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惟汾,字鼎丞,晚号诂雅堂主人。祖籍江苏省海州(今属连云港市),1874年11月6日(清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生于山东省日照县涛雒镇。丁家迁至日照已有很久的历史,且为当地望族。其父丁以此,字竹筠,为清末名儒,有《毛诗正韵》、《尔雅声类》等书行世。
丁惟汾幼年在家课读,听父讲论,专心音韵,而厌弃帖括。后入保定师范学堂学习。1904年赴日本留学,入明治大学法学系。因受进步思想影响,经张继介绍,于1905年10月加入中国同盟会。留日期间,曾与蒋衍升等在东京创办《晨钟》周刊,宣传反满复汉等革命主张。丁不善言词,但肯实干,为孙中山、黄兴所器重。1907年春,同盟会山东分会会长徐镜心离日,分会长一职即由丁继任。
1908年丁惟汾曾回山东,联络本省同人先后在济南、烟台、青岛等地设山左、东华、震旦各公学,以学校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所招学员均入同盟会,引起当局的注意,学校相继遭破坏。1911年春留日学生发起军国民会,准备大举,总会设上海,丁亦返鲁组织分会,同年10月武昌首义后,山东立即响应。丁惟汾与谢鸿焘等密商,迅速在省垣济南改组各界联合保安会,同时发动当地驻军第五镇官兵参加,推举山东巡抚孙宝琦为都督,于11月13日宣布独立。但袁世凯得讯即派其爪牙张广建、吴炳湘至济南,串通孙宝琦及第五镇协统张树元取消独立,并对革命进行镇压,党人逃往各地继续活动,丁则南下请援。同年12月12日烟台起义,举舞凤兵舰舰长王传炯为司令,而王暗结袁世凯,妄想把党人一网打尽。丁在上海与黄兴、陈其美晤商,陈急派沪军三千,以刘基炎统帅北上;南京政府并委胡瑛为山东都督,因胡一时不能成行,乃由杜潜代理都督领兵先行,迫使王传炯慌忙逃窜。
1912年丁惟汾任山东省议会议员兼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他被选为山东省党部理事。1913年4月,第一届国会在北京开幕,他作为山东省籍议员,出席会议。时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唆使心腹暗杀宋教仁,不经国会同意擅签善后大借款合同,无理罢免江西省都督李烈钧等,引起国会议员的不满,丁等曾在议会提出质问书。“二次革命”失败,袁于同年11月4日下令解散国民党,追缴国民党籍议员证书,并有加害丁之意。丁早有警觉,事前已出京,再度赴日,旋返回山东,在家乡以农耕为韬晦之计。1915年袁世凯帝制活动日炽,8月筹安会起,不久丁潜赴上海,翌年春与十七省议员通电讨袁。旋返山东,助居正在潍县、周村分途发难,积极参加护国运动。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国会恢复,丁惟汾抵北京出席会议。1917年7月,孙中山在南方高举护法旗帜,9月1日丁南下广州参加非常国会会议,选举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次年孙受西南军阀排挤辞职赴沪,丁奉命留粤。1919年春应孙中山之召至上海。丁在沪发行《北方周刊》,联络各地青年。余暇从事声韵及经学研究,同年草成《毛诗韵例》、《箕裘录》各若干卷。1920年秋,孙中山回粤重整军政府,丁随孙至广州,出席国会非常会议,于1921年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时孙决心出师北伐,派丁赴上海联络北方党员,并兼国民党山东支部长,以备接应北伐军。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后,丁惟汾竭力赞助孙中山讨陈,曾列名旅沪各省同志讨陈宣言。孙接受失败教训,重新整顿国民党,同年9月指定丁等九人为规划改进方略起草委员,但因旧国会再次复会,他前往北京出席会议,未能始终其起草工作。1923年1月,孙中山任命丁为国民党本部参议。同年夏,为反对直系军阀逼迫黎元洪离职和酝酿贿选总统,丁与王乐平、覃振等21人在天津发表离京宣言,声讨曹锟违法丑行,旋赴上海,百多名议员先后抵沪。在沪丁曾出席中央干部会议,商讨国民党改组问题。同年冬,他奉孙中山命在北京设国民党北方执行部(后改为北京执行部,仍由丁负责主持),秘密开展工作,并于青岛创办胶澳中学,以培养青年。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丁惟汾被推为党章审查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2月又被任命为大本营参议,9月曾出席中央政治委员会会议,参与讨论北伐大计。同年10月下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时,丁正在北方,不久鉴于冯已拥段祺瑞为大元帅,曾电劝孙中山缓来北京,因段派毫无诚意,想用釜底抽薪之计使西南各省脱离孙。迨孙抱病北来抵天津后,丁与随侍孙留津的汪精卫、邵元冲等举行会议,讨论并决定北方局势及应付对策。12月底孙中山入北京,病势加剧,遂成立国民党临时政治委员会处理有关问题,丁亦为参与者之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逝世,丁即在政治会议上提议:每届集会必须宣读孙之遗嘱,以示不忘与警惕,被采纳。此后他仍留北京,对西山会议派颇有同情,但并未参加活动。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丁惟汾出席会议并为主席团成员之一,会上再次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后复返北京。自北伐开始参加国民党中央工作,同年7月丁被补选为候补中央常委,并任青年部部长兼政治会议委员。10月广州中山大学实行委员制,他是委员之一。稍后国民党内发生迁都之争,1927年1月国民政府明令以武汉为首都,而蒋介石操纵滞留南昌的张静江、丁惟汾等举行中央政治会议,决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暂驻南昌。3月他虽赴武汉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改选结果失去中央常委、青年部长等职。旋离武汉去九江,并追随蒋介石到南京,暗中策划“清党”反共活动。“四一二”政变宁汉分裂,丁复任宁方中央常委、青年部长,一度改任宣传部长,同时兼任中央政治会议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务学校校务委员及训育主任。同年9月宁、汉、沪(西山会议派)三方合流组成中央特别委员会,他被推为国民政府委员。不久特委会解体,于1928年2月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丁再次当选为中央常委和国民政府委员,后又被任命为中央训练部部长、山东省政府委员。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仍选丁惟汾任中央执行委员,但他已萌退意,同年中央党务学校改名中央政治学校,丁继续任校务委员,并兼教育长,曾主持校政。1931年短时代理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有《齐东语》一文发表。同年12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至1935年末去职。此后专心从事著述,1936年复有《毛诗双声通转韵徵》一文发表。同期他请得“中央”同意明令褒扬山东革命先烈,并成立山东烈士公葬筹备委员会,建烈士公墓于济南千佛山。同时组成山东革命党史编纂委员会,自任主编,着手编撰《山东革命党史稿》,从1933年开始,到1937年完成初稿,后经其追随者王仲裕集资交由铭华制版印刷公司影印出版。全书共20卷。
丁惟汾与蒋介石关系密切,1936年西安事变时,丁感情用事,力主讨伐张学良、杨虎城。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他正在山东扫墓,立即返回南京,后随国民党政府入川,住重庆近郊,被任为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兼中央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丁重返南京旧居,1946年11月出席“制宪国大”,参与所谓制宪活动,不久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同时任国民党本部评议委员,总统府资政(不久辞去)等。1948年秋前往台湾,仍任监察委员,继续从事著述。丁惟汾晚年患有肾病,1951年曾去日本治疗,1954年1月病发,医治无效,于5月12日卒于台北,终年八十岁。
丁惟汾在学术上继承父业,用心于朴学及经学达六十余年,曾与章太炎、刘师培、黄侃相互切磋,有一定造诣,被章誉为“研经怀孔壁,论韵识齐东”[1]。丁善古韵古读,“任举一字,即知其古隶何部,读何音”[2]。他对古韵部类认真加以考订,合各家之言审慎定其音读,重新进行分合,初分22部,后减为17部。又辨析支、脂、之三韵,使其一一廓清分界,添补了以往分类的不足。丁尤精《毛诗》、《尔雅》、《方言》诸书,多所创获。前人(包括其父)读诗分韵详者定为73例,他曾增介错韵、递转韵、连续递转韵、交错韵、交错转韵、双声通读韵等6例,使毛诗韵读更加完备。他还用俚语作为探求古代经传文字的工具,也就是“以方言上溯古读,以古语下通今语”[3],“为训释古籍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4]。丁成书上百万言,生前已定稿的主要有《毛诗韵聿》、《诗毛氏传解故》、《尔雅释名》、《尔雅古音表》、《方言译》、《俚语证古》等,后以《诂雅堂丛著六种》出版。尚有《诂雅堂读左笔记》、《诂雅堂读〈国语〉笔记》、《诂雅堂读孟笔记》、《诂雅堂读荀笔记》、《诂雅堂读庄笔记》、《〈释名〉译证》等,是他去世后由他人代为整理成册者,未印行。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199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2-03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1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