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钱锺书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钱锺书历史评价_钱锺书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7日 阅读:134 评论:0

钱锺书(1910.11.21—1998.12.19),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著名学者、作家。
 父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号潜庐;又字哑泉,号老泉。著名国学家。著有《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近百年湖南学风》等著作。
 钱锺书早年在无锡、苏州读小学、中学。1929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3年6月毕业。就读期间,与新派学人罗家伦、叶公超、温源宁、张申府、吴宓以及陈衍等老派学人交往,在《清华周刊》、《新月》、《大公报》等报刊发表诗文,学术才华开始受到学术界关注。
 1933年9月至1935年6月,钱锺书在上海任私立光华大学外文系讲师,兼任国文系教员,讲授诗学、英文学等课程。其间,曾兼任英文《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 Weekly)编辑,在英文《天下月刊》(The Tien Hsia Monthly)等刊物发表论文。1935年夏,与大学同学杨季康(绛)结婚。
 同年秋,钱锺书考取英国庚子赔款资助公费留学,赴英国牛津大学艾塞特学院(Exeter College)留学,主修英国文学。其间曾担任《牛津大学东方哲学宗教丛书》特邀编辑。以毕业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获牛津文学士(B.Litt)学位。1937年秋,钱锺书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夏,回国。
 回国后,于1938年10月至1939年7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任教授,讲授“欧洲文艺复兴”、“当代文学”、大一大二英文等课程。1939年10月,自上海赴湖南安化县蓝田镇(涟源)任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兼系主任,至1941年7月而止。其后,回上海。抗战胜利前,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6月任国立中央图书馆总纂,兼任英文馆刊《书林季刊》(Philobiblon)主编。9月,任国立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主讲“欧美名著选读”、“文学批评”等课程。在上海期间,钱锺书与国内学术界、文艺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确立了坚实的学术地位。
 1949年夏,钱锺书迁居北京,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文编译委员会委员、《毛泽东诗词》英译定稿小组成员。1953年,转至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职。1956年,该所划归“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文革”中,钱锺书曾下放“五七干校”劳动,开始撰写《管锥编》一书。1977年,学部独立并扩大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钱锺书任该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室研究员。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曾为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学术代表著作《管锥编》(英文名:Limited Views: 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有限的观察:关于观念与文学的随笔》),中华书局(北京)1979年8月第一版,全四册,一千零八十九千字,这是该书最初的版本。1982年9月,中华书局又出版《管锥编增订》一册,八万四千字。1986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该书第二版,其中1994年12月推出的第四次印刷本,将《管锥编增订》、《管锥编增订之二》、《管锥编增订之三》合为第五册。该五册本是《管锥编》的定本,共一千三百六十千字。
 全书由笺注古籍的形式构成,由古籍中的某段话语发凡引绪,铺展开来,形成既相对独立成章又相互映照、长短不一的文字内容。起发凡引绪作用的古籍共十种,由之形成的文字内容共七百八十一则,计:《周易正义》二十七则,《毛诗正义》六十则,《左传正义》六十七则,《史记会注考证》五十八则,《老子王弼注》十九则,《列子张湛注》九则,《焦氏易林》三十一则,《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太平广记》二百一十五则,《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百七十七则。
 该著作是一部具有丰厚文化价值的学术经典性著作,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全书用文言写成,运用了多种西方语言,引用中外典籍数千种,贯通文、史、哲等多种人文学科,反映了作者贯通中西的渊博学识以及深邃的思辨力和超群的写作才华。
 该书是一部以文学为核心的观念史著作。从“文学中心论”的立场出发,是该书最重要的特点。这一立场,是对学术史中以史学为中心的立场的扬弃,也是对近代以来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学术立场的修正,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化、文学化乃至诗化的特性。
 在文学观念统领下,该书在具体研究层面又采用了实证性的方法,表现出庞杂而综合的特点。全书所采取的笺注古籍的著述形式,吸取了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和撰述义例。在材料选择上,遵循尽量完备的原则。但是,作者的目的并不在古籍之疏解,而在人性观念之抉发。书中的思想探讨过程,没有采取逻辑演绎、构造体系的形式,而是通过实证性的资料搜集和梳理,将古今中外、异时异地的具有统一性的心理观念资料排列比勘,相互映照,以求贯通,从而达到思想研究的目的。
 钱锺书的历史观是一元史观。他认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因而他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具体而微的阅读体验,繁复而庞杂的文献梳理,将人类的“基本根性”揭示出来。他站在一元的世界统一性的立场,将一元的统一性归结于人类的心灵,但又强调“心同理同,正缘物同理同”,“思辨之当然,出于事物之必然”,因而最终体现出唯物主义的立场。
 由一元史观出发,《管锥编》表现出对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强烈关注。全书具有辩证的性质,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又时刻通过细节去映现世界的统一性。书中采用“理一分殊”的方法,通过大量事例,揭示了一般与差别、规律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推一本以贯万殊,明异流之出同源,高瞩遍包”。不但不因“一元”的原则而削弱对特殊性、偶然性、具体性、多样性的重视,而是在文献的大量征引中予以强化。同时,书中对只看重“规律”、“模式”或“韵节”而忽略“个人”、“偶然性”及“差别”的思想进行了抨击。
 全书鲜明地反映了辩证思维的特点。书中不仅娴熟运用辩证法,以辩证的眼光观察、论断研究对象,而且在辩证的思维中全面继承发展了我国学术以学术考辨方式进行思想论述的传统,具体而微地揭示出儒家“中庸”学说的辩证内涵,指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亦儒家于辩证之发凡立则”。
 全书所运用的基本方法是“打通”,即在古今中西的文献间建立关联。“打通”的基础在于不同文献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书中将这些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文献进行现象学的处理,即在相互映现中表现共同性,使共同性显现出来,从而达到创造性阐释的效果。在中西文献的对比中,全书融通历史与现实,模糊学科门类间的界限,用现实的眼光作阐释性的对话,“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在叙述中,全书将现代阐释学的方法与文学创作的手法相互结合,体现出“于旧解别出新意”、“以解颐为解诂”的特点,提供了大量讽语、谐语和警句,充满诙谐和机趣。
 《管锥编》内容非常丰富,带有人文百科全书的特征。但是,贯穿全书的主题,是诗化观念,亦即用艺术化的眼光阐释各类文献,观察各类事物。作者认为,文士和诗人往往在见解上高于学者乃至哲人,并经常成为后者的先声。书中多次强调“哲人欲探析意蕴,而实未能远愈词人之舞文弄笔”,“诗人感觉虽及而学士知虑未至,故文词早道‘首’,而义理只言‘心’”,“文士慧悟愈于学士穷研”。全书以艺术化的眼光考察中外史学,以条举例证的方式,细致入微地阐释了历史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诗化的史学见解。
 钱锺书认为,艺术作品具有观察人情与人心的史料功能,但受艺术属性限制,基本不具备考信具体历史事实的功能。所以,书中反对无原则地“以诗证史”。同时,又主张“史蕴诗心”,即认为历史著作常常采用艺术的手法,在局部上成为艺术作品。由此出发,书中对实证主义进行了抨击,认为“不宜苛责词赋之有背史实,不宜轻信词赋之可补史实”。甚至艺术属性较淡的诸子书,其中所道,也常常“实有其人而未必实有此事,自同摩空作赋,非资凿空考史”,故“据此以订史,是为捕风影,据史以订此,是为杀风景”。作者既反对用考据而非审美的眼光看待艺术作品,也反对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历史著作。此类相关言论,在书中是大量的。
 书中还考察了中西历史中哲学(含伦理道德和人生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科技、语言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对中西文学史和艺术史上许多具有普遍性的议题进行了考察,涉及创作、文体、鉴赏、批评、修辞等方面,也包含许多考据性的内容。
 《管锥编》是20世纪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文经典之一。它是西学东渐以及中西文化全面汇通以来文化发展的产物,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体现了全球化的特点。该书所具有的多方面的学术思想价值,正日益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阐释、认可和应用。目前,国际上有诸多人文学者专门研读该书,并出版了一批专业性的书籍。
 钱锺书的另一学术著作《谈艺录》是《管锥编》的姊妹篇。该书最早由上海开明书店于1948年6月出版。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补订本,共四百三十千字。由于《管锥编》的标目截止于隋朝,而《谈艺录》的论述对象以唐至清朝为主,故该书客观上与《管锥编》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全书以诗话为主,内容虽不如《管锥编》丰富,但基本风格与基本理念相同,而文气较《管锥编》更为锐利。特别是书中所贯穿的“文本自足”的文学本体观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学术观,在《管锥编》中得到了更加切实的验证。
 钱锺书在文学创作上的代表著作是长篇小说《围城》。该书最早于1946年2月至1947年1月在郑振铎、李健吾主持的大型文艺刊物《文艺复兴》上连载。1947年6月,收入赵家璧主编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的《晨光文学丛书》。这是《围城》最早的单行版本,至1948年再版,1949年3月发行三版。该书受到中外文学史家广泛好评。
 另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6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收录《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部短篇;选本《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一版;文集《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诗集《槐聚诗存》,(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3月第一版;手稿缩印影本《钱锺书手稿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一版。另有少量零散著作。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188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