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纳(William Henry Donald),祖籍苏格兰。1875年6月22日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的利斯莫城。父亲是铁路工人[1],对子女管教严格。端纳自幼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端纳少年时不慎跌伤手臂,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十五岁时在当地一家报馆的印刷厂里当排字工人。业余泛读书报杂志,学识渐增,遂多次在报刊上发表短文。1894年,在美国十五万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影响下,澳洲铁路工人也展开了罢工斗争,端纳的父亲积极参加,使他对罢工工人深表同情。1897年澳洲各省召开联邦代表大会后,展开了广泛的制宪宣传,次年公布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端纳研读条文,印象颇为深刻,从而形成了他的民主思想和民治观点。
1901年,端纳应约赴悉尼市,在《每日电讯报》社任实习新闻记者,初露才华,深受发行人的器重。不久被越级提升为该报副主编。1902年,受墨尔本《百眼巨人报》社聘为副主笔。他结识该地《纪事报》驻日记者英人威尔逊,受他的影响,对日本统治者称霸世界的侵略野心有深刻的印象。此后,终其一生,对日本政府抱不信任、不合作态度,在新闻报道中不断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
1903年,端纳经威尔逊的介绍,前往香港任《中国邮报》(The China Mail亦译《德臣报》)社副主笔,开始关心中国政局。他到香港不久,曾赴广州访谒清政府两广总督岑春煊,由于他通晓西欧各国政情,博得岑的好感,不久应聘为岑的私人顾问[2]。1904年他升任《中国邮报》主笔,在他主持下,该报消息灵通,报道翔实,成为当时香港著名大报之一。
1904年日俄战争在我国东北展开,端纳接受《纽约论坛报》社聘为战地记者,前赴东北采访,结识了时任新民府清军马队营官的张作霖。此后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在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引起端纳的关注并深切同情,常撰文作有利于革命方面的新闻报道。1908年,经友人介绍,特地去香港拜访孙中山,因孙在国外,由胡汉民代为接见,受到热情接待。胡鼓励端纳继续支持中国革命。由于他与革命党人和清政府上层人物都有往来,因此报道消息迅捷,所撰评论有独到之处,在新闻界中卓有声誉,成为当代名记者之一。这时他常驻在上海,与沪上政商各界头面人物王宠惠、伍廷芳、虞洽卿等甚为相知。又结识宋嘉树(耀如),常至宋家,宋的子女亲昵地称他为“端纳叔叔”。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次月,宣告独立的各省都督代表集议上海,公认武昌都督府为中央军政府,推举伍廷芳、温宗尧为民国外交代表。伍廷芳接受端纳的建议,为了争取各国的同情和支持,发表保护各国在华侨民的生命财产、继续承担前政府所订国际条约义务的文告。是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端纳再度往访,畅谈数小时,不久即被聘为孙的私人顾问、外文秘书。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端纳受托起草对外宣言《告友邦书》,经孙审定后,于1912年1月5日发布,成为民国外交方面的第一个文件。3月,袁世凯继孙就任临时大总统,端纳多次与之接触,对其浓厚的封建意识、好弄权术,极为反感。是年9月,孙中山被袁授以“筹划全国铁路全权”,督办全国铁路,在端纳、王宠惠等陪同下,巡视北方铁路设施。端纳为孙陈述各国现代化铁路近况,并沿途对铁路建设提供颇多有益的建议,深得孙的嘉许。此时端纳已就任《纽约论坛报》北京分社社长及上海《远东时报》月刊部编辑,后又兼任伦敦《泰晤士报》社驻北京通讯员,常往来于京沪两地。
1915年初,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秘密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作为支持袁复辟帝制的交换条件。报界已有所闻,但条款内容,当局和日本政府均守口如瓶。端纳多方采访,终于从袁的政治顾问美国人莫理逊(George Ernest Morrison)处获得原文译本,即在报纸上首先全文刊出,引起国内外震动,全国立即掀起了反对“二十一条”的浪潮。同年8月,端纳在北京结识了蔡锷,12月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讨袁的护国运动,端纳闻讯后率先在报刊上撰文表示支持。袁死后段祺瑞当权,主张对德宣战,北洋军阀各派对此意见分歧,端纳为此而多方奔走劝说,力促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宣布对德奥宣战。1920年,北洋政府成立经济讨论处,端纳就任该处新闻处长兼代理讨论处处务,负责调查和发布经济情报。由于《远东时报》月刊部发行人逐渐亲日,端纳不愿改变反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初衷,毅然辞去编辑职务。
1922年端纳接受奉系军阀张作霖的聘请,任其私人顾问,成为张沟通英、美各国关系的中间人。是年9月,张接受端纳的建议,派人赴粤联络孙中山,共同反对直系军阀。1926年张作霖入关控制北京政权后,采纳端纳的建议,认为不能单靠日本的支持,更不能事事接受日本的“劝告”,应力争取得英、美西方国家的支援,以达借助西方力量抵制日本的目的。是年10月,经端纳的介绍,张在天津接见英国驻华公使兰浦生(Miles Wedderburn Lampson),讨论与武汉革命政府“南北议和”等问题。与此同时,在端纳的谋划下,张所办的企业开始吸收英美的投资;向英美借款二千万元,修建葫芦岛港,以谋与日本控制的大连港竞争;又在奉海(奉天到海龙)铁路的修筑中,向英美购买钢轨和车辆。张的上述措施,引起了日本的愤慨和抗议。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毙后,其子张学良续聘端纳为其私人顾问,并以师事之。在端纳的影响下,张学良戒除了烟瘾甚重的鸦片吗啡,积极进行骑马、游泳等体育运动,体质大为增强,精神焕发,前后判若两人。
1934年,端纳陪同张学良考察西欧六国后归来,受到蒋介石夫妇的邀请,到杭州游览。在杭期间,由宋美龄亲任翻译,蒋介石单独与端纳就国内外形势长谈达四小时,端纳的见解给蒋介石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后端纳随张学良至武汉、洛阳等地,继续与蒋介石保持书信联系,提出各方面的施政建议,受到蒋的赞许,不久蒋正式聘他为私人顾问,从此他常住南京以备咨询,与蒋氏夫妇关系十分融洽。
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消息传到上海,宋美龄急召宋子文、端纳等人在孔祥熙寓所商讨对策,决定先派端纳至西安探听实情。端纳也愿以客卿的身份,利用与蒋、张都有着深厚友谊的特殊关系,甘冒危险,在双方无法直接谈判的情况下,穿梭效劳,转达各方意见和提供保证,谋求事变能化险为夷,得到各方都较满意的和平解决。此时亲日派何应钦已下令陆、空军向西安进攻,并准备进行轰炸。宋美龄一面制止空军轰炸西安,一面排除种种阻挠使端纳于13日搭机飞离南京至洛阳,次日得到张学良回电同意后飞抵西安。当夜端纳会晤张学良,张表示为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发动兵谏,并无伤害蒋介石之意,要端纳向蒋转达此意,随后端纳探视并慰藉了蒋介石。15日,端纳在报端发表有关电文[3]。午后飞返洛阳,与南京宋氏兄妹多次通电商议。16日下午,端纳应宋美龄要求,告诉蒋事变是“戏中有戏”,再飞西安,并向张学良表示:如能恢复蒋介石自由,保证对张、杨等人“一切皆可不究”。17日,中共代表团周恩来一行,应邀搭乘张学良专机从陕北到达西安。20日上午,宋子文飞抵西安,经多方磋商后,次日中午,与端纳同机飞返南京,将西安磋商结果向宋美龄汇报后,22日中午,端纳与宋美龄、宋子文、蒋鼎文、戴笠等分乘两机飞抵西安。端纳参与宋氏兄妹、张、杨和中共代表团的谈判,达成和平解决事变的协议。12月25日下午4时,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东返,端纳和宋氏兄妹等同机回到南京。其后蒋介石嘉奖事变中的有功人员,端纳获得大绶采玉勋章一枚。但张学良却被蒋介石扣押,使端纳深感不安。他一面劝慰张学良切勿因而消沉[4],一面多次向蒋氏夫妇要求信守诺言,履行保证,使张学良早日恢复自由,但未见成效。后又转请宋子文、孔祥熙等人代为恳求,也是石沉大海,毫无结果,但他却因此而遭蒋氏夫妇的反感。在此难以继续相处的情况下,1940年夏,端纳被迫辞职,飞离重庆,到达香港。
1941年2月,端纳经过长期准备后,开始他晚年的旅游生涯。先在南太平洋法属社会群岛东部的塔希提岛旅居一段时间,后经新西兰转赴夏威夷。是年冬,当他从夏威夷返回香港时,适值太平洋战争爆发,航路中断,中途改赴菲律宾马尼拉。不久菲被日军攻占,端纳和其他英美籍的西方人被日军作为俘虏关押在集中营,端纳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始终未被日军发觉。1944年,他被菲抗日游击队营救出狱。1945年2月盟军收复马尼拉后,蒋介石派人将端纳护送到夏威夷。由于他长期在集中营中受尽折磨,衰病不堪,经美国海军医院诊治后,于10月再次前往塔希提岛疗养。
1946年初,年已古稀的端纳渐感体力不济,转赴檀香山,经诊断已患肺癌,其中一叶且已坏死。他自知在世时日已不多,但他时刻思念着第二故乡中国,表示“我要回到中国去,我要死在中国!”[5]是年3月18日,在蒋氏夫妇的安排下,端纳从檀香山被接到上海,住进宏恩医院。当记者访问他时,他面对窗外新春和煦的阳光,喃喃地述说自己生平的意愿:“人们不仅要知道真理,而且要寻求真理,更要为真理而奋斗。”[6]在住院期间,端纳忍着病痛,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速度,将近四十年来在华的经历写成回忆录,但因顾及书中披露了一些内情,会使某些“中国朋友丧失尊严”而迟迟未能付印[7]。11月9日他病情突然恶化,遽离人间。他没有留下其他遗物,只有一枚孙中山赠给的勋章,被端纳看做是真理的化身,也遂成为他身后最珍贵的纪念物。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200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