴曾派人约张凤翙举兵响应,张凤翙拒绝,胡景翼愤怒指斥这是“苟安一时,助长袁氏帝制自为之心”[3]

1914年1月,胡景翼亡命日本,入革命党人创办的浩然学社学习军事。数月后毕业,决定回国直接从事反袁斗争。离日前,曾由于右任引荐会见了孙中山。孙以“努力革命”相勉励,他毅然回答说:“俟破京后再迎先生!”[4]

胡景翼回陕后,经师子敬、侯笃等人斡旋,到陈树藩第三混成旅教导营军官连学习。不久相继升为差官连连长、备补连连长、游击营营长。与此同时,他与刘守中、岳维峻等人在三原开设大有公司,作为秘密革命机关,又与续西峰、续范亭、孙岳、邓宝珊等人相聚于华山下,密谋讨袁计划。

1915年12月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次年3月,郭坚、耿直等在渭北举事响应。陕西将军陆建章为镇压起义军,一面任命陈树藩署陕北镇守使兼渭北“剿匪”总司令,一面派其子陕西第一混成旅旅长陆承武率精锐一团到渭北一带巡防。胡景翼此时驻防富平,他看到陕西反袁逐陆斗争日益高涨,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将陆承武佯迎入富平县署,于5月7日晚发动兵变。经一昼夜激战,全歼陆部一团人,并生擒陆承武。事变后,武钧、刘守中、张义安等人要求乘时宣布独立,围攻西安,胡景翼却以“有旅长在”为理由,加以拒绝,将陆承武交给了陈树藩。陈见有利可图,遂于9日宣布独立,自称陕西护国军总司令,并以陆承武为人质,与陆建章讨价还价,6月取得了陕西督军职位。

护国战争结束后,胡景翼部被编为陕西第一旅混成第二团,驻防陕南龙驹寨(今丹凤)。由于陈树藩对他并不十分倚重,且怀有猜忌之心,胡景翼这时将其所部编为十个连,致力于练兵活动。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揭起护法旗帜。陕西党人高峻、耿直、郭坚等人纷起响应。这时,胡景翼经一年多时间的练兵,有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队伍,但他却没有立即响应,而且还奉陈树藩之命直接加入了对高峻、耿直等起义军的围攻。胡景翼对人说:他攻打郭、耿、高是想把他们“剿灭掉”,“自己起来再干”[5]。因此,当耿直退守岐山派人与他联系,以至质问他“还革命不革命”时,他仍与耿军“激战八昼夜”;直到有了重大伤亡,才感到这是陈树藩施用“以毒攻毒”之计,遂与耿密约:耿部退出岐山,他以“夺城之功”向陈索取更多枪械,然后响应起义。但不料事为陈树藩探悉,不仅没有取得饷械,反而引起陈更大的猜疑。此后,胡景翼便以“追击”起义军为名,把部队开赴渭北蒲城、富平、三原等处,并派人与驻防耀州的曹世英取得联系。与此同时,陈树藩也一面调其亲信曾继贤、严锡龙率部进驻三原,一面委任胡景翼为“击匪司令”,命他继续东去攻打郭坚、高峻起义军。胡、陈矛盾自此日趋激化。

1918年1月25日,胡部补充营营长张义安愤于陈树藩步步紧逼,在三原宣布独立。27日,胡景翼与曹世英分别由富平、耀州赶到三原,共同组成陕西靖国军,胡景翼任右翼总司令,曹世英任左翼总司令。2月2日发布讨陈檄文,宣言靖国军“志在上以靖国,下以救民”,以达“政治清明,共和巩固,奸雄无觊觎之心,政府有依归之望”[6]。随后,从东、西两路进兵西安。2月中旬,靖国军在各阶层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兵临西安城下。陈树藩为挽救其败亡命运,在据城固守的同时,不惜以陕西省长为条件,与河南镇嵩军统领刘镇华加紧勾结。刘镇华率部入陕后,俨然以“调停人”的身份,诱迫靖国军退兵。胡景翼鉴于西安城屡攻不下,为“保存实力”,遂不顾前方将领张义安、邓宝珊、弓富魁等人反对,连函张等撤军。结果,陈树藩与刘镇华镇嵩军乘机反扑,张义安在组织反击时中弹阵亡。从此,靖国军被迫转入节节退守的困境。

此后,胡景翼与曹世英电请唐继尧“派劲旅,由川援助”,并推戴唐为“滇川黔陕靖国联军总司令”[7],同时派代表赴上海请于右任回陕“主持西北革命大计”。8月9日,于右任经孙中山同意回到三原,被举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胡景翼改任第四路司令。靖国军改组后,对陈树藩再度发动攻势。但不久,胡景翼到渭南固市劝说姜宏模所部投归靖国军,为姜扣留,旋被陈树藩软禁于西安。期间,陈树藩百般笼络,并屡次逼写劝降信,均遭到拒绝。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陈树藩为缓和人心,同时慑于靖国军以焚烧教堂相要挟,将胡景翼释放。胡景翼回到三原,即就任陕西靖国军副司令兼总指挥,宣布继续讨陈,并通电全国称:陕事“决由陕人自行收束,以纾民祸”[8]。为此,他在着手整饬军队的同时,还注意从事地方建设和振兴教育。在地方建设方面,曾聘请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查勘泾阳吊儿咀水利工程。在振兴教育方面,除继续维持原有学校外,陆续创办了三原渭北中学、三原女子中学和富平庄里立诚中学。胡景翼这种精神受到了孙中山的赞赏,孙中山称誉他“所历弥苦,所志弥坚,诚可为晚近军人之励”,并勉励他说:“陕西险据中原,为南军入北之冲要,幸善守之,以俟时局之变化。”[9]

1921年5月直军阎相文、冯玉祥等部入陕取代陈树藩,同时对靖国军大加分化拉拢。在此情况下,胡景翼为了保存实力,竟不顾于右任的反对,于9月21日宣布取消靖国军名义,接受直军改编。10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暂编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胡景翼在接受改编中,虽一再表白说是为了“通权达变”,是“依人”非“降人”,但靖国军多数将领对此是不满的,有的斥责这是“断送靖国军前途”[10]。孙中山也致函责备:“以堂堂护法之师,受伪廷督军之改编,不特败坏纪纲,为西南各省所不容,即于其个人节操,亦有大亏。”[11]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胡景翼率部随冯玉祥开赴河南,在郑州、开封、彰德等地与豫督赵倜军作战。战后,所部被编为陆军第二十四师,驻防京汉铁路北段顺德、彰德、正定一带。期间,胡景翼去北京,经人介绍结识了李大钊。自后“每遇辄洽谈竟日”,给其思想以重要影响。

胡景翼依附直系原是借此谋求更大发展,但直奉战争后吴佩孚不仅从服装、枪械到饷需多方加以限制,并时刻企图收编其部队,这使他对直系日益产生了不满。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遭到全国同声反对,胡景翼于是感到“有再度革命之必要”,“欲有所举动”[12]。随后,他派李仲三、刘允臣、张璧等与冯玉祥密谋,同时积极与孙岳取得联系。经频频密商,冯玉祥、胡景翼、孙岳遂结成反直联盟。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利用吴佩孚在山海关与张作霖作战之机,在胡景翼、孙岳的密切配合下,回师北京囚禁了曹锟,通电主和。25日,宣布组成国民军,冯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任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并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北京政变发生后,吴佩孚率残部退至洛阳组织反扑。11月7日,北京政府免去张福来河南军务督理职,特派胡景翼前往河南办理军务、收束事宜。24日胡景翼率国民第二军南下,与吴军战于彰德、道口、清化间。12月6日胡景翼被特任为河南军务督办,12日进抵开封,宣布正式就职。接着,与镇嵩军憨玉琨部连续作战,至次年3月取得最后胜利。

胡景翼就任河南督办后,广为延揽人才,希图“以豫省为始基”,“期成清明之政治”,然后“推行主义于全国”。于是,国民党人李根源、李烈钧、柏文蔚等数十人纷纷前往,共产党人李大钊、王若飞等和苏联代表团、军事顾问,也曾先后应邀赴汴。但为时不久,胡景翼即于1925年4月10日病逝。

胡景翼病危之际,曾口授遗嘱谈及“胸中素蕴”,说:“余对世界观念,以人类互相亲善,永久和平,期臻大同郅治之隆为指归。而欲达此目的,非打倒世界强权不为功。”[13]

参考文献

  • 陕西革命先烈褒恤委员会编:《西北革命史征稿》,1949年版。
  • 《胡景翼将军生平事迹》,未刊稿。
  • 笔者访问胡景翼三弟胡景铨笔记。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0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