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蒲殿俊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蒲殿俊历史评价_蒲殿俊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7日 阅读:161 评论:0

蒲殿俊,字伯英,亦字沚庵,笔名止水,四川广安县百仓沟人,生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1]。蒲家为县中巨富,拥有大量田产。祖父蒲端溪是位廪贡生,善书法。父亲蒲玉林是县学生员;母亲李氏,素读经史且能文。蒲殿俊幼时即聪颖过人,髫龄入塾,由母躬亲课读。稍长,以广安名儒周煦笙为师,其祖父端溪、姑丈胡骏(字葆森)亦为之解释经史义理,于是造诣日深。十八岁应童试中第一名秀才,十九岁补廪膳生,二十岁获丁酉科拔贡,次年赴北京参加朝考,落第而归。

蒲殿俊在京时,适值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失败,谭嗣同、刘光第、杨锐等六君子被清廷杀害;而刘、杨为川人,极为蒲所敬仰。两年前康、梁在京创立保国会、强学会时,蒲与胡骏、罗纶等即受刘、杨之嘱,在成都创立“蜀学会”,办《蜀学报》,故对“六君子”被害极为愤慨,并决心做革新救国的努力。

1899年,蒲殿俊与顾鳌、聂开基等在广安创办紫金精舍,推胡骏为舍长,聘吕翼文、彭光弼、张澜等有革新思想人士为教员,广授经史词章,兼及时务、舆地、博物等知识,“力矫旧时书院群惰之风”。蒲等革新教育的尝试,遭到当地“甘堂”和“培文”两书院山长及守旧势力的反对,被称为“紫金派”并诬其为“康党”。

1902年,蒲殿俊受绥定知府之聘,任汉章书院山长,次年参加乡试,中解元。1904年到京会试,以进士授法部主事。旋以官费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梅谦政法大学。在日本学习期间,常与在日爱国青年聚谈,主张在不改变君主体制下,实行日本式的立宪政治。

1903年,川督锡良曾奏请清廷允许川人自办铁路,以杜列强觊觎之议。次年,蒲殿俊在日联合川籍学生三百余人集议,倡率认股,促进了川路征收租股的推行。由于官办集股弊端百出,舆论沸腾。1906年,蒲约集留日四川学生组成川汉铁路改进会,蒲被推为会长。他与改进会主要成员提出《川汉铁路公司商办建议书》,上书川督锡良,并分寄北京各衙门和四川各州县,从而促成锡良于1907年2月上奏清廷,将川路公司改为商办。蒲首倡川路商办,反映了川省绅商的要求,因而成了“四川新派人物中的佼佼者”。

1908年秋,蒲殿俊由日本返国,任清政府法部主事兼宪政编查馆行走。次年,清廷令各省成立谘议局,蒲殿俊被原籍广安选为议员,10月14日四川谘议局在成都举行第一次常会,他被举为议长。蒲主持此次常会,曾对省内一些不法官吏进行了纠举弹劾,对省财政预算进行审查和诘难。次年,蒲结合多数议员和省城绅、商、学、工各界人士集资创办《蜀报》,为谘议局的机关报,蒲任社长,邓孝可为主笔。该报以输入新知、提高民智、监督官吏、促进立宪为主旨,“谋政治之革新,以推动历史的前进”。此外,蒲还创办《白话报》、《西顾》、《启智画报》等刊物。这些刊物对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的揭露,客观上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从而也使蒲殿俊在川省绅、商、学界声望日高。

蒲殿俊在任议长同时还参加了反对张之洞签订四国借款合同和请求清廷速开国会实行立宪的斗争。四国借款合同由于遭到鄂、湘、川、粤四省绅民的激烈反对,在张之洞死后清廷曾予以搁置;而要求速开国会活动,则一再遭到清廷的拒斥,对此蒲殿俊颇为失望。

1911年5月8日清皇族内阁成立,次日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旋又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激起湘、鄂、川、粤人民的反对。川人保路的初衷,不过是要求保住现有股款和归还已用之款。清廷对四川绅民及地方当局反对铁路国有和借款修路的奏请一再予以严厉拒斥,并下令各地电报局不准收发有关“煽惑违抗铁路国有政策的电报”,这就更激起四川各界民众的反对,他们认为“收川路是剥夺川民股本,禁发路事电报,则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咸主强硬对付,要求办保路同志会以保路、保川、保国。

6月17日,保路同志会在成都成立,蒲殿俊、罗纶分任正副会长,号召实行“破约保路”。几天之内省城参加民众达十万人以上,外州县也都迅速响应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同盟会革命党人、各地哥老会组织,不仅大量涌入该会,而且一开始就在筹建武装,做与清廷血战的准备。于是保路运动就成为各阶层各界人士联合的组织,力量空前扩大,斗争方式也就从原来少数上层人士的和平请愿、文字和口头哀求,发展到由广大民众用实际有力的行动与清廷对抗的阶段了。

8月8日,川汉铁路临时股东总会开会讨论铁路国有问题时,获悉邮传部竟勾结川汉路宜昌分公司总理李稷勋,不仅收路,更夺路款,引起与会股东大忿,当即通过由蒲殿俊拟就的“断难承认邮传部的咨案,请奏明撤销,并严治盛(宣怀)大臣以忤旨害民之罪”的呈文;莅会的川督赵尔丰为示好川人,也允为代奏。到8月下旬,清廷电谕到川,不但不准所请,并饬赵尔丰严行弹压争路权的川绅,当24日向大会公布电谕后,股东们愤怒已极,最后一致决议即日罢市、罢课,并派代表上督院请愿。

成都罢市后,各街居民用黄纸书写德宗景皇帝光绪的牌位供于门前,牌位两旁写上“庶政公诸舆论,铁路准归商办”两句摘自上谕的话,作为战斗的口号。前一个是参政的要求,后一个是财产权的斗争,两个合并起来,正好是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打成一片。无形之间,把群众在一个目标下统一团结起来了。罢市三日,蒲殿俊等见无结果,便嘱股东总会提出将收路借债问题交资政院和谘议局议决的要求,借以为清廷和川人谋退路的办法,却又遭到清廷传旨申饬,严饬赵尔丰切实弹压争路川人,并派端方带兵入川查办。

9月7日,赵尔丰以请蒲殿俊、颜楷、张澜、罗纶以及股东、保路两会主要负责人邓孝可、江三嵊、叶茂林、王铭新、胡嵘等人到督署看邮传部电报加以诱捕。当成都市民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奔向督署请愿,赵尔丰下令军队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射击,当场打死三十余人,伤者数百。成都血案激怒了川人,他们被迫拿起武器,起来自卫。

从9月16日起,成都附近各县起义的民军开始围攻成都,由于民军所持原始武器,与持有快枪、大炮的清军作战,多次失利,伤亡较大。民军遂改变作战方针,先攻取清军力量薄弱的州县,以蓄积兵力、筹取给养、扩大声势、孤立成都。不出旬月,全川一百三十余州县大半为保路同志会和同盟会革命党人率领的民军所攻占。赵尔丰只好收缩兵力,退保成都。

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次日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接着湖南、江西等省宣布独立。11月15日,赵尔丰将蒲殿俊、罗纶等一律释放,以谋妥协。蒲等获释即发表《哀求全川伯叔兄弟书》,吁请全川人民、各地民军停止战斗息事归农。但四川民众不为所动,清政府的倒台已不可免。于是赵尔丰在索得安全、地位等保证后,愿将四川政权交与蒲殿俊和朱庆澜等,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成都组成,由蒲殿俊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宣布四川独立。

蒲殿俊出任都督后,省城各方本无异词。但蒲初掌政权,缺乏经验,重要事项不能迅速作出决定,日惟忙于拟制法令、审阅公文,不懂得驾驭军队之术,从而为存心造乱者提供了机会。12月8日,蒲殿俊、朱庆澜在成都东校场检阅巡防营及部分新军之时,军队以索饷为名,放枪哗变,使成都民众蒙受空前灾难。而蒲、朱则在兵变时仓皇逃走。军政府军政部长尹昌衡在新军中川籍军官的支持和罗纶调来民军的配合下,平定了哗变,恢复成都秩序。在成都的四川士绅等公推尹昌衡、罗纶继任正副都督。蒲任职仅十二天。

民国初年,蒲殿俊一度热心政党政治,1912年8月与梁启超、汤化龙等组织民主党;1913年5月29日,民主、共和、统一三党合并为进步党,蒲任该党九名理事之一兼四川支部常委。蒲想通过政党政治实现资产阶级宪政。同年蒲当选国会众议员。1915年筹安会出现,蒲迁居上海,“讽议共和不可复摇”,著文抨击复辟。1917年,张勋拥溥仪复辟,蒲在天津与梁启超、汤化龙等赞助段祺瑞马厂誓师,讨伐辫子军。后任段内阁内务部次长兼市政公署督办,不久辞职。其后致力于舆论指导和社会教育,1919年任北京《晨报》总编,改组晨报副刊,增设自由论坛和译丛,介绍新知识新思想,使《晨报》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一定影响。1921年蒲殿俊创办《戏剧》月刊,组织“民众戏剧社”,为戏剧革命和文化建设作出过一定的贡献。1922年恢复国会时,蒲再任众议员。

1927年,蒲殿俊奉母命回广安,“卖文鬻字”,不问世事。其后他为躲避四川军阀与蒋介石拉他出来做事,又举家迁往北平。他在自己五十岁生日时写道:“止酒从医谏,因逃恶税征;已无民畏死,安用壮犹人。饥饱凭毫翰,兴亡听鬼神;此生浮未了,差免附朱门。”充满对时事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1934年10月28日,蒲殿俊病逝于北平首善医院。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187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