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邓荫南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邓荫南历史评价_邓荫南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7日 阅读:206 评论:0

邓荫南,广东开平县人,生于1843年9月27日(清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初四),名松盛,字荫南,以字行,又字有相。行三,故又称邓三,时人以其年事较高,多称他三伯。父亲邓善昆,世代务农。其兄邓灿,早年赴檀香山经商。

邓荫南少时在家乡读书;稍长,目睹当时官吏种种贪赃枉法行为,极为愤慨,对政府当局常加抨击,终为官吏所不容,险遭逆党罪被捕,幸得乡人密告,连夜乔装潜逃香港,转赴檀香山,投奔其兄邓灿。其后,得其兄资助经营农场。因年景调顺,颇有所获,在茂宜岛(Mauiland,即为:Mauiland又译毛伊岛,为夏威夷五大群岛之一)投资种植甘蔗,并开设糖厂,先后从国内招工数千人前往该岛垦殖。由于经营管理得法,又与当地土著居民相处融洽,事业得以顺利发展,不数年便成为当地著名殷商。邓为人豪爽,疏财重义,乐善好施,凡同乡有所求,必尽力资助;对地方公益事业,也无不首倡捐助,故颇得侨胞和当地人民的敬重。他平常爱好打猎,练得一手好枪法,能从背后反射击鸟,又能自制炸药,装置炸弹,诚属多才多艺,后来在革命活动中,得以显其身手。当时孙中山的胞兄孙眉,也在茂宜岛垦殖,与邓荫南志趣相投,交谊甚笃。

1894年冬,孙中山至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革命。由于孙眉的介绍,邓荫南得与孙中山会晤,畅谈救亡大计,对孙的革命理想与政治主张,衷心折服。孙中山对邓荫南的热心公益而又多能,甚为钦佩。是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由于邓氏兄弟都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三合会会员,笃信民族主义,孙中山便吸收他们率先参加兴中会,邓荫南被推为值理(八名轮流任事的理事之一)。当时,孙中山因革命初起,处处需要用钱,便提议发行“革命军债”(亦称科股银),分头向侨胞推销。邓荫南主动表示,推销革命债券为数有限,且迫不及待,自己愿以全部资产赞助革命,作为倡导。孙中山对其倾家为革命的义举,深为感动,从而对开展革命活动也更具有信心。

1895年春,邓荫南为表示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决心,变卖其全部产业,得数万元,潜回香港,协助孙中山筹划推翻清廷的武装起义。后来这些钱在历次起义中用尽,邓重陷贫困,但他仍然坚毅地从事革命活动。他这种倾家为革命的壮举,得到革命党人的尊敬,连其政敌也为之叹服。梁启超曾对康有为说:“此人倾家数万以助中山,至今不名一钱,而心终不悔,日日死心为彼办事,阖埠皆推其才。”[1]同年2月,兴中会总机关在香港成立,用“乾亨行”招牌作掩护。接着,陆皓东、郑士良等也奉命赴广州建立兴中会组织。邓荫南则往来于香港与广州之间,协助筹划在广州的武装起义,并出巨款购买军械。各方部署略定,订于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举事,但起义机密为叛徒出卖,清吏戒备,陆皓东等被捕(后壮烈牺牲),第一次广州起义未及发难即遭失败。兴中会会员纷纷逃亡海外,邓荫南匿居港、澳,一方面联络日本志士宫崎寅藏,在广州作清军的策反工作;另一方面和陈少白、李纪堂等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作为革命喉舌,由陈少白负责主编,报社所需款项,多由邓荫南设法筹措。

1900年10月,郑士良、黄福等发动惠州起义,为清兵所包围,情势危急。邓荫南与史坚如等拟在广州发难响应,以解惠州之围,但因原先联络的会党队伍不能如期响应,便改变办法,决定暗杀署理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德寿,以吸引敌人兵力。史坚如曾跟邓荫南学制炸药及引爆技术,愿独自担任轰炸督署的任务。邓荫南遂派苏焯南、练达成等人,协助史坚如挖地道埋炸药。10月28日晨,炸药引爆,但只炸坍督署后墙,德寿并未受伤,史坚如被捕牺牲。邓荫南以清兵搜捕甚严,暂时不易下手,遂逃出广州,匿居九龙屯门,以经营农场做掩护,继续与孙中山取得联系,并与胡汉民、黄兴等密议,策划再次起义。1909年,汪精卫、黎仲实曾来屯门,并假农场做试验炸弹引爆等技术,为谋炸清摄政王载沣等作准备。

辛亥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邓荫南率黄大汉、江恭喜等攻打新安(今宝安县),但出师不利,死伤甚重,邓荫南所骑的马也中弹倒地,于危急中从小道逃脱。

民国成立后,邓荫南出任新安民军总监督,1913年改任开平县民团总长。不久,即引退隐居于屯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邓荫南编练义军,参加讨伐。后移居广州,先后出任石龙厘厂总办、孙中山总统府谘议、护法政府内政部农业局局长等职。后以民选县长出任开平县,政绩卓著。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孙中山蒙难于永丰舰,饷尽援绝。邓荫南闻讯,独以万元接济,并举兵开平,以为声援。8月9日孙中山离粤赴沪,邓荫南奉命赴澳门组织军事机关,相机讨逆。

1923年2月5日,邓荫南因病逝世。孙中山亲撰悼词,以“爱国以命,爱党以诚,家不遑顾,老而弥贞”为其一生的评价[2],并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名义追赠邓荫南为陆军上将。第二年,邓的棺槨移葬于广州东郊七宝岗。

参考文献

  • 胡汉民:《邓上将荫南先生墓表》,《革命先烈先进传》,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5年版,第514页。
  • 《邓三伯略历》,郑东梦编辑:《檀山华侨》,檀山华侨编印社1929年版,第70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198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